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动力治疗在呼吸道恶性肿瘤治疗...
- 与气管镜介入治疗有关的大出血的...
- 气管镜介入治疗在6例儿童气道炎...
- 恶性中央型气道肿瘤的分型和分期...
- 经气管镜电圈套器联合CO2冷冻...
- 经硬质气管镜及电子支气管镜介入...
- 恶性原发性中央型气道肿瘤新的分...
- 气道内支架在复发性多软骨炎中的...
- 中央型气道良性狭窄的狭窄类型分...
- 重视硬质气管镜在危重气道狭窄疾...
- 经气管镜电圈套器联合CO2冷冻...
- 晚期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的非手术微...
- 气道腺样囊性癌的气管镜介入治疗
- 应用被膜金属支架封堵气道瘘
- 中央型肺癌
- 气管淋巴瘤
- 气管淋巴瘤
- 气管粘液表皮样癌
- 粘液表皮样癌
- 气道-消化道瘘
- 因左侧肺癌阻塞左主支气管引起的...
- 因基底细胞样癌阻塞左主支气管引...
- 气管腺样囊性癌
- 气管腺样囊性癌
- 气管腺样囊性癌
- 气管腺样囊性癌
- 气管内CO2冷冻技术
- 气道内支架的临床应用
- 现代介入肺脏医学概况
- 儿童恶性气道肿瘤的气管镜介入治...
- 内镜下置入气道被膜金属支架后并...
- 光动力治疗
- 食管癌气管侵犯
- 肾癌肺转移(气管镜下治疗+动脉...
- 气管镜下治疗+光动力治疗
- 肺癌气管镜下治疗结合全身化疗
- 气管狭窄-外伤
- 气管内膜结核放置气管支架
- 气管内膜结核
- 主气道肿瘤
- 主气管肿物
- 甲状腺癌气管侵犯管腔狭窄
- 喉癌氩气刀、光动力治疗
- 气管、双侧主支气管肿物堵塞管腔
- 右上肺切除术后管腔瘢痕性狭窄
- 气管内膜结核气管支架置入术后气...
- 食道癌术后食管-气管瘘
- 食道癌术后气管侵犯、气管狭窄
- 儿童左主支气管肿瘤
- 右上叶肺癌支气管堵塞右上肺不张
- 气管腺样囊性癌气管支架置入术后...
- 氩氦刀联合放/化疗粒子植入治疗...
- 1例罕见的肺肉瘤合并胸腺类癌的...
- 关注呼吸亚健康
- 用激光照射不典型增生的食管黏膜...
- 用激光靶向剔除复发的脑胶质瘤
- 用“光”开通被癌症堵塞的食管
- 经皮微创冷冻切除肾癌
- 晚期胰腺癌的微创治疗
- 不开刀冷冻治疗前列腺癌
- 内支架置放畅通管腔,光动力治疗...
- 氩氦刀挽救了女记者的生命
- 巨大肺癌困扰八旬老翁,微创治疗...
- 晚期肝癌的绿色治疗-氩氦超导靶...
- 氩氦刀对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效果
- 恶性气道病变慎用金属裸支架
- 结核性气道狭窄的综合治疗
- 氩等离子体凝固术结合被膜金属支...
- 中央型肺癌的早期诊断策略
- 气道狭窄放置金属内支架应注意的...
- 硬质气管镜下成功取出支气管内异...
- 氩等离子体凝固与冷冻联合治疗气...
- 冬季当心室内空气污染
- 肺癌高危吸烟者尽早行荧光支气管...
