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放线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
- 氯中毒常识
- 霍乱防治知识
- 肠道病毒71型(EV71)
- 肝肺综合征
- 光气中毒常识
- 病毒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我们应该怎样...
- 又看H7N9疫情,截止4月5日...
- 吸烟、戒烟、健康、肺癌
- 阜阳市二院呼吸科和肝病科被省卫...
- 2013年世界无烟日主题
- 国内102例人感染H7N9禽流...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1年版...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
- 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
- 阿斯美
- H7N9禽流感疫情
-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我们应该怎样...
- 公众如何做好自我防护禽流感病毒...
- 预防人禽流感应做到“六项注意”
- 截止4月7日,安徽省2例H7N...
- 了解H7N9禽流感
- 我看H7N9禽流感
-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
-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知识问...
- 胸腔闭式引流排液排气术医疗损害...
- 2013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
- 吸烟可引起哪些疾病?
- 青少年不宜吸烟
- 吸烟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 历届世界无烟日主题
-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平均住...
-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的事
- 冬末春初防控呼吸道传染病
- 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
-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
- 从安医二附院戴光琼护士长被杀想...
- 2012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
- 孕产妇乙型流感临床特点及救治体...
- 2012年安徽省大学排名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 抗菌药物治疗与预防合理应用原则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
- 专家提醒市民 夏季须防三种高温...
- 专家开出防“高温病”处方
- 健康生活口诀
- 联合国糖尿病日历年主题
- 全国高血压日的起源及历年宣传主...
- 感冒的防治
- 如何预防支气管哮喘
- 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2...
- 左氧氟沙星的事
- 说说慢性阻塞性肺病(老慢支肺气...
- 成人和儿童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预...
- 2012年度安徽省获批的国家级...
- 医药卫生类中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
- 危重型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临...
-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2010版...
- 病毒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 早期肺气肿的识别与防治
- 慢性咽炎必须注意的四点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
- 北大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 内镜与微创器械消毒灭菌质量评价...
-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
- 孕产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防治...
-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版...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6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5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4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3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2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1
- 卡铂按AUC给药的计算公式
- 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
- 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 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 控制抗菌素耐药性 任重道远
- 结核病的十大事实
- 哮喘病人关心的问题
- 哮喘病人的衣食住行
- 超级细菌常识
- 超级细菌
- 红眼病的防治
- 霍乱防治知识
-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诊疗方案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
- 春季科学防治甲型H1N1流感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甲型...
- 甲流感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管...
- 普通流感与流行性感冒防治
- 甲型H1N1流感
- 肺结核病人为什么要忌烟酒?
- 肺结核病人为什么要忌烟酒?
- 阜阳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大事...
- 阜阳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大事...
- 肺栓塞诊断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肺栓塞诊断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阜阳市发生首例甲型H1N1流感...
- 阜阳市发生首例甲型H1N1流感...
- 妊娠与肺栓塞
- 妊娠与肺栓塞
- 我国出现人传人二代甲型H1N1...
- 我国出现人传人二代甲型H1N1...
- 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
- 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
- 四川省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
- 四川省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
- 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问答
- 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问答
- 无需过分担忧猪流感 猪肉煮熟即...
- 无需过分担忧猪流感 猪肉煮熟即...
- 认识猪流感
- 认识猪流感
- 猪流感、禽流感和流感有何不同?
- 猪流感、禽流感和流感有何不同?
- 墨西哥美国猪流感防治问答
- 墨西哥美国猪流感防治问答
- 人感染猪流感防治知识
- 人感染猪流感防治知识
- 阜阳二院获批一项国家级继续医学...
- 阜阳二院获批一项国家级继续医学...
- 医学生的生涯
- 医学生的生涯
- 青霉素的历史
- 禽流感防治知识问答(二)
- 禽流感防治知识问答(一)
-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疗指南
- 我国成功治愈病情危重的人禽流感...
- 阜阳禽流感救治成功的贡献
- 安徽阜阳市二院在2006年成功...
