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身高标准表来了!长高黄金期...
- 关于脊柱结核患者经常问到的几个...
- 海南微创脊柱外科学习班??欢迎...
- 海南微创脊柱外科学习班??欢迎...
- 漂亮的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
- 融合手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
- 椎间盘突出(包括PELD手术)...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化疗结合手术是治疗脊柱结核的最...
- 我的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彻底治愈吗...
- 关于外科治疗的原则
- 对外科医生手术技能成长规律的探...
- PELD手术和MED手术的相同...
- 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要讲道理
- PELD手术后患者的康复和保养
- 需要外科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是选...
- 椎间盘突出(包括PELD手术)...
- 美文欣赏-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发...
- 《从医一生一辈子幸福》??医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哪些应该手术治疗...
- 我给接受PELD手术的患者一个...
- 医学如此昂扬,又如此无力【转摘...
- 正确把握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后...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有必要放...
-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转载来...
- 脊柱内窥镜PELD下脊柱外科的...
- 局部化疗治疗颈椎结核的临床研究
- 患者手术的决心应该由谁下?谈L...
- 椎间盘突出症应该是治标还是治本...
- oswestry评分的方法
- 外科治疗原则和脊柱结核外科治疗...
- 外科手术治疗原则和腰椎疾病(椎...
- 保守治疗无效,决心外科治疗突友...
- 有位突友的康复过程,大家参考
- 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知识介...
- 谈谈各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疗效不好...
- 如何在家乡的父母和医生之间架起...
- 内窥镜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比开...
- 术前术后的康复锻炼
-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微创技术 ...
- PELD及其减压手术在中国的发...
- 2011年4月份301医院脊柱...
- 关注内窥镜手术后局部麻木的问题
- 脊柱结核如何选择治疗方法?
- 正确理解各种治疗方法和疗效的辩...
- 两个经皮脊柱内窥镜下手术录像
- 椎间盘突出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
- 内窥镜摘除腰间盘突出症的机理、...
- 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后续治疗...
- 椎间盘突出症为什么不求根治和彻...
- 医捷通网关于我院内窥镜手术的介...
-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研究
- 患者如何面对椎间盘突出症,如何...
- 浅谈结核的用药
- 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都能做臭氧...
- 腰椎间盘微创术后腰还很疼怎么办...
-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椎间盘突出治...
- 做了腰椎间盘微创手术后腰还很疼...
- 如何选择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和开...
- 脊柱感染临床治疗研究
- 听取医生建议是明智的选择(脊柱...
-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方法有多少...
- 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与买双鞋子一样...
- 外科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
- 区别脊髓神经损伤和神经功能障碍...
- 脊柱结核301临床分型的方法
- 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
- 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
- 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需要手术...
- 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否需要手术...
- 微创手术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研...
- 微创手术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研...
- 椎间盘核髓脱出手术风险如何?
- 骶管囊肿手术治疗进展
- 骶神经根囊肿(骶管囊肿)的简介
- 关于间隙感染患者经常问到的几个...
- 脊柱结核内固定要讲适应症
- 局部持续化疗和持续引流治疗脊柱...
- 经皮穿刺病灶清除灌注冲洗局部化...
- 经皮穿刺局部化疗治疗老年性脊柱...
- 解放军总医院脊柱外科简介
- CT引导下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在诊...
- 经皮病灶清除持续灌注冲洗治疗腰...
- 生物蛋白胶注射治疗骶神经根囊肿...
- 什么叫腰椎间盘突出症?
- 什么叫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椎间盘损伤包括哪三种类型及有...
- 腰椎间盘损伤包括哪三种类型及有...
- 哪些人容易患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临床表现?
- 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手术疗法:侧方...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切开手术治疗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切开手术治疗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手术方法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
- 手术方法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
- 生物蛋白胶封堵治疗骶神经根囊肿
- 生物蛋白胶封堵治疗骶神经根囊肿
- 微创手术治疗结核的机理及意义
- 微创手术治疗结核的机理及意义
- 脊柱结核的危害
- 脊柱结核的危害
- 关于脊柱结核患者经常问到的几个...
- 关于脊柱结核患者经常问到的几个...
- 关于脊柱结核患者经常问到的几个...
- 关于脊柱结核患者经常问到的几个...
