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斌主任医师 教授
-
医院:
中山市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
科室:
普通外科
- 癌症病人如何面对腿肿
- 癌症病人的心态
- 口腔癌也要命
- 王医生通俗讲基因?食道癌的基因...
- 最近攻克癌症最大的希望?融瘤基...
- 肝癌与黄疸
- 王医生通俗讲基因?胆管癌的基因...
- 化疗是如何治癌的呢?
- 长了眼睛的抗癌药
- 王医生通俗讲基因?食道癌的基因...
- 王医生通俗讲基因?胆管癌的基因...
- 癌症治疗就是这样简单
- 癌症病人要不要忌口?
- 精确制导打击癌细胞
- 人体的天然抗癌活性
- 癌细胞变异的演绎
- 最近攻克癌症最大的希望?融瘤基...
- “漂白粉”也能治疗癌症?
- 癌细胞原是个好孩子
- 让人头痛的骨转移
- 最新爆料:胶质瘤治疗新进展
- 前列腺癌与PSA
- 癌症与淋巴转移
- 癌症疼痛-感觉与知觉
- 旭日阳光
- 庙大香火旺
- 癌症不等于死亡
- 是谁捅了马蜂窝?
- 癌症疼痛-心理治疗
- 癌症起于隐喻
- 月嵘
- 谁夺走了我的安全感?
- 阿司匹林可治癌
- 一箱土鸡蛋与半个西红柿
- 癌症疼痛-原因与诱因
- 癌症病人千万不要“任机器摆布”
- 人为什么活着?
- 我不孤单
- “红包”的诱惑
- 过度诊断也会害死人!
- 为了救姐姐,他什么都放弃了!
- 生命的统一
- 在路上
- 是谁在主宰奇迹的发生?
- 突然发现癌症咋办?
- 勇敢地抗击癌症的人
- 反思化疗(二)
- 奇妙的双螺旋世界
- 癌症误区9问(三)
- 癌症误区9问(二)
- 反思化疗(一)
- 能返老还童的再生医学??干细胞
- 癌症误区9问(一)
- 爽
- 癌中之王??肝癌
- 肺癌的基因化疗热灌注治疗
- 癌症病人怎么越治越多?
- 前列腺癌与PSA
- 放疗是否能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
- 癌症病人要参与治疗
- 灵谷苑
- 癌症与发烧
- 应该不应该告诉病人实情?
- 癌症应该不应该化疗呢?
- 可以放下你的手术刀,但不要丢弃...
- 肺癌的基因化疗热灌注治疗
- 癌症病人为什么会厌食?
- 惊
- 一个癌症病人的求生博文
- 癌症防不胜防
- 放疗是否能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
- 癌症病人如何面对腿肿?
- 活着
- 癌症病人容易患抑郁症
- 活着 是如此真实 美好
- 金色的收获
- 患难夫妻
- 癌症病人黄疸是咋回事儿?
- 复杂的“专家”
- 珍惜人生,笑对死亡
- 癌症基因治疗
- 癌细胞与人体长期共存,如同?种...
- 挣扎的希望(转载老妖的感恩)
- 2元钱一支的癌症化疗药
- 昨天我很累!
- “如果在癌痛与死亡之间选择…....
- 大姐的卵巢癌康复之路!
- 做人做事是老实?还是不老实呢?
- 做医生真的很难!
- 不可放弃希望
- 免遭一刀,一针溶瘤!
- 癌症病人不让吃月饼,那吃什么?