- 出现禽流感疑似表现怎么办?
- 如何预防人禽流感?
- 禽流感有哪些临床表现?
- 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哮喘患儿妈妈、...
-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67例临床分...
- 2008执业医师分数线
- 2008执业医师分数线
- 如何正视与防治肺癌?
- 肺癌的KPS评分标准
- 引起药物性哮喘的药物有哪些?
- 认识哮喘:你能做到的有哪些?
- 哮喘治疗的误区
- 世界哮喘日的来历与主题
- 世界哮喘日的来历与主题
- 抗菌药物-青霉素应用注意事项
- 抗菌药物-青霉素应用注意事项
- 临床专业试题
- 临床专业试题
- 激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激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
-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
- 呼吸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
- 呼吸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
- 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应用指南
- 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应用指南
- 社区获得性肺炎规范诊断与治疗
- 社区获得性肺炎规范诊断与治疗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6例临床分析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6例临床分析
- 肺癌的多学科治疗技术
- 肺癌的多学科治疗技术
- 2008哮喘防治指南
- 2008哮喘防治指南
- 肺癌的多途径诊断技术
- 肺癌的多途径诊断技术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
-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
-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肺癌防治知识
- 肺癌防治知识
- 认识非典型肺炎
- 认识非典型肺炎
- 哮喘的预后
- 哮喘的预后
- 哮喘的健康教育与管理
- 哮喘的健康教育与管理
- 哮喘的治疗
- 哮喘的治疗
- 哮喘的并发症
- 哮喘的并发症
- 需要与哮喘鉴别的疾病
- 需要与哮喘鉴别的疾病
- 哮喘的病情评估
- 哮喘的病情评估
- 哮喘的临床分期
- 哮喘的临床分期
- 哮喘的诊断依据
- 哮喘的诊断依据
- 哮喘的辅助检查
- 哮喘的辅助检查
- 哮喘的病理改变
- 哮喘的病理改变
- 哮喘的临床表现
- 哮喘的临床表现
- 哮喘的发病机制
- 哮喘的发病机制
- 哮喘的病因
- 哮喘的病因
- 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的皮试问题
- 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的皮试问题
- 抗菌药物与戒酒硫样反应
- 抗菌药物与戒酒硫样反应
- 恙虫病防治知识
- 恙虫病防治知识
- 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状...
- 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状...
- 结核病的化疗方案
- 结核病的化疗方案
- 气道易激综合征
- 气道易激综合征
- 慢性咳嗽病因及诊疗原则
- 慢性咳嗽病因及诊疗原则
-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
-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控制胸...
-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控制胸...
- 手足口病临床诊疗措施初步探讨
- 手足口病临床诊疗措施初步探讨
-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原因分析及...
- Kartagener综合症一例
- Kartagener综合症一例
- 慢支肺气肿
- 慢支肺气肿
- 安徽阜阳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临床...
- 安徽阜阳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临床...