- 脊柱结核分期及内固定手术指征
- 椎间隙感染的表现是什么?
- 椎间隙感染的表现是什么?
-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病因
- 脊柱结核的症状是什么?
- 脊柱结核有哪几种类型?
- 微创手术能为活动期脊柱结核的治...
- 继发性腰椎狭窄症
- 继发性腰椎狭窄症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脊柱结核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脊柱结核
- 经皮侧方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
- 经皮侧方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
- 不同的椎体结核有不同的蔓延途径...
- 不同的椎体结核有不同的蔓延途径...
- 脊椎结核分期及手术指征
- 脊椎结核分期及手术指征
- 脊柱结核内固定要讲适应症
- 脊柱结核内固定要讲适应症
- 从Iraq战争的过程理解微创治...
- 从Iraq战争的过程理解微创治...
- 从微创的观点看,脊柱结核首选不...
- 从微创的观点看,脊柱结核首选不...
- 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
- 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
- 例10、腰疼伴右下肢疼痛半年
- 例10、腰疼伴右下肢疼痛半年
- 例8、腰部疼痛伴双下肢疼痛6余...
- 例8、腰部疼痛伴双下肢疼痛6余...
- 例6、腰痛4个月加重伴右下肢麻...
- 例6、腰痛4个月加重伴右下肢麻...
- 椎间隙感染的表现是什么?
- 椎间隙感染的表现是什么?
-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病因
-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病因
- 微创方法治疗脊柱结核如何补充传...
- 微创方法治疗脊柱结核如何补充传...
- 脊柱结核的症状是什么?
- 脊柱结核的症状是什么?
- 微创手术能为活动期脊柱结核的治...
- 微创手术能为活动期脊柱结核的治...
- 脊柱结核分期及内固定手术指征
- 脊柱结核分期及内固定手术指征
- 关于脊柱结核患者经常问到的几个...
- 关于脊柱结核患者经常问到的几个...
- 脊柱结核的危害
- 脊柱结核的危害
- 骶神经根囊肿生物蛋白胶注射治疗...
- 骶神经根囊肿生物蛋白胶注射治疗...
- 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
- 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方法
- 脊柱结核内固定滥用(过度治疗)...
- 脊柱结核内固定滥用(过度治疗)...
- 局部持续化疗和持续引流治疗脊柱...
- 局部持续化疗和持续引流治疗脊柱...
- 经皮穿刺局部化疗治疗老年性脊柱...
- 经皮穿刺局部化疗治疗老年性脊柱...
- 椎体转移瘤和椎体中心型结核的鉴...
- 椎体转移瘤和椎体中心型结核的鉴...
- 脊柱结核和脊柱肿瘤的鉴别(作者...
- 脊柱结核和脊柱肿瘤的鉴别(作者...
- 微创方法治疗脊柱结核的理念(参...
- 微创方法治疗脊柱结核的理念(参...
- 【学术争鸣】活动期脊柱结核的微...
- 【学术争鸣】活动期脊柱结核的微...
- 【学术争鸣】活动期脊柱结核的微...
- 【学术争鸣】活动期脊柱结核的微...
- 【学术争鸣】活动期脊柱结核的微...
- 【学术争鸣】活动期脊柱结核的微...
