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放线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
- 氯中毒常识
- 霍乱防治知识
- 肠道病毒71型(EV71)
- 肝肺综合征
- 光气中毒常识
- 病毒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我们应该怎样...
- 又看H7N9疫情,截止4月5日...
- 吸烟、戒烟、健康、肺癌
- 阜阳市二院呼吸科和肝病科被省卫...
- 2013年世界无烟日主题
- 国内102例人感染H7N9禽流...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1年版...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
- 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
- 阿斯美
- H7N9禽流感疫情
-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我们应该怎样...
- 公众如何做好自我防护禽流感病毒...
- 预防人禽流感应做到“六项注意”
- 截止4月7日,安徽省2例H7N...
- 了解H7N9禽流感
- 我看H7N9禽流感
-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
-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知识问...
- 胸腔闭式引流排液排气术医疗损害...
- 2013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
- 吸烟可引起哪些疾病?
- 青少年不宜吸烟
- 吸烟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 历届世界无烟日主题
-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平均住...
-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的事
- 冬末春初防控呼吸道传染病
- 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
-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
- 从安医二附院戴光琼护士长被杀想...
- 2012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
- 孕产妇乙型流感临床特点及救治体...
- 2012年安徽省大学排名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 抗菌药物治疗与预防合理应用原则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
- 专家提醒市民 夏季须防三种高温...
- 专家开出防“高温病”处方
- 健康生活口诀
- 联合国糖尿病日历年主题
- 全国高血压日的起源及历年宣传主...
- 感冒的防治
- 如何预防支气管哮喘
- 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2...
- 左氧氟沙星的事
- 说说慢性阻塞性肺病(老慢支肺气...
- 成人和儿童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预...
- 2012年度安徽省获批的国家级...
- 医药卫生类中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
- 危重型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临...
-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2010版...
- 病毒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 早期肺气肿的识别与防治
- 慢性咽炎必须注意的四点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
- 北大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 内镜与微创器械消毒灭菌质量评价...
-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
- 孕产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防治...
-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版...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6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5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4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3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2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1
- 卡铂按AUC给药的计算公式
- 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
- 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 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 控制抗菌素耐药性 任重道远
- 结核病的十大事实
- 哮喘病人关心的问题
- 哮喘病人的衣食住行
- 超级细菌常识
- 超级细菌
- 红眼病的防治
- 霍乱防治知识
-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诊疗方案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
- 春季科学防治甲型H1N1流感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甲型...
- 甲流感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管...
- 普通流感与流行性感冒防治
- 甲型H1N1流感
- 肺结核病人为什么要忌烟酒?
- 肺结核病人为什么要忌烟酒?
- 阜阳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大事...
- 阜阳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大事...
- 肺栓塞诊断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肺栓塞诊断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阜阳市发生首例甲型H1N1流感...
- 阜阳市发生首例甲型H1N1流感...
- 妊娠与肺栓塞
- 妊娠与肺栓塞
- 我国出现人传人二代甲型H1N1...
- 我国出现人传人二代甲型H1N1...
- 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
- 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
- 四川省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
- 四川省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
- 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问答
- 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问答
- 无需过分担忧猪流感 猪肉煮熟即...
- 无需过分担忧猪流感 猪肉煮熟即...
- 认识猪流感
- 认识猪流感
- 猪流感、禽流感和流感有何不同?
- 猪流感、禽流感和流感有何不同?
- 墨西哥美国猪流感防治问答
- 墨西哥美国猪流感防治问答
- 人感染猪流感防治知识
- 人感染猪流感防治知识
- 阜阳二院获批一项国家级继续医学...
- 阜阳二院获批一项国家级继续医学...
- 医学生的生涯
- 医学生的生涯
- 青霉素的历史
- 禽流感防治知识问答(二)
- 禽流感防治知识问答(一)
-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疗指南
- 我国成功治愈病情危重的人禽流感...
- 阜阳禽流感救治成功的贡献
- 安徽阜阳市二院在2006年成功...
- 出现禽流感疑似表现怎么办?
- 如何预防人禽流感?
- 禽流感有哪些临床表现?
- 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哮喘患儿妈妈、...
- 2008执业医师分数线
- 2008执业医师分数线
- 如何正视与防治肺癌?
- 肺癌的KPS评分标准
- 引起药物性哮喘的药物有哪些?
- 认识哮喘:你能做到的有哪些?
