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癌症看吃饭就能知道?医生:身...
- 小儿湿热痢(三阳合病下痢)
- 见皮治皮永无期??李可学术思维...
- 如何预测格列卫(Gleevec...
- 2013年 五运六气(转载)
- 癌症专家处理小伤口不当患癌去世...
- 食道癌险死还生的治疗经过??李...
- #小儿疹病#
- 第三医学--养生祛病!(转)
- 关于排病反应(转)
- 恢复仲景用药特色,攻克世界医学...
- 柴胡重剂应用探讨(转)
- 食道癌险死还生的治疗经过??李...
- 升陷汤
- 吴佩衡临床运用潜阳封髓丹
- 论引火归原 - 李可学术思想探...
- 黄煌先生论五苓散猪苓汤区别!
- 放生与治病!(转)
- 中医将亡于药(转)
- 胃肠癌易复发 术后标准治疗生存...
- 李可弟子郭博信谈中医人才培养
- (转) 海外经方家倪海厦医师3...
- 常用肿瘤标志物意义及其选择和优...
- 肿瘤标志物的意义
- 刘伟胜教授辨治癌痛经验介绍
- 治喘专方定喘汤
- 养生之道!
- 坏情绪是也能导致诸多疾病!
- 柴银石膏退热汤介绍
- 叶天士奇术治暴盲!
- [转]论精方与围方
- 李可中医流派甘肃传承基地揭牌
- 杏苏散
- 参苏饮(表里之剂)
- 姚荷生运用连梅汤经验介绍
- (行医见闻)死亡:一段新旅程的...
- 附子汤
- 麻疹后遗证之哮喘案(唐步祺)
- 乌头,天雄,附子功效辨析解
- 乌头汤巧治风心病、小青龙妙解肺...
- 病机十九条
- 伤寒用药赋(二)
- EML4-ALK融合基因:肺癌...
- 中医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一例!
- 饮食改变体质,酸性体质易致癌!
- 附子、半夏配伍临床应用举隅!
- IB期肺癌患者术后是否要化疗?
- 60岁男性,右肺低分化腺癌IB...
- 李可老中医谈伤寒论!
- 跟师李可老师心得(广东省中医院...
- 李可给弟子的推荐读书
- 肝癌食疗十二方
- 陈潮祖先生用葛根汤验案
- 李可部分徒弟所在医院或诊所!
- 中医脊梁李可率团南方医院义诊 ...
- 世界纠结排行榜,真的好纠结!
- 五运六气概说(3)
- 2011年(辛卯年)气候特点和...
- 钱伯文治癌辨证用药法
- 于尔辛教授治疗肝癌经验
- 少 阴 咽痛
- 少 阴 头 痛
- 小儿伤寒病并肠出血危证
- 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二)
- 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一)
- 伤寒病少阴寒化证
- 阴证误下救逆案
- 寒 疟
- 燥 咳
- 秋 燥
- 小儿湿热痢(三阳合病下痢)
- 小儿时疫痢(小儿志贺氏杆菌性痢...
- 赤 痢
- 暑 证(二)
- 暑 证(一)
- 春温病冷水治愈案
- 春温病少阴热化证
- 春温病阳明经热证
- 春温病表寒里热证
- 瘟疫病战汗
- 瘟疫病狂汗
- 瘟疫病小儿热极抽风证
- 瘟疫病误治变证转阳极似阴证
- 瘟疫病热深厥深阳极似阴证
- 瘟疫病热盛逼阴证
- 瘟疫病阳明急下证
- 瘟疫病阳明燥实证
- 瘟疫病燥热内结证
- 太阳病炙甘草汤证
- 太阳少阴两感于寒证
- 小儿慢惊风
- 小儿急惊风(二)(风寒误治救逆...
- 小儿急惊风(一)
- 太阳伤寒表实证
- 少阴病苦酒汤证
- 少阴病白通汤证及白通加猪胆汁汤...
- 少阴病真武汤证
- 少阴病通脉四逆汤证
- 少阴病大承气汤证
- 厥阴病提纲及意义
- 论伤寒温病神昏谵语之原因及治法
- 厥阴病乌梅丸证
- 厥阴病白头翁汤证
- 不分经之病理中丸证、竹叶石膏汤...
- 温病遗方
- 伤寒风温始终皆宜汗解说
- 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及冬不藏精春...
- 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
- 论伤寒温病神昏谵语之原因及治法
- 论吴又可达原饮不可以治温病
- 论革脉之形状及治法
- 论脑充血之原因及治法
- 论脑充血证可预防及其证误名中风...
- 厥阴病白虎汤证
- 梅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 王三虎治疗肺癌脑转移经验(海白...
