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癌症看吃饭就能知道?医生:身...
- 小儿湿热痢(三阳合病下痢)
- 见皮治皮永无期??李可学术思维...
- 如何预测格列卫(Gleevec...
- 2013年 五运六气(转载)
- 癌症专家处理小伤口不当患癌去世...
- 食道癌险死还生的治疗经过??李...
- #小儿疹病#
- 第三医学--养生祛病!(转)
- 关于排病反应(转)
- 恢复仲景用药特色,攻克世界医学...
- 柴胡重剂应用探讨(转)
- 食道癌险死还生的治疗经过??李...
- 浅谈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运用
- 升陷汤
- 吴佩衡临床运用潜阳封髓丹
- 论引火归原 - 李可学术思想探...
- 黄煌先生论五苓散猪苓汤区别!
- 放生与治病!(转)
- 中医将亡于药(转)
- 胃肠癌易复发 术后标准治疗生存...
- 李可弟子郭博信谈中医人才培养
- (转) 海外经方家倪海厦医师3...
- 常用肿瘤标志物意义及其选择和优...
- 肿瘤标志物的意义
- 刘伟胜教授辨治癌痛经验介绍
- 治喘专方定喘汤
- 养生之道!
- 坏情绪是也能导致诸多疾病!
- 柴银石膏退热汤介绍
- 叶天士奇术治暴盲!
- [转]论精方与围方
- 李可中医流派甘肃传承基地揭牌
- 杏苏散
- 参苏饮(表里之剂)
- 姚荷生运用连梅汤经验介绍
- (行医见闻)死亡:一段新旅程的...
- 附子汤
- 麻疹后遗证之哮喘案(唐步祺)
- 乌头,天雄,附子功效辨析解
- 乌头汤巧治风心病、小青龙妙解肺...
- 病机十九条
- 伤寒用药赋(二)
- EML4-ALK融合基因:肺癌...
- 中医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一例!
- 饮食改变体质,酸性体质易致癌!
- 附子、半夏配伍临床应用举隅!
- IB期肺癌患者术后是否要化疗?
- 60岁男性,右肺低分化腺癌IB...
- 李可老中医谈伤寒论!
- 跟师李可老师心得(广东省中医院...
- 李可给弟子的推荐读书
- 肝癌食疗十二方
- 陈潮祖先生用葛根汤验案
- 李可部分徒弟所在医院或诊所!
- 中医脊梁李可率团南方医院义诊 ...
- 世界纠结排行榜,真的好纠结!
- 五运六气概说(3)
- 2011年(辛卯年)气候特点和...
- 钱伯文治癌辨证用药法
- 于尔辛教授治疗肝癌经验
- 少 阴 咽痛
- 少 阴 头 痛
- 小儿伤寒病并肠出血危证
- 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二)
- 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一)
- 伤寒病少阴寒化证
- 阴证误下救逆案
- 寒 疟
- 燥 咳
- 秋 燥
- 小儿湿热痢(三阳合病下痢)
- 小儿时疫痢(小儿志贺氏杆菌性痢...
- 赤 痢
- 暑 证(二)
- 暑 证(一)
- 春温病冷水治愈案
- 春温病少阴热化证
- 春温病阳明经热证
- 春温病表寒里热证
- 瘟疫病战汗
- 瘟疫病狂汗
- 瘟疫病小儿热极抽风证
- 瘟疫病误治变证转阳极似阴证
- 瘟疫病热深厥深阳极似阴证
- 瘟疫病热盛逼阴证
- 瘟疫病阳明急下证
- 瘟疫病阳明燥实证
- 瘟疫病燥热内结证
- 太阳病炙甘草汤证
- 太阳少阴两感于寒证
- 小儿慢惊风
- 小儿急惊风(二)(风寒误治救逆...
- 小儿急惊风(一)
- 太阳伤寒表实证
- 少阴病苦酒汤证
- 少阴病白通汤证及白通加猪胆汁汤...
- 少阴病真武汤证
- 少阴病通脉四逆汤证
- 少阴病大承气汤证
- 厥阴病提纲及意义
- 论伤寒温病神昏谵语之原因及治法
- 厥阴病乌梅丸证
- 厥阴病白头翁汤证
- 不分经之病理中丸证、竹叶石膏汤...
- 温病遗方
- 伤寒风温始终皆宜汗解说
- 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及冬不藏精春...
- 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
- 论伤寒温病神昏谵语之原因及治法
- 论吴又可达原饮不可以治温病
- 论革脉之形状及治法
- 论脑充血之原因及治法
- 论脑充血证可预防及其证误名中风...
- 厥阴病白虎汤证
- 梅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 王三虎治疗肺癌脑转移经验(海白...
- 肿瘤患者饮食康复手册(5):肿...
- 肿瘤患者饮食康复手册(1)
- 中医妙谚语佳句名言集锦!
- 附子是通阳药还是温阳药?
- 糖尿病治验2则(孔乐凯)
- 中药治疗小儿哮喘: 让哮喘患儿...
- 【转】 伤寒论的时间规律 阳数...
- 伤寒论的时间规律 阳数七阴数六...
- 中医不是慢郎中:中药治疗一例急...
- 风伤卫寒伤荣辩
- 明医堂方解(吕英师姐)
- 丹溪“倒仓法”
- 肿瘤特效验例闻见记《邹孟城三十...
- 睡眠与疾病!
- 《黄帝内经》中的认识论(刘明武...
- 李可老中医之攻癌夺命汤介绍
- 附子中毒的表现及防治措施!
- 师父教我的是悟 师父给我的是...
- 思路与方法(李可)
- 名医附子运用经验荟萃!
- 年龄54岁,女,特别容易出汗,...
- 肿瘤的化疗适应症和禁忌症
- 风痰痹阻瘫痪一例治验分享(转)...
- 中医十不治之人??转自医者佛的...
- 医生介绍八种方法可检测心脏早衰...
- 吕英师姐的无限奉献:四季方、五...
- 选奇汤《兰室秘藏》加味治疗丛集...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声带肥厚...
- 李可老中医常用方剂!
- 2010年是天刑之年 气克...
- 沉痛悼念王正龙老师!!!
- 小儿高热怎么办,善用中药解危难...
- 医学三字经目录
- 大续命汤
- 三生饮
- 李可回答有关大小续命汤的问题
- 中医大证的临床思路(李可弟子孔...
