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癌症看吃饭就能知道?医生:身...
- 小儿湿热痢(三阳合病下痢)
- 见皮治皮永无期??李可学术思维...
- 如何预测格列卫(Gleevec...
- 2013年 五运六气(转载)
- 癌症专家处理小伤口不当患癌去世...
- 食道癌险死还生的治疗经过??李...
- #小儿疹病#
- 第三医学--养生祛病!(转)
- 关于排病反应(转)
- 恢复仲景用药特色,攻克世界医学...
- 柴胡重剂应用探讨(转)
- 食道癌险死还生的治疗经过??李...
- 浅谈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运用
- 升陷汤
- 吴佩衡临床运用潜阳封髓丹
- 论引火归原 - 李可学术思想探...
- 黄煌先生论五苓散猪苓汤区别!
- 放生与治病!(转)
- 中医将亡于药(转)
- 胃肠癌易复发 术后标准治疗生存...
- 李可弟子郭博信谈中医人才培养
- (转) 海外经方家倪海厦医师3...
- 常用肿瘤标志物意义及其选择和优...
- 肿瘤标志物的意义
- 治喘专方定喘汤
- 养生之道!
- 坏情绪是也能导致诸多疾病!
- 柴银石膏退热汤介绍
- 叶天士奇术治暴盲!
- [转]论精方与围方
- 李可中医流派甘肃传承基地揭牌
- 杏苏散
- 参苏饮(表里之剂)
- 姚荷生运用连梅汤经验介绍
- (行医见闻)死亡:一段新旅程的...
- 附子汤
- 麻疹后遗证之哮喘案(唐步祺)
- 乌头,天雄,附子功效辨析解
- 乌头汤巧治风心病、小青龙妙解肺...
- 病机十九条
- 伤寒用药赋(二)
- EML4-ALK融合基因:肺癌...
- 中医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一例!
- 饮食改变体质,酸性体质易致癌!
- 附子、半夏配伍临床应用举隅!
- IB期肺癌患者术后是否要化疗?
- 60岁男性,右肺低分化腺癌IB...
- 李可老中医谈伤寒论!
- 跟师李可老师心得(广东省中医院...
- 李可给弟子的推荐读书
- 肝癌食疗十二方
- 陈潮祖先生用葛根汤验案
- 李可部分徒弟所在医院或诊所!
- 中医脊梁李可率团南方医院义诊 ...
- 世界纠结排行榜,真的好纠结!
- 五运六气概说(3)
- 2011年(辛卯年)气候特点和...
- 钱伯文治癌辨证用药法
- 于尔辛教授治疗肝癌经验
- 少 阴 咽痛
- 少 阴 头 痛
- 小儿伤寒病并肠出血危证
- 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二)
- 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一)
- 伤寒病少阴寒化证
- 阴证误下救逆案
- 寒 疟
- 燥 咳
- 秋 燥
- 小儿湿热痢(三阳合病下痢)
- 小儿时疫痢(小儿志贺氏杆菌性痢...
- 赤 痢
- 暑 证(二)
- 暑 证(一)
- 春温病冷水治愈案
- 春温病少阴热化证
- 春温病阳明经热证
- 春温病表寒里热证
- 瘟疫病战汗
- 瘟疫病狂汗
- 瘟疫病小儿热极抽风证
- 瘟疫病误治变证转阳极似阴证
- 瘟疫病热深厥深阳极似阴证
- 瘟疫病热盛逼阴证
- 瘟疫病阳明急下证
- 瘟疫病阳明燥实证
- 瘟疫病燥热内结证
- 太阳病炙甘草汤证
- 太阳少阴两感于寒证
- 小儿慢惊风
- 小儿急惊风(二)(风寒误治救逆...
- 小儿急惊风(一)
- 太阳伤寒表实证
- 少阴病苦酒汤证
- 少阴病白通汤证及白通加猪胆汁汤...
- 少阴病真武汤证
- 少阴病通脉四逆汤证
- 少阴病大承气汤证
- 厥阴病提纲及意义
- 论伤寒温病神昏谵语之原因及治法
- 厥阴病乌梅丸证
- 厥阴病白头翁汤证
- 不分经之病理中丸证、竹叶石膏汤...
- 温病遗方
- 伤寒风温始终皆宜汗解说
- 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及冬不藏精春...
