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放线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
- 氯中毒常识
- 霍乱防治知识
- 肠道病毒71型(EV71)
- 肝肺综合征
- 光气中毒常识
- 病毒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我们应该怎样...
- 又看H7N9疫情,截止4月5日...
- 吸烟、戒烟、健康、肺癌
- 阜阳市二院呼吸科和肝病科被省卫...
- 2013年世界无烟日主题
- 国内102例人感染H7N9禽流...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1年版...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识
- 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
- 阿斯美
- H7N9禽流感疫情
-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我们应该怎样...
- 公众如何做好自我防护禽流感病毒...
- 预防人禽流感应做到“六项注意”
- 截止4月7日,安徽省2例H7N...
- 了解H7N9禽流感
- 我看H7N9禽流感
-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
-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知识问...
- 胸腔闭式引流排液排气术医疗损害...
- 2013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
- 吸烟可引起哪些疾病?
- 青少年不宜吸烟
- 吸烟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 历届世界无烟日主题
-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平均住...
-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的事
- 冬末春初防控呼吸道传染病
- 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
-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
- 从安医二附院戴光琼护士长被杀想...
- 2012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
- 2012年安徽省大学排名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 抗菌药物治疗与预防合理应用原则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
- 专家提醒市民 夏季须防三种高温...
- 专家开出防“高温病”处方
- 健康生活口诀
- 联合国糖尿病日历年主题
- 全国高血压日的起源及历年宣传主...
- 感冒的防治
- 如何预防支气管哮喘
- 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2...
- 左氧氟沙星的事
- 说说慢性阻塞性肺病(老慢支肺气...
- 成人和儿童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预...
- 2012年度安徽省获批的国家级...
- 医药卫生类中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
- 危重型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临...
-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2010版...
- 病毒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 早期肺气肿的识别与防治
- 慢性咽炎必须注意的四点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
- 北大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 内镜与微创器械消毒灭菌质量评价...
-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
- 孕产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防治...
-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版...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6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5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4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3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2
- 临床专业三基考试题1
- 卡铂按AUC给药的计算公式
- 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
- 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 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 控制抗菌素耐药性 任重道远
- 结核病的十大事实
- 哮喘病人关心的问题
- 哮喘病人的衣食住行
- 超级细菌常识
- 超级细菌
- 红眼病的防治
- 霍乱防治知识
-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诊疗方案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
- 春季科学防治甲型H1N1流感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甲型...
- 甲流感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管...
- 普通流感与流行性感冒防治
- 甲型H1N1流感
- 肺结核病人为什么要忌烟酒?
- 肺结核病人为什么要忌烟酒?
- 阜阳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大事...
- 阜阳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大事...
- 肺栓塞诊断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肺栓塞诊断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 阜阳市发生首例甲型H1N1流感...
- 阜阳市发生首例甲型H1N1流感...
- 妊娠与肺栓塞
- 妊娠与肺栓塞
- 我国出现人传人二代甲型H1N1...
- 我国出现人传人二代甲型H1N1...
- 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
- 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
- 四川省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
- 四川省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
- 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问答
- 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问答
- 无需过分担忧猪流感 猪肉煮熟即...
- 无需过分担忧猪流感 猪肉煮熟即...
- 认识猪流感
- 认识猪流感
- 猪流感、禽流感和流感有何不同?
- 猪流感、禽流感和流感有何不同?
- 墨西哥美国猪流感防治问答
- 墨西哥美国猪流感防治问答
- 人感染猪流感防治知识
- 人感染猪流感防治知识
- 阜阳二院获批一项国家级继续医学...
- 阜阳二院获批一项国家级继续医学...
- 医学生的生涯
- 医学生的生涯
- 青霉素的历史
- 禽流感防治知识问答(二)
- 禽流感防治知识问答(一)
-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疗指南
- 我国成功治愈病情危重的人禽流感...
- 阜阳禽流感救治成功的贡献
- 安徽阜阳市二院在2006年成功...