- “快”与“慢”
- (转)抗癌现状:老式大炮打不中要害
- 作者:王斌|发布时间:2011-09-19|浏览量:612次
这篇老文章是在2008年就发表在新民晚报上啦。当时就有专家称现有的检查预防治疗手段需要全面反思和改进
(日期:2008-10-24 作者:郭爽 来源:新华社),民间自发组织正在撼动现有的癌症研究体系。
现在看看这篇文章还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炮总医院肝胆外科王斌
迄今为止,人类在抗癌战争中使用的武器,仍是一部“笨拙的老式大口径火炮”,在瞄准癌细胞的同时,也伤害着整个患者机体。最糟糕的是,人类对此似乎无能为力。癌症治疗现状不容乐观,癌症相关课题研究也存在诸多障碍。专家认为,现有的检查、预防和治疗手段需要全面反思和改进。也许,人类终将找到最有效的抗癌武器,赢得这场与癌症的战争。但对于每一个癌症患者个体来说,时间才是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筹码。
需求迫切进展缓慢
你可能从媒体得知了不少抗癌英雄的事迹,也可能因此认为人类即将战胜癌症。但事实上,死亡仍是目前多数癌症患者将要面对的结局。人们希望医学界提高对癌症的关注度和紧迫意识,将注重于病理的研究转向注重治疗手段的研究,尽快把对癌症的基础知识转化成有效的治疗手段。
“癌症研究需要全新的视野和研究体系,我们需要新型药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戴维?科克癌症综合研究院负责人泰勒?杰克说,“过去30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识和理解癌症方面,科学家们获得了大量癌症相关知识。”
与过去相比,同一年龄段罹患癌症的人数减少,癌症患者存活的时间更长。“格里维克”等抗癌药物不断推出,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降低了癌细胞扩散几率或者推迟了扩散时间,化学治疗手段日益精确,放射性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人类在几十年癌症研究上取得的成果可谓惊人。
198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所首席执行官、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前院长哈罗德?默德说:“我们感觉已经掌握了治疗癌症的一些基本原则,对癌症的相关情况有了一定了解。”
但癌症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以多种形式出现的复杂疾病。每一种癌症病理迥异,治疗方法也不同。迄今为止,胰腺癌、肺癌和脑癌是最为严重的3种癌症,医学界对它们几乎束手无策,患者存活几率非常低。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1950年到2005年,癌症患者的死亡率仅降低了5%,而在同一时期,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已降低64%。
36岁的美国著名自行车选手兰斯?阿姆斯特朗是名癌症幸存者,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一个抗癌基金会。他说,漫长时间过去,“癌症患病率从56.2万下降到56.1万人,这是远远不够的”。
更糟糕的是,很多人对如何预防癌症知之甚少。
体制导致研究瓶颈
几乎所有关于癌症的研究都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或者国家癌症研究所(NCI)主导进行。它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癌症的病理学,而不是更实用的治疗手段和药物开发。
治疗手段一般由医疗机构或者大学展开研究,而药物研发多半是制药公司的任务。但这些机构均比不上国家级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和资金。
为获取研究经费,研究人员不得不撰写经费申请报告,阐述研究课题的价值以及可能成功的理由。“你必须已经做出一些成果才能提出申请,让他们相信研究方向是正确的,”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执行副总裁、癌症研究员杜波依斯博士说。一份经费申请报告需要数月时间撰写,而一旦申请遭拒,则意味着众多科学家的工作成果将付诸东流。
这种机制也导致“非严重”癌症获得的关注度相对较小。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计划绘制整个膀胱癌的染色体结构图。杜波依斯博士抱怨说:“国家卫生研究院不会对这类课题感兴趣,因为相对其他癌症,膀胱癌患者较少。”
和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一样,其他不少大医院也只有对肺癌等更“重要”的癌症品种展开研究,才有可能获得研究经费资助。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研究歧视”。
布什政府在过去3年内,对于国家癌症研究所研究经费的预算停留在约48亿美元的水平。“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研究就会变得保守。”国家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员柯蒂斯?哈里说。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提供的资助约为申请研究资金的14%。只有十分之一的研究经费申请报告能够通过审批,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课题,从而获得研究资金。
这种机制导致了一个严重问题:科学家们要竞争有限的研究经费,必须注意自己研究课题的独特性,并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保密,因而严重削弱了研究合作。