- 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
- 论伤寒温病神昏谵语之原因及治法
- 论吴又可达原饮不可以治温病
- 论革脉之形状及治法
- 论脑充血之原因及治法
- 论脑充血证可预防及其证误名中风...
- 厥阴病白虎汤证
- 梅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 王三虎治疗肺癌脑转移经验(海白...
- 肿瘤患者饮食康复手册(5):肿...
- 肿瘤患者饮食康复手册(1)
- 中医妙谚语佳句名言集锦!
- 附子是通阳药还是温阳药?
- 糖尿病治验2则(孔乐凯)
- 中药治疗小儿哮喘: 让哮喘患儿...
- 【转】 伤寒论的时间规律 阳数...
- 伤寒论的时间规律 阳数七阴数六...
- 中医不是慢郎中:中药治疗一例急...
- 风伤卫寒伤荣辩
- 明医堂方解(吕英师姐)
- 丹溪“倒仓法”
- 肿瘤特效验例闻见记《邹孟城三十...
- 睡眠与疾病!
- 《黄帝内经》中的认识论(刘明武...
- 李可老中医之攻癌夺命汤介绍
- 附子中毒的表现及防治措施!
- 师父教我的是悟 师父给我的是...
- 思路与方法(李可)
- 名医附子运用经验荟萃!
- 年龄54岁,女,特别容易出汗,...
- 肿瘤的化疗适应症和禁忌症
- 风痰痹阻瘫痪一例治验分享(转)...
- 中医十不治之人??转自医者佛的...
- 医生介绍八种方法可检测心脏早衰...
- 吕英师姐的无限奉献:四季方、五...
- 选奇汤《兰室秘藏》加味治疗丛集...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声带肥厚...
- 李可老中医常用方剂!
- 2010年是天刑之年 气克...
- 沉痛悼念王正龙老师!!!
- 小儿高热怎么办,善用中药解危难...
- 医学三字经目录
- 大续命汤
- 三生饮
- 李可回答有关大小续命汤的问题
- 中医大证的临床思路(李可弟子孔...
- 阳气虚结块成肿瘤,急化疗病人丢...
-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
-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及各种分级和...
- 李可老中医在首届扶阳论坛上的演...
- 人体阳气与疾病??对话大医李可...
- 田原:人体阳气与疾病??对话大...
- 日常补肾养生方法
- 小儿咳嗽。
- 少阴病桃花汤证!
- 张大昌医文选:汤液经法拟补
- 姜春华谈《伤寒论》的学习
- 《辅行诀》
- 李翰卿语录220则
- 乌梅丸应用
- 奔豚气
- 保健养生?十二时辰养生介绍
- 真心求好医生帮忙:老年人身体虚...
- 甘草泻心汤的功效及应用
- 来自山沟的大智慧----大觉者...
- 王凤仪嘉言录4
- 王凤仪性理养生法
- 王凤仪嘉言录2
- 王凤仪嘉言录1
- 王凤仪十二字薪传
- 陈潮祖经验方(转帖)
- 直肠癌放疗
- 乙肝肝硬化肝癌
- 刘力红谈附子??第二届扶阳论坛...
- 肿瘤病人的饮食需知!!
- 乳腺癌HER-2/neu基因扩...
- 小太阳与健康
- 李可老中医关于中医药预防甲型H...
- 生姜各家论述!
- 赫赛汀靶向治疗将成为新的胃癌标...
- 首个肺癌靶向药物在欧盟上市
- 晚期肺癌患者选择靶向药物治疗优...
- 分子靶向治疗成果是“同病异治”...
- 把肿瘤当作慢性疾病调治--加味...
- 李可老中医经治疑难慢性病及虚弱...
- 小儿扁桃体反复发炎小偏方!
- 中医名家李可:谈中医养生~!
- 健康生活方式将患癌率降低三成~...
- 胰腺癌晚期中医怎么治疗?
- 脑胶质瘤因母亲年纪大,身体弱,...
- 发现左颈部多处淋巴结肿大,可能...
- 结肠癌术后怎么进行中医食疗?
- 泰道(替莫唑胺-进口)治疗脑胶...
- 蒂清胶囊(替莫唑胺胶囊)】治疗...
- 盘点2008: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 治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的小妙方!...
-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
- 百病从寒生,养生始于足下~
- 中医以“和”为贵 !!
