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癌症看吃饭就能知道?医生:身...
- 小儿湿热痢(三阳合病下痢)
- 见皮治皮永无期??李可学术思维...
- 如何预测格列卫(Gleevec...
- 2013年 五运六气(转载)
- 癌症专家处理小伤口不当患癌去世...
- 食道癌险死还生的治疗经过??李...
- #小儿疹病#
- 第三医学--养生祛病!(转)
- 关于排病反应(转)
- 恢复仲景用药特色,攻克世界医学...
- 柴胡重剂应用探讨(转)
- 食道癌险死还生的治疗经过??李...
- 浅谈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运用
- 升陷汤
- 吴佩衡临床运用潜阳封髓丹
- 论引火归原 - 李可学术思想探...
- 黄煌先生论五苓散猪苓汤区别!
- 放生与治病!(转)
- 中医将亡于药(转)
- 胃肠癌易复发 术后标准治疗生存...
- 李可弟子郭博信谈中医人才培养
- (转) 海外经方家倪海厦医师3...
- 常用肿瘤标志物意义及其选择和优...
- 肿瘤标志物的意义
- 刘伟胜教授辨治癌痛经验介绍
- 治喘专方定喘汤
- 养生之道!
- 坏情绪是也能导致诸多疾病!
- 柴银石膏退热汤介绍
- 叶天士奇术治暴盲!
- [转]论精方与围方
- 李可中医流派甘肃传承基地揭牌
- 杏苏散
- 参苏饮(表里之剂)
- 姚荷生运用连梅汤经验介绍
- (行医见闻)死亡:一段新旅程的...
- 附子汤
- 麻疹后遗证之哮喘案(唐步祺)
- 乌头,天雄,附子功效辨析解
- 乌头汤巧治风心病、小青龙妙解肺...
- 病机十九条
- 伤寒用药赋(二)
- EML4-ALK融合基因:肺癌...
- 中医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一例!
- 饮食改变体质,酸性体质易致癌!
- 附子、半夏配伍临床应用举隅!
- IB期肺癌患者术后是否要化疗?
- 60岁男性,右肺低分化腺癌IB...
- 李可老中医谈伤寒论!
- 跟师李可老师心得(广东省中医院...
- 李可给弟子的推荐读书
- 肝癌食疗十二方
- 陈潮祖先生用葛根汤验案
- 李可部分徒弟所在医院或诊所!
- 中医脊梁李可率团南方医院义诊 ...
- 世界纠结排行榜,真的好纠结!
- 五运六气概说(3)
- 2011年(辛卯年)气候特点和...
- 钱伯文治癌辨证用药法
- 于尔辛教授治疗肝癌经验
- 少 阴 咽痛
- 少 阴 头 痛
- 小儿伤寒病并肠出血危证
- 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二)
- 伤寒病少阴阴极似阳证(一)
- 伤寒病少阴寒化证
- 阴证误下救逆案
- 寒 疟
- 燥 咳
- 秋 燥
- 小儿湿热痢(三阳合病下痢)
- 小儿时疫痢(小儿志贺氏杆菌性痢...
- 赤 痢
- 暑 证(二)
- 暑 证(一)
- 春温病冷水治愈案
- 春温病少阴热化证
- 春温病阳明经热证
- 春温病表寒里热证
- 瘟疫病战汗
- 瘟疫病狂汗
- 瘟疫病小儿热极抽风证
- 瘟疫病误治变证转阳极似阴证
- 瘟疫病热深厥深阳极似阴证
- 瘟疫病热盛逼阴证
- 瘟疫病阳明急下证
- 瘟疫病阳明燥实证
- 瘟疫病燥热内结证
- 太阳病炙甘草汤证
- 太阳少阴两感于寒证
- 小儿慢惊风
- 小儿急惊风(二)(风寒误治救逆...
- 小儿急惊风(一)
- 太阳伤寒表实证
- 少阴病苦酒汤证
- 少阴病白通汤证及白通加猪胆汁汤...
- 少阴病真武汤证
- 少阴病通脉四逆汤证
- 少阴病大承气汤证
- 厥阴病提纲及意义
- 论伤寒温病神昏谵语之原因及治法
- 厥阴病乌梅丸证
- 厥阴病白头翁汤证
- 不分经之病理中丸证、竹叶石膏汤...
- 温病遗方
- 伤寒风温始终皆宜汗解说
- 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及冬不藏精春...