- 阳气虚结块成肿瘤,急化疗病人丢...
-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
-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及各种分级和...
- 李可老中医在首届扶阳论坛上的演...
- 人体阳气与疾病??对话大医李可...
- 田原:人体阳气与疾病??对话大...
- 日常补肾养生方法
- 小儿咳嗽。
- 少阴病桃花汤证!
- 张大昌医文选:汤液经法拟补
- 姜春华谈《伤寒论》的学习
- 《辅行诀》
- 李翰卿语录220则
- 乌梅丸应用
- 奔豚气
- 保健养生?十二时辰养生介绍
- 真心求好医生帮忙:老年人身体虚...
- 甘草泻心汤的功效及应用
- 来自山沟的大智慧----大觉者...
- 王凤仪性理养生法
- 王凤仪嘉言录2
- 王凤仪嘉言录1
- 王凤仪十二字薪传
- 陈潮祖经验方(转帖)
- 直肠癌放疗
- 乙肝肝硬化肝癌
- 刘力红谈附子??第二届扶阳论坛...
- 肿瘤病人的饮食需知!!
- 乳腺癌HER-2/neu基因扩...
- 小太阳与健康
- 李可老中医关于中医药预防甲型H...
- 生姜各家论述!
- 赫赛汀靶向治疗将成为新的胃癌标...
- 首个肺癌靶向药物在欧盟上市
- 晚期肺癌患者选择靶向药物治疗优...
- 分子靶向治疗成果是“同病异治”...
- 把肿瘤当作慢性疾病调治--加味...
- 李可老中医经治疑难慢性病及虚弱...
- 小儿扁桃体反复发炎小偏方!
- 中医名家李可:谈中医养生~!
- 健康生活方式将患癌率降低三成~...
- 胰腺癌晚期中医怎么治疗?
- 脑胶质瘤因母亲年纪大,身体弱,...
- 发现左颈部多处淋巴结肿大,可能...
- 结肠癌术后怎么进行中医食疗?
- 泰道(替莫唑胺-进口)治疗脑胶...
- 蒂清胶囊(替莫唑胺胶囊)】治疗...
- 盘点2008: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 治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的小妙方!...
-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
- 百病从寒生,养生始于足下~
- 中医以“和”为贵 !!
- 宝宝排石汤,有肾结石的宝宝可以...
- 茯苓丸治上臂抬举无力验案分享!...
- 鱼腥草-清热解毒的良药!
- 饿了不能吃的11种食品 !!
- 不用吃药,也可治失眠!!
- 刘伟胜教授治疗脑瘤的经验浅谈!
- 我国传统养生保健功法!!!
- 日常保健之小妙招“五心养生法”
- 再谈“五行蔬菜汤”功效~
- 健康养生食疗方:神奇五行蔬菜汤...
- 抗癌小妙方,可长期服用~
- 海藻食疗方 !!!
- 软组织肉瘤的食疗方!!
- 治疗肝癌常用单验方!!
- 肝癌腹水的民间土单方有哪些?
- 阳气为本,治病、养生应当固护人...
- 早上喝生姜汤的好处!!
- 王凤仪嘉言录4
- 作者:邓宏|发布时间:2010-02-06|浏览量:1534次
第十三节 孝道
(一)人人都有道不必向外去求,先要克己,不要管人。管人是假的,管自己才是真的。自己不真,众人不佩服。人人都说敬天地、孝父母。我说,想敬天,要先清性,性不清不能孝父,想敬地,先要净心,心不净不能孝母,心性不清净,说是孝敬,等于骂人。
(二)不会当人不算孝,不会做事不算孝,众人不佩服不算孝。把人当好,把事做好,令众人佩服了,才算是孝。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邓宏
(三)会当人的聚万灵,不会当人的散万灵。见一个人要格物一个人的道,见一物要格物一物的理,就叫聚万灵。能明白对面人的道,才够上一个人字。不明白谁的道,就对不起谁,不明白物的理就对不起物。当儿子的要是不明父道,就对不起父亲。当丈夫的不明妻道,就对不起女人。明白对面人的道,才可以当人。
(四)道找一面,就是克己。自己要认不是,不找别人的不对。不论父母慈不慈,但问自己孝没关系孝?不问兄弟义不义,但问自己悌没悌?不管别人好不好,但问自己诚不诚?志诚感动佛,意诚感动神,心诚感动人,身诚感动物。别人不满意你,是你无能。别人不赞成你,是你无用。你若是看不起人,是你无量。
(五)想尽孝,要从性、心、身三界入手。性不化不能孝性,心不诚不能孝心,身不修不能孝身。想要真尽孝,必须清三界。
(六)身界人只知道吃穿,就以为给父母吃穿是尽孝,这是孝身。心界人知道人的心意,就以顺心为尽孝,这是孝心。身心两界的人好惦念人,又以惦念父母为孝,岂不知思亲而不思道,能增加父母的罪,你心不安,老人的心怎能安呢?意界人以乐为主,他就以使老人快乐为尽孝。志界人不拘形式,心存父母的志,使老人安心,不令老人操心,这是孝志,才是真孝。要能给老人立业,是送到了佛国,才算孝到头啦!
