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斌主任医师 教授
-
医院:
中山市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
科室:
普通外科
- 癌症病人如何面对腿肿
- 癌症病人的心态
- 口腔癌也要命
- 王医生通俗讲基因?食道癌的基因...
- 最近攻克癌症最大的希望?融瘤基...
- 肝癌与黄疸
- 王医生通俗讲基因?胆管癌的基因...
- 化疗是如何治癌的呢?
- 长了眼睛的抗癌药
- 王医生通俗讲基因?食道癌的基因...
- 王医生通俗讲基因?胆管癌的基因...
- 癌症治疗就是这样简单
- 癌症病人要不要忌口?
- 精确制导打击癌细胞
- 人体的天然抗癌活性
- 癌细胞变异的演绎
- 最近攻克癌症最大的希望?融瘤基...
- “漂白粉”也能治疗癌症?
- 癌细胞原是个好孩子
- 让人头痛的骨转移
- 最新爆料:胶质瘤治疗新进展
- 前列腺癌与PSA
- 癌症与淋巴转移
- 癌症疼痛-感觉与知觉
- 旭日阳光
- 庙大香火旺
- 癌症不等于死亡
- 是谁捅了马蜂窝?
- 癌症疼痛-心理治疗
- 癌症起于隐喻
- 月嵘
- 谁夺走了我的安全感?
- 阿司匹林可治癌
- 一箱土鸡蛋与半个西红柿
- 癌症疼痛-原因与诱因
- 癌症病人千万不要“任机器摆布”
- 人为什么活着?
- 我不孤单
- “红包”的诱惑
- 过度诊断也会害死人!
- 生命的统一
- 在路上
- 是谁在主宰奇迹的发生?
- 突然发现癌症咋办?
- 勇敢地抗击癌症的人
- 反思化疗(二)
- 奇妙的双螺旋世界
- 癌症误区9问(三)
- 癌症误区9问(二)
- 反思化疗(一)
- 能返老还童的再生医学??干细胞
- 癌症误区9问(一)
- 爽
- 癌中之王??肝癌
- 肺癌的基因化疗热灌注治疗
- 癌症病人怎么越治越多?
- 前列腺癌与PSA
- 放疗是否能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
- 癌症病人要参与治疗
- 灵谷苑
- 癌症与发烧
- 应该不应该告诉病人实情?
- 癌症应该不应该化疗呢?
- 可以放下你的手术刀,但不要丢弃...
- 肺癌的基因化疗热灌注治疗
- 癌症病人为什么会厌食?
- 惊
- 一个癌症病人的求生博文
- 癌症防不胜防
- 放疗是否能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
- 癌症病人如何面对腿肿?
- 活着
- 癌症病人容易患抑郁症
- 活着 是如此真实 美好
- 金色的收获
- 患难夫妻
- 癌症病人黄疸是咋回事儿?
- 复杂的“专家”
- 珍惜人生,笑对死亡
- 癌症基因治疗
- 癌细胞与人体长期共存,如同?种...
- 挣扎的希望(转载老妖的感恩)
- 2元钱一支的癌症化疗药
- 昨天我很累!
- “如果在癌痛与死亡之间选择…....
- 大姐的卵巢癌康复之路!
- 做人做事是老实?还是不老实呢?
- (转)抗癌现状:老式大炮打不中...
- 做医生真的很难!
- 不可放弃希望
- 免遭一刀,一针溶瘤!
- 癌症病人不让吃月饼,那吃什么?
- “快”与“慢”
- 为了救姐姐,他什么都放弃了!
- 作者:王斌|发布时间:2012-02-28|浏览量:652次
“为了救姐姐,他什么都放弃了!”
