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放线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
- 氯中毒常识
- 霍乱防治知识
- 肠道病毒71型(EV71)
- 肝肺综合征
- 光气中毒常识
- 病毒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我们应该怎样...
- 又看H7N9疫情,截止4月5日...
- 吸烟、戒烟、健康、肺癌
- 阜阳市二院呼吸科和肝病科被省卫...
- 2013年世界无烟日主题
- 国内102例人感染H7N9禽流...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1年版...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
- 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
- 阿斯美
- H7N9禽流感疫情
-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我们应该怎样...
- 公众如何做好自我防护禽流感病毒...
- 预防人禽流感应做到“六项注意”
- 截止4月7日,安徽省2例H7N...
- 了解H7N9禽流感
- 我看H7N9禽流感
-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
-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知识问...
- 胸腔闭式引流排液排气术医疗损害...
- 2013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
- 吸烟可引起哪些疾病?
- 青少年不宜吸烟
- 吸烟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 历届世界无烟日主题
-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平均住...
-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的事
- 冬末春初防控呼吸道传染病
- 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
-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
- 从安医二附院戴光琼护士长被杀想...
- 2012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
- 孕产妇乙型流感临床特点及救治体...
- 2012年安徽省大学排名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 抗菌药物治疗与预防合理应用原则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
- 专家提醒市民 夏季须防三种高温...
- 专家开出防“高温病”处方
- 健康生活口诀
- 联合国糖尿病日历年主题
- 全国高血压日的起源及历年宣传主...
- 感冒的防治
- 如何预防支气管哮喘
- 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2...
- 左氧氟沙星的事
- 说说慢性阻塞性肺病(老慢支肺气...
- 成人和儿童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预...
- 2012年度安徽省获批的国家级...
- 医药卫生类中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
- 危重型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临...
-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2010版...
- 病毒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 早期肺气肿的识别与防治
- 慢性咽炎必须注意的四点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
- 北大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 内镜与微创器械消毒灭菌质量评价...
-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
- 孕产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防治...
-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版...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6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5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4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3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2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1
- 卡铂按AUC给药的计算公式
- 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
- 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 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 控制抗菌素耐药性 任重道远
- 结核病的十大事实
- 哮喘病人关心的问题
- 哮喘病人的衣食住行
- 超级细菌常识
- 超级细菌
- 红眼病的防治
- 霍乱防治知识
-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诊疗方案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
- 春季科学防治甲型H1N1流感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甲型...
- 甲流感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管...
- 普通流感与流行性感冒防治
- 甲型H1N1流感
- 肺结核病人为什么要忌烟酒?
- 肺结核病人为什么要忌烟酒?
- 阜阳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大事...
- 阜阳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大事...
- 肺栓塞诊断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肺栓塞诊断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阜阳市发生首例甲型H1N1流感...
- 阜阳市发生首例甲型H1N1流感...
- 妊娠与肺栓塞
- 妊娠与肺栓塞
- 我国出现人传人二代甲型H1N1...
- 我国出现人传人二代甲型H1N1...
- 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
- 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
- 四川省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
- 四川省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
- 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问答
- 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问答
- 无需过分担忧猪流感 猪肉煮熟即...
- 无需过分担忧猪流感 猪肉煮熟即...
- 认识猪流感
- 认识猪流感
- 猪流感、禽流感和流感有何不同?
- 猪流感、禽流感和流感有何不同?
- 墨西哥美国猪流感防治问答
- 墨西哥美国猪流感防治问答
- 人感染猪流感防治知识
- 人感染猪流感防治知识
- 阜阳二院获批一项国家级继续医学...
- 阜阳二院获批一项国家级继续医学...
- 医学生的生涯
- 医学生的生涯
- 青霉素的历史
- 禽流感防治知识问答(二)
- 禽流感防治知识问答(一)
-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疗指南
- 我国成功治愈病情危重的人禽流感...
- 阜阳禽流感救治成功的贡献
- 安徽阜阳市二院在2006年成功...
- 出现禽流感疑似表现怎么办?
- 如何预防人禽流感?
- 禽流感有哪些临床表现?
- 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哮喘患儿妈妈、...
-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67例临床分...
- 2008执业医师分数线
- 2008执业医师分数线
- 如何正视与防治肺癌?
- 肺癌的KPS评分标准
- 引起药物性哮喘的药物有哪些?
- 认识哮喘:你能做到的有哪些?