(七)人用心惦念父母,等于杀他的父母。要能把人情割断,用志尽孝。才是佛国的孝子。
(八)心多叫知不好歹,心里惦念老人,比骂老人、打老人还厉害。做什么不务什么,便是亏天,便是不孝。
(九)人常问我,孝道怎样尽呢?我说:尽孝要从漏处入手,有困难的地方,就是父母忧心的地方,你要不管就不算尽孝。
(十)老人如有错的地方,儿女能补上才算尽孝。我妈在世时,因为怕家族欺负、儿孙受累,不敢奉养老人。后来我知道这是一步错处,立刻接回我爷爷奉养,不但不要养老地,并且还有债累,我也一定要奉养,这正是补漏呢。
(十一)身是物,心是儿女,意是父母,志是祖父母。欲知儿女好坏,看你的心正不正?人要是不乐,好发颟,就是意不诚,父母准不好。所以我说治世也不出本身。
(十二)某人问我:「我爹喜欢嫖赌,伤身耗财,我应该怎么办呢?」我告诉他说:「你只有用感化的方法。我有位族叔,从前也是那样,堂弟问我得怎么办?我告诉他,要常对人说他爹的好处一能吃亏,有德,等日久传到他爹耳里,再等他爹喜欢的时候,备些酒食,给他爹吃,吃得高兴的时候,再对他爹说:外人都说你老不务正业,我是你老的儿子,我一定要立志行道,恢复你老的名誉。他照我说的去做了,族叔不但改邪归正,并且勤俭理家,增加了许多田产。」所以我说,对老人用感化是尽孝的无上妙法。
(十三)当人不好是不知命,叫做丢命。事做不好是不知「道」,叫做丢道。都是不孝的人。要想超度父母,得自己比老人强,超过父母所做的,才算超拔。
(十四)人若拿老人的钱,购置饮食衣物,奉养老人,看似尽孝,其实不能算孝。老人有财产,儿子还要赚钱使老人担心,也不算孝。我的意思是,老人若是有钱,就用老人的钱,若是老人没钱,子女赚钱给老人立业,止住争贪,存住德,才是真尽孝。
第十四节 妇女道
(一)我守坟(清光绪二十七年至三十年)时,知道世上最苦的是女子,我才立志办女义学,使女子长知识、有能力,成立道德会,教女子学道,使女子明理,能自立生活、不累男人这是提高女子地位,正是救女子出苦得乐。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话太不公平!女子不读书,怎能明理?生些糊涂子女,世界才不太平。古时周有三母,才生出圣帝明王,有孟母才有孟子。为了改种留良,重立人根,非从女子教育入手不可。将来世界大同,女子也能为官,也能治国,凡是男子能做的事,女子也能做,不依赖男人,自然不受男人欺,才是真出苦得乐。
(二)古时不许女子读书,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话太不公平!女子不读书怎能明理?不明理怎能行道?我才立志办女义学,救天下的女子,出苦得乐。先叫我女子(妻)去念书后办女义学。当时(清光绪年间)官府不许可,常被解散,他在此地解散,我到别的地方去办,后来国家也立女学了,我的志愿达成,又立道德会,使女子明道,劝世化人。这也是破天荒,从来没有的事,我儿说我「矜奇立异」,岂不知我教女子,正是翻世界。
(三)古时圣人专教男子,可说是先来「开天」。现在我教女子是后来「辟地」,从此「否极泰来」,女子都能明道,化除禀性,涵养天性,懂得诚意,存心不杂,女子存什么心,就生什么样的子女,分毫不会错。
(四)男子化性是天清,女子化性是地宁,天清地宁生个小孩赛神童。
(五)我们人生在世,第一不要迷信。大家恭敬我,信仰我,说是我有道,这也是迷信的话。道是人人所固有的,守住本分行事,就合道了。比如说女子要学孟母,孟母能自立,能教子,为万世女子师表。你们女界,要能立志去学她,不也就是第二个孟母了吗?孟母的道不也就是你们的道了吗?
(六)女子多苦因为不知足,好往上比,见人家有,她也想要,不知道自己的命和别人不一样,风俗就因此坏的。男人为难她不管,首饰非戴不可!把人看轻,把物看重啦!认为男人为她劳役是应该的。对于男人,不是看着,就是管着,轻则把男人霸去,重则把男人克死。抛弃公婆领着男人出外另过生活,任性而为。怎能没罪?即使有儿女,也难出贵?
(七)道在下边不在高处,高处有险,低处才有道,人能以贵就贱,以高就低,才能出贵,托起愚人,才是贤人。象刘静一女老师,原本是清修(在家修行),她悟明白了妇女道,甘愿下嫁又愚又笨的李永成,伸手就得,毫不费力。往下一矮就出贵,往上一贪准不足,往小一缩就厚实,往大一摊就薄啦!别人比你强,你就不出贵,她不嫌李永成傻,就是贤人。
(八)世俗的人都是知进不知退,象打仗似的,入了阵不能破阵,怎能不受害呢?就象当媳妇的,未出嫁前,不明白丈夫家的道,出嫁后不知道全家人的好处,这正是知进不知退,所以都离了道啦,离了道还想家道昌盛、子孙发达,那不是「缘木求鱼」吗?
(九)无因果不生娑婆世界,没罪不脱生女身。既生为人就该行人道,人道尽天道返。可惜人都不明白!只想享福不知尽道。为怕生儿育女的苦,便想清修,永不出嫁,这是背道而驰,上不能超拔祖先,下不能德阴子孙,就是不孝。吃穿等死,与世无益,这是自暴,孤阴不生,自寻烦恼,这是自弃。人秉阴阳而生,道在阴阳之间,会了自然没苦,怕苦而不尽道,正是违天,怎能成道呢?
(十)世间最苦的是寡妇,古时丈夫死了,女人以守节为贤,那也不合道。有应守的,有不该守的,若是公婆年老,无人侍奉,儿女年幼,无人抚养,或是性好清静,可以守节。如果公婆年壮,又有叔伯,再没儿女,自己又年轻,可以不守。要是舍不得富贵,那叫守财,改嫁怕受苦的,叫做守身,如果再整天苦恼,病疾缠身,就是守苦啦!必须行道,才算守节。
(十一)男人中途丢下父母死去,也是有亏孝道,守寡的人,要能替夫尽孝,才算合道。所以守寡的人责任更重,怎么可以自恃欺人呢?又怎可灰心退志呢?
