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醉酒会对身体造成多系统损害,主要危害包括肝脏损伤、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以及免疫功能下降。长期过量饮酒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病、胃炎、记忆力减退、高血压和感染风险升高等问题。
1、肝脏损伤酒精代谢主要依赖肝脏,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逐渐发展为酒精性脂肪肝。若持续饮酒可能进展为酒精性肝炎,表现为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严重时可诱发肝硬化,此时肝脏可能出现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等并发症。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物,同时必须严格戒酒。
2、胃肠病变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可引发急性胃炎,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刺激会导致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增加胃溃疡发生概率。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反流性食管炎,表现为烧心、反酸。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药物控制症状,但根本治疗仍需戒酒并调整饮食。
3、神经损害酒精具有神经毒性,长期摄入会损伤大脑皮层和海马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近期记忆力明显下降。严重时可出现酒精中毒性脑病,伴随步态不稳、眼球震颤等小脑损害症状。部分患者会发展为酒精依赖综合征,出现戒断反应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西泮片等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替代治疗。
4、心血管危害过量饮酒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长期可导致酒精性心肌病,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同时会干扰脂质代谢,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风险。确诊后需遵医嘱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但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控制饮酒量。
5、免疫抑制酒精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减少,同时降低呼吸道纤毛清除能力。这使得醉酒者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伤口愈合速度也会减慢。长期饮酒者结核病发病率显著增高,疫苗接种效果也会打折扣。改善需补充维生素C片、复合维生素B片等营养素,但关键仍在于减少酒精摄入。
建议饮酒者控制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克纯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饮酒前适量进食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可延缓酒精吸收。酒后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饮用浓茶或咖啡等利尿饮品。若出现持续肝区不适、呕血或意识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定期进行肝功能、胃镜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酒精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