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科学的名义盲从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与焦虑性...
- 我把自己的安全和尊严寄托在棒球...
- 父亲角色缺位引发的危机与思考
- 父亲角色缺位引发的危机与思考
-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
-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
- 撒尿、喝水、搭肩膀与安全感
- 撒尿、喝水、搭肩膀与安全感
-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君子”和“...
-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君子”和“...
- 我们所处时代的悲剧:商业利益强...
- 我们所处时代的悲剧:商业利益强...
- 你会把自己的鸡蛋放在别人的篮子...
- 你会把自己的鸡蛋放在别人的篮子...
- “杯弓蛇影”与精神病性症状形成...
- “杯弓蛇影”与精神病性症状形成...
- 把孩子当“宠物”养的家长养出了...
- 把孩子当“宠物”养的家长养出了...
- 人类不切实际的“趋利避害”愿望...
- 人类不切实际的“趋利避害”愿望...
- 我们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感的时代...
- 我们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感的时代...
- 精神科医生说文解字之一:见识
- 精神科医生说文解字之一:见识
- 一个医生在自己人生十字路口的苦...
- 一个医生在自己人生十字路口的苦...
- 沉痛悼念遭受非正常死亡的医护人...
- 沉痛悼念遭受非正常死亡的医护人...
- 小学课文《小马过河》给我们的启...
- 小学课文《小马过河》给我们的启...
- 成语“初生牛犊不怕虎”给我们的...
- 成语“初生牛犊不怕虎”给我们的...
- 心理或观念性厌恶与强迫症
- 心理或观念性厌恶与强迫症
- 赌博行为的是是非非与病理性赌博
- 赌博行为的是是非非与病理性赌博
- 对行走在法律边缘的精神科医生尴...
- 对行走在法律边缘的精神科医生尴...
- 一个精神科医生对“被精神病”事...
- 一个精神科医生对“被精神病”事...
- 如何做一个好的精神科医生
- 如何做一个好的精神科医生
- 在人生或职场培养应对挫折能力的...
- 在人生或职场培养应对挫折能力的...
- 少见多怪、大惊小怪、见怪不怪与...
- 少见多怪、大惊小怪、见怪不怪与...
- 有利于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几点要...
- 有利于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几点要...
- 请问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应该怎样治...
- 请问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应该怎样治...
- 被误诊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儿...
- 被误诊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儿...
- “治病”与“治命”
- “治病”与“治命”
- 强迫症与行为治疗
- 强迫症与行为治疗
- 社交恐惧症
- 社交恐惧症
- 冲动控制障碍——病理性赌博
- 病理性赌博
- 现代迷信掩盖着的儿童强迫症
- 现代迷信掩盖着的儿童强迫症
- 我所认识的“林小枫”
- 从迈克尔•杰克逊的...
- 从迈克尔•杰克逊的...
-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
-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
- 抑郁症
- 抑郁症
- 惊恐发作
- 惊恐发作
- 从“洁净癖”认识强迫症
- 从“洁净癖”认识强迫症
- 强迫症
- 强迫症
- 强迫性手淫
- 强迫性手淫
- 广泛性焦虑
- 广泛性焦虑
- 场所恐惧症
- 场所恐惧症
- 变相露阴癖
- 变相露阴癖
- 明星偷窃为哪般?
- 明星偷窃为哪般?
- 抗抑郁药物维持治疗是预防抑郁症...
- 抗抑郁药物维持治疗是预防抑郁症...
- 我所认识的“林小枫”
- 作者:苗国栋|发布时间:2007-12-25|浏览量:2195次
前几日广东电视台公共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中国式离婚》中的女主角林小枫在面临婚姻破裂时的歇斯底里让我猛然一震:我见过林小枫这样的病人!
记得那时两年多前的时候,一位女性在其丈夫的陪同下来到我的诊室。这对夫妻进入诊室是以我从没有见过的方式:丈夫对我说要我给其妻子看病,妻子却大声吵着说是给丈夫看病,两人在进入诊室前就已经争得面红耳赤了,就在这样一声高过一声的吵闹声中,两人一起走进了我的诊室。看上去两人的年龄都在40岁左右,在不争执时两人的眉宇间都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忧愁。为了缓解两人争吵造成的不快,我说:“女士优先,”劝那位丈夫先在外面稍候,让其妻子先说。那位女士看到我让她先说,瞪了丈夫一眼,对我说:“医生,你看他像不像陈世美?”说着眼中流出了泪水。广州市脑科医院情感障碍科苗国栋
这位妻子哽咽着开始了自己的叙述。她告诉我,十多年前结婚时,他们本是一对恩爱夫妻,两人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彼此感情甚笃。但后来他们有了儿子之后,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提高收入水平,丈夫离开原单位到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不久,她自己所在的企业因经营不善破产,自己也成为一名下岗职工。随着自己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相夫教子的日常生活中来,也随着丈夫在单位里的职务逐渐升迁、收入不断增加,夫妻之间的问题就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妻子发现自己的丈夫越来越不听自己的话,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应付自己,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和自己“冷战”。