第十五节 姑娘道,媳妇道,老太太道
(一)姑娘(闺女)性如棉、志为根、心存众人好处、身有补助力,以提满家为己任,做一家的贵星。媳妇性如水、意为根,身子要动,心感一家恩,以托满家为己任,做一家的喜星。
老太太性如灰、志为根、身子要稳,心存众人的道,以兜满家为己任、做一家的福星。这是妇女的真道,不要轻视这几句话俗气,谁能悟透谁有福享,千万别当口头禅,会念就算啦!必须实行出来,才算得道。
(二)志为根是不贪,性如棉是不争,用棉花纺线,棉长不断,姑娘的意,也要象那样长。
(三)当姑娘的对于家庭,身有补助力是消阴命,是和佛国接气,心存众人好处是接缘的,是成神的途径,性如棉,意气发动,是成神的根,志为根是成佛的根。
(四)姑娘是世界的源头!源头不浊,水流自然清洁。当姑娘的要是好退缩,不肯讲姑娘道,就象有灯无光一样。
(五)媳妇性如水,性子要像水一般的温柔,水弯弯曲曲流去,说不定流几千里终归大海,媳妇的意也要那么长,把全家人都托起来,像水漂浮东西一样。会当媳妇准生贵子,你看那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随方就圆,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当媳妇的要能性如水,怎能不合道呢?随贫随富,可高可低,总不变他的本性,人能这样就算得道,也就是媳妇佛。
(六)做媳妇的身界要有实行,心存全家的好处,性如水要常乐,就是挨屈打屈骂,也必说是为我好,若是心里没有我、哪能管我呢?若是遇着眼睛有毛病的这人(丈夫),就想比瞎子强多了。能这样想便能知足常乐,这是妇女的真道。道为什么丢了呢?就因为什么人不讲什么道了。
(七)锦州赵伯心,年轻时就在女义学教书,后来嫁给王家,翁父是双眼瞎,脾气暴躁,婆母是出名的刁妇,又抽大烟(鸦片),丈夫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流落失踪。她的婆母对她百般虐待,夜晚叫她拿茶倒水侍候到半夜,白天还得教书养活全家,日常不得一饱,这样过了二十多年,终于把公婆感化过来不但不再讨厌她,反而喜欢她了。公婆去世,她依礼殡葬,众人都佩服她能行难行的道,受难受的苦,所以我说她是「女状元」。
(八)赵伯心的道行的最真,教书养公婆,生养死葬是尽了孝道。又教书养活儿子,是人间的慈母。再能立身行道,劝世化人,不为儿子做打算,就是神界的母亲了,人所以不能成道,只为儿女关打不破。
(九)秦方海澜(字静波)是个女丈夫,为养老母,舍身为妾,为了守节、毁容退魔,为了学道,带病入会,为了救世,讲道论德,为了成道,任劳任怨,人说她是菩萨的化身,我说她是化身菩萨,要知道,道是在逆境中修的,德是由苦难里成的,打破难关即登彼岸。
(十)杜朱玉珊又是顶大(最大)又是顶底(最下面的底如鞋底),她是善东又是老太太,她在家里是顶大,当老太太要知道全家人的道。当善东是顶底,要能兜底,知道世人的道。能把家里每个人的道和世人的道,都明啦!才能兜满家、兜满世界,尽了又是顶大又是顶底的责任。一家好、一国才好,一国好、世界才好,要能得着一位古人的道,你就是位古人,得着今人的道,就是活脱生。要能以志为根,便是到了佛国,真能性如灰,也就是佛。
第十六节 夫妇道
(一)道是什么?就是阴阳,阴阳是什么?就是夫妇。夫妇各正本位,就合道。道落后天,男无真刚,女无真柔,家庭不和,没好儿孙,殃及社会,天下才不太平,世界才不安宁。这是由于人根不良,我教夫妇明道,天地定位,阴阳气顺,子孙必贤,世多贤人,怎能再乱呢?
(二)古人说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我所讲的三纲是??一、性纲,二、心纲,三、身纲。生气是性纲倒,骂人是心纲倒,打人是身纲倒。纲字当领字讲,今人硬当刚字用,要振起乾刚,欺负女人,把领变成了管,把女人当做奴隶、玩物,不是打,就是骂,还以为是应该的,真是欺人太甚!所以我才提倡先天结婚(即崇俭结婚)使男女平等。
(三)我所讲的三纲是,不动禀性是性纲,不起私欲是心纲。没有不良嗜好是身纲。男人(丈夫)只可领教女人(妻),不可管教女人,一管便是不纲啦!骂女人是动威风,女人虽不敢还言,可是恼气已存在心里了。打女人是动杀气,女人虽不敢对打,可是恨气已存在心里,这种恼恨之气。当时发泄不出去。将来必遗传给子女身上,这不是管女人的大害吗?人是习而不察(习惯了不去考查),真是愚得可怜!
(四)古人所说的三从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对也从、不对也从,那叫盲从。现今的女子有三赖?在家赖父母,出嫁赖丈夫,老了赖儿女,也不算对。我说女子有个真三从,就是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所以我提倡储金立业,为的是打倒三赖,使女子当个自立的人。
(五)我常说讲道德要男女各正本位,男子以刚正为本,什么叫刚呢?刚就是不动性(不发脾气)。什么叫正呢?正就是合乎正理。女子以柔和为本,什么是柔呢?柔就是要性如水。什么是和呢?和就是合于理。所以刚正就是柔和,柔和也就是刚正,名词虽然不一样,精神却是一样,人是习而不察就是啦!
(六)佛经上说:「达彼岸」,究竟怎样才算是「达彼岸」呢?我说男人必须明白女人的道,女人必须明白男人的道,才是人人都「达彼岸」了呢。
(七)现今的夫妇,不是男管女,就是女管男,或是互相管辖、互相搅扰,真成为「地狱家庭」了!我提倡男女自立不相管辖,正是化,地狱为天堂。
(八)世人最愚,不是男管女,就是女管男,以为是自已的人,非管着不可,这叫「抢男霸女」一旦死了,男人另娶,女的再嫁,谁也不管谁啦!人为财物争贪不已,死后也得扔下不是愚是什么?总而言之都是为已心重。
(九)我讲的夫妇道,也就是阴阳道,夫妇和阴阳气顺,互相不克,不但不生病、不天亡,而且家齐,子孙昌旺。所以我说,男子要明女人的道,女子也要明男子的道,家庭才能和乐。现今的人男管辖女,女依赖男,男人打女人,女人怨男人,这叫阴阳不合,家庭怎能幸福呢?
(十)王复乾讲易经说:「天一生水,地六承之。」我问他,「水是主柔和的,你常耍脾气,怎能算天一生水呢?」朱循天问我,「这两句话,应该怎样行呢?」我说:「男人定住性纲,不发脾气,就是天一生水,女人能托满家,才算地六承之呢。」
(十一)男人所以为男人,因为有女人。所以男人必须明白女人的道。女人所以为女人,因为有男人,所以女人必须明白男人的道,若是男人没有女人就成了鳏夫,女人没有男人就成了寡妇,就不叫做男人和女人啦!