- 宝宝排石汤,有肾结石的宝宝可以...
- 茯苓丸治上臂抬举无力验案分享!...
- 鱼腥草-清热解毒的良药!
- 饿了不能吃的11种食品 !!
- 不用吃药,也可治失眠!!
- 刘伟胜教授治疗脑瘤的经验浅谈!
- 我国传统养生保健功法!!!
- 日常保健之小妙招“五心养生法”
- 再谈“五行蔬菜汤”功效~
- 健康养生食疗方:神奇五行蔬菜汤...
- 抗癌小妙方,可长期服用~
- 海藻食疗方 !!!
- 软组织肉瘤的食疗方!!
- 治疗肝癌常用单验方!!
- 肝癌腹水的民间土单方有哪些?
- 阳气为本,治病、养生应当固护人...
- 早上喝生姜汤的好处!!
- 刘伟胜教授辨治癌痛经验介绍
- 作者:邓宏|发布时间:2012-01-09|浏览量:1403次
癌性疼痛是晚期肿瘤患者最常见、最痛苦而又最难控制的症状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肿瘤患者中至少1/3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患者则高达60~9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25%患者在疼痛中死亡。目前癌痛治疗主要采取WHO推荐的“三阶梯疗法”,该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患者症状,但存在毒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并受患者耐受性限制,致使部分患者止痛效果欠佳。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邓宏
刘伟胜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刘教授从医数十年,勤求古训,博采众长,融会古今,学验俱丰,辨治癌证疼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学术上自成体系,尤其擅长以中医药综合疗法改善晚期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期。笔者有幸师从刘伟胜教授,耳濡目染,受益良多,特将其辨治癌痛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明察病机,虚实为纲
癌痛属于中医学“痛证”范畴。古代中医文献中记载着大量对疼痛症状的描述,如《诸病源侯论》曰:“肺尽,脉浮而毛,按之辟易,胁下气逆,背相而痛。”《肘后备急方?治卒心腹?坚方》曰:“治卒暴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不治之百日死”就十分类似于现代的肺癌、肝癌疼痛。刘教授认为,引起癌性疼痛的病因很多,其病理因素虽有寒、热、瘀、痰、毒、虚之分,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癌痛实证,其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气滞血瘀、寒凝痰湿、痰热癌毒等阻滞经络所致,即所谓“不通则痛”;癌痛虚证,其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气血阴阳亏虚,因为久病癌瘤生长耗损人体精气,导致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脏腑、经络组织等不能得到充足气血供养而痛,或失于阳气之温煦而痛,即所谓“不荣则痛”;癌痛虚实夹杂证,责之于局部表现为气滞、痰瘀、癌毒、寒凝积聚不通则痛,同时伴有全身气血阴阳的不足。刘教授认为,发于肿瘤早中期的癌痛多属于实证,发于肿瘤中晚期的癌痛多属于虚实夹杂证或虚证,总体来讲以虚实夹杂证为多见。
2 辨证论治为基础,辨证与辨病结合
刘教授辨治癌痛强调辨证论治为基础。对癌痛实证患者,治疗主张以攻为主。气滞者治以疏肝行气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血瘀者治以活血化瘀抑瘤,方用血府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痰湿者治以健脾化痰除湿,方用陈夏六君汤加减;痰热者治以清热化痰散结,方用千金苇茎汤加减;阴寒凝聚者治以温阳散寒止痛,方用大建中汤合附子、细辛等加减;热毒者治以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癌痛虚证患者,治疗强调以补虚为主,根据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辨证治疗。气虚者多以四君汤合黄芪;血虚者多以四物汤或八珍汤合鸡血藤、三七、何首乌;阴虚者多以生脉散或六味地黄丸合沙参、女贞子、旱莲草、龟板;阳虚者多以四逆汤或阳和汤合补骨脂、续断、淫羊藿。癌痛虚实夹杂患者,治以扶正补虚、化痰通络、祛瘀止痛为大法,随症选用上述方药加减。