- 肝肺综合征
- 肝肺综合征
-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 作者:韩明锋|发布时间:2008-09-18|浏览量:4661次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韩明锋 冉献贵 李秀勇 滕晓宝 单南冰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临床诊疗中的经验教训,为手足口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收治的9例死亡手足口病病例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儿童,100%发热、呼吸困难和精神差,7例出现皮肤粘膜疹,多数病例出现血WBC、AST、ALT、CK-MB、LDH和血糖升高。脑脊液检查提示无菌性炎症改变。胸片提示进展迅速的肺实变影。尸检示肺组织淤血、水肿、出血,支气管粘膜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中枢神经系统则表现为脑炎、脑膜炎和脊髓炎。结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提高诊断警惕性和及时识别出重症病例的早期临床征象是降低HFMD病死率的关键环节。重症病例应采取以脱水降颅压、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以及呼吸循环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关键词]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神经源性肺水肿;机械通气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CA16)和肠道病毒71(EV71)经多种途径传播而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部皮疹为临床特征的儿童传染病。该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病例一周内痊愈,但少数重症病例可并发脑炎、心肌炎,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为提高本病的临床治疗技术水平,现将我院于
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9例患儿全部为住院病例,其中男4例,女5例,男女之比为1:1.25。年龄最小者为6月,最大者4岁,平均年龄20.33月(约1岁8月)。其中<1岁2例(22.22%),1~2岁4例(44.44%),2~3岁2例(22.22 %),≥4岁1例(11.11%)。<3岁的小儿共8例,占88.89%。地区分布:颍泉区3例,颍州区3例,临泉县2例,阜阳开发区1例。
2 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肠道病毒(EV71)诊疗指南》[1],在流行季节发病的学龄前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出现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作出临床诊断。①典型患者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溃疡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症状。②部分病例仅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③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衰竭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末梢血白细胞增高、血糖增高及脑脊液改变,脑电图、核磁共振、胸部X线检查可有异常。确诊病例需在临床诊断基础上,EV71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EV71病毒或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EV71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或由阴性转为阳性。
3 观察项目 临床症状、阳性体征、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心肌酶谱、血脂、病原学检测、脑脊液和X线胸片。有2例死亡患儿进行了尸检。
二 结果
1 疾病诊断与病情分度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肠道病毒(EV71)诊疗指南》中诊断标准, 9例患儿全部符合重症病例诊断标准;临床诊断7例,确诊2例。
2 临床表现:发热9例(100%),呼吸困难9例(100%),口鼻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8例(88.89%),头痛2例,咳嗽2例,呕吐2例,腹胀1例。精神差9例(100%),口唇紫绀9例(100%),肺部出现广泛性湿罗音8例,皮疹或口腔疱疹溃疡7例(77.78%)。
3血常规 入院前或入院后6例患儿都进行了血常规,其中4例高于正常(14.7~24.3×109/L),1例正常,1例低于正常(1.6×109/L)。3例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337~521×109/L)。
4 血液生化 入院后6例患儿进行了血液生化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正常;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4例,最高达130U/L;乳酸脱氢酶(LDH)升高3例,最高达389 U/L;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4例,最高达662 U/L;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升高5例,最高达93 U/L;4例血糖不同程度升高最高达32.57mmol/L。
5 脑脊液检查 3例患儿进行了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在外观上1例呈血性,其余2例均为无色透明,潘氏试验(±~+),白细胞数1例正常,1例为220×106/L,糖均升高,氯化物均正常,提示并发无菌性脑炎或脑膜炎。
6 病原学检查 4例临床诊断的死亡HFMD病例在死亡前后取咽拭子和肛拭子进行了病原学检测(RT-PCR法),结果3例EV71病毒呈阳性。
7 X线胸片:7例患儿进行了胸片检查,主要表现为广泛分布的实变征象,类似于既往的SARS和人禽流感的影像学改变,且进展尤为迅速。
8尸检结果:2例尸检结果提示肺组织淤血、水肿、出血,支气管粘膜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中枢神经系统则表现为脑炎、脑膜炎和脊髓炎。
9 治疗与转归 针对患儿出现重要病理生理改变肺水肿肺出血,在
3 讨论
HFMD是一种由EV71和CA16等多种病毒引起的儿童传染病。近年来,我国台湾和东南亚地区不断有HFMD暴发流行,并在5岁以下儿童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暴发性死亡,而我国大陆尚无暴发性死亡的报道[2]。自今年安徽阜阳出现暴发流行并出现20余例死亡病例以来,该病引起了国内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查阅有关文献,结合本组部分死亡病例诊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现将有关问题讨论如下。