(十二)男女在没结婚以前,都是以尽孝为主。结婚以后,男人以尽夫道为主。女人以尽妇道为主。男人若不能把女人领到道上,不能上孝公婆、下教子女,就是自已十分尽孝,老人也不放心。女子婚后若不能助夫成德,就是自已孝敬公婆,老人也不安心,所以不论男女,都必须明道,才能尽孝呢。
(十三)夫妇相处,最好是没说,说好,会宠起骄气,说不好,会引起争辩。不相关的人,好歹都不动心,把夫妇也看做不相关的人就合道了。
(十四)志界夫妇是忘情的,意界夫妇是淡情的,心界夫妇是牵情的,身界夫妇是粘情的。粘情的就搅,牵情的就怕,淡情的就长,忘情的就真。好也没说,歹也没说,来也没说,去也没说,才是志界夫妇。
(十五)志界夫妇是没说的,是互相感恩的,绝不怨人。意界夫妇是快乐的,夫领妻成道,妻助夫成德,绝不生气。心界夫妇是礼仪夫妇,就是互相管辖啦!身界夫妇,是打骂夫妻,因为是照着财势上来的,所以糟糕。
(十六)君子求已,小人求人。我说求已的是先天,求人的是后天。今后的夫妇要夫不求妻,妻不求夫,各做各事,各尽其道,应聚就聚,应散就散,聚也不相搅扰,是和和乐乐的,散也不相挂念,是自自然然的,这就是先天夫妇。
(十七)我常说,看女人的意,知男人的身。看男人的心,知女人的身。像王三姐虽住寒窑受苦,可是在她的意念中,她的男人准当王候,后来真封王了。李学惠的意念里,总以为她的男人打吗啡,不成材,最后果然不成材。我的心里存着我的女人必当老师,我的儿子必成读书人,后来真都那样了,这便是实例。
(十八)男子要以志成,女子要以意成。
(十九)天生人都是有福的,为什么享福的少,受罪的多呢?是被风俗刮的,迷了路啦,当官的贪赃,是太太累的。儿子抛弃父母,与弟兄争财产,是为了妻子。违国法,丧良心,都是为了妻子。没有妻子的为自已享福。从这看来,当女人的把忠臣孝子都吃光了,还以为是相着男人,究其实是欺负男人。
(二十)女子助夫,要考查男人所交游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所谈论的都是些什么样的话?读书人谈话若没有义气,心性狭窄,做官的若是不讲廉耻、好贪赃,当女人的若能把他劝化过来,才真是助夫成德呢!
(二十一)我一生过人的地方,是为了公益,立志办女义学以后,不再顾妻子。别人做的善事很大,总免不了顾妻子,所以不如我。朱循天过人的地方,是绝不管女人(妻)他劝她六次,她不但不听,反而一定要离婚,他也没动性,所以高出众人。俗人笑他怕老婆,我说他是三纲领的「状元」。
第十七节 立业结婚
(一)世俗结婚,上等人论财势,为了享福。平等人论产业,为了生活。当姑娘的,向娘家要嫁妆,向婆家要彩礼,没有要道的。现今的女子有了知识,嫁给有财产的怕累身子,嫁给没财产的又怕受穷,怎么都不放心,也没在道上。女子若不彻底明道,世风也难改,我道也难行。
(二)我提倡先天结婚(即崇俭结婚),当姑娘的结婚时连娘家的一件衣服也不要,为的是改善风俗。女子有了男人就有私心,把丈夫当做「私人」,不是管着,就是惦着,也不算对。所以我又提倡女子要储金立业,为的是打倒「三赖」。
(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横渠先生这几名话,是江希张(幕渠即江神童)小时的志愿。依我说,男子储金立业,节制住争贪,会当男人是立住了天心。女子储金立业不累男人,会当女人便是立住了地心。居什么位会当什么人,就是为生民立了命。做到了这些,正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了。
(四)创业时代是后天,立业时代是先天。以争贪为主是后天,以谦让为主是先天。我提倡储金立业先天结婚,正是往先天世界拨民呢!拨过去的就是先天的民。若是名为先天结婚仍存争贪的心,或是立业后心不知足,那还是后天的民。总之,不论会内会外,用志意当人的便是先天,用心身当人的便是后天,是不是先天,不在形式,在乎实行。
(五)我从前提倡立业结婚,现在又选拔成人,重立先天世界,人们都轻视我所办的事,以为狂妄,岂不知,我受人轻视的地方,正是我行道的妙处!现在看似不足轻重,等百年之后,就会知道我所提倡的,都是改造社会最重要的关键!
(六)刘文永(王刘文永)校长,不但自已储金立业,又给父母立业,不但自身无累,又把老人托了起来,真够上做女儿的表率啦!
(七)从前我主张立业结婚的媳妇,将每年息金的五分之一,给婆母以尽孝道。江省王书元女老师偏自已积蓄钱给她婆母立了业。不到二年,王书元死了,她的婆母生养死葬都不用愁,将来百年之后,所遗下的立业金,再给别人立业,人死德不灭,我才知道她做得太好啦!
转自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2246905&PostID=18578894
(一)人人都有道不必向外去求,先要克己,不要管人。管人是假的,管自己才是真的。自己不真,众人不佩服。人人都说敬天地、孝父母。我说,想敬天,要先清性,性不清不能孝父,想敬地,先要净心,心不净不能孝母,心性不清净,说是孝敬,等于骂人。
(二)不会当人不算孝,不会做事不算孝,众人不佩服不算孝。把人当好,把事做好,令众人佩服了,才算是孝。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邓宏
(三)会当人的聚万灵,不会当人的散万灵。见一个人要格物一个人的道,见一物要格物一物的理,就叫聚万灵。能明白对面人的道,才够上一个人字。不明白谁的道,就对不起谁,不明白物的理就对不起物。当儿子的要是不明父道,就对不起父亲。当丈夫的不明妻道,就对不起女人。明白对面人的道,才可以当人。
(四)道找一面,就是克己。自己要认不是,不找别人的不对。不论父母慈不慈,但问自己孝没关系孝?不问兄弟义不义,但问自己悌没悌?不管别人好不好,但问自己诚不诚?志诚感动佛,意诚感动神,心诚感动人,身诚感动物。别人不满意你,是你无能。别人不赞成你,是你无用。你若是看不起人,是你无量。
(五)想尽孝,要从性、心、身三界入手。性不化不能孝性,心不诚不能孝心,身不修不能孝身。想要真尽孝,必须清三界。
(六)身界人只知道吃穿,就以为给父母吃穿是尽孝,这是孝身。心界人知道人的心意,就以顺心为尽孝,这是孝心。身心两界的人好惦念人,又以惦念父母为孝,岂不知思亲而不思道,能增加父母的罪,你心不安,老人的心怎能安呢?意界人以乐为主,他就以使老人快乐为尽孝。志界人不拘形式,心存父母的志,使老人安心,不令老人操心,这是孝志,才是真孝。要能给老人立业,是送到了佛国,才算孝到头啦!