- 哮喘治疗的误区
- 世界哮喘日的来历与主题
- 世界哮喘日的来历与主题
- 抗菌药物-青霉素应用注意事项
- 抗菌药物-青霉素应用注意事项
- 临床专业试题
- 临床专业试题
- 激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激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
-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
- 呼吸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
- 呼吸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
- 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应用指南
- 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应用指南
- 社区获得性肺炎规范诊断与治疗
- 社区获得性肺炎规范诊断与治疗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6例临床分析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6例临床分析
- 肺癌的多学科治疗技术
- 肺癌的多学科治疗技术
- 2008哮喘防治指南
- 2008哮喘防治指南
- 肺癌的多途径诊断技术
- 肺癌的多途径诊断技术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
-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
-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肺癌防治知识
- 肺癌防治知识
- 认识非典型肺炎
- 认识非典型肺炎
- 哮喘的预后
- 哮喘的预后
- 哮喘的健康教育与管理
- 哮喘的健康教育与管理
- 哮喘的治疗
- 哮喘的治疗
- 哮喘的并发症
- 哮喘的并发症
- 需要与哮喘鉴别的疾病
- 需要与哮喘鉴别的疾病
- 哮喘的病情评估
- 哮喘的病情评估
- 哮喘的临床分期
- 哮喘的临床分期
- 哮喘的诊断依据
- 哮喘的诊断依据
- 哮喘的辅助检查
- 哮喘的辅助检查
- 哮喘的病理改变
- 哮喘的病理改变
- 哮喘的临床表现
- 哮喘的临床表现
- 哮喘的发病机制
- 哮喘的发病机制
- 哮喘的病因
- 哮喘的病因
- 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的皮试问题
- 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的皮试问题
- 抗菌药物与戒酒硫样反应
- 抗菌药物与戒酒硫样反应
- 恙虫病防治知识
- 恙虫病防治知识
- 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状...
- 结核病的化疗方案
- 结核病的化疗方案
- 气道易激综合征
- 气道易激综合征
- 慢性咳嗽病因及诊疗原则
- 慢性咳嗽病因及诊疗原则
-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
-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控制胸...
-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控制胸...
- 手足口病临床诊疗措施初步探讨
- 手足口病临床诊疗措施初步探讨
-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原因分析及...
-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原因分析及...
- Kartagener综合症一例
- Kartagener综合症一例
- 慢支肺气肿
- 慢支肺气肿
- 安徽阜阳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临床...
- 安徽阜阳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临床...
- 肝肺综合征
- 肝肺综合征
- 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状况调查分析
- 作者:韩明锋|发布时间:2008-10-04|浏览量:1615次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
韩明锋 程国玲 时靖峰 滕小宝 赵凤德 许靖 李强 邓侠
【摘要】 目的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警惕性和诊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支气管哮喘诊疗措施。方法 对1998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所有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诊疗情况及出院指导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基层医务人员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警惕性不高,存在严重诊断不足问题,且诊断治疗方案不够规范,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不够重视。结论 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对支气管哮喘防治知识的学习,提高其诊疗技术水平和诊断意识是当前支气管哮喘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韩明锋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诊断;治疗; 调查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大气污染的加重,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室内家居装饰材料的增多,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据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6亿哮喘患者,我国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为1~3%,据此推算全国至少有支气管哮喘患者1千万~2千万。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改变研究的逐步深入,现已明确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持续性慢性炎症;缓解期的抗炎治疗已成为当前支气管哮喘治疗的主要措施;吸入疗法已成为支气管哮喘患者最主要的给药方式。为规范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以及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于1997年制订并发布了《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1],2003年对该指南进行修订与补充[2]。为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指南》的具体执行情况,本文对1998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诊疗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明确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治状况和进一步规范支气管哮喘的诊疗行为。
临 床 资 料
1.调查对象 以1998年1月~2003年12月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为调查对象(其中支气管哮喘为第一诊断),共47例,其中男23例,女24例;年龄6~73岁,平均38.32岁。住院时间为1~18天,平均8.55天。重症哮喘1例。
2.调查方法 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住院病历从病案室调出,以原始资料为准,对哮喘患者的过敏原、诊断标准、用药情况、住院天数及出院医嘱进行逐例回顾性调查。
3.诊断标准 1997年《指南》制订的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为:(1)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咳嗽或胸闷,多与接触冷空气过敏原、化学、物理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运动有关;(2)局部或弥散分布的哮鸣音,以呼气相为主,呼气延长;(3)上述临床表现可自行缓解或用药后缓解;(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喘息、气促、咳嗽或胸闷等症状;(5)对于症状不典型者需满足下列一项之一:a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运动试验阳性;b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c PEF的昼夜或日内变异率≥20%。《指南》中规定若满足(1)+(2)+(3)+(4)或(4)+(5)条件者,可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我院47例患者均是通过满足(1)+(2)+(3)+(4)条件而确定诊断的,无一例患者是通过(4)+(5)条件确诊的。
