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酱主要提供脂肪、维生素E及少量蛋白质,常见类型如蛋黄酱含植物油和蛋黄,千岛酱添加番茄酱和酸黄瓜汁。不同配方可能额外补充钙、铁或膳食纤维,但需注意高热量问题。
1、脂肪来源沙拉酱中植物油占比可达50%-80%,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如大豆油含亚油酸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部分产品会添加橄榄油提供单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存在潜在益处。传统蛋黄酱因含蛋黄卵磷脂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2、维生素供给以维生素E为主,每100克沙拉酱可提供每日需求量的15%-20%,作为抗氧化剂帮助延缓细胞氧化。添加乳制品的凯撒酱含少量维生素B12,发酵型酱料可能含有维生素K2。部分品牌会强化维生素A和D以适应特殊人群需求。
3、蛋白质含量含蛋制品的酱料蛋白质含量约2-3克/100克,主要来自蛋黄中的卵黄高磷蛋白。希腊酸奶基底酱料可达5克蛋白质,但植物蛋白型酱料普遍低于1克。蛋白质生物利用度受加工温度影响较大。
4、矿物质补充钙含量在奶酪酱中较高,每份可满足日需量10%,铁元素多来自添加的番茄酱成分。低钠配方会使用钾盐替代部分氯化钠,部分产品添加硒酵母作为抗氧化剂。矿物质实际吸收率受草酸等抗营养因子影响。
5、功能成分含大蒜的酱料提供大蒜素具有抗菌作用,芥末酱含异硫氰酸盐可能帮助代谢毒素。添加奇亚籽或亚麻籽的品种可提供ω-3脂肪酸,发酵酱料含益生菌。这些成分含量通常较低,需长期食用才可能见效。
建议选择低糖低钠配方控制每日摄入在20克以内,搭配深色蔬菜可提高脂溶性营养素吸收。自制酱料可使用酸奶替代部分油脂,添加坚果碎增加膳食纤维。注意开封后冷藏保存避免油脂氧化,对蛋类过敏者应选择植物蛋白基底产品。三高人群需计算整体膳食脂肪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