(七)人用心惦念父母,等于杀他的父母。要能把人情割断,用志尽孝。才是佛国的孝子。
(八)心多叫知不好歹,心里惦念老人,比骂老人、打老人还厉害。做什么不务什么,便是亏天,便是不孝。
(九)人常问我,孝道怎样尽呢?我说:尽孝要从漏处入手,有困难的地方,就是父母忧心的地方,你要不管就不算尽孝。
(十)老人如有错的地方,儿女能补上才算尽孝。我妈在世时,因为怕家族欺负、儿孙受累,不敢奉养老人。后来我知道这是一步错处,立刻接回我爷爷奉养,不但不要养老地,并且还有债累,我也一定要奉养,这正是补漏呢。
(十一)身是物,心是儿女,意是父母,志是祖父母。欲知儿女好坏,看你的心正不正?人要是不乐,好发颟,就是意不诚,父母准不好。所以我说治世也不出本身。
(十二)某人问我:「我爹喜欢嫖赌,伤身耗财,我应该怎么办呢?」我告诉他说:「你只有用感化的方法。我有位族叔,从前也是那样,堂弟问我得怎么办?我告诉他,要常对人说他爹的好处一能吃亏,有德,等日久传到他爹耳里,再等他爹喜欢的时候,备些酒食,给他爹吃,吃得高兴的时候,再对他爹说:外人都说你老不务正业,我是你老的儿子,我一定要立志行道,恢复你老的名誉。他照我说的去做了,族叔不但改邪归正,并且勤俭理家,增加了许多田产。」所以我说,对老人用感化是尽孝的无上妙法。
(十三)当人不好是不知命,叫做丢命。事做不好是不知「道」,叫做丢道。都是不孝的人。要想超度父母,得自己比老人强,超过父母所做的,才算超拔。
(十四)人若拿老人的钱,购置饮食衣物,奉养老人,看似尽孝,其实不能算孝。老人有财产,儿子还要赚钱使老人担心,也不算孝。我的意思是,老人若是有钱,就用老人的钱,若是老人没钱,子女赚钱给老人立业,止住争贪,存住德,才是真尽孝。
第十四节 妇女道
(一)我守坟(清光绪二十七年至三十年)时,知道世上最苦的是女子,我才立志办女义学,使女子长知识、有能力,成立道德会,教女子学道,使女子明理,能自立生活、不累男人这是提高女子地位,正是救女子出苦得乐。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话太不公平!女子不读书,怎能明理?生些糊涂子女,世界才不太平。古时周有三母,才生出圣帝明王,有孟母才有孟子。为了改种留良,重立人根,非从女子教育入手不可。将来世界大同,女子也能为官,也能治国,凡是男子能做的事,女子也能做,不依赖男人,自然不受男人欺,才是真出苦得乐。
(二)古时不许女子读书,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话太不公平!女子不读书怎能明理?不明理怎能行道?我才立志办女义学,救天下的女子,出苦得乐。先叫我女子(妻)去念书后办女义学。当时(清光绪年间)官府不许可,常被解散,他在此地解散,我到别的地方去办,后来国家也立女学了,我的志愿达成,又立道德会,使女子明道,劝世化人。这也是破天荒,从来没有的事,我儿说我「矜奇立异」,岂不知我教女子,正是翻世界。
(三)古时圣人专教男子,可说是先来「开天」。现在我教女子是后来「辟地」,从此「否极泰来」,女子都能明道,化除禀性,涵养天性,懂得诚意,存心不杂,女子存什么心,就生什么样的子女,分毫不会错。
(四)男子化性是天清,女子化性是地宁,天清地宁生个小孩赛神童。
(五)我们人生在世,第一不要迷信。大家恭敬我,信仰我,说是我有道,这也是迷信的话。道是人人所固有的,守住本分行事,就合道了。比如说女子要学孟母,孟母能自立,能教子,为万世女子师表。你们女界,要能立志去学她,不也就是第二个孟母了吗?孟母的道不也就是你们的道了吗?
(六)女子多苦因为不知足,好往上比,见人家有,她也想要,不知道自己的命和别人不一样,风俗就因此坏的。男人为难她不管,首饰非戴不可!把人看轻,把物看重啦!认为男人为她劳役是应该的。对于男人,不是看着,就是管着,轻则把男人霸去,重则把男人克死。抛弃公婆领着男人出外另过生活,任性而为。怎能没罪?即使有儿女,也难出贵?
(七)道在下边不在高处,高处有险,低处才有道,人能以贵就贱,以高就低,才能出贵,托起愚人,才是贤人。象刘静一女老师,原本是清修(在家修行),她悟明白了妇女道,甘愿下嫁又愚又笨的李永成,伸手就得,毫不费力。往下一矮就出贵,往上一贪准不足,往小一缩就厚实,往大一摊就薄啦!别人比你强,你就不出贵,她不嫌李永成傻,就是贤人。
(八)世俗的人都是知进不知退,象打仗似的,入了阵不能破阵,怎能不受害呢?就象当媳妇的,未出嫁前,不明白丈夫家的道,出嫁后不知道全家人的好处,这正是知进不知退,所以都离了道啦,离了道还想家道昌盛、子孙发达,那不是「缘木求鱼」吗?
(九)无因果不生娑婆世界,没罪不脱生女身。既生为人就该行人道,人道尽天道返。可惜人都不明白!只想享福不知尽道。为怕生儿育女的苦,便想清修,永不出嫁,这是背道而驰,上不能超拔祖先,下不能德阴子孙,就是不孝。吃穿等死,与世无益,这是自暴,孤阴不生,自寻烦恼,这是自弃。人秉阴阳而生,道在阴阳之间,会了自然没苦,怕苦而不尽道,正是违天,怎能成道呢?
