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肺结节到肺癌,究竟有多远?
- 肩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
- 肘关节结核滑膜切除术
- 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新进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核事故防...
- 禽流感个人防护
- 胸外科围手术期肺保护
- 【转载】卫生部介绍全国肺结核疫...
- 脊柱结核的康复护理
- 警惕脊柱结核误诊为普通腰椎病
- 认识脊柱结核(二)
- 认识脊柱结核(一)
- 肺癌筛查,何为首选?(转)
- 肺癌知识---基本知识培训
- 心肌梗塞后的自我调理
- 如何帮您成功戒烟
- 戒烟“亿”小时 活动号召令
- 夏日解暑吃西瓜有八大禁忌
- 肺癌晚期指什么?
- 直面肺癌 让肺自由呼吸
- 肺癌防治十要素
- 让我们携手,共同认识猪流感
- 自发性气胸治疗方法的选择
- 漏斗胸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
- 2009-04-07 今天是...
- 肺癌治疗的多学科合作及诊治--...
- 肺癌外科治疗现状和进展
- 024---肘关节结核单纯骨病...
- 023---肘关节结核病灶清除...
- 022-肘关节结核滑膜切除术
- 021-膝关节结核关节融合术
- 癌症疼痛的综合康复治疗
- 我国的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
- 我是肺癌,我不放弃!
- 胸腔积液
- 晨起一杯水
- 哪些人不宜饮牛奶
- 手术,须三思而后行
- 胸腔镜技术应用规范指引
- 不容忽视的肺内小结节
- 020---膝关节结核病灶清除...
- 019---膝关节结核滑膜切除...
- 018---髋关节结核关节融合...
- 017---髋关节结核病灶清除...
- 016---髋关节结核滑膜切除...
- 015---肩关节结核病灶清除...
- 014---肩关节结核病灶清除...
- 一到天气热点手出汗跟流水一样,...
- 胃窦部黄色素瘤该采取什么措施?
- 013---腰骶椎结核病灶清除...
- 012---胸椎腰椎结核病灶清...
- 011---胸椎结核经胸膜外肋...
- 010---胸椎结核经胸廓内胸...
- 是谁把医生从天使变成魔鬼---...
- 肺癌的病因学
- 警惕颈部不疼不痒的疙瘩
- 肺癌患者术后为什么要定期复查
- 关于结核性脓胸
- 食道癌食管粘连大动脉能做手术吗...
- 怎样察觉痰中带血和咯血?
- 肺癌患者如何选择医生和治疗方案
- 结核病需要规范治疗
- 肺癌患者家属应做好“三理”
- 晚期肺癌患者护理
- 肺癌的诊断措施
- 肺癌的早期症状
- 人体已被破解的十三个现象
- 请不要小瞧了颈部结节或包块
- 肺癌术后为什么还需要辅助化疗?
- 肺癌术后的日常护理
- 肺癌患者为什么要行支气管镜检查...
- 肺癌患者选择手术应注意的问题
- 肺切除后肺水肿
- 60岁以上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
- 慢性脓胸的外科治疗
- 手术治疗巨块型肺癌128例体会
- 自发性血气胸的外科治疗
- 肋骨翻转成形术治疗慢性脓胸
- 早期NSCLC外科治疗现状及争...
- 肺栓塞
- 肺癌的现代治疗
- 流行性感冒
-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
- 颈部淋巴结结核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作者:王传庆|发布时间:2008-12-28|浏览量:1576次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概述:ARDS是在多种原发病和诱因作用下发生的急性呼吸衰竭,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临床上表现为严重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在肺部的表现,其病理基础是ALI,常引发或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是临床常见的急危病。山东省胸科医院胸外科王传庆
1945年,首次记载本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改变;1967年Aschbaugh提出了ARDS的概念(adult);1992年在欧-美联席会议上,提出了急性肺损伤ALI(acute lung injure)和ARDS两个概念:ALI为ARDS的前期,ARDS是重度ALI,强调ARDS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ALI→ARDS;在ALI阶段进行早期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按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严重性分级,有利于判断疗效。(王伟)