3.1 HFMD死亡的主要原因:EV71是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EV71感染可在同一家庭多成员中传播,成人症状一般较轻,而患儿发病中,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关于病毒毒力的机制未明,有研究结果显示,EV71毒力决定簇在基因组中并非单一位点,病毒的毒力是多个位点共同作用决定的;另一方面,复杂的宿主因素,如宿主抵抗力水平的差异以及宿主对肠道病毒属内的不同病毒存在免疫交叉保护反应等对病毒的毒力也有影响。从1998年我国台湾和2000年山东招远HFMD病例情况来看,该病可以波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其中EV71感染不仅可引起HFMD和疱疹性咽峡炎,而且还可以侵犯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脊髓灰质炎样麻痹、吉蓝-巴雷综合征等,多发生于5岁以下幼儿, 1岁以下婴儿发病率最高。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可引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进而发展为以呼吸衰竭为主的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甚至多脏器衰竭而死亡。大量尸检和组织病理学研究的证据表明, EV71 引起的肺水肿是神经源性的。Wong 等[3 ]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病变部位在脑桥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血管周围套袖样病变及脑实质内炎症细胞浸润。而同位于脑桥内的椎体束则没有观察到上述现象。我国台湾HFMD 大流行时的MR 影像同样证实了这一点。这些研究也支持了这样一种推测, EV71 首先破坏脑干组织特定的具有调节功能的结构,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最终导致肺水肿。Kao等[ 4]研究发现EV71 感染死亡患儿肺组织水肿,同时伴有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增强,可能与致命性肺水肿有关。本组患儿发病过程中多有精神差、抽搐、头痛、呕吐等表现,脑脊液检查提示无菌性脑炎脑膜炎存在,且本组患儿既往和本次发病后均无心脏明显病变的有力证据,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本组中8例患儿病程中出现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液出现,可以认定本组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为EV71侵及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进而引发呼吸衰竭或以呼吸衰竭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形成的机制尚不清楚,其中冲击伤理论和渗透缺陷理论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
3.2 提高诊断警惕性、及时识别出重症病例的早期临床征象和采取“关口前移”预防性干预措施是降低HFMD病死率的关键环节。从安徽阜阳发生的早期死亡的重症HFMD有关资料可以看出:多数病例是在病情明显加重后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反复抽搐、神志不清,甚至肺水肿、肺出血等多器官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才转诊到有条件救治的医院,给进一步治疗带来了重重困难,致使病死率居高不下。因此要想降低病死率,必须通过加强HFMD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基层医生的诊断警惕性,及早发现人HFMD疑似病例。对于有条件救治医院的专科医务工作者,应通过加强学习与交流,及早识别出重症病例的早期临床征象,以提高对病程进展的预见性和及早采取“关口前移”预防性干预措施。根据重症SARS和重症人禽流感防治经验[5,6],结合本组病例中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我们认为以下情况可作为HFMD重症病例的早期征象:①年龄小于3岁; ②持续高热不退;③末梢循环不良;④呼吸、心率明显增快;⑤精神差、呕吐、抽搐、肢体抖动或无力;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⑦高血糖;⑧高血压或低血压;⑨胸片示肺内病变动态变化较快者。
3.3重症HFMD病例的治疗原则为以脱水降颅压、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以及呼吸循环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HFMD重症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发的呼吸循环衰竭, 应用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进行冲击治疗,配合积极的脱水降颅压治疗,可有效控制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形成与损伤,对阻止病情的进展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控制颅内压主要采用20%甘露醇,必要加用甘油果糖和呋塞米以增强脱水效果。激素建议选用甲基强的松龙,10-20mg/(kg.d)。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
参 考 文 献
1 卫生部.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
2 杨智宏,朱启?,李秀珠,等.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中华儿科杂志,2005,43(9):648-652.
3 Wong KT.Emerging and re-emerging epidemic encephalitis:a tale of two viruses [J].Neuropathol Appl Neurobiol ,2000 ,26 ( 4) :313-318.
4 Kao SJ , Yang FL , Hsu YH ,et al. Mechanism of fulminant pulmonary edema caused by enterovirus 71 [ J ] . Clin Infect Dis ,2004 ,38 (12) :1784-1788.
5 韩明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之我见.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2(5):355-356.
6 韩明锋,葛阳,冉献贵,等.安徽阜阳市首例H5N1型人禽流感临床报告.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25(1):35-37.
7 Arya SC.Antiviral therapy for 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J].Clin Infect Dis,2000,30(6):988.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