- 哮喘治疗的误区
- 世界哮喘日的来历与主题
- 世界哮喘日的来历与主题
- 抗菌药物-青霉素应用注意事项
- 抗菌药物-青霉素应用注意事项
- 临床专业试题
- 临床专业试题
- 激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激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
-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
- 呼吸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
- 呼吸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
- 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应用指南
- 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应用指南
- 社区获得性肺炎规范诊断与治疗
- 社区获得性肺炎规范诊断与治疗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6例临床分析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6例临床分析
- 肺癌的多学科治疗技术
- 肺癌的多学科治疗技术
- 2008哮喘防治指南
- 2008哮喘防治指南
- 肺癌的多途径诊断技术
- 肺癌的多途径诊断技术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
-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
-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肺癌防治知识
- 肺癌防治知识
- 认识非典型肺炎
- 认识非典型肺炎
- 哮喘的预后
- 哮喘的预后
- 哮喘的健康教育与管理
- 哮喘的健康教育与管理
- 哮喘的治疗
- 哮喘的治疗
- 哮喘的并发症
- 哮喘的并发症
- 需要与哮喘鉴别的疾病
- 需要与哮喘鉴别的疾病
- 哮喘的病情评估
- 哮喘的病情评估
- 哮喘的临床分期
- 哮喘的临床分期
- 哮喘的诊断依据
- 哮喘的诊断依据
- 哮喘的辅助检查
- 哮喘的辅助检查
- 哮喘的病理改变
- 哮喘的病理改变
- 哮喘的临床表现
- 哮喘的临床表现
- 哮喘的发病机制
- 哮喘的发病机制
- 哮喘的病因
- 哮喘的病因
- 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的皮试问题
- 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的皮试问题
- 抗菌药物与戒酒硫样反应
- 抗菌药物与戒酒硫样反应
- 恙虫病防治知识
- 恙虫病防治知识
- 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状...
- 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状...
- 结核病的化疗方案
- 结核病的化疗方案
- 气道易激综合征
- 气道易激综合征
- 慢性咳嗽病因及诊疗原则
- 慢性咳嗽病因及诊疗原则
-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
-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控制胸...
-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控制胸...
- 手足口病临床诊疗措施初步探讨
- 手足口病临床诊疗措施初步探讨
-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原因分析及...
-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原因分析及...
- Kartagener综合症一例
- Kartagener综合症一例
- 慢支肺气肿
- 慢支肺气肿
- 安徽阜阳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临床...
- 安徽阜阳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临床...
- 肝肺综合征
- 肝肺综合征
-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67例临床分析
- 作者:韩明锋|发布时间:2008-12-28|浏览量:2191次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结核病科 侯静 韩明锋 刘海清 孙伟 刘平
【摘要】 目的 总结初治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经验,为其治疗提供借鉴。 方法 对67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用2HRZE/4HR短程化疗方案,结合口服激素及反复胸腔抽液进行治疗。 结果 胸穿抽液采取常规方法24例,经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控制胸水者43例;胸腔积液1周吸收10例,1-2周内吸收34例,2~4周吸收15例,1~2个月吸收6例,2个月以上吸收2例;12例出现胸膜增厚。 结论 2HRPE/4HR短程化疗方案,联合口服激素及积极胸腔抽液治疗初治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疗效较好,且采用经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控制胸水较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更加安全、有效和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韩明锋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临床分析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tuberculous transudatory pleuritis)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能延误病情及导致胸膜增厚粘连,可致患者呼吸功能受限。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以来共收治初治结核性胸膜炎伴胸腔积液67例,经过应用口服激素和积极胸腔抽液、短程强化联合抗痨及加强营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7例患者中,男42例,女23例;年龄为19~52岁,平均36.4岁;临床表现:发热58例,咳嗽44例,咯痰21例,胸痛50例,胸闷气促59例,盗汗48例;左侧胸腔积液28例,右侧胸腔积液35例,双侧胸腔积液4例;胸腔大量积液35例,中量积液20例,少量12例;伴有肺结核19例,结核性脑膜炎6例,喉结核2例。