刘教授认为:癌痛的发生与癌瘤密切相关,癌痛是由恶性肿瘤所引起,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癌痛为标,肿瘤为本,治疗癌痛其根本亦在于治疗肿瘤。刘教授吸纳现代医学辨病治疗模式,临床针对癌痛患者个体特殊情况,在按辨证论治选药基础上,辨证与辨病结合,选用一些具有一定抗癌作用的中草药进行辨病治疗,辨病治疗用药直接作用于肿瘤更有实际意义。常用于辨病治疗的中医治法有以毒攻毒、清热解毒、活血逐瘀、化痰软坚散结等。刘教授认为,此类治法抗癌的作用机理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相似,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可以杀死、杀伤肿瘤细胞。而且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此类功效的中草药都有体外抗癌细胞的活性。
3 常用抗癌止痛中药及临床运用
3.1 常用抗癌止痛中药 刘教授临床常用抗癌止痛中药主要分五类。①以毒攻毒:常用蟾酥、斑蝥、乌骨藤、守宫、乌蛇、全蝎、蜈蚣、马钱子、蜂房等;②清热解毒:常用白花蛇舌草、蒲公英、水牛角、石上柏、半枝莲、鱼腥草、山豆根、山慈菇等;③活血逐瘀:常用郁金、莪术、延胡索、桃仁、红花、穿山甲、水蛭等;④化痰软坚散结:常用半夏、胆南星、黄药子、白芥子、贝母、海藻、生牡蛎、鳖甲等。⑤温阳散寒:常用熟附子、肉桂、细辛、干姜、制川乌、川椒、小茴香等。
3.2 辨肿瘤类型用药 刘教授临床辨治癌痛,常常根据肿瘤类型而用药。对脑瘤或肿瘤脑转移常选胆南星、石上柏、海藻、生牡蛎、苍耳子、藁本、白芷、蔓荆子等;肺癌常选贝母、蜈蚣、全蝎、胆南星、半枝莲、守宫、白花蛇舌草、延胡索等;肝癌常选半枝莲、郁金、八月札、白花蛇舌草、蜂房、莪术、水蛭、鳖甲等;鼻咽癌常选山豆根、山慈菇、蜂房、石上柏、半枝莲、重楼、浙贝母、胆南星等;乳腺癌常选夏枯草、穿山甲、丝瓜络、皂角刺、猫爪草、蜂房、八月札、蜈蚣等;肠癌常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败酱草、苦参、白术、薏苡仁、山慈姑等;胃癌常选石见穿、守宫、夏枯草、生薏仁、八月札、山慈姑、白花蛇舌草、莪术等;食道癌常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慈姑、夏枯草、威灵仙、南星、浙贝母、海藻等。
3.3 辨癌痛部位用药 为加强抗癌止痛的疗效,刘教授还根据癌痛的不同部位而选药,此类药物往往具有引经作用,可载诸药上行或下行而直达病所。如癌痛在头者,常加桔梗、柴胡、川芎、辛夷花等;如病灶在脑者又常配合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可以穿透血脑屏障的中药,如麝香、天麻、薄荷、石菖蒲、川芎;颈痛者选用葛根、羌活;上肢痛者选用桑枝、姜黄、羌活、桔梗;胸背痛者选用瓜蒌皮、薤白、桔梗、川楝子、降香;胁肋痛者选用柴胡、八月札、香附、玫瑰花、川楝子、佛手;胃脘痛者选用延胡索、厚朴、乌药、干姜;少腹痛者选用枳壳、延胡索、乌药、小茴香、荔枝核;腰痛者选用牛膝、杜仲、狗脊、桑寄生;下肢痛者选用牛膝、乌蛇、地龙、独活、秦艽;骨痛者选用细辛、骨碎补、川断、补骨脂。
3.4 擅用虫介类药物 刘教授认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癌痛多发于肿瘤晚期,此时毒陷邪深,痰瘀、癌毒久羁胶固,导致经络闭塞不通而痛,治疗非草木之品所能宣达,非攻不克,必借虫蚁之搜剔走窜及介类之软坚散结、破塞行瘀方可化解痰瘀癌毒,使经行络畅,邪除正复。虫类药具有搜剔走窜、破瘀行血、通络止痛、搜风拔毒、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功效,其行走窜灵动,对于深伏经络之邪,具有草木之药不可比拟的优势,且具有用量少,见效快的特点。常用虫类药物有蜂房、全蝎、蜈蚣、乌蛇、水蛭、土鳖虫、僵蚕、地龙、守宫等。此类虫类药多具一定毒性,有解毒消肿散结、祛风通络止痉及镇静止痛之功。因此,用之不但可发挥抗癌抑瘤之功,同时取其熄风止痉、镇静止痛之效而明显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抽搐及烦躁等不适。在使用虫类药物的同时,还常同时配伍使用穿山甲、鳖甲、生牡蛎等介类药物,取其能软坚散结、活血破瘀之功,加强虫类药走窜通络的力量,二者联合使用有协同增效之功。虫类药应从小剂量逐渐加量,以患者能耐受为止,介类药物因其质地重镇,用量宜大。此外,考虑虫介类药物走窜通络、散结破瘀,容易耗散正气,故常配伍黄芪、党参、白术等以益气扶正;且因虫类药物大多辛温燥烈而易耗损阴血,故常配伍生地黄、麦冬、玉竹、沙参等养阴生津润燥之品,以制其燥伤营血之弊。