- 肿瘤患者饮食康复手册(5):肿...
- 肿瘤患者饮食康复手册(1)
- 中医妙谚语佳句名言集锦!
- 附子是通阳药还是温阳药?
- 糖尿病治验2则(孔乐凯)
- 中药治疗小儿哮喘: 让哮喘患儿...
- 【转】 伤寒论的时间规律 阳数...
- 伤寒论的时间规律 阳数七阴数六...
- 中医不是慢郎中:中药治疗一例急...
- 风伤卫寒伤荣辩
- 明医堂方解(吕英师姐)
- 丹溪“倒仓法”
- 肿瘤特效验例闻见记《邹孟城三十...
- 睡眠与疾病!
- 《黄帝内经》中的认识论(刘明武...
- 李可老中医之攻癌夺命汤介绍
- 附子中毒的表现及防治措施!
- 师父教我的是悟 师父给我的是...
- 思路与方法(李可)
- 名医附子运用经验荟萃!
- 年龄54岁,女,特别容易出汗,...
- 肿瘤的化疗适应症和禁忌症
- 风痰痹阻瘫痪一例治验分享(转)...
- 中医十不治之人??转自医者佛的...
- 医生介绍八种方法可检测心脏早衰...
- 吕英师姐的无限奉献:四季方、五...
- 选奇汤《兰室秘藏》加味治疗丛集...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声带肥厚...
- 李可老中医常用方剂!
- 2010年是天刑之年 气克...
- 沉痛悼念王正龙老师!!!
- 小儿高热怎么办,善用中药解危难...
- 医学三字经目录
- 大续命汤
- 三生饮
- 李可回答有关大小续命汤的问题
- 中医大证的临床思路(李可弟子孔...
- 阳气虚结块成肿瘤,急化疗病人丢...
-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
-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及各种分级和...
- 李可老中医在首届扶阳论坛上的演...
- 人体阳气与疾病??对话大医李可...
- 田原:人体阳气与疾病??对话大...
- 日常补肾养生方法
- 小儿咳嗽。
- 少阴病桃花汤证!
- 张大昌医文选:汤液经法拟补
- 姜春华谈《伤寒论》的学习
- 《辅行诀》
- 李翰卿语录220则
- 乌梅丸应用
- 奔豚气
- 保健养生?十二时辰养生介绍
- 真心求好医生帮忙:老年人身体虚...
- 甘草泻心汤的功效及应用
- 来自山沟的大智慧----大觉者...
- 王凤仪嘉言录4
- 王凤仪性理养生法
- 王凤仪嘉言录2
- 王凤仪嘉言录1
- 王凤仪十二字薪传
- 陈潮祖经验方(转帖)
- 直肠癌放疗
- 乙肝肝硬化肝癌
- 刘力红谈附子??第二届扶阳论坛...
- 肿瘤病人的饮食需知!!
- 乳腺癌HER-2/neu基因扩...
- 小太阳与健康
- 李可老中医关于中医药预防甲型H...
- 生姜各家论述!
- 赫赛汀靶向治疗将成为新的胃癌标...
- 首个肺癌靶向药物在欧盟上市
- 晚期肺癌患者选择靶向药物治疗优...
- 分子靶向治疗成果是“同病异治”...
- 把肿瘤当作慢性疾病调治--加味...
- 李可老中医经治疑难慢性病及虚弱...
- 小儿扁桃体反复发炎小偏方!
- 中医名家李可:谈中医养生~!
- 健康生活方式将患癌率降低三成~...
- 胰腺癌晚期中医怎么治疗?
- 脑胶质瘤因母亲年纪大,身体弱,...
- 发现左颈部多处淋巴结肿大,可能...
- 结肠癌术后怎么进行中医食疗?
- 泰道(替莫唑胺-进口)治疗脑胶...
- 蒂清胶囊(替莫唑胺胶囊)】治疗...
- 盘点2008: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 治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的小妙方!...
-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
- 百病从寒生,养生始于足下~
- 中医以“和”为贵 !!
- 宝宝排石汤,有肾结石的宝宝可以...
- 茯苓丸治上臂抬举无力验案分享!...
- 鱼腥草-清热解毒的良药!
- 饿了不能吃的11种食品 !!
- 不用吃药,也可治失眠!!
- 刘伟胜教授治疗脑瘤的经验浅谈!
- 我国传统养生保健功法!!!
- 日常保健之小妙招“五心养生法”
- 再谈“五行蔬菜汤”功效~
- 健康养生食疗方:神奇五行蔬菜汤...
- 抗癌小妙方,可长期服用~
- 海藻食疗方 !!!
- 软组织肉瘤的食疗方!!
