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放线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
- 氯中毒常识
- 霍乱防治知识
- 肠道病毒71型(EV71)
- 肝肺综合征
- 光气中毒常识
- 病毒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我们应该怎样...
- 又看H7N9疫情,截止4月5日...
- 吸烟、戒烟、健康、肺癌
- 阜阳市二院呼吸科和肝病科被省卫...
- 2013年世界无烟日主题
- 国内102例人感染H7N9禽流...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1年版...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
- 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
- 阿斯美
- H7N9禽流感疫情
-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我们应该怎样...
- 公众如何做好自我防护禽流感病毒...
- 预防人禽流感应做到“六项注意”
- 截止4月7日,安徽省2例H7N...
- 了解H7N9禽流感
- 我看H7N9禽流感
-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
-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知识问...
- 胸腔闭式引流排液排气术医疗损害...
- 2013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
- 吸烟可引起哪些疾病?
- 青少年不宜吸烟
- 吸烟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 历届世界无烟日主题
-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平均住...
-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的事
- 冬末春初防控呼吸道传染病
- 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
-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
- 从安医二附院戴光琼护士长被杀想...
- 2012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
- 孕产妇乙型流感临床特点及救治体...
- 2012年安徽省大学排名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 抗菌药物治疗与预防合理应用原则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
- 专家提醒市民 夏季须防三种高温...
- 专家开出防“高温病”处方
- 健康生活口诀
- 联合国糖尿病日历年主题
- 全国高血压日的起源及历年宣传主...
- 如何预防支气管哮喘
- 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2...
- 左氧氟沙星的事
- 说说慢性阻塞性肺病(老慢支肺气...
- 成人和儿童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预...
- 2012年度安徽省获批的国家级...
- 医药卫生类中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
- 危重型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临...
-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2010版...
- 病毒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 早期肺气肿的识别与防治
- 慢性咽炎必须注意的四点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
- 北大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 内镜与微创器械消毒灭菌质量评价...
-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
- 孕产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防治...
-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版...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6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5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4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3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2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1
- 卡铂按AUC给药的计算公式
- 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
- 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 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 控制抗菌素耐药性 任重道远
- 结核病的十大事实
- 哮喘病人关心的问题
- 哮喘病人的衣食住行
- 超级细菌常识
- 超级细菌
- 红眼病的防治
- 霍乱防治知识
-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诊疗方案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
- 春季科学防治甲型H1N1流感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甲型...
- 甲流感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管...
- 普通流感与流行性感冒防治
- 甲型H1N1流感
- 肺结核病人为什么要忌烟酒?
- 肺结核病人为什么要忌烟酒?
- 阜阳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大事...
- 阜阳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大事...
- 肺栓塞诊断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肺栓塞诊断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阜阳市发生首例甲型H1N1流感...
- 阜阳市发生首例甲型H1N1流感...
- 妊娠与肺栓塞
- 妊娠与肺栓塞
- 我国出现人传人二代甲型H1N1...
- 我国出现人传人二代甲型H1N1...
- 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
- 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
- 四川省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
- 四川省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
- 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问答
- 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问答
- 无需过分担忧猪流感 猪肉煮熟即...
- 无需过分担忧猪流感 猪肉煮熟即...
- 认识猪流感
- 认识猪流感
- 猪流感、禽流感和流感有何不同?
- 猪流感、禽流感和流感有何不同?
- 墨西哥美国猪流感防治问答
- 墨西哥美国猪流感防治问答
- 人感染猪流感防治知识
- 人感染猪流感防治知识
- 阜阳二院获批一项国家级继续医学...
- 阜阳二院获批一项国家级继续医学...
- 医学生的生涯
- 医学生的生涯
- 青霉素的历史
- 禽流感防治知识问答(二)
- 禽流感防治知识问答(一)
-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疗指南
- 我国成功治愈病情危重的人禽流感...
- 阜阳禽流感救治成功的贡献
- 安徽阜阳市二院在2006年成功...
- 出现禽流感疑似表现怎么办?
- 如何预防人禽流感?
- 禽流感有哪些临床表现?
- 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哮喘患儿妈妈、...
-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67例临床分...
- 2008执业医师分数线
- 2008执业医师分数线
- 如何正视与防治肺癌?
- 肺癌的KPS评分标准
- 引起药物性哮喘的药物有哪些?
- 认识哮喘:你能做到的有哪些?