ARDS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①肺间质和肺泡水肿,水肿液中蛋白含量高。②肺小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局部出血性坏死。③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内透明膜形成。④肺泡萎陷。⑤晚期肺纤维化。研究表明,这些病理改变在肺内分为正常区、肺泡萎陷可逆区、不可逆区域:①正常区域可正常通气、换气;②萎陷区域造成肺内分流;萎陷伴周围血流障碍(血管痉挛、血细胞粘附、血栓形成)的实变部分既无通气也无血流反而使肺内分流减少。渗出性改变呈弥漫性分布,在低垂部分因重力关系而病变较重。这些病理改变导致肺内残气量减少,肺内分流量增加,V/Q失调,肺顺应性降低,氧合障碍,从而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酸中毒等酸碱失衡、多脏器功能损害。(王传庆)
临床表现:在原发病基础上的渐进性呼吸频率过快、呼吸窘迫、紫绀,但无大量泡沫痰、无端坐呼吸;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或呼吸音减低或闻及湿性罗音;X线胸片由双肺纹理加重、磨玻璃样改变、散在斑片状阴影至大片状高密度影(图1、2),而无双肺门向外扩散的蝶翼状阴影特征;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渐进下降,增加FiO2不能改善PaO2,可伴不同形式的酸碱失衡;病程晚期呼吸极度困难、昏迷甚至死亡。
典型临床经过可分为四期:①损伤期:在损伤后4~6h,以原发笔耕内表现为主,呼吸可增快,但无典型呼吸窘迫。X线胸片无阳性发现。②相对稳定期:在损伤后6~48h,经积极救治,循环稳定,而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频率加快、低氧血症、过度通气、PaCO2降低,肺部体征不明显,X线胸片可见肺纹理增多、模糊和网状浸润影,提示肺血管周围液体体积增多和间质性水肿。③呼吸衰竭期:在损伤后24~48h,呼吸困难、窘迫和出现发绀,常规氧疗无效,也不能用其它原发心肺疾病来解释,呼吸频率加快可达35~50次/min,胸部听诊可闻及湿罗音。X线胸片示两肺有散在斑片状阴影或呈磨玻璃样改变,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血气分析PaO2、PaCO2均降低,常呈代酸呼碱。患者多喜安静平卧。④终末期:极度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嗜睡、谵妄、昏迷等。X线胸片示融合成大片状浸润阴影,支气管充气征明显。血气分析严重低氧血症、CO2潴留,常有混合性酸碱失衡,最终可发生循环功能衰竭。(金明华)
诊断标准:⑴1992年美欧ARDS联合专题会议标准:①急性起病。②PaO2/FiO2<300mmHg为ALI,PaO2/FiO2<200mmHg为ARDS。③X线胸片显示双肺浸润影像。④肺动脉楔压<18mmHg或无左房高压。⑵1997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学会、呼吸学会联合修订标准:①ARDS的原发或诱因,如脓毒症、多发伤、胃内容物误吸、肺挫伤、重症肺炎、淹溺和急性胰腺炎等,多呈急性起病。②呼吸困难甚至窘迫。③PaO2 /FiO2 <200mmHg为ARDS,<300mmHg为ALI,不管peep水平的高低,FiO2为应在密闭环路中测定。④X线胸片表现为肺纹理增多,边缘模糊,斑片状或大片阴影等间质性肺泡性改变。⑤肺毛细血管楔压<18mmHg或临床排除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王传庆)
鉴别诊断:
⑴心原性肺水肿(表1)
表1 ARDS与心源性肺水肿的鉴别诊断
|
ARDS |
心源性肺水肿 |
临床表现 |
起病慢 呼吸极度窘迫 发绀明显 精神状态安静,能平卧 |
快 较轻 轻至中度 不安、焦虑、不能平卧 |
痰 |
血样泡沫 |
白色或粉红色泡沫 |
胸部体征 |
湿罗音少,呈爆裂样 |
多,小、中等湿罗音,肺底多 |
X线改变 |
比体征出现早,且重于体征,周边部明显 |
与体征同时出现,近肺门部明显,治疗后吸收快 |
血气 |
低氧血症明显,吸氧改善慢 |
轻度低氧血症,吸氧改善快 |
肺楔压 |
<18mmHg |
>18mmHg,若>25mmHg可肯定 |
气道分泌物蛋白浓度 |
高 |
低 |
气道分泌物蛋白含量/血浆蛋白 |
>0.7 |
<0.5 |
治疗反应 |
对强心、利尿剂、扩血管药物的即刻疗效不明显 |
对强心、利尿剂、扩血管药物反应好 |
注意在ARDS时,由于严重低氧血症,机体高代谢引起心肌缺氧,代偿性心率加快,心排量可降低,加重肺高压和低氧血症,但矛盾主要在肺,不在心脏。
⑵急性肺梗塞:多见于手术或长期卧床者,血栓来自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起病突然常有咳嗽、胸痛、咯血、烦躁、冷汗、晕厥、恶心、呕吐等症状。体征为气急、脉细速、发绀、肺部湿罗音及哮鸣音、胸膜摩擦音、P2亢进、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体征和急性右心衰竭体征。
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当肺部有较为严重的感染时,可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但常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过程,肺功能进行性减退,小气道阻塞,肺气肿等临床表现。
⑷自发性气胸:胸穿抽出气体可迅速明确诊断。
⑸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常为慢性过程,也可表现为急性发展,有Ⅰ型呼衰表现,尤其在合并肺部感染加重时,与ARDS表现相似。其X线胸片呈网状、结节状或蜂窝状改变,秉承发展较ARDS缓慢,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障碍等可做鉴别。(金明华)
救治:
一、机械通气