- 治疗肝癌常用单验方!!
- 肝癌腹水的民间土单方有哪些?
- 阳气为本,治病、养生应当固护人...
- 早上喝生姜汤的好处!!
- 浅谈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运用
- 作者:邓宏|发布时间:2012-08-14|浏览量:2183次
郑钦安将虚寒和实寒均归纳为“阳虚”,而阴虚所致的虚热和外邪所致的实热均归为“阴虚”,各有其诊断指标。对符合“阳虚”指征的离位妄动之雷龙火,认为用药必须扶阳抑阴,如不扶其阳,更滋其阴,则为雪上加霜。桂附类药力能补坎离中之阳,火旺而阴自消。对治疗阳虚之阴火妄动,宜纳气归肾、温水潜阳,特制潜阳丹(附子8钱、龟板2钱、砂仁1两、甘草5钱)和封髓丹(黄柏1两、砂仁7钱、灸甘草3钱)等方治之。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邓宏
此两方虽然临床疗效佳,但因其中之龟板与黄柏,以往被医家视为滋阴要药和降火中坚,虽然郑钦安先生在《医理真传》也对黄柏在封髓丹一方中的药性作出了点评,但仍然容易被后学视之为滋阴降火类药,不易理解其扶阳抑阴的理法,在临床上容易被误解而错误加减,导致临床疗效的下降。
吴老师在深刻把握扶阳抑阴法理法的同时,临床上习惯将潜阳丹和封髓丹两方合一,对其加以补充完善,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现临床习用的“潜阳封髓丹”组方如下:制附片100克;炙龟板15克;砂仁10克;炒黄柏4-10克;肉桂15克;细辛6克;骨碎补15克;白术15克;生龙牡各20克;紫石英20克;灸甘草10克。
与郑钦安的潜阳丹方相比,从原来8钱(24克)增加到了100克,附子用量的大大增加,突出加强了本方的温肾补命火之功效。
潜阳丹中龟板原来2钱(6克),现在增加到15克,而且改为灸龟板,增强了潜阳入阴、镇摄虚火的功效,而又降低了对部分中焦虚寒者脾胃功能的不良影响。
封髓丹中黄柏原用1两(30克),现改用炒黄柏,减其量为4-10克,在泻相火、坚阴气、调和水火的同时,也是防止其过于苦寒而损伤阳气的一种做法。
方中肉桂,色红,入血分,在增强附子温养命门火的同时,可直补少阴君火,心之君火得旺,如日中天,阳光所至,阴霾不起,“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此为桂附类药“引火归原”之根本原因。
细辛,味辛,性温,善走十二经脉,疏风散寒,通痹散结,发郁火,散水气,用在此方旨在搜提里寒,既可激发肾阳,又可贯通相火下行之三焦通道,为相火回位开辟道路。
骨碎补,味苦,性温,善补骨节伤碎,肾主骨,骨碎尚可补,可见其封肾补骨之功,故常用于肾虚腰痛、肾虚久泻、耳鸣耳聋、牙齿松动等症。用于此方中即是为增强肾水之秘藏功能而设。
白术:健脾除湿,补益脾土升提中气,补土伏火。
龙骨、牡蛎:龙骨能敛戢肝火,敛火安神、逐痰降逆。陈修园曰:龙得天地纯阳之气,龙属阳而潜于海,能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而归其宅。今两者同用于此方,一在天为龙,一在海为介,取其潜镇,导龙入海之意。
紫石英:味甘,性温,具有补中气,益心肝,通血脉,镇坠虚火使之归元之功效。
灸甘草:蜜炒甘草,仍取其补中焦,补土以伏火之意。
从潜阳封髓丹的整个处方构成来看,始终抓住肾水虚寒、相火越位这一病机来温水潜阳,由于组方严谨,配合得当,此方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潜阳封髓丹除了针对上热下寒,诸窍上火明显,能有效地温肾水潜镇越位相火外,还可大量运用于临床内科诸多杂证。所谓疑难杂证,多于久病,治之不当或失治,波及多个系统的综合征,有器质性和功能性错杂的病理反应。对此,中医治疗一定要以治本为主,调整阴阳,以平为期。若仅注重标证的治疗或所谓对症处理,是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病机,收到远期疗效的。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潜阳封髓丹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发热、汗证、失眠、牙周炎、结膜炎、干燥性鼻炎、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症、银屑病、白塞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糖尿病酮酸中毒、甲亢、便秘、痔疮、前列腺肥大、尿路感染、烦躁、耳鸣痤疮、荨麻疹、末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偏头痛、脑萎缩、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症、美尼尔氏综合症抑郁证、心脏神经官能症、结核病、心脏早搏等四十余种西医疾病。患者只要临床四诊,有上实下虚的肾阳不足、相火不潜证侯时,均可临证选择使用,常获佳效。
