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需要根据病情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同时限制钠、磷、钾的摄入。主要补充的营养物质有低磷优质蛋白、B族维生素、维生素D、铁元素、Omega-3脂肪酸等。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1、低磷优质蛋白肾病患者需选择低磷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瘦肉等。这类蛋白质含必需氨基酸丰富且代谢废物较少,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每日摄入量需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避免过量导致氮质血症加重。透析患者可适当增加摄入量以弥补透析丢失的蛋白质。
2、B族维生素维生素B1、B6、B12等水溶性维生素容易随透析流失,需通过强化食品或补充剂补充。B族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和红细胞生成,缺乏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或贫血。但需避免含活性维生素D的复合制剂,防止血钙升高。
3、维生素D肾功能减退会影响维生素D活化,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可补充骨化三醇等活性维生素D制剂,但需定期监测血钙、血磷水平。同时配合低磷饮食,预防血管钙化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4、铁元素肾性贫血患者需补充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等铁剂。补铁前应检测铁代谢指标,避免盲目补充。静脉补铁适用于口服吸收障碍者,但需警惕过敏反应。同时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改善贫血症状。
5、Omega-3脂肪酸深海鱼油富含的EPA和DHA具有抗炎作用,可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建议每周食用2-3次鲑鱼、鲭鱼等富含Omega-3的鱼类。需注意选择低汞品种,避免摄入过量导致出血倾向。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者需控制总脂肪摄入。
肾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营养指标,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营养方案。烹饪时多用蒸煮方式,避免腌制食品和高钾蔬菜。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蛋白质代谢,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横纹肌溶解。出现水肿或尿量减少时应及时调整饮水量,必要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个体化营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