(十)世间最苦的是寡妇,古时丈夫死了,女人以守节为贤,那也不合道。有应守的,有不该守的,若是公婆年老,无人侍奉,儿女年幼,无人抚养,或是性好清静,可以守节。如果公婆年壮,又有叔伯,再没儿女,自己又年轻,可以不守。要是舍不得富贵,那叫守财,改嫁怕受苦的,叫做守身,如果再整天苦恼,病疾缠身,就是守苦啦!必须行道,才算守节。
(十一)男人中途丢下父母死去,也是有亏孝道,守寡的人,要能替夫尽孝,才算合道。所以守寡的人责任更重,怎么可以自恃欺人呢?又怎可灰心退志呢?
第十五节 姑娘道,媳妇道,老太太道
(一)姑娘(闺女)性如棉、志为根、心存众人好处、身有补助力,以提满家为己任,做一家的贵星。媳妇性如水、意为根,身子要动,心感一家恩,以托满家为己任,做一家的喜星。
老太太性如灰、志为根、身子要稳,心存众人的道,以兜满家为己任、做一家的福星。这是妇女的真道,不要轻视这几句话俗气,谁能悟透谁有福享,千万别当口头禅,会念就算啦!必须实行出来,才算得道。
(二)志为根是不贪,性如棉是不争,用棉花纺线,棉长不断,姑娘的意,也要象那样长。
(三)当姑娘的对于家庭,身有补助力是消阴命,是和佛国接气,心存众人好处是接缘的,是成神的途径,性如棉,意气发动,是成神的根,志为根是成佛的根。
(四)姑娘是世界的源头!源头不浊,水流自然清洁。当姑娘的要是好退缩,不肯讲姑娘道,就象有灯无光一样。
(五)媳妇性如水,性子要像水一般的温柔,水弯弯曲曲流去,说不定流几千里终归大海,媳妇的意也要那么长,把全家人都托起来,像水漂浮东西一样。会当媳妇准生贵子,你看那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随方就圆,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当媳妇的要能性如水,怎能不合道呢?随贫随富,可高可低,总不变他的本性,人能这样就算得道,也就是媳妇佛。
(六)做媳妇的身界要有实行,心存全家的好处,性如水要常乐,就是挨屈打屈骂,也必说是为我好,若是心里没有我、哪能管我呢?若是遇着眼睛有毛病的这人(丈夫),就想比瞎子强多了。能这样想便能知足常乐,这是妇女的真道。道为什么丢了呢?就因为什么人不讲什么道了。
(七)锦州赵伯心,年轻时就在女义学教书,后来嫁给王家,翁父是双眼瞎,脾气暴躁,婆母是出名的刁妇,又抽大烟(鸦片),丈夫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流落失踪。她的婆母对她百般虐待,夜晚叫她拿茶倒水侍候到半夜,白天还得教书养活全家,日常不得一饱,这样过了二十多年,终于把公婆感化过来不但不再讨厌她,反而喜欢她了。公婆去世,她依礼殡葬,众人都佩服她能行难行的道,受难受的苦,所以我说她是「女状元」。
(八)赵伯心的道行的最真,教书养公婆,生养死葬是尽了孝道。又教书养活儿子,是人间的慈母。再能立身行道,劝世化人,不为儿子做打算,就是神界的母亲了,人所以不能成道,只为儿女关打不破。
(九)秦方海澜(字静波)是个女丈夫,为养老母,舍身为妾,为了守节、毁容退魔,为了学道,带病入会,为了救世,讲道论德,为了成道,任劳任怨,人说她是菩萨的化身,我说她是化身菩萨,要知道,道是在逆境中修的,德是由苦难里成的,打破难关即登彼岸。
(十)杜朱玉珊又是顶大(最大)又是顶底(最下面的底如鞋底),她是善东又是老太太,她在家里是顶大,当老太太要知道全家人的道。当善东是顶底,要能兜底,知道世人的道。能把家里每个人的道和世人的道,都明啦!才能兜满家、兜满世界,尽了又是顶大又是顶底的责任。一家好、一国才好,一国好、世界才好,要能得着一位古人的道,你就是位古人,得着今人的道,就是活脱生。要能以志为根,便是到了佛国,真能性如灰,也就是佛。
第十六节 夫妇道
(一)道是什么?就是阴阳,阴阳是什么?就是夫妇。夫妇各正本位,就合道。道落后天,男无真刚,女无真柔,家庭不和,没好儿孙,殃及社会,天下才不太平,世界才不安宁。这是由于人根不良,我教夫妇明道,天地定位,阴阳气顺,子孙必贤,世多贤人,怎能再乱呢?
(二)古人说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我所讲的三纲是??一、性纲,二、心纲,三、身纲。生气是性纲倒,骂人是心纲倒,打人是身纲倒。纲字当领字讲,今人硬当刚字用,要振起乾刚,欺负女人,把领变成了管,把女人当做奴隶、玩物,不是打,就是骂,还以为是应该的,真是欺人太甚!所以我才提倡先天结婚(即崇俭结婚)使男女平等。
(三)我所讲的三纲是,不动禀性是性纲,不起私欲是心纲。没有不良嗜好是身纲。男人(丈夫)只可领教女人(妻),不可管教女人,一管便是不纲啦!骂女人是动威风,女人虽不敢还言,可是恼气已存在心里了。打女人是动杀气,女人虽不敢对打,可是恨气已存在心里,这种恼恨之气。当时发泄不出去。将来必遗传给子女身上,这不是管女人的大害吗?人是习而不察(习惯了不去考查),真是愚得可怜!
(四)古人所说的三从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对也从、不对也从,那叫盲从。现今的女子有三赖?在家赖父母,出嫁赖丈夫,老了赖儿女,也不算对。我说女子有个真三从,就是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所以我提倡储金立业,为的是打倒三赖,使女子当个自立的人。
(五)我常说讲道德要男女各正本位,男子以刚正为本,什么叫刚呢?刚就是不动性(不发脾气)。什么叫正呢?正就是合乎正理。女子以柔和为本,什么是柔呢?柔就是要性如水。什么是和呢?和就是合于理。所以刚正就是柔和,柔和也就是刚正,名词虽然不一样,精神却是一样,人是习而不察就是啦!