- 出现禽流感疑似表现怎么办?
- 如何预防人禽流感?
- 禽流感有哪些临床表现?
- 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哮喘患儿妈妈、...
-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67例临床分...
- 2008执业医师分数线
- 2008执业医师分数线
- 如何正视与防治肺癌?
- 肺癌的KPS评分标准
- 引起药物性哮喘的药物有哪些?
- 认识哮喘:你能做到的有哪些?
- 哮喘治疗的误区
- 世界哮喘日的来历与主题
- 世界哮喘日的来历与主题
- 抗菌药物-青霉素应用注意事项
- 抗菌药物-青霉素应用注意事项
- 临床专业试题
- 临床专业试题
- 激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激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
-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
- 呼吸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
- 呼吸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
- 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应用指南
- 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应用指南
- 社区获得性肺炎规范诊断与治疗
- 社区获得性肺炎规范诊断与治疗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6例临床分析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6例临床分析
- 肺癌的多学科治疗技术
- 肺癌的多学科治疗技术
- 2008哮喘防治指南
- 2008哮喘防治指南
- 肺癌的多途径诊断技术
- 肺癌的多途径诊断技术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
-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
-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 肺癌防治知识
- 肺癌防治知识
- 认识非典型肺炎
- 认识非典型肺炎
- 哮喘的预后
- 哮喘的预后
- 哮喘的健康教育与管理
- 哮喘的健康教育与管理
- 哮喘的治疗
- 哮喘的治疗
- 哮喘的并发症
- 哮喘的并发症
- 需要与哮喘鉴别的疾病
- 需要与哮喘鉴别的疾病
- 哮喘的病情评估
- 哮喘的病情评估
- 哮喘的临床分期
- 哮喘的临床分期
- 哮喘的诊断依据
- 哮喘的诊断依据
- 哮喘的辅助检查
- 哮喘的辅助检查
- 哮喘的病理改变
- 哮喘的病理改变
- 哮喘的临床表现
- 哮喘的临床表现
- 哮喘的发病机制
- 哮喘的发病机制
- 哮喘的病因
- 哮喘的病因
- 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的皮试问题
- 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的皮试问题
- 抗菌药物与戒酒硫样反应
- 抗菌药物与戒酒硫样反应
- 恙虫病防治知识
- 恙虫病防治知识
- 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状...
- 基层医院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状...
- 结核病的化疗方案
- 结核病的化疗方案
- 气道易激综合征
- 气道易激综合征
- 慢性咳嗽病因及诊疗原则
- 慢性咳嗽病因及诊疗原则
-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
-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控制胸...
-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间断引流控制胸...
- 手足口病临床诊疗措施初步探讨
- 手足口病临床诊疗措施初步探讨
-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原因分析及...
-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原因分析及...
- Kartagener综合症一例
- Kartagener综合症一例
- 慢支肺气肿
- 慢支肺气肿
- 安徽阜阳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临床...
- 安徽阜阳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临床...