这是一位老妈妈对自己亲生儿子的“控诉”。我真的无法形容当时老妈妈说这句话,是“褒义”?还是“贬义”,更无法去描述老妈妈那苍老的面颊微微抽搐的复杂表情,是伤心?还是无奈?还是感谢?这是我人生中最为感叹的故事,忍了很久不得在这个平安夜说说这感人的事儿。二炮总医院肝胆外科王斌
那是一个很普通的晚上,母女俩千里迢迢的赶到北京“寻找那点儿光”。女儿“媛”是一个精明强干的金领,整天忙于工作,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终于被癌魔盯上,患上了晚期卵巢癌。时间不长,癌魔迅速侵犯了“媛”身体很多脏器。腹腔里长满了很多转移病灶,并且向上蔓延到胸腔,引起了左侧胸腔大面积的转移。肚子胀气、涨腹水,不能正常饮食,剧烈疼痛伴随她煎熬每一个夜晚。她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在国外朋友医生的推荐下,半信半疑的鬼使神差地来到了北京,找到了我。
我看过“媛”的全部病情资料,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凉气!病情很严重,治疗简直是无从下手。既然人家来了,我还是帮助她安排了病房,“媛”住下来了。我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和一帮子朋友驱车去雾灵山渡假。大家玩儿的正在兴头上,收到“媛”的一个又一个的短信,她感觉到自己快不行了,肚子涨涨的无法正常呼吸。闻此坏消息,我哪里还有什么心情游山玩水?唯恐出什么事情,心神不定的与朋友们吃过晚餐,就急匆匆地往京城飞奔。半路上又收到了“媛”的短信:“大哥!救救我啊!”我顿时慌了神儿,恰巧那是一个很恶劣的天气,我们急赶慢赶的还是在半夜回到了城里。我为了尽快赶到病房,半路下车打个的士匆匆赶到了医院,来到了“媛”的病房,这时已经是深夜12点钟了!
昏暗的病房里,“媛”萎缩在窄窄地病床上呻吟着,黑暗中瞪着一双求助眼神令人心里震颤。她的未来如何?我心里也没有什么底。
“媛”在北京接受了一个疗程的整合医学综合治疗方案,恰巧我出国期间无法亲自照料“媛”。刘全达主任和靳志涛主任代替我执行了整个治疗计划,精心地给“媛”做了一个又一个的治疗,“媛”出院回家休养康复去了。
时间飞逝,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听说我要去上海出差,“媛”安排了专车到上海来接我。我再次见到了“媛”,她还在休养中,身体还很虚弱,饮食还没有恢复正常状态。“媛”信奉佛教,一直在吃素。这是让我最不放心的事情,癌症病人需要营养,食疗是很重要的治疗与康复手段。而营养一定要全面均衡,食素者是很难保障人体所需要的全面营养。所以,我苦口婆心的规劝着。她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时地规避着什么。后来,大家都很熟悉了,她终于说出自己内心隐藏的故事。
她有一个很帅的弟弟,善良的弟弟信仰佛教已经好几年了,曾膜拜佛门名师。当姐姐发现病魔缠身,而且是世俗恐惧的晚期卵巢癌,为了寻找生命的未来,于是姐弟二人去参拜自己心中的大师。也不知道老师傅是依据什么“经说”,他很严肃的告诫姐弟俩,二人之间必须有一位“出家”修行才能化解孽缘。姐姐正在发病期间,怎么能带病出家呢?谁也万万想不到,弟弟就在那天的下午,独自一人走进深山隐居出家了!理由很简单:“为了救姐姐!”
啊?啊!啊??!!天下还有这等奇事儿?我闻此故事后,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难道弟弟出家另有缘故?难道弟弟人生黯淡?难道是弟弟缺少爱情和家庭?难道是弟弟性格与人不相容?难道?难道???我脑海浑浊了!活了大半生,自认为头脑敏捷富有逻辑性。此时,一切都乱了!糊涂了!也不知道是好奇心,还是什么恻隐之心。反正是我拒绝了人家安排的所有江南旅游节目,只希望能去拜见一下这个神秘的弟弟。去了解个究竟,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竟然会出现这样超脱世俗的事情?