(六)佛经上说:「达彼岸」,究竟怎样才算是「达彼岸」呢?我说男人必须明白女人的道,女人必须明白男人的道,才是人人都「达彼岸」了呢。
(七)现今的夫妇,不是男管女,就是女管男,或是互相管辖、互相搅扰,真成为「地狱家庭」了!我提倡男女自立不相管辖,正是化,地狱为天堂。
(八)世人最愚,不是男管女,就是女管男,以为是自已的人,非管着不可,这叫「抢男霸女」一旦死了,男人另娶,女的再嫁,谁也不管谁啦!人为财物争贪不已,死后也得扔下不是愚是什么?总而言之都是为已心重。
(九)我讲的夫妇道,也就是阴阳道,夫妇和阴阳气顺,互相不克,不但不生病、不天亡,而且家齐,子孙昌旺。所以我说,男子要明女人的道,女子也要明男子的道,家庭才能和乐。现今的人男管辖女,女依赖男,男人打女人,女人怨男人,这叫阴阳不合,家庭怎能幸福呢?
(十)王复乾讲易经说:「天一生水,地六承之。」我问他,「水是主柔和的,你常耍脾气,怎能算天一生水呢?」朱循天问我,「这两句话,应该怎样行呢?」我说:「男人定住性纲,不发脾气,就是天一生水,女人能托满家,才算地六承之呢。」
(十一)男人所以为男人,因为有女人。所以男人必须明白女人的道。女人所以为女人,因为有男人,所以女人必须明白男人的道,若是男人没有女人就成了鳏夫,女人没有男人就成了寡妇,就不叫做男人和女人啦!
(十二)男女在没结婚以前,都是以尽孝为主。结婚以后,男人以尽夫道为主。女人以尽妇道为主。男人若不能把女人领到道上,不能上孝公婆、下教子女,就是自已十分尽孝,老人也不放心。女子婚后若不能助夫成德,就是自已孝敬公婆,老人也不安心,所以不论男女,都必须明道,才能尽孝呢。
(十三)夫妇相处,最好是没说,说好,会宠起骄气,说不好,会引起争辩。不相关的人,好歹都不动心,把夫妇也看做不相关的人就合道了。
(十四)志界夫妇是忘情的,意界夫妇是淡情的,心界夫妇是牵情的,身界夫妇是粘情的。粘情的就搅,牵情的就怕,淡情的就长,忘情的就真。好也没说,歹也没说,来也没说,去也没说,才是志界夫妇。
(十五)志界夫妇是没说的,是互相感恩的,绝不怨人。意界夫妇是快乐的,夫领妻成道,妻助夫成德,绝不生气。心界夫妇是礼仪夫妇,就是互相管辖啦!身界夫妇,是打骂夫妻,因为是照着财势上来的,所以糟糕。
(十六)君子求已,小人求人。我说求已的是先天,求人的是后天。今后的夫妇要夫不求妻,妻不求夫,各做各事,各尽其道,应聚就聚,应散就散,聚也不相搅扰,是和和乐乐的,散也不相挂念,是自自然然的,这就是先天夫妇。
(十七)我常说,看女人的意,知男人的身。看男人的心,知女人的身。像王三姐虽住寒窑受苦,可是在她的意念中,她的男人准当王候,后来真封王了。李学惠的意念里,总以为她的男人打吗啡,不成材,最后果然不成材。我的心里存着我的女人必当老师,我的儿子必成读书人,后来真都那样了,这便是实例。
(十八)男子要以志成,女子要以意成。
(十九)天生人都是有福的,为什么享福的少,受罪的多呢?是被风俗刮的,迷了路啦,当官的贪赃,是太太累的。儿子抛弃父母,与弟兄争财产,是为了妻子。违国法,丧良心,都是为了妻子。没有妻子的为自已享福。从这看来,当女人的把忠臣孝子都吃光了,还以为是相着男人,究其实是欺负男人。
(二十)女子助夫,要考查男人所交游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所谈论的都是些什么样的话?读书人谈话若没有义气,心性狭窄,做官的若是不讲廉耻、好贪赃,当女人的若能把他劝化过来,才真是助夫成德呢!
(二十一)我一生过人的地方,是为了公益,立志办女义学以后,不再顾妻子。别人做的善事很大,总免不了顾妻子,所以不如我。朱循天过人的地方,是绝不管女人(妻)他劝她六次,她不但不听,反而一定要离婚,他也没动性,所以高出众人。俗人笑他怕老婆,我说他是三纲领的「状元」。
第十七节 立业结婚
(一)世俗结婚,上等人论财势,为了享福。平等人论产业,为了生活。当姑娘的,向娘家要嫁妆,向婆家要彩礼,没有要道的。现今的女子有了知识,嫁给有财产的怕累身子,嫁给没财产的又怕受穷,怎么都不放心,也没在道上。女子若不彻底明道,世风也难改,我道也难行。
(二)我提倡先天结婚(即崇俭结婚),当姑娘的结婚时连娘家的一件衣服也不要,为的是改善风俗。女子有了男人就有私心,把丈夫当做「私人」,不是管着,就是惦着,也不算对。所以我又提倡女子要储金立业,为的是打倒「三赖」。
(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横渠先生这几名话,是江希张(幕渠即江神童)小时的志愿。依我说,男子储金立业,节制住争贪,会当男人是立住了天心。女子储金立业不累男人,会当女人便是立住了地心。居什么位会当什么人,就是为生民立了命。做到了这些,正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了。
(四)创业时代是后天,立业时代是先天。以争贪为主是后天,以谦让为主是先天。我提倡储金立业先天结婚,正是往先天世界拨民呢!拨过去的就是先天的民。若是名为先天结婚仍存争贪的心,或是立业后心不知足,那还是后天的民。总之,不论会内会外,用志意当人的便是先天,用心身当人的便是后天,是不是先天,不在形式,在乎实行。
(五)我从前提倡立业结婚,现在又选拔成人,重立先天世界,人们都轻视我所办的事,以为狂妄,岂不知,我受人轻视的地方,正是我行道的妙处!现在看似不足轻重,等百年之后,就会知道我所提倡的,都是改造社会最重要的关键!
(六)刘文永(王刘文永)校长,不但自已储金立业,又给父母立业,不但自身无累,又把老人托了起来,真够上做女儿的表率啦!
(七)从前我主张立业结婚的媳妇,将每年息金的五分之一,给婆母以尽孝道。江省王书元女老师偏自已积蓄钱给她婆母立了业。不到二年,王书元死了,她的婆母生养死葬都不用愁,将来百年之后,所遗下的立业金,再给别人立业,人死德不灭,我才知道她做得太好啦!
转自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2246905&PostID=18578894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