1、 通气方式选择:①ALI早期,无呼吸道阻塞,可选无创密闭面罩方式施行正压通气。②呼吸道阻塞或患者不合作,病情已至ARDS,应选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经气管套管行正压通气。
2、通气模式选择:①无创面罩方式 ,常选压力支持通气(psv)+持续气道正压(cpap)、双相气道正压(bipap)、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psv+ peep。②气管插管或切开套管方式,常选连续强制通气(cmv)+peep或simv+peep+psv,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prvcv),容积支持通气(vsv)以及液体通气(lv)等。③其它如高频正压通气(hfppv)、高频喷射通气(hfjv)、高频振荡通气(hfov)等。
PEEP是纠正ARDS低氧血症的最有效措施,可减少肺泡萎陷和肺内分流;增加肺功能残气量,有利于肺泡-毛细血管两侧气体的充分交换;肺泡压升高后在吸氧浓度不变的情况下,能使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升高,有利于氧向肺毛细血管内弥散,而且由于肺泡始终处于膨胀状态,肺泡的弥散面积增加,也有利于氧的弥散;能使肺顺应性增加,在改善肺的通气、弥散、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同时,还可减少呼吸运动。
3、机械通气策略:①为减小肺泡跨壁压,避免肺泡过度扩张,改变以往的容积目标型(volume targeted)为压力目标型(pressure targeted)。临床上以气道平台压为指标,使其低于30~35cmH2O,避免肺泡过度扩张,降低通气,采用许可性高碳酸血症(permissive hypercapnis,PHC)。②改变呼吸比,减低气道峰压(PIP),提高气道平均压(PAW),形成适当水平的内源性peep,改善氧合利于萎陷肺泡复张,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丢失。③尽量减少机械通气的强制性,加强自主呼吸作用,促进人-机协调。④寻找“最佳peep(best peep)”,使之既可以防止呼气末肺泡萎陷,又同时避免过度增加肺泡压。⑤强调动态呼吸监测,随时及时调整参数。
4、 通气参数调节:①争取长期使FiO2<0.6。②peep一般保持在5~15cmH2O。③潮气量:推荐小潮气量(VT6~8ml/kg)。④定容模式下参考气道平台压(pplat),使pplat<30~35cmH2O;根据PEEP水平调整,peep水平高VT宜小。⑤小VT通气,适当增加呼吸频率(RF),保证分钟通气量,但RF增加不宜>30次/分,否则亦易致肺损伤。⑥低通气状态时,采取phc策略,但PaO2不宜>80~100mmHg,不宜<40mmHg。⑦若ph<7.20可适当补充碱。
5、脱机指征和方法:①病情得到控制后,FiO2<0.5而PaO2>60mmhg时开始减peep,每次减2~3cmH2O,间隔6~8小时病情稳定,减至2~0cmH2O时(约需24~36小时),渐下调FiO2至0.3。②若PaO2>60mmhg并可维持6~8小时,病情稳定可撤离呼吸机,撤机后留管观察2~4小时病情稳定可考虑拔管。
二、原发病治疗:①及时处理外伤及止痛、止血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术后患者注意引流管通畅等。②感染是ARDS最常见诱因之一,又是导致ARDS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感染及预防院内感染是很重要的措施,明确感染部位,通过痰、血、尿等的细菌培养,检出致病菌,给予敏感抗菌素治疗。未明确病原菌的情况下,可据病情经验选用抗菌素,抗菌素使用主张足量、联合、静脉给药,特殊情况可配合局部用药。
三、液体质、量控制:①早期(1~3天)宜补高渗晶体液(如10%GS,1.3%~1.5%氯化钠液),以避免蛋白漏出过多加重肺水肿。②病程3天以后可适量补充以白蛋白为主高渗胶体液,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利于肺间质、肺泡水肿液的吸收,减轻肺水肿。③体液宜处于负平衡,可通过监测尿量、中心静脉压、肺小动脉楔压等,指导补液量,肺小动脉楔压维持在14~16mmHg。④每日入量一般应限制在2500ml以内,必要时可配合速尿静脉滴入利尿,利于肺水肿的吸收。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激素的作用有:①抑制和逆转中性粒细胞的聚集,阻止中性粒细胞与补体结合。②抑制细胞膜上的磷脂代谢,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产生。③抑制血小板的聚集。④稳定溶酶体膜。主张早期、短程、大剂量使用。Dex10~20mg,每6~8h静注一次,3-4天后迅速减量,1-2周内撤完。也可选用相应效应剂量的甲基强的松龙或氢化可的松。也有人主张不用激素。
五、其他治疗:如①应用肝素降低ARDS的高凝状态、一般每天50~100mg静滴,应监测凝血试验。②营养支持:补充必要的热量,一般按每日每公斤体重20~30kcal,通过静滴葡萄糖、氨基酸、白蛋白、脂肪乳等予以补充。③对症处理:强心剂与血管扩张剂可减轻ARDS时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微循环、降低肺动脉压,采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和酚妥拉明或硝酸甘油静滴。④镇静与肌松:减轻精神因素的影响和机体体能等的消耗。(王传庆)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