- 肝肺综合征
- 肝肺综合征
- 孕产妇乙型流感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
- 作者:韩明锋|发布时间:2012-07-28|浏览量:937次
韩明锋 程国玲 时靖峰 滕小宝 许靖 冉献贵 时建 朱红梅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36015)
[摘要] 目的 探讨孕产妇乙型流感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为其诊断与治疗、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9年12月24日-2010年2月1日收治的6例重症乙型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措施和影像学变化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年龄18-28岁,平均22.33岁。入院孕期34+2~40+3W,平均37+6 W。6例均有发热、咳嗽症状,肺部体征不明显。3例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为肺炎征象(重症),3例表现为支气管感染征象。5例行剖宫产,手术取活婴5例,其中男2例,女3例。病程中6例患者均未发生呼吸衰竭,全部治愈。5例剖宫产患者平均住院6.6天。结论 孕产妇乙型流感多症状重而体征轻,影像学检查显示局限性病毒性肺炎或支气管感染征象,与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相比较少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或多脏器功能衰竭(MOF),预后较好。对于晚孕患者在密切观察病情下适时行剖宫产术。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韩明锋
[关键词] 乙型流感;流感病毒B型;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孕产妇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s of influenza B in maternals
HAN Ming-feng,CHENG Guo-ling, SHI Jing-feng,TENG Xiao-bao,XU Jing,RAN Xian-gui, SHI Jian,ZHU Hong-mei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Fuyang 2nd people’s Hospital,An Hui 236015,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RAN Xian-gui,E-mail:fyrxg@163.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s of influenza B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disease assessment and prognosis. Methods The data on clinical features, treatment measures and changes in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6 patients with infiuenza B in maternals in Fuyang 2nd People,s Hospital from 2009.12.24-2010.02.0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The are ranged from 18 to 28 years old, the mean was 22.33years old. Pregnancy 34+2~40+3W,the mean was 37+6 W.Six cases had fever and cough, but lung signs were unobvious. Three patients showed punctate or sheet infiltrates shadows on chest imaging, 3 cases with bronchial infection signs. Five cases with cesarean section had five healthy newborns,they were 2 males and 3 females.All cases did not arise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be cure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of five cases with cesarean section was 6.6 days.Findings The cases with influenza B in maternals mainly showed small area virus pneumonia or bronchial infection signs, its symptoms were severe and signs were light, and had less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MODS) or multiple organ failure (MOF) than the severe form of new influenza A(H1N1) viral infection.The prognosis were good. Late pregnancy with influenza B had cesarean section necessarily.
[Key words] Influenza B; influenza virus type B; clinical features; imaging features; maternals
乙型流感是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明显,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多年来,由于对甲型流感的重视程度较高和受乙型流感病毒检测手段的限制,对乙型流感的研究报道较少。我院于2009年12月24日-2010年2月1日共收治孕产妇乙型流感6例,其中重症3例。为提高对乙型流感重症病例的认识,为今后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借鉴和指导,现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例重症病例均为我院呼吸科和ICU室的住院患者,年龄18-28岁,平均22.33岁。均为农民。6例患者均为晚孕,入院孕期34+2~40+3W,平均37+6 W。
1.2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采集咽拭子经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用RT-PCR法检测乙型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甲型流感病毒核酸呈阴性。参照卫生部颁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10年版)》[1]诊断标准,经胸部X线或CT检查肺内有浸润性阴影者为重症,本组6例患者中有3例胸部X线胸片或胸部CT有浸润性病变阴影,诊断为重症病例。另3例表现为支气管感染征象。并根据病史、临床特点、血常规等辅助检查措施,并结合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排除肺结核、细菌性肺炎等病变。