- 哮喘治疗的误区
- 世界哮喘日的来历与主题
- 世界哮喘日的来历与主题
- 抗菌药物-青霉素应用注意事项
- 抗菌药物-青霉素应用注意事项
- 临床专业试题
- 临床专业试题
- 激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激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
-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
- 呼吸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
- 呼吸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
- 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应用指南
- 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应用指南
- 社区获得性肺炎规范诊断与治疗
- 社区获得性肺炎规范诊断与治疗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6例临床分析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6例临床分析
- 肺癌的多学科治疗技术
- 肺癌的多学科治疗技术
- 2008哮喘防治指南
- 2008哮喘防治指南
- 肺癌的多途径诊断技术
- 肺癌的多途径诊断技术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
-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
-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肺癌防治知识
- 肺癌防治知识
- 认识非典型肺炎
- 认识非典型肺炎
- 哮喘的预后
- 哮喘的预后
- 哮喘的健康教育与管理
- 哮喘的健康教育与管理
- 哮喘的治疗
- 哮喘的治疗
- 哮喘的并发症
- 哮喘的并发症
- 需要与哮喘鉴别的疾病
- 需要与哮喘鉴别的疾病
- 哮喘的病情评估
- 哮喘的病情评估
- 哮喘的临床分期
- 哮喘的临床分期
- 哮喘的诊断依据
- 哮喘的诊断依据
- 哮喘的辅助检查
- 哮喘的辅助检查
- 哮喘的病理改变
- 哮喘的病理改变
- 哮喘的临床表现
- 哮喘的临床表现
- 哮喘的发病机制
- 哮喘的发病机制
- 哮喘的病因
- 哮喘的病因
- 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的皮试问题
- 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的皮试问题
- 抗菌药物与戒酒硫样反应
- 抗菌药物与戒酒硫样反应
- 恙虫病防治知识
- 恙虫病防治知识
- 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状...
- 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状...
- 结核病的化疗方案
- 结核病的化疗方案
- 气道易激综合征
- 气道易激综合征
- 慢性咳嗽病因及诊疗原则
- 慢性咳嗽病因及诊疗原则
-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
-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控制胸...
-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控制胸...
- 手足口病临床诊疗措施初步探讨
- 手足口病临床诊疗措施初步探讨
-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原因分析及...
-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原因分析及...
- Kartagener综合症一例
- Kartagener综合症一例
- 慢支肺气肿
- 慢支肺气肿
- 安徽阜阳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临床...
- 安徽阜阳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临床...
- 肝肺综合征
- 肝肺综合征
- 感冒的防治
- 作者:韩明锋|发布时间:2012-06-24|浏览量:527次
1.什么是感冒?
感冒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普通感冒是鼻、咽、喉等上呼吸道的急性炎症,因此常用急性咽炎,急性鼻咽炎,急性咽喉炎等诊断名词,也常统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韩明锋
普通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其他病毒包括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冒的危险因素包括季节变化、人群拥挤的环境、久坐的生活方式、年龄、吸烟、营养不良、应激、过度疲劳、失眠、免疫力低下等。
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小儿发病率最高。常呈散发性,偶可造成流行但普通感冒并不“普通”,据国内外资料显示,普通感冒可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并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而致死。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易造成大范围流行。
2.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呼吸道外的各种病症。
典型流感表现为: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但呼吸道症状较轻;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充血、软腭上有滤泡。病因是本病系流感病毒引起,该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直径80-120nm球形或丝状。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易发生大范围流行。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流感症状: 1、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 2、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低。 2、线检查。 3、体液免疫检测。 4、细菌培养。 5、病毒性传染病免疫学检测。
3.感冒是如何传播的?
关于感冒病原的传播途径,传播观点认为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近年来通过实验研究证实,感冒并非完全通过空气传播,而只要是通过手与手的直接接触来传播,研究证明:鼻病毒和呼吸道病毒引起的感冒是经过直接接触传播的。
美国弗尼吉亚立大学JAN教授曾经做过三种实验:1、把一个感冒病毒的供体与受体置于同一室内72小时,并在二则之间放一个栅栏,防治相互间手与手的接触,以观察小颗粒气雾的传播情况。2、将感冒供体与几个受体围坐在一张小桌上,让供体咳嗽、打喷嚏和谈话时的呼吸道分泌物喷洒到受体上,以观察大颗粒气雾的传播。3.将感冒供体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患者的手,然后接触受体的手,然后让受体污染的手去接触自己的鼻子和眼睛。试验结果显示:10名小颗粒受体没有一人感冒,12名大颗粒受体仅1人感冒,15名手接触受体有11人患感冒。由此推断直接接触传播是感冒病原体传播的重要途径。
4.流感如何预防?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二)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五)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六)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七)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卫生部制定了《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已刊登在卫生部官方网站。
5.患了感冒到底治不治?