4.过敏原 6例患者主诉有可疑过敏原,其余患者未提供可疑过敏原,所有患者均未行过敏原筛查试验,无一例患者的过敏原被明确。
5.治疗状况 静脉应用氨茶碱44例(44/47),静脉应用地塞米松38例,静脉应用氢化可的松12例,口服β2受体激动剂(舒喘灵、博利康尼或施泰舒等)28例,口服氨茶碱者10例,口服强的松4例,无一例应用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和M受体阻断剂。静脉应用抗生素者45例。
6.出院指导 在所有患者的出院指导上要求患者门诊随访、定期复查者有35例,避免与可疑过敏原接触者30例,但没有给1例患者制订详细的长期诊疗方案,没有告诉患者吸入疗法为最主要的防治支气管哮喘方法,也没有1例患者被告知缓解期抗炎治疗的重要性。
讨 论
1.医务人员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警惕性不高
医务人员对于典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均较为熟悉,但对于不典型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有关资料可知,不典型的哮喘症状可单独表现为咳嗽,气促或胸闷等,与以往大家熟知的喘息等经典症状相差甚远,这些患者本应该通过进一步的肺功能检查来确定诊断,但从以往的资料看,我院尚无一例患者经肺功能确定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或运动性哮喘等不典型哮喘形式;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接诊医务人员没有想到或建议其去行肺功能的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运动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进一步确诊。因此,我们认为对于不明原因的顽固咳嗽、胸闷或气促的患者,医务人员应提高警惕性,想到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建议其行有关检查,对于受检测条件限制者,可先给予支气管扩张剂行试验性治疗,症状明显缓解者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较大。
2.诊断设备缺乏或项目开展不完善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确定诊断并不困难,然而对于不典型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需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运动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和PEF的昼夜或日内变异率检查,这些试验的实施均与肺功能仪这一设备有关。据了解我市一半左右的二级综合性医院没有肺功能仪,这些试验无法开展,不典型支气管哮喘的漏诊亦在所难免。然而对于有肺功能仪的医院,也没有一家开展支气管的激发、运动和舒张试验的。另外,支气管哮喘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即是避免与过敏原接触,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所有患者都没有进行过敏原筛查试验,原因是医院缺乏此项检查。这些均说明肺功能仪设备的缺乏和开展项目的不完善也是造成支气管哮喘诊断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3.治疗措施不规范
近年来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证实,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缓解期吸入激素疗法和急性发作期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疗法是当前缓解症状和控制发作的最主要治疗方法,然而由于目前的医务人员受以往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和治疗模式的影响,以及对支气管哮喘的最新研究进展认识不足,以致于导致支气管哮喘患者无论是在急性发作期,还是在缓解期均治疗不到位,这是导致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症状反复发作和肺功能进行性恶化的重要原因。从我院47例患者住院期间的用药情况可以看出,基层医院在支气管哮喘的用药的方式与品种上与《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要求相差甚远。从本组临床资料可以看出:不仅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上不够规范,而且许多医生还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误认为细菌感染性炎症或认为细菌感染常伴随支气管哮喘的发生而滥用抗生素[3],导致滥用抗生素的原因还有:①把诱发、加重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误认为细菌感染;②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引起的黄色痰液误认为是细菌感染;③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胸部X线异常,误当作肺部感染;④企图用抗生素来防止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4.防治药源不足[4]
从目前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模式上看,吸入疗法是当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最主要给药方法,然而我院吸入型制剂缺乏,尚无任何一种吸入型制剂(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和M受体阻断剂等)。据了解,在我市的市场上和其他的综合性医院,吸入型制剂仅在个别单位有喘康速(吸入型沙丁胺醇气雾剂)。毫无疑问,药源的缺乏是导致支气管哮喘得不到合理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认为专业医务人员应积极建议医院采购吸入型制剂,大力开展吸入疗法和吸入型制剂的优缺点的宣传,同时也建议生产气雾剂的厂家,把销售工作做到基层来,以便尽快使绝大多数患者从中受益。
5.宣传指导不到位[5]
对哮喘病人实施出院指导,让病人了解工作、居住环境和饮食对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影响,让病人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知识,并正确掌握药物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气雾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峰流速仪的正确使用及结果判定等,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是一个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症状,减少住院次数,降低治疗费用,防止肺功能减退的一个重要措施。然而从我院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出院医嘱上看,医务人员对他们的宣传教育是极其不够的。有调查表明:死于哮喘的1000余人当中,主要原因有①临床医生对哮喘发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或缺乏认识;②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估计不足导致治疗不及时;③病人滥用药物导致剂量过大④病人不能正确掌握用药技术。其中后三项是完全可以通过对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来解决,由此可见尽快对哮喘病人进行哮喘基本知识和预防技术的教育,向病人讲明缓解期治疗的重要性,让病人掌握用药时间、频率、用药技术,了解哮喘急性发作的先兆、用药时机、何时求医,使病人尽快地建立一套完整的自我管理体系非常重要。
由上可以看出,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对支气管哮喘防治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对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技术水平和诊断意识是当前支气管哮喘防治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要内容,同时,医院也应该配备相应的治疗药物。
参 考 文 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261~267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32~138
3殷凯生.支气管哮喘诊治中的若干误区.铁道医学;2001;29(2):71~73
4刘心臣,胡青.支气管哮喘在基层医院治疗的现状调查.菏泽医专学报,1997,9(2):27
5汪淼芹,邹光琼,胡建平.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出院指导.四川医学,2002;23(8):880~881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