- 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
- 论伤寒温病神昏谵语之原因及治法
- 论吴又可达原饮不可以治温病
- 论革脉之形状及治法
- 论脑充血之原因及治法
- 论脑充血证可预防及其证误名中风...
- 厥阴病白虎汤证
- 梅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 王三虎治疗肺癌脑转移经验(海白...
- 肿瘤患者饮食康复手册(5):肿...
- 肿瘤患者饮食康复手册(1)
- 中医妙谚语佳句名言集锦!
- 附子是通阳药还是温阳药?
- 糖尿病治验2则(孔乐凯)
- 中药治疗小儿哮喘: 让哮喘患儿...
- 【转】 伤寒论的时间规律 阳数...
- 伤寒论的时间规律 阳数七阴数六...
- 中医不是慢郎中:中药治疗一例急...
- 风伤卫寒伤荣辩
- 明医堂方解(吕英师姐)
- 丹溪“倒仓法”
- 肿瘤特效验例闻见记《邹孟城三十...
- 睡眠与疾病!
- 《黄帝内经》中的认识论(刘明武...
- 李可老中医之攻癌夺命汤介绍
- 附子中毒的表现及防治措施!
- 思路与方法(李可)
- 名医附子运用经验荟萃!
- 年龄54岁,女,特别容易出汗,...
- 肿瘤的化疗适应症和禁忌症
- 风痰痹阻瘫痪一例治验分享(转)...
- 中医十不治之人??转自医者佛的...
- 医生介绍八种方法可检测心脏早衰...
- 吕英师姐的无限奉献:四季方、五...
- 选奇汤《兰室秘藏》加味治疗丛集...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声带肥厚...
- 李可老中医常用方剂!
- 2010年是天刑之年 气克...
- 沉痛悼念王正龙老师!!!
- 小儿高热怎么办,善用中药解危难...
- 医学三字经目录
- 大续命汤
- 三生饮
- 李可回答有关大小续命汤的问题
- 中医大证的临床思路(李可弟子孔...
- 阳气虚结块成肿瘤,急化疗病人丢...
- 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
-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及各种分级和...
- 李可老中医在首届扶阳论坛上的演...
- 人体阳气与疾病??对话大医李可...
- 田原:人体阳气与疾病??对话大...
- 日常补肾养生方法
- 小儿咳嗽。
- 少阴病桃花汤证!
- 张大昌医文选:汤液经法拟补
- 姜春华谈《伤寒论》的学习
- 《辅行诀》
- 李翰卿语录220则
- 乌梅丸应用
- 奔豚气
- 保健养生?十二时辰养生介绍
- 真心求好医生帮忙:老年人身体虚...
- 甘草泻心汤的功效及应用
- 来自山沟的大智慧----大觉者...
- 王凤仪嘉言录4
- 王凤仪性理养生法
- 王凤仪嘉言录2
- 王凤仪嘉言录1
- 王凤仪十二字薪传
- 陈潮祖经验方(转帖)
- 直肠癌放疗
- 乙肝肝硬化肝癌
- 刘力红谈附子??第二届扶阳论坛...
- 肿瘤病人的饮食需知!!
- 乳腺癌HER-2/neu基因扩...
- 小太阳与健康
- 李可老中医关于中医药预防甲型H...
- 生姜各家论述!
- 赫赛汀靶向治疗将成为新的胃癌标...
- 首个肺癌靶向药物在欧盟上市
- 晚期肺癌患者选择靶向药物治疗优...
- 分子靶向治疗成果是“同病异治”...
- 把肿瘤当作慢性疾病调治--加味...
- 李可老中医经治疑难慢性病及虚弱...
- 小儿扁桃体反复发炎小偏方!
- 中医名家李可:谈中医养生~!
- 健康生活方式将患癌率降低三成~...
- 胰腺癌晚期中医怎么治疗?
- 脑胶质瘤因母亲年纪大,身体弱,...
- 发现左颈部多处淋巴结肿大,可能...
- 结肠癌术后怎么进行中医食疗?
- 泰道(替莫唑胺-进口)治疗脑胶...
- 蒂清胶囊(替莫唑胺胶囊)】治疗...
- 盘点2008: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 治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的小妙方!...
-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
- 百病从寒生,养生始于足下~
- 中医以“和”为贵 !!
- 宝宝排石汤,有肾结石的宝宝可以...