感冒90%以上是有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自愈性,也就是说较轻感冒不经治疗,只要注意适当休息,注意保暖,保持室内通风,多饮开水,吃清淡的食物,一般3-7天就可恢复健康。但一些较重的感冒就需要对症治疗,可选用抗过敏药、减轻鼻粘膜充血药、解热镇痛药、抗病毒药,镇咳药等对症治疗或选用中药辨证治疗。此时用药的目的并不是治疗感冒,而是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普通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抗菌药物不能杀灭病毒,故不建议用抗菌药物治疗普通感冒,且抗菌药物预防细菌感染是无效的。虽然抗菌药物治疗普通感冒无效,但报道约50%的患者在无医生指导下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普通感冒。而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会产生消化道副作用,滥用抗菌药物还易诱导细菌耐药发生。只有当合并细菌感染时,才考虑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如:鼻窦炎、中耳炎、肺炎等。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过度使用抗病毒药物有明显增加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6.哪些人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由公民自费并自愿接种。但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组织的群体性接种或应急接种的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一般来说,年龄在6个月以上,没有接种禁忌者均可自愿自费接种流感疫苗。以下人群推荐接种:
1、60岁以上人群;
2、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
3、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
4、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
5、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
6、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等;
7、经常出差或到国内外旅行的人员。
7.人在感冒后的免疫力可能有多长时间?
大多情况下人感冒是有感冒病毒引起的,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作出相应的抵抗反应,这种抵抗反应就是免疫力。感冒后的免疫力一般可持续1月左右,流行性感冒则可持续8-12月。虽然感冒后机体会产生免疫力,但因可引起感冒的病毒种类很多,且即使是同一病毒不同亚型也可致病,故往往在一种病毒感冒痊愈后,又发生另一种病毒感染而再感冒,因此,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可反复患感冒。
人每年患普通感冒平均2-6次,儿童平均6-8次。普通感冒可以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据美国资料显示,30%的误学、40%的误工是由普通感冒引起,普通感冒每年导致23亿天的误学、25亿天的误工,每年因普通感冒就诊的人次为27亿人次,每年用于缓解咳嗽等感冒症状的非处方药物费用近20亿美元,而抗菌药物的费用22.7亿美元。另外,并发症治疗及引起原发病恶化等使得医疗费用明显增加,加重了疾病负担。
8. 什么人不能接种流感疫苗?
怀孕3个月以上的孕妇应慎用流感疫苗。此外,以下人群禁止接种流感疫苗:
1、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
2、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
3、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
4、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
5、慢性病发作期;
6、严重过敏体质者;
7、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
9.感冒后是否输液?
感冒多有感冒病毒引起,病毒感染一般具有自愈性,临床多不需要输液,必要时口服药物治疗即可,即使输液治疗也不能缩短病程。感冒输液不但增加医疗风险,患者既浪费金钱又因此多遭罪。现代许多患者,不管患什么病都要求输液,这是错误的,疾病治疗要根据病情辨证施治。如果疾病仅用口服药物就可治愈,临床就应该选用口服药物,而没必要输液。如果患者感冒症状重,如表现为持续高热,食欲极差,频繁呕吐,继发细菌感染(如继发肺炎),就应该由专科医生诊断后酌情给予输液。
10. 流感疫苗有哪几种,如何选择?
目前在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有三种: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国产和进口产品均有销售。每种疫苗均含有甲1亚型、甲3亚型和乙型3种流感灭活病毒或抗原组份。这三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副作用相差不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对儿童副作用较大,12岁以下的儿童禁止接种此种疫苗。
11.感冒后是否坚持锻炼?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患了感冒还坚持锻炼,认为“感冒发热时,运动一下出点汗,烧就退了,病就好了”,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疾病研究已证明,发热时是不宜进行锻炼的,尤其是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尽管感冒后打打球、跑跑步,出点汗后,感冒症状可能会减轻一些,但这种情况仅适用于少数体质较强、感冒症状较轻的患者;对大多数人来说,尤其儿童、年老体弱人群,感冒后体育锻炼是有害的。原因如下:感冒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人体为了抵御入侵的病毒或细菌,要动员体内的防御系统与之斗争,表现为一定限度的体温升高、白血病增多、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体内抗体产生、肝脏解毒功能增加,促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如果感冒后进行剧烈的体育锻炼,会使机体新陈代谢剧增,促使机体产热进一步增加,造成体温过高,引起机体调节功能紊乱,能量消耗过多,削弱了机体抵抗力,促进疾病恶化甚至导致死亡。所以,感冒发热后适当的休息是很重要的。
12. 何时接种流感疫苗为宜?效果如何?