眼看着夫妻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家庭中的气氛越来越差,这位妻子产生了危机感。恰好,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了,她发现丈夫开始变得“花心”起来,经常和单位内或与其单位有业务联系的年轻女性有一些见不得人的来往。下班时间比过去晚了很多,回到家中也常常闷声不语,有时还有一些女性打来电话和他联系。而且她还发现,每当有女性来电,丈夫都非常不自然,要么鬼鬼祟祟地用暗语通话,要么就草草打断来电。甚至,有时还假装指称对方打错了电话。每当出现这类可疑情况,她总是想趁热打铁审问除丈夫的问题,但其丈夫却总是理直气壮地说是工作上的联系。到后来,丈夫干脆将接电话的权利交给了她。但是,事情好像是故意和她作对,她替丈夫接听的电话虽然也有女性电话,但那些女性谈到的话题确实是一些和丈夫工作或商业活动有关的内容。后来,她感到这是他丈夫耍的“花枪”,故意让这些女人打这样的电话,或者他们约好用一些商业性暗语来蒙骗自己。这样一想,她觉得自己理出一些头绪了:丈夫一定是在外面有了情人或“二奶”。于是决定跟踪调查丈夫的行踪,抓住他“出轨”的把柄。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跟踪,他并没有发现丈夫有什么明显的出轨行为,但她仍然隐隐约约地觉得丈夫一定有“那事儿”,只是他们太狡猾了。于是,她决定正面审问其丈夫,当她提出这个问题时,丈夫立即断然否认,并激动地质问她,有什么证据这样说。从他的表情看,他好像真的没有什么,但立刻她就看出来他在演戏。这说明自己的判断太正确了。从此以后,她就经常以这种方式审问丈夫,为的是哪天他不小心就会露馅儿。谁知昨天他丈夫在她对他进行审问时说她“变态”,要她到心理医生处诊治,否则就和她离婚。那一刻她觉得一切都完了,他真的要踢开自己另寻新欢了。但转念一想,据说心理医生能够通过简单的问题洞悉他人的内心活动,说不定还可以帮自己摸清丈夫的“花心”事实呢。于是她假装同意来看心理医生,其实是想让心理医生帮她测一下她丈夫的婚外情。
为了澄清这位女士陈述的问题的真实性和到底是谁需要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我接着约了她丈夫晤谈。当然,我也请那位女士暂时回避。
这位丈夫一进诊室就像我大倒“苦水”,眼睛里不时闪现点点泪光。他说,近几年来他妻子总是疑虑重重,经常怀疑自己在外面有女人,甚至在家中不时歇斯底里发作,用审讯的方式逼他“交代”,使他对婚姻失望极了。他一再声称自己是无辜的,眼神也流露出痛苦和真诚。根据我的经验,我开始怀疑那位妻子对丈夫的怀疑是否是一种妄想??妒忌妄想。
于是我向这位先生了解了他妻子的一些其他情况,得知他妻子有时有明显的悲观和自卑,经常询问他是否会因为她下岗而看不起她、为自己脸上皱纹的增加而担心自己对丈夫没有吸引力、经常为自己的健康担心、经常失眠等。而且,他妻子对许多一般人不以为意的事情有过多的疑虑,特别是凡事都想到最坏的结果,并为此忧心忡忡。这位丈夫反映,他妻子每当月经前几天就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反常现象,如格外易怒、多疑、哭泣、失眠等。他说,据他自己的记忆,似乎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妻子开心地大笑过。
接着我又请他的妻子进来,询问她一些关于她本人的内心体验。这位女士告诉我,她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就处于心情压抑的状态,但认为主要是因为丈夫在外面拈花惹草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所致。她也承认,在很多时候自己是有些多疑,事后发现是虚惊一场。她还承认自己一直都对事物持悲观的看法,因为让人感到乐观的理由太少了。
根据这对夫妻提供的情况,我诊断这位妻子患有慢性抑郁症,动员其服用抗抑郁药物。在此后连续三周的随诊过程中,这位妻子的情绪逐渐有所改善。到了服药治疗六周后,她感到自己又回到了以前开朗乐观的状态。她丈夫也反映说妻子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不仅恢复了以前乐观豁达的性格,而且相貌也显得年轻了许多,以至于有人向其妻子了解用了什么化妆品、到哪间美容院去美容之类的问题。他说,他们感到夫妻之间的感情好像又回到了新婚时期。我完全相信他们的说法,因为笑容和幸福写在了他们的脸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可以见到类似本文中这位妻子所患的抑郁症病例。这类抑郁症起病相当缓慢,常被当作性格问题看待。他们病前性格多数较为内向、敏感、羞怯,在此基础上逐渐显露出抑郁的情绪。他们起病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诱发因素,如失恋、考试失败、与同学或家庭成员的冲突等,但更多的患者根本找不到任何诱因。患者起病后的突出表现是更加孤僻、内心敏感、对事物多注重其负面或消极意义,极少注意到事物的积极意义,总是对任何事物持批评的态度或做出负性评价。这些患者对待事物表现出极端的谨小慎微,顾虑重重,凡事都难以做出决断。但多数患者的社会功能特别是角色功能保持较好,往往使人难以发现其内心深藏的抑郁情绪。这类抑郁患者平时并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在人际关系方面常显示出独特的风格,如与任何人都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可在一段时间与某个人保持较密切关系,但却总是有较强的戒备心理,使人感到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这类患者承受心理应激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往往在并不严重的精神刺激之后出现明显的精神异常表现,或者表现为典型的抑郁症症状,或者表现为在抑郁心境基调上叠加典型的精神病性症状如本例的妒忌妄想。这类患者自己有时可能意识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出了问题,甚至可能到相关的医疗或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但更多的患者则意识不到自己的精神状况的异常。
对于这类抑郁症应及时到专科医生处接受诊治,常可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