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日间功能障碍等。失眠可能由心理压力、不良睡眠习惯、躯体疾病、药物因素、环境干扰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表现评估严重程度。
1、入睡困难表现为卧床后超过30分钟无法入睡,常伴随反复翻身、思绪纷乱。可能与焦虑情绪、睡前过度兴奋或咖啡因摄入有关。长期存在可能发展为慢性失眠,需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或短期使用右佐匹克隆片等药物干预。
2、睡眠维持障碍特征为夜间觉醒次数超过2次且难以再次入睡,多与疼痛、呼吸暂停综合征或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夜尿增多相关。可表现为频繁觉醒后清醒时间超过20分钟,建议完善多导睡眠监测排查器质性疾病。
3、早醒比预期清醒时间提前1小时以上且无法继续睡眠,常见于抑郁症患者。可能伴随情绪低落、食欲减退,需警惕抑郁发作。此类情况建议联合使用米氮平片等抗抑郁药与睡眠监测。
4、睡眠质量下降主观感受睡眠浅、多梦或未恢复感,即使睡眠时间充足仍觉疲乏。可能与睡眠结构紊乱相关,常见于倒班工作者。可通过改善睡眠环境、使用唑吡坦片等短效催眠药调节。
5、日间功能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烦躁或嗜睡,影响工作社交。长期存在可能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躯体疾病,需通过规律作息、限制午睡时间及适当运动改善。
建议失眠患者保持卧室温度18-22℃、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晚餐不宜过饱。持续超过3个月需就医排查焦虑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潜在病因,避免自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日间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八段锦等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睡前3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