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肠道菌群失调症是由于肠道内有益菌和有害菌比例失衡导致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和药物治疗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生与饮食不当、长期使用抗生素、压力过大等因素密切相关,表现为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
1、饮食不当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常见原因。高脂肪、高糖、低纤维的饮食会抑制有益菌的生长,增加有害菌的繁殖。建议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同时减少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的摄入。
2、长期使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抗生素不仅杀灭病原菌,也会误伤有益菌。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3、压力过大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稳定性。长期的精神压力会改变肠道环境,导致菌群失调。通过规律运动、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
4、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可选择益生菌制剂、益生元或合生元,如乳酸菌素片、低聚果糖等。生活方式调整包括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心态。
5、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或免疫调节剂,以控制病情发展。同时,定期进行肠道菌群检测,有助于了解菌群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肠道菌群失调症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缓解压力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并恢复肠道健康。对于症状持续或加重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和指导,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