4 内外合治,综合治疗
刘教授认为,癌痛是多种病理因素作用的结果,以其病因复杂,故应采取内外合治的综合治疗方法。在予中药内服时,常配合中药外敷或针灸以提高疗效。对于因肿瘤侵犯或压迫神经导致的神经疼痛,辨证多属经络不通、气机不畅,此时针灸局部穴位或疼痛反应点,即可疏通经络,调畅气机而立即止痛。刘教授认为,给予中药外敷止痛或配合针灸止痛,可达到起效快、药效维持时间长且无全身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的效果,更能体现中医药抗癌止痛的优势和特色。中药外敷及针灸止痛特别适合有顽固性癌痛又无法口服药物止痛、或难以耐受西医止痛药物副反应的晚期癌痛患者,以及癌痛病灶比较表浅的患者。常用外用止痛中药有四黄膏、蟾乌巴布膏及外用抗癌止痛I号药水(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自制)等。
5 顾护脾胃,以固后天之本
刘教授认为,脾胃之气乃人身冲和之气,具有抗病祛邪的作用。脾胃不仅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更是药物吸收和发挥功效之本,患者康复之源,故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癌症患者脾胃之气的盛衰直接影响着病情的转归和发展,而在癌痛治疗中使用的抗癌止痛中药多属以毒攻毒、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品,长期使用则易因其攻伐伤胃或苦寒败胃而使患者脾胃之气受损,使患者出现纳呆食少、腹泻便溏、胃脘胀闷、恶心欲呕,甚则服药即吐等不良反应,不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使患者难以坚持服药而延误治疗,甚因正虚邪盛而导致病情进展。因此,刘教授在临床诊治时,无论证属何型、脾胃盛衰如何,均不忘顾护脾胃之气,临证中或以生姜、法半夏、紫苏梗、砂仁和胃降逆;或以白术、黄芪、人参健脾益气;或以附子、干姜、补骨脂、肉桂补火生土、温阳散寒;或以石菖蒲、砂仁、藿香醒脾开胃;或以沙参、石斛、玉竹养阴益胃;或以鸡内金、焦三仙、山楂、莱菔子消食开胃,一切均以使患者正常进食、消化吸收为目的,这也是脾胃盛衰与否的标准。
6 用药谨慎、重视防治药物毒性反应
刘教授根据多年临床观察,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一些止痛效果良好的抗癌中药多属辛温燥烈、攻伐大毒之品,长期使用对人体有一定毒副作用。根据文献报道:蜈蚣、全蝎、斑蝥等含有动物蛋白的有毒抗癌药大剂量使用,不但可导致胃肠黏膜刺激及皮肤过敏反应,还可出现溶血、心肌麻痹、急性肾功能损伤及呼吸中枢抑制等中毒反应;露蜂房可导致肾功能损伤;长春花可导致白细胞下降;蟾蜍可导致行心脏传导阻滞;马钱子可导致呼吸肌麻痹;黄药子可导致肝功能异常;生半夏、细辛、附子用量过大或煎煮不当则可导致出现神经、呼吸及心脏系统毒性,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刘教授强调,临床中使用此类药物时应慎重,应严格依法炮制,依照常规用法用量使用,并且处方中常配伍甘草、干姜、生姜等解“百药毒”的中药以防治和化解各类药毒,对部分药物给予久煎以分解其毒性成分。同时强调密切观察和及时随访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一旦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立即停用有毒类中药,并予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住院救治,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总之,刘伟胜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与探索,在抗癌止痛方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晚期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总结、发掘和临床推广应用,以使更多的癌痛患者受益。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