- 茯苓丸治上臂抬举无力验案分享!...
- 鱼腥草-清热解毒的良药!
- 饿了不能吃的11种食品 !!
- 不用吃药,也可治失眠!!
- 刘伟胜教授治疗脑瘤的经验浅谈!
- 我国传统养生保健功法!!!
- 日常保健之小妙招“五心养生法”
- 再谈“五行蔬菜汤”功效~
- 健康养生食疗方:神奇五行蔬菜汤...
- 抗癌小妙方,可长期服用~
- 海藻食疗方 !!!
- 软组织肉瘤的食疗方!!
- 治疗肝癌常用单验方!!
- 肝癌腹水的民间土单方有哪些?
- 阳气为本,治病、养生应当固护人...
- 早上喝生姜汤的好处!!
- 师父教我的是悟 师父给我的是渔
- 作者:邓宏|发布时间:2010-06-29|浏览量:1878次
2006年的秋天,广州的天气仍有些闷热,就在这难忘的季节里,此生有幸拜入老人门下。从那一刻,一位奔波于广州近二十年,并立志为中医奋斗一生的女子不再孤独、不再飘泊,从此有了前行的指航灯。
师父花了40年心血几经周折收集到彭子益著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2006年7月特意让人刻录好,嘱咐我这本书值得一读,但是由于是古版排列,我看了数页,便偷懒未再看。2006年11月与师父相见时,问我看完没有,只好讲了一大堆不着边际的理由搪塞师父,当时心跳面红,等着师父批评,谁知老人只轻声说了一句:“你们工作忙,是电子版,不好读”。于是嘱人专门打印了一份。当我接到这份打印出来的书时,明白了做为一个后学之辈,作为一个之前与师父无任何关系的徒弟,我只有脚踏实地的去做,只有知行合一,才不愧对无私将自己一生所悟的中医毫不保留教与我的师父。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邓宏
师父常对我说:“人这个身体就是奇特,只要哪里看到阳气,哪里就生病,”刚开始因没有完全悟通元气论,即悟通人活的这口气,觉得很难理解,渐渐在临证时慢慢体会这句话,在治一个哮喘小儿时用师父讲的小青龙汤加附子,没想到小孩服了一剂药的1/3量,喘立止,家属惊喜不已,第二天特意拿着病例来到医院讲了服药后的效如桴鼓。我将病例复印,研究其中的道理时,突然明白了舌红不就是代表阳气的离位吗?一通百通,由此遇到皮肤病,若病变部位色泽鲜红,心中明白了该如何辨证用药。还有儿科的一常见病??佝偻病,小儿多汗,烦躁,大便干结,睡眠不安。不亦是同一理吗?由此我才明白了人身本是一气,周流不止,循环不息,是一整体,无形藏于有形之中,有形化于无形之内,人之元气是一不是二。学中医不可向学西医那样,不能以点概面,而应以偏达全才是大道无形。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中医学的天人一体观、整体观。
虽然师父将破格救心汤坦坦荡荡地将药方、药量公诸于世,但在自己临证时若不明创此方的机理,效果与师父相比真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师父讲过他自已是花了6年时间才将此方完善,关键的一步就是人之脱皆脱在肝。直到2006年底我能看明白《易经》六十四卦时,顿悟师父“脱在肝”之机理乃先天八卦中震卦之理,而对应此种雷霆之力的药就是山茱萸。于是我便根据师父创破格救心汤之理将此方用于失眠,忧郁症,汗证等等。当你亲手将一个垂危生命通过服用破格救心汤挽救回来的时候,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为我们拥有如此大智慧的医学而感到骄傲,为我们是一个中医师而感到知足。但是师父为何用60g呢?困惑之余,我想到要研究河洛数理,2007年11月的一个中午,顿悟60这个数的来源,一种是河图之生数之积,1×3×4×5,其中4已包括了2;另一种计算方法我想到了中华文化的天圆地方学说,这个圆、方的每一方位代表一空间,是一立体,能表达空间的容量使我想起了初中学过的勾股定理,勾3股4弦5, 120是洛书横竖斜八条线中由东南到西北斜线乘积的最大数,4×5×6,对应先天乾卦位的能量或场,故为救命之数。意想不到的是一周后我在孙国中主编的《河图洛书解析》这本书中找到了认可的依据。那一刻让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佛所说的欢喜,也更使我感受到了师父乃非常人也,一个靠自学、靠单打独拼的中医学子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能够创制出合于天地之道的方药救百姓于生死存亡之际,没有超人的智慧和胆略,没有脱凡的灵性,没有大无畏的精神,没有沉甸甸的中华文化做底蕴,是根本做不到的。可外表看上去他只是一位纯朴、平淡、不善多言的慈祥老人。