此方在临床的广泛运用根于对“天一生水”的深刻理解:
所谓“天一生水”者,即为一坎卦之意:一阳爻潜于二阴之中。可理解为先天命火潜于肾水之中,方为肾之功能。郑钦安《医理真传》:“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於二阴之中,居於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此“一点真阳”之命门火须潜于水中,肾水方得温,肾之气化功能方能正常进行,肾之阳气为人体五脏阳气之本,水温-木升-君火主位等一系列脏腑功能方能正常运行。《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阳密乃固”之“阳密”,指的亦正是指此先天命门火须潜于水中,肾水得一,水火包融,方能蒸腾气化,五脏之正常功能方能以此为根正常完成。如果阳不能密,“两者不和”,则“若春无秋,若冬无夏”,正常的人体阴阳世界正常循运规律被打乱后,天不为天,地不为地,稳定平衡状态被破坏,诸疾必然纷起。知此理者,方可明温水潜阳法可治大量疑难病之机。
所以以潜阳封髓丹为代表的温水潜阳法正是要将这离位的先天乾之一阳重摄于水中,保证命门火深固秘藏于肾,以达到这“阴平阳密”的最佳生理状态。
现举笔者所观察到的吴荣祖老师临证数案,以说明之:
1)抑郁症:
陈XX,女,48岁,2003年12月18日就诊,一年前因丈夫与父亲一周内突然死亡,又遭遇下岗,造成患者焦虑,惊怕,多次自杀未成。经省精神病院诊断为“抑郁证”,住院西药治疗效不显。
刻诊:忧郁,焦虑,多疑,不与人交往,不多讲话,畏寒,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失眠,面发青,背部骨蒸盗汗,腰痛,记忆力下降,小便灼热,舌胖大红嫩,苔少,脉沉细。
方:川附片100g,灸龟板15g,细辛6g,焦柏9g,砂仁10g,肉桂15g,骨碎补15g,炒白术15g,生龙牡各15g,灸麻根15g,灸远志10g,白花蛇舌草20g,乌梅5枚,续断30g,益智仁15g,甘草6g 五付
2003年12月25日二诊,服上方后诸症皆减,守前方再进。此后数年均守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半年后,情绪明显好转,背部骨蒸感消失,腰不痛,脸色恢复正常,大量减少西药量。恐惧感消失,性格改变,可与人交流,诸症均改善。1年后恢复正常状态,至今5年均未复发。
2)顽固性失眠
李某某,女,45岁,2007年6月17日初诊。患者严重失眠一年,一年来经多方求治无效,患者神疲乏力,烦躁、心悸、口干,饮水不解渴,曾久服六味地黄汤、酸枣仁汤等方效不显。舌嫩红,苔薄白,脉沉细,寸略旺,两颧红。投以潜阳封髓丹川附片100g,灸龟板15g,细辛6g,焦柏9g,砂仁10g,肉桂15g,骨碎补15g,炒白术15g,生龙牡各20g,灸远志10g,益智仁15g,灸甘草10g 五付,6月23日复诊,效大显,由原来通宵难眠改为可入眠4-5小时,心悸、口干均得改善。守此方一月后,诸症息消。第二年因感冒就诊,一直未复发。
3)遗精
张某某,男,22岁2007年1月初诊。中医学院学生,一年前开始梦遗,曾自服知柏地黄丸、四逆汤等,效不显,严重时一周梦遗5-6次。刻诊:神疲乏力,面色夹青,畏寒肢冷,易上火。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双尺无力。投以潜阳封髓丹合补肾汤,川附片100g,灸龟板15g,细辛6g,焦柏9g,砂仁10g,肉桂15g,骨碎补15g,炒白术15g,生龙牡各20g,紫石英20g,续断30g,杜仲20g,菟丝子20g,益智仁15g,灸甘草10g 五付。2007年7日重遇患者,言自服此方数周后,诸症消失。
年来温阳派的影响渐渐扩大,常见莘莘学子们临床常以一个四逆汤通杀一切阳虚病人的情况,而遇到相火妄动的病人时,如四逆汤配伍不当,常易产生或加重诸般“上火”症状,给病人带来痛苦,畏惧“热药”,产生思想上的顾虑,以致依从性下降等问题。这些不良弊端常易导致初学者进退维谷,对温阳理论产生怀疑,改弦更张重回传统时方辨证模式的旧路。这既有初学者临床经验不足的一方面,也与现有文献对此类问题重视、强调不足有关,这应该是附子最好用也最难用的原因之一。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