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中的碘主要来源于含碘食物、加碘食盐以及饮用水,部分可通过空气吸入或皮肤接触获得。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关键原料,缺乏或过量均可能影响健康。
1、含碘食物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贝类等富含碘,其中干海带的碘含量较高。动物性食品如鸡蛋、牛奶及乳制品也含有少量碘。陆地植物中的碘含量受土壤环境影响,通常低于海产品。均衡摄入不同来源的含碘食物有助于维持碘营养平衡。
2、加碘食盐我国普遍推广加碘食盐作为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每克食盐约含碘20-30微克。日常烹饪中使用加碘食盐可满足大部分人群的碘需求。但需注意控制总盐量摄入,避免过量碘摄入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
3、饮用水部分地区的地下水中天然含碘,尤其近海区域的水源碘含量相对较高。内陆缺碘地区的水源可能碘含量不足。长期饮用低碘水可能增加甲状腺肿风险,需结合其他碘来源补充。
4、空气与皮肤接触沿海地区空气中可能含有微量碘蒸气,通过呼吸可少量吸收。皮肤接触含碘消毒剂或海水时也可能有极少量碘渗透。但这些途径的碘摄入量远低于膳食来源,不能作为主要补充方式。
5、其他补充途径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可能需要遵医嘱服用碘补充剂。部分复合维生素制剂或药物中也含有碘成分。使用前需评估个体碘营养状况,避免与加碘食盐重复补充导致过量。
建议普通人群通过多样化饮食获取碘,优先选择天然海产品与加碘食盐。避免长期单一摄入高碘食物如海带,防止甲状腺功能紊乱。山区或碘缺乏地区居民应定期监测尿碘水平,儿童青少年、孕妇需重点关注碘营养状态。出现甲状腺肿大、疲劳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碘代谢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