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尘肺属于间质性肺病的一种,它是由于长期吸入无机粉尘引起的肺部弥漫性纤维化疾病。尘肺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粉尘在肺泡内沉积、引发炎症反应和纤维化有关,其病理特征为肺泡间隔增厚和纤维化,符合间质性肺病的定义。
1、病因:尘肺的发生与职业暴露密切相关,常见于煤矿、金属矿、石棉加工等行业。粉尘颗粒在肺泡内沉积后,激活巨噬细胞和炎症因子,导致肺泡壁和间质组织受损,进而引发纤维化。
2、症状:尘肺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气短、胸闷等表现。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杵状指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并发肺心病。
3、诊断:尘肺的诊断主要依据职业暴露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可显示肺部弥漫性结节影或网格状改变,肺功能检查可能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4、治疗:尘肺的治疗以控制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为主。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等药物缓解症状。对于严重病例,可考虑肺移植手术。
5、预防:尘肺的预防关键在于职业防护,包括佩戴防尘口罩、改善工作环境通风、定期体检等。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和早期筛查。
尘肺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肺功能。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有助于抗氧化和减轻肺部炎症。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影像学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职业暴露人群,应加强个人防护和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