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日间功能障碍等。
1、入睡困难入睡困难是指卧床后超过30分钟仍无法进入睡眠状态,可能与环境噪音、焦虑情绪、咖啡因摄入过量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临床常用佐匹克隆片、右佐匹克隆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辅助治疗,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2、睡眠维持障碍睡眠维持障碍表现为夜间频繁觉醒或觉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可能与疼痛、呼吸暂停综合征、夜尿增多等病理因素相关。患者常主诉睡眠片段化,次日出现注意力涣散。多导睡眠监测可明确病因,必要时可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或使用扎来普隆胶囊等药物。
3、早醒早醒指比预期时间提前1-2小时清醒且无法继续入睡,多见于抑郁症患者。这类患者常伴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表现,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有关。治疗需结合心理干预,药物可选米氮平片、曲唑酮片等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
4、睡眠质量下降睡眠质量下降表现为睡眠浅、多梦或主观感觉未获得充分休息,常见于慢性应激状态或褪黑素分泌异常人群。患者日间可能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通过改善睡眠卫生习惯,必要时短期使用褪黑素缓释片进行调节。
5、日间功能障碍日间功能障碍是失眠症的必然结果,包括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惹等表现。长期失眠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小剂量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劳拉西泮片可改善症状,但需警惕药物依赖性。
失眠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卧室环境宜安静凉爽。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避免睡前3小时内剧烈运动。饮食方面减少咖啡、浓茶摄入,晚餐不宜过饱。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其他躯体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