- 晚期肿瘤有法可治
- 实体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 从文兴宇患肺癌所想到的
- 气道良性狭窄优选联合治疗方法
- 氩等离子体凝固结合光动力治愈1例转移性气管恶性黑色素瘤
- 作者:王洪武|发布时间:2008-09-26|浏览量:892次
恶性黑色素瘤是发生于皮肤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生于肺部更为罕见,而术后发生气管内转移更为罕见。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近年来国外采用光动力治疗取得一定效果。作者采用氩等离子凝固(APC)结合光动力治疗(PDT)成功治愈1例转移性气管恶性黑色素瘤,值得临床借鉴。
患者男,60岁,因原发性左下肺黑色素瘤术后5年、喘憋半年于2007-4-5入我院治疗,诊断:肺黑色素瘤术后气管内转移、左侧阻塞性肺炎。患者5年前曾疑左下肺腺癌,行全身化疗5周期,无效后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示恶性黑色素瘤,予干扰素治疗1月。后间断复查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无喘憋等不适。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喘憋,胸部CT检查发现主气管下端至左主支气管开口新生物堵塞(图A,B,C,D),气管镜检查提示气管及左主支气管肿块,行全身化疗5周期(健择+顺铂),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治疗,期间出现左肺不张,左侧气胸及胸腔积液,多次行胸腔引流,喘憋症状仍进行性加重,以至于不能平卧。煤炭总医院呼吸内科王洪武
入我院后先行全麻下气管镜检查,发现骑跨于隆突上巨大黑色肿物,管腔明显狭窄,左主支气管开口已完全堵塞,右主支气管开口随呼吸有一小缝(图E),呼吸极为困难,稍有出血即会把管腔堵塞。先用氩等离子体凝固(APC)将肿瘤表明烧灼,以防活检时出血,再结合CO2冷冻将气道内坏死物清除,然后反复行APC及冷冻处理,直至管腔通畅。3天、7天后再次行气管镜检查,以清除坏死物(图F)。
1周后,静脉内注射光敏剂Photofrin 2mg/kg,避光,2、3、4天后连续3天行PDT(630mm激光),每次20分种,照射前将坏死物清除。1月后复查气管镜,见气道内肿块完全消失,左主支气管内遗留少量色素沉着,再次用APC将色素部分烧灼,并将焦痂清除。10月后又复查气管镜,见气道黏膜光滑,左主支气管内黑色素较前明显减少,为防复发,再次用APC将色素部分烧灼,1年后复发,气道内色素基本消失,本例达治愈效果。
讨论:
APC是一种新型的高频电刀,通过电离的氩气将高频电流输送到靶组织,避免了电极与组织的直接接触,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高频电凝技术[1]。对引起气道内阻塞的肿瘤,可用APC快速消融,缓解梗阻症状。无论发生在主气管或左、右支气管内的肿瘤,APC每次均可消除肿瘤60%左右。但对基底部较宽的肿瘤,则需多次逐渐清除,对腔内较大的肿瘤,最好结合CO2冻切,可一次性将肿瘤摘除。
软镜下冷冻是将可曲式冷冻探头经气管镜的活检孔插入,把探头放到肿瘤区,探头顶端置于肿瘤表面或插入肿瘤内部,冻结后将探头连同肿瘤组织及软镜一并取出(最好在硬镜下或气管插管时结合软镜使用)[2]。如有出血,再结合APC止血。反复同步冻切及APC消融、止血,可很快将堵塞的管腔畅通,明显优于单一冷冻或APC。本例即为成功的典范。
但表面的肿瘤清除后还易复发,结合PDT可有效避免肿瘤再生。PDT是先将光敏剂注入人体,光敏剂在进入机体后,会特异性地聚集于肿瘤部位并于肿瘤细胞结合,当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后,会产生光化学反应(称为光敏反应),由此产生的光毒性物质,会破坏肿瘤细胞和血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PDT疗法对早期气管-支气管癌可达根治效果,对晚期肿瘤则发挥姑息治疗手段。对于气管腔内较大的肿瘤光动力治疗前,应先消融病灶,减少病灶厚度,再行PDT,常可提高疗效。本例即在消融后的1周采用PDT,维持1年未再复发,表明这种序贯治疗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张杰。氩等离子体凝固术。王洪武,杨仁杰主编。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2007:328~344
2. Hetzel M, Hetzel J, Schumann C, et al. Cryorecanalization: A new approach for the immediate management of acute airway obstruction.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04,127(5):1427-1431
3.王洪武,杨仁杰主编。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2007:665~697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