2006年11月师父诊治一湖南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一岁十个月大,之后嘱其家长与我联系续诊,在处方下面师父写到:附子逐日叠加5g,无上限。当时不明,接手后附子从23g起步,于2007年3月叠加至350g,是否遵师父之嘱继加呢还是守此量呢?毕竟是一小儿患者。本想电话咨询师父,但当时我已明白作为一个徒弟,师父领进门后,不应该一遇到棘手之事就问,这样做一对师父不尊重,二对自己的成长不利,三思后决定继续叠加,方中炙甘草的量是23g,就这样鼓励着自己走过了半年,2007年的五一后患者复查CT,肿瘤由就诊时的8mm缩小为5mm,此时才松了一口气,才敢打电话向师父请教,师父只说了一句:“好家伙!做的好!你继续治吧!”这个患儿一直加至600g,其间曾发热一次,电话开了小青龙加附子一剂热退。2007年11月复查CT,肿瘤缩至3mm,2007年12月服药后出现呕吐,附子减为550g,隔天服药9剂后,患儿无特别,附子减至500g,每3日1剂。1月后守前方改为每5天1剂。2008年2月3日来电诉一切正常,嘱守原方原量,每9天1剂。这个病例尽管治疗是有效的,直至此次冰雪之灾,我才明白了师父治某些病附子无上限的道理,当阴霾弥漫时只有阳光才能将阴霾驱散开。这不就是道法自然嘛。大道至简至易,却也让我参悟了一年多。
病例二:
患者女 58岁 初诊日期:2006年8月29日
主诉:面易潮红并烦躁7年。
现病史:7年前发现颜面每于下午潮红,易发脾气,当时自认为是更年期综合征,服用太太中药口服液、更年灵等药,症状有所缓解,5年前单位体检发现血压偏高,血糖高,未服用药物,饮食控制调节,4年前出现血压明显增高,遂来广州空军医院详查,当时BP153/95mmHg,血糖9.7mmol/L,予拜唐苹,美迪康,络活喜,服用至今,刻诊问及病史,病人谈笑风生,性格开朗,自觉患病与工作过劳、应酬多有关。并诉服药后血压血糖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但睡眠近二年易惊醒,时有难以入睡,二便正常,汗少,盛夏亦出汗极少,畏寒,口不干,出于保健主动多饮热水,间有头晕,腰骶劳累后酸软,无腰痛,大便正常,夜尿1次,纳食正常,怕血糖增高服降糖药后未再食过甜类食品,月经于47岁已闭,查舌淡体胖,苔中略白腻,脉浮取关部略有,中沉取均觉顶关之象,证属劳伤太阴,累及少阴,治以扶益元阳,温化寒邪,敛降相火。
分析:此患者症状并不复杂,而且是体检发现患西医的高血压,糖尿病。工作中应酬极多,难以按时休息,过劳是其诱因,但以上热下寒表现为主,《内经》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人的气机活动表现为左升右降,左为厥阴风木,右为阳明燥金,对应脏腑为肝左升肺右降,对应四季为春升秋降,此患者颜面潮红、烦躁、眠差,一则为左升失序,厥阴风木直升,导致“气有余便是火”,二则右不敛降,导致阳明燥金主降的胆甲木逆上,肝胆内寄的相火便漂浮在上,三则下焦坎中之阳不足,被寒邪所困,龙火必然上越。但此人体质为下焦虚寒,故无汗、畏寒、口也不干,不思饮。腰骶酸软为肾精不足,阳气一虚,无法生长真阴,腰为肾之府,故出现精血不养其府。顶关脉属阳明燥金,不能有序旋螺式敛降,舌体中略白腻为阳虚水停,四诊合参,证属少阴虚寒,治以温益元阳,敛降胆木逆气,方以白通汤14剂,熟附子60g、干姜60g、葱白1根(最后10分下)。
二诊:2006年9月13日
电话诉药后畏寒减轻,每晨测血压如前,面红略减轻,无名烦躁明显减少,余无特别,嘱服四逆汤15剂,熟附子90g、干姜90g、炙甘草90 g。
三诊:2006年10月28日。