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媛”终于同意让老妈妈陪同我进山“独家采访”。
去山里的路上,我们都很沉闷,很少交谈。这是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驱车来到一个寺庙前。这是一个很普通的一个寺庙,上书“清净定心场”。轻轻敲开紧闭的大铁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位白皙清秀而身材不乏魁梧的僧人。他双手合十,面带微笑。在这种神秘的气场里,我感觉那个微笑不亚于蒙娜丽莎。我左顾右盼在寻找“媛‘的弟弟,也不敢冒然瞎问。也许是人家早就看出我的心思,老妈妈拉拉我的衣襟,暗示他就是我们要选找的弟弟,老妈妈也称之为“××师傅”。师傅很儒雅的请我入座,我们在一杯清茶下,慢慢的聊起了宗教,聊起了佛经。聊天式的佛教文化交流,让我逐渐放松了紧绷的神经,我也煞有其事海阔天空地聊起了佛教。呵呵!我们聊着聊着,不经意中说起了杭州法华寺。2009年11月我曾经去过杭州法华寺(此博文依旧在我的小屋里存放着),而弟弟的师傅曾经就是杭州法华寺主持,如果时间对的话,2009年11月在杭州法华寺给我做专场“法事”,用“舍利子”给我“冠顶”的那位大法师也许就是弟弟的恩师。如此巧合?难道我们彼此之间真的有缘?因为,此次我和“出家”弟弟相遇,相见,相识,竟然是2011年11月,整整两年!呵呵呵!我晕!
天色已晚,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个神秘地寺院,离开了神秘的弟弟。为了尊重人家,谈话中我没有提起任何关于“出家”的话题,只是畅谈了佛教与人生。弟弟神态从始至终都是那样的平静,平静的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甚至是生畏。返回的途中,老妈妈指了指了不远处的一家颇具规模的工厂,说道:“这就是我儿子的企业,现在由媳妇儿接管了”。“媳妇儿?”弟弟竟然还有家庭?出家,媳妇儿怎么会能容忍?我真的憋不住的强烈好奇,急忙问道:“那媳妇儿启不是很伤心?俩人现在??”“媳妇儿没有说什么,仍旧照顾他们已经15岁的孩子,她尊重老公的选择!”老妈妈很淡定的回答。“那您二老是怎么想的呢?”这个问题一出口,我就很后悔,这个近于残酷的提问有些不懂事儿了!“他爸爸和我知道儿子出家这件事儿,你说能不......,但是我们都很尊重儿子自己的选择。”老妈妈还是诠释了我的质疑。坐在汽车前座的年过七旬老妈妈,昏花的双眼望着车窗外,嘴里嘟囔着:“为了救姐姐,他什么都放弃了!”在汽车后视镜的折射下,我看到了老妈妈眼里泛出的不知道是雨?还是泪?此场景让我的心口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捶击了一下!
我不想问了,也不再问了。我终于明白了“为了救姐姐,他什么都放弃了!”这句撕心裂肺的含义。弟弟生性豪爽,广交朋友,性格开朗,家庭和睦,儿女双全,事业有成。什么都不缺!什么都在一个下午里放弃了!他就是为了救姐姐而隐居深山修行!
真是“善有善报”,就在这个平安夜的前夕,“媛”发来了不可思议的短信:“大哥:我的检查结果出来了,PET-CT显示转移病灶代谢都没了,肿瘤指标三项都正常,CA125稍高44.38。我真高兴!小妹谢您了!”什么?CA125降到44.38?这简直是奇迹!“媛”来北京治疗前的CA125是1250!真是不可思议!我随即回复短信:“是弟弟的佛缘救了你!”
无独有偶,这几天又新认识了一位江南才子“夏”,更加清秀,更加儒雅。他几次求见,终于在我简陋办公室相识。他说:“为了救姐姐,我愿意付出一切!”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