血压135/95毫米汞柱属于正常高值,接近高血压前期,需警惕心血管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有遗传因素、钠盐摄入过量、肥胖、慢性肾病等。
1、遗传因素家族性高血压病史可能影响血压调节机制,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或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
2、钠盐摄入过量每日食盐量超过6克会导致水钠潴留,表现为晨起面部浮肿。控制加工食品摄入,增加芹菜、香蕉等高钾食物有助于平衡钠钾水平。
3、肥胖因素体重指数超过24会加重心脏负荷,伴随活动后胸闷症状。通过有氧运动和饮食控制减轻体重5%-10%,可使收缩压下降明显。
4、慢性肾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导致肾素分泌异常,常见夜尿增多症状。需完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必要时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
建议每日测量血压并记录,保持低盐饮食和规律运动,若连续3日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