自诉服上药后无任何排寒反应,自行将两包药合为一包,又服15剂,亦无明显不适,遂觉奇怪,如此大热之药服后竟无一点上火之象,亲自前来诊脉咨询下一步治疗,见其面色已转正常肤色,神色平和,依然笑声朗朗,查舌仍淡,白腻苔明白,脉左尺指下1/2,右尺沉。分析:如此大辛大热之药服后不但没有“热气”,反使颜面多年之潮红消失,说明体内寒邪已减少,元阳之气渐足,但从脉象分析,右手火土二脉仍沉,左手精血之脉已起,说明坎中之阳尚未恢复,元精已渐长,遂嘱停服所有西药,单用中药治疗,一鼓作气,加强锅底及锅内之火,方用桂附理中汤加味:熟附子200g、干姜120g、炙甘草120g、白术90g、红参20g(另炖兑入)、砂仁30 g(去壳后姜汁炒)、淮山60 g、服30剂。
四诊:2006年12月14日。
患者停用西药后,血糖一直正常,血压波动130~145/80~95mmHg,因工作忙碌,至今30剂未服完,由于患者担心的血压血糖指标正常,多年的顾虑顿然消失,但于2006年1月6日,夜寅时出现口吐鲜血一口,当时极其惊吓,但自查口腔除舌面见一丝血迹,未见任何伤口,胡思乱想至天刚亮立即打电话咨询朋友,(未敢与我联系),听说有人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排寒”反应,乃放下心直至服完最后一包药方来就诊。询问之后再无相同反应。遂为其解释,寅时之后按子午流注一天之阳气入肺经,肺主气,为相傅之官,子时一阳生,至寅时阳气生长之力最大,得天之助遂将体内蓄积的“寒毒之邪”化为有形可征的鲜血从九窍之一排出,调治到此,元阳之气应基本恢复,并且可避免因既往高血压导致的脑梗塞、脑出血,患者似乎明了,查舌已转淡红,苔薄白,双手脉指下滑。此时服药的目的已实现,以后的身体保养应着重在修心养性,嘱阅读《人体使用手册》。以四逆汤善后,三天一剂,直至大寒节。整个治疗过程结束。没想到就在大寒那天,病人出现高热,服用麻附细上剂后仍未退,坚持不服药,直至第九天热自降。目前病人健康如常人。
师带徒是学师父的一招一术吗?大家都明白,医术高明的前提是医德高尚,仁术的前提是仁心啊!刹那间我也明白了做人的根基,孔子曰:“君子悟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坦荡荡”。老子曰:“上善若水”。如果我能学到师父的宽厚仁慈,还用担心我学不到师父的高超医技吗?这就是我的师父,不但领着我驰骋在中医的疆场上,更为重要的是修正了我人生的方向。人说良相治国,此时我也明白了一句古话:良医与良相一样可以治国。师父不正是这样的良医嘛!
2007年6月27日上午,师父给我写了一封信,并附有一患者的感谢信,信中讲了一位80岁的山东武城一姓王的老中医因心衰卧床仍坚持为当地百姓诊病。嘱咐我要读给第三代弟子们听听。信末师父写了这样的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失败时淡然,成功时泰然” 。这是文天祥临刑前放在衣带之间的绝笔自赞和孟子的一句话。阅信后我明白了,跟师学习应该是先学做人再学医技,若能做到师父的英雄肝胆、不取不舍,我的医技就不是现在的助人之水平,而是向师父一样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济世救人的上工。
现在全国提倡中医师带徒,我的体会只是自身的一种方法,一点所得,每个人的世界都只是通过自己的这一双眼睛看到的时空。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沙一乾坤。相信每一位热爱中医的炎黄子孙都有自己心中的那枝花、那片叶、那粒沙。第一次师父与我谈话时对我坦诚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对年轻人从来没有偏见,也没有成见。”当时听了,面对这样一位名人、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前辈,内心感动的不知如何是好,时至今日乃至一生,我都会受益无穷,因为师父已有三代弟子,作为第二代弟子,师父的为师之道就是我的榜样。在此言语道断也无法表达我对师父的感恩,但还是要说一声:“师父,谢谢您的指引。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选自《首届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医急难重症经验高级研修班学术论文集》 中国?东莞?塘厦)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