1.2 治疗方法 (1)短程强化联合抗痨治疗全部应用2HRZE/4HR(H:异烟肼,R:利福平,E:乙胺丁醇,Z:吡嗪酰胺),每日按时服药。异烟肼0.3g、利福平0.6g、乙胺丁醇0.75g每日清晨顿服,吡嗪酰胺0.5g每日3次口服。(2)应用激素全部口服泼尼松10mg/次,每日3次,4周后每周减2.5~5mg。(3)43例中量及大量胸腔积液经B超定位在患者同意下采用了经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胸腔积液,每次引流200-400ml,每天3-4次,当每天引流量不足50ml且经B超探查胸腔内无液性暗区时,拔除引流管。其余病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的方法抽液,在B超定位下大量积液每周抽液3次,中量积液每周抽液2次,少量积液每周抽液1次,首次抽液量一般控制在1000ml内,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而定。
全部患者入院时摄X线胸片,住院期间用B超和胸片观察胸水吸收情况。将胸膜超过3mm为胸膜增厚,X线胸片上见大片高密度阴影及索条状为胸膜粘连,肋膈角变钝为正常。
2 结果
体温在5天内恢复正常者12例,5~10天正常者37例,11-15天正常者15例,15天以上者3例。伴随着体温好转咳嗽、胸闷等症状随之好转或消失。胸穿抽液采取常规方法24例,经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控制胸水者43例;胸腔积液1周吸收10例,1-2周内吸收34例,2~4周吸收15例,1~2个月吸收6例,2个月以上吸收2例;12例出现胸膜增厚。其中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组和常规胸腔穿刺抽液组的人均胸腔穿刺次数、胸腔积液消失天数、平均住院天数及专项治疗费用分别为1.07次和4.1次,4.33±2.8天和9.82±3.6 天,9.67±2.7天和15.28±5.4天,254.45±37.20元和445.62±59.36元,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增长过快过多,大量积液压迫肺脏,减少呼吸面积和限制膈肌活动,肺活量减低,会导致患者胸闷、气促及心悸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危险,故必须及时发现,积极抽液,有效减轻心肺组织压迫,减少渗出,促进积液吸收,防止胸膜增厚粘连,尽可能保存应有的肺功能。
3.1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渗出的机制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高度过敏的机体胸膜腔而引起的胸膜炎症,机体变态反应性增强是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为浆液纤维蛋白性胸膜炎,早期胸膜充血肿胀,使毛细血管的渗透压增加而形成胸膜腔内积液的增加,胸腔积液内含纤维蛋白,如胸腔积液吸收功能受到影响,渗液中的纤维蛋白将沉着于胸膜,形成纤维苔、胸膜肥厚、包裹、纤维网格等。
3.2 早期、联合、足量、规律、全程抗痨治疗是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基础 以往曾用两种抗痨药物口服2~4个月治疗本病,疗效不佳,易产生耐药。目前我们多采取异烟肼、利福平和毗嗪酰胺联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程6个月,个别病例根据病情可适当延长疗程至9个月,经随访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也有专家学者建议结核性胸膜炎疗程因疗程一般为12月,初治轻症患者可适当缩短疗程,但不短于9个月,有时还需适当延长疗程。而且建议强化治疗期宜4种一线药物联合应用[1]。
3.3 糖皮质激素的辅助治疗 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免疫、抑制白细胞、巨噬细胞移行血管外,减少组织的炎症浸润反应,以及抑制纤维母细胞DNA的合成,抑制肉芽肿形成等炎症反应的作用,故可缓解结核中毒症状和防止胸膜增厚粘连。通过上述治疗我们体会,对于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毒性症状重、胸腔积液较大量者,在足量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加用糖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10mg/次,每日3次口服,当体温正常、全身毒性症状消除、胸腔积液吸收或明显减少时逐渐减量至停用,疗程4~6周。应用激素减少胸腔积液渗出、防止纤维蛋白沉积,有效防止了积液反复增长。
3.4胸腔积液的控制 B超胸腔探查具有直观、准确、简单等优点,它可检出5~10ml的胸腔积液和肺底积液,可显示出内部结构、病变范围及临近组织的关系,不受胸膜增厚与肺部弥漫性病变的影响,而且优于X线检查。在胸腔积液的控制方面以往常常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胸腔穿刺抽液,首次抽液600~800ml,以后每次可达1000 ml,每周抽液2~3次,直至胸腔积液得到理想控制为止。这样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从本组资料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点。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间断引流控制胸腔积液,多数患者在整个病程中只需一次置管,安全性能高,管径细创伤小,组织相容性好,且引流速度可控无复张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易于接受。此外,采用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积液间断引流尚可随时向胸腔内注射治疗药物(如抗癌药物、胸膜粘连剂和纤维蛋白溶解剂等),也可随时留取标本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综上所述,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胸腔积液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创伤小和易于接受等优点,而且还有报道其不仅可用于胸腔积液的引流,也可用于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气的引流,在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3],尤其适用于大量胸腔积液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13.
2 韩明锋,滕晓宝,刘海清,等.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控制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1(6):25-27.
3吴正琼,黄方仕,林敏.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临床肺科杂志,2005,10(5):641-642.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