另外,有经验的研究者往往更容易获得资金,不少年轻的研究人才失去了研究机会。这导致一些研究人员前往新加坡等地发展,因为这些地区正大力鼓励生物医学研究,以振兴他们的生物技术产业。
有人认为,正是这种体制导致研究遭遇瓶颈,研究人员思路枯竭,缺乏创新。国家卫生研究院消费者联络组织负责人厄尔曼说:“这样的资金分配机制完全是错位的,重复资助同一所大学中的同一个研究人员,让我们的癌症研究陷入停滞。”
民间组织发挥作用
“抵抗癌症”是一个明星级的抗癌组织。该组织由CBS的著名电视主持人凯蒂?库里克成立,她因癌症失去了丈夫和妹妹。“抵抗癌症”还有另外8个成员,全都是大腕级人物,其中包括《蜘蛛侠》制片人劳拉?齐斯金,她是名乳腺癌患者。
“抵抗癌症”利用明星效应为抗癌筹款1亿美元,希望邀请来自不同研究机构和领域的专家,用这笔资金组成一支研究癌症的“梦之队”。而研究项目也不是那些学院派、统计性的研究计划,而是更有实用性的课题。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对治疗有实际作用的研究计划才能得到资助。
为了筛选最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抵抗癌症”组建了一个由顶级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负责人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菲利普?夏普教授。夏普表示,委员会选择研究项目的标准是那些比较容易取得成果,或卵巢瘤、胰腺瘤和恶性胶质瘤等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的项目。委员会选定研究计划后,“梦之队”将在美国癌症研究联合会的全程监督下进行研究。
撼动现有癌症研究体系的组织并非只有“抵抗癌症”一家。“多发性骨髓癌研究基金会”采用“为成果而埋单”的资助方式,这更像当年硅谷企业获得资金的方式。在该组织的努力下,制药机构在4年内开发出4种癌症新药,而以前开发4种药品所需的平均时间是10年。也就是说,具有直接经济刺激的资助方式使癌症患者提前6年使用到新药。
“多发性骨髓癌研究基金会”2004年采纳的“强制合作”研究模式,也取得了不错效果。基金会将4个癌症研究机构联合起来,统一由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管理。4个研究机构的研究目标一致,所分得的患者血浆样本和其他研究素材也相同。在独立进行研究的同时,这些机构必须定期交流研究成果。
随后,4个研究机构通过合作推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药硼替佐米。以前患者服用传统药物的平均存活时间仅为3年,而新药能有效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到7年。最重要的是,在“多发性骨髓癌研究基金会”的研究进程表上,目前已不是一两种药物,而是30种癌症新药,其中15种已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促进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无疑是促进癌症研究的好办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耗资1亿美元成立研究中心,把生物学家、化学家以及工程师们集中起来进行癌症研究。中心负责人夏普说:“我们将培养一群人,他们完全理解癌症问题,同时掌握现代化工程和计算机理论。”
不过,想想那些站在办公楼和饭馆前面叼着烟卷的“傻瓜”,以及随处可见的胖子,无论科研人员再怎么努力,也不能改变这些人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饮食习惯。
不管怎么说,从自身做起,规范生活方式才是更有效预防癌症的途径。“我们呼吁人们过好每一天,坚强地面对生活,与癌症抗争到底。”厄尔曼说。
相关链接 癌症:美国人头号杀手
美国癌症学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总计有约760万人死于各类癌症,而新确诊的各类癌症患者超过1200万人。由于全球人口增长和人类平均寿命延长,预计2050年,癌症致死病例和新确诊癌症病例将分别增至1750万和2700万例。
在美国,癌症发病率已超过心脏病,成为头号杀手。美国癌症协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近57万美国人因癌症死亡,新确诊140万个癌症病例。随着近8000万婴儿潮一代美国人步入老龄,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将进一步增加。
按照目前癌症患病速度计算,每3名女性中会有1人患上某种癌症,而男性由于抽烟人数更多,每2人中就会有1人患上癌症。
政治介入抗癌
自行车运动员阿姆斯特朗在为自己的癌症基金会争取资助的过程中,体会了各癌症团体对经费的激烈争夺。他说,自己仿佛被很多团体包围??有肺癌的、血癌的、骨癌的,还有很多其他可怕致命疾病的,所有的团体和支持者都不愿意让一分钱流入其他团体手中,即便是在同一个组织内也有很多纷争,这让人感觉沮丧。
去年,在阿姆斯特朗基金会的努力下,美国得克萨斯州通过议案,即在未来10年内拨款30亿美元用于癌症研究。整个拨款项目的重点是预防癌症和筛查,以期节省更多治疗费用。
今年,阿姆斯特朗试图将癌症变成一个选举话题。他邀请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参加了今年早些时候举行的“癌症长寿峰会”。麦凯恩曾患皮肤癌,他承诺将致力于增加癌症研究和治疗经费。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也承诺将把癌症研究拨款翻倍,并归入全民医疗改革计划。
即使新当选的总统增加预算,一味烧钱也并非抗击癌症的正确答案。比尔?福斯特在当选参议员之前是一名胸外科医生,他认为,癌症组织为数众多,但是它们之间严重缺乏合作,“对于癌症的研究缺乏系统战略”。
有专家指出,现在将研究、治疗和预防分开,以及将不同种癌症分类的做法不明智。癌症研究机构和政策需要彻底改革,分散零碎的研究急需整合。
(本刊除“论坛”及本报记者署名文章外,均由新华社供稿)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