1、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我国推荐接种时间为每年9至11月份。由于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我国属北半球国家,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初根据全球上个流行季节病毒的监测情况,推荐本年度北半球流感疫苗组份,由厂家组织疫苗生产。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5-2006年流感流行季节北半球疫苗成分包括:
甲/新喀里多尼亚/20/99(H1N1)类似株
甲/加利福尼亚/7/2004(H3N2)类似株
乙/上海/361/2002类似株
2、流感疫苗接种对于甲、乙型流感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但对禽流感没有预防效果。
13.感冒后吃什么?
感冒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中医认为,调整好饮食结构,巧用某些饮食调动生理变化来预防感冒,是一条既简便又安全有效途径。
吃蔬果因蔬果属碱性食物,摄食后不利于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多吃富含钙、锌元素及维生素的食物。对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许多蔬菜水果如萝卜、梨、猕猴桃、柑橘及各种蘑菇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适当多食对预防感冒有一定作用。
喝鸡汤有助于预防感冒。医学家和营养家研究发现,鸡肉、鸡汤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可以有效地增强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因此,感冒初期喝些鸡汤可以有效地消除呼吸道中的病毒。使呼吸道恢复正常状态。一般出现咽喉肿痛,流鼻涕或痰液黄稠,发热高烧等炎症反应时,不宜吃补药,如人参、当归、黄芪及麻油等。以免火上加油,让病情更重。
14. 接种流感疫苗可能发生哪些副作用?
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成分都没有感染性,不会引起流感,但是接种疫苗后有可能发生与疫苗接种无关的偶合性呼吸道疾病。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短暂的轻微疼痛、红肿。
全身反应:接种后可能发生低热、不适。一般只需对症处理,不会影响疫苗效果。对鸡蛋蛋白高度过敏者可发生急性超敏反应。
15. 流行性感冒流感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进食后以温盐水或温开水 漱口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
2、对症治疗高热烦躁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物。
3、抗病毒治疗:流感患者可选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治疗,应该在48小时内应有,疗程5天,奥司他韦剂量:成人75mg ,bid,儿童体重不足15kg者,30mg ,bid,体重15-23 kg者,45mg ,bid,体重,23-40 kg者,60mg ,bid,体重大于40 kg者,75mg ,bid。
4.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
5.其他治疗:
A.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等。
B.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
C.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D.合并细菌和/或真菌感染时,给予相应抗菌和/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E. 对于重症和危重病例,也可以考虑使用甲型H1N1流感近期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或疫苗接种者免疫血浆进行治疗。
对发病1周内的重症和危重病例,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宜早期使用。推荐用法:一般成人100-200ml,儿童50ml(或者根据血浆特异性抗体滴度调整用量),静脉输入。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使用过程中,注意过敏反应。
16.感冒的病因是什么?
感冒的病因可以从病原体和机体防御能力两方面分析:各种病毒和细菌都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尤其病毒感染最常见,约占原发性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下降,细菌常乘机侵入,并发严重的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不但取决于病毒和细菌的侵入,而且与机体的防御能力密切相关,这种防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卫生习惯的影响,有了坚强的防御能力,即使感染病原体也常不患病或即使患病也是轻症,而机体防御能力差的人,特别容易患感冒,且往往出现重症,在气候多变的秋冬季节,因多数人的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容易患感冒,且易形成感冒流行。
17.如何预防感冒?
勤洗手,少摸脸,感冒远一点:办公室的同事或家里人感冒时,其接触的电话、门把手、遥控器以及毛巾等都有可能沾染上感冒病毒,因为感冒病毒除了经空气飞沫传播外,也可以经过直接接触传播,所以感冒患者接触过的东西是很常见的传染源,且感冒病毒可以在这些物体上存活3小时以上,所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就可以减少病毒在手上的停留时间,同时尽量提醒自己少摸脸,减少感染机会。
勤开窗、多通风、多喝水、常运动:为什么得在空调房间里容易感冒?因为空调房间密闭严,空气不流通,没有新鲜空气置换,若有感冒者,房间中感冒病毒较多,在此环境中,病毒很容易被吸入体内,经常开窗通风,让空气流动起来,可以减少感冒传播的机会,同时还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就需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每天30-40分钟的温和有氧运动,有助于抵御伤风的侵袭,秋天天气干燥,喝足水分不仅有利于除燥,还可减少病毒数量,每天多饮水或一定量果汁,可以预防感冒。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