1.3 临床表现 6例患者发病至入院平均2.16天。发热6例,体温超过39℃者4例。咳嗽6例,咳痰5例,胸闷3例,鼻塞2例,咽痛2例,乏力1例。精神差2例,咽部充血4例,心率增快者3例,双肺呼吸音粗糙8例,均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1.4血常规检查: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WBC)5.19-8.88×109/L,平均7.20×109/L。中性粒细胞(N)70.1-83.4%,平均78.45%;淋巴细胞(L)6.09-12.8%,平均9.92%。淋巴细胞计数0.473-0.993×109/L,平均0.693×109/L。血红蛋白低于110g/L者4例。血小板计数135-228×109/L,平均192.5×109/L。
1.5 血液生化:白蛋白低于37 g/L者3例,平均38.14g/L;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均正常;磷酸肌酸激酶(CK)43-111 U/L,平均65.4 U/L,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8-25U/L,平均14.4 U/L,
1.6影像学检查 6例患者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共计10次,人均1.67次,其中胸部CT检查7人次,X线胸片检查3次。3例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为斑片状浸润阴影,3例为支气管感染征象。2例合并有少量胸腔积液。
1.7 治疗措施 入院后主要采取以下治疗措施:①抗病毒治疗:入院后所有患者均给予军科奥韦(奥司他韦)97.5或197mg,每日两次口服。②对症支持治疗,以及保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③预防性抗菌治疗:为预防继发细菌感染或术后切口感染,6例患者均给予了头孢呋辛治疗,明确病毒性肺炎且无细菌感染迹象时及时停用抗菌药物。④静脉用免疫球蛋白:1例重症病例应用,20g/日,静脉滴注,连用3天。
1.9 产科处理 6例孕妇有5例患者病程中在手术室手术终止妊娠,1例孕34周于病情稳定后回当地待产。娩出男婴2例,女婴3例,5例婴儿均健康存活。
1.8 治疗结果 6例患者在病程中经心电监护和动脉血气检查均未并发呼吸衰竭,全部治愈出院。5例剖宫产患者平均住院6.6天,平均治疗费用为7870.75元。
2 讨 论
乙型流感是由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并经呼吸道传播,临床上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鼻塞等局部上呼吸道症状,白细胞正常或下降、抗菌治疗效果不好为临床特征的一种传染病。目前国内报道儿童病例较多,而且多为流行病学调查,对于成人病例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报道较少,本组6例孕产妇乙型流感患者,3例为重症,3例为轻症。在整个收治期间共收治乙型流感12例,其中女性9例,孕妇6例,且均为晚孕,可见孕产妇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不仅是H5N1型禽流感和新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2,3,4],也是重症乙型流感的发病高危人群。孕妇感染乙型流感病毒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6例患者发病早期均有发热和咳嗽,而且4例患者体温超过了39℃。5例患者有明显的咳痰症状,痰液多为白色黏痰。这说明重症乙型流感的全身中毒症状和呼吸道症状是比较突出的,这与甲型流行性感冒类似。尽管本组病例有3例出现了肺部浸润性病灶,但在肺部检查时均未闻及典型干湿罗音。由此可见重症乙型流感存在症状重而体征轻的临床特点。
本组患者肺部病变多表现为点片状的浸润性病灶和支气管感染征象,且经过影像学追查均未见明显进展,更没有迅速融合成片的情况。全部病例在病程中经心电监护和动脉血气检查均未并发呼吸衰竭,一定程度上乙型重症流感的病程相对平缓,进展较慢,迅速发生致死性的并发症相对少见。这点与新甲型H1N1流感有一定差异[5,6,7]。
在治疗上由于当时正处于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多数治疗措施是借鉴于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处理措施,如奥司他韦积极抗病毒,积极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以及晚孕患者适时的产科处理等。经过积极治疗,本组6例孕产妇乙型流感患者全部治愈。尽管这些措施还没有大样本病例临床对比研究数据的有力支持,我们认为这些措施在今后重症乙型流感的处理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重症乙型流感具有突出的全身症状和呼吸系统症状,而相对较少肺部体征的临床特点,肺部病变进展相对缓慢,很少融合成片,发生呼吸衰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例较少。在当前情况下,早期发现疑似病例和对其不失时机地采取“积极抗病毒,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以及晚孕患者适时的产科处理”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环节。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10版)(2010-05-07)http:// 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s3586/201005/47250.htm
2 徐晓玲,吴同生,张牧城,等.安徽省人感染禽流感A(H5N1)两例.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8):256-259.
3 韩明锋,葛阳,冉献贵,等. 安徽省阜阳市首例H5N1型人禽流感临床报告.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25(1):35-37.
4 韩明锋,冉献贵,李秀勇,等.危重型孕产妇甲型H1N1流感临床探讨(附8例报告).临床医学.2010,30(6):1-3.
5 王晓杰,蒋荣猛,徐艳丽,等.新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存活和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6):406-410.
6 罗宏,范梦柏,宋承平,等. 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肺部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特点.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6):415-418.
7 曾维忠,李舜午,周源,等. 重症甲型H1N1流感34例临床分析.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9(3):230-233.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