- 后路髓核摘除术后融合与不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争议【转摘】
- 作者:张西峰|发布时间:2011-11-07|浏览量:556次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作者:岳勇,艾尔肯萨德尔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常见病、发病,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导致腰痛以及下肢放散性痛,引起病人痛苦自Mixter和Barr报道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以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已成成功治疗手段,国内外量的临床资料证实优良率为85%~95%。传统单纯后路髓核摘除手术要咬除部分椎板、切除黄韧带、摘除髓核等手术步骤,使神经彻底减压,使得大量患者得以康复。但是,手术后仍有很少部分患者恢复不良,出现腰痛、腰腿痛、下肢麻木恢复困难,X线片以及CT等相应的检查往往发现手术部位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刺增生、脊柱滑脱、椎管狭窄等相应的表现,使得患者不能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出现手术后再次腰椎间盘突出。因此,许多医生把手术后出现的恢复不良归结为手术后椎间隙变窄、脊柱不稳定所造成的,提出后路髓核摘除术同时,给予后路脊柱融合手术,以期望维持椎间隙高度以及腰椎手术后的稳定,得以解决传统单纯后路髓核摘除手术后残存问题。后路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应用于临床,成功地解决传统单纯后路髓核摘除手术后残存部分问题,减少了手术后腰痛、腰腿痛,但是也带来了临床上新的问题,如手术时间延长、出血增多、融合失败后假关节形成等,甚至出现手术后再次手术融合。针对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融合与不融合存在极大的争议。北京301医院骨科张西峰
Nachlas〔1〕1952年总结1941~1946年中间已有374名患者(年龄≤45岁,脊柱滑脱以及脊柱骨折除外),分别行融合与不融合治疗,融合组:118名,不融合组:256名,随访5~10年,融合的满意率为74%,不满意率为26%,后背痛46%,坐骨神经痛49%;不融合的满意率为60%,不满意率为40%,后背痛54%,坐骨神经痛47%;他认为没有理由相信在椎间盘切除同时行脊柱融合术的优点,是大于后期二期行脊柱融合术。他认为当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手术时,单纯腰椎间盘摘除即可。
Young〔2〕1959年总结1940~1950年中间已有1 005名患者,分别行融合与不融合治疗,融合方式后路和(H.graft),随访6~10年,融合组:坐骨神经痛满意率为70%,不满意率为30%,后背痛满意率为68%,不满意率为32%,不融合组:坐骨神经痛满意率为53%,不满意率为47%,后背痛满意率为48%,不满意率为52%:他推荐当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手术时,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满意的。
Bartr〔3〕1967年总结1947~1956年中间已有380名患者(脊柱滑脱以及脊柱骨折除外),分别行融合与不融合治疗,融合方式后路和(H.graft 84%,Hibbs 16%),随访>10年,融合组:满意率为78%,不满意率为22%。假关节发生率13.7%,其中25%失败是假关节,12.5%失败是手术后再次腰椎间盘突出;不融合组;满意率为70%,不满意率为30%,41%失败是手术后再次腰椎间盘突出,12%失败是手术后脊柱的不稳定性;他推荐当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手术时,单纯腰椎间盘摘除即可。
Frymoyer〔4〕1978年总结1952~1962年中间已有312名患者,分别行融合与不融合治疗,随访>10年,融合组;满意率为53%,不满意率为51.9%,假关节的发生是最常见失败原因,不融合组:满意率为48.1%,不满意率为51.9%;手术后同一阶段再次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是最常见失败原因,他推荐当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手术时,单纯腰椎间盘摘除即可。
N.Eie〔5〕1978年总结1967~1969年中间已有259名患者,分别行融合与不融合治疗,随访>10年,手术后最初2组满意率是相似的,满意率分别为88%~89%,在随后的随访中发现,单纯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有26%严重的疼痛发生,而融合组只有15%发生,不融合组:再次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10%,其他原因为17%;融合组假关节发生率9%,再次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3%,其他原因为3%。在手术后6~7年随访中发现:融合组是满意的,但是两组之间没有统计上的差异。手术后疼痛上融合组满意率为85%,不融合组:满意率为76%,手术后疼痛预防上可以有好的保护,但是同时指出:融合手术有更广范手术范围,而且有它自己并发症,他推荐当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手术时,后路融合术主要用于年轻人。
White AH〔6〕1987年总结1975~1985年中间已有69名患者,分别行融合与不融合治疗,随访>10年,手术方式采用双侧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其中融合组融合方式为椎间融合+内固定(Knodt rod),融合组:38人,不融合组:31人,椎管狭窄、脊柱不稳定、脊柱滑脱被除外,每患者均有腰椎间盘突出临床体征以及CT结果,69名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保守治疗。结果融合组38人在手术后比不融合组31人有明显长的休息时间,才能返回工作,融合组:优良结果满意率为11%,不融合组:优良结果满意率为29%;他推荐当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手术时,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没有必要的,融合术的结果是不能满意的。
Paul〔7〕1988年总结1974~1983年中间已有85名患者L4、5腰椎间盘突出,分别行融合与不融合治疗,平均随访7.3年,融合组:满意率为85%,不融合组:满意率为39%,融合组中假关节的发生是最常见失败原因,不融合组:手术后腰椎间盘进行性退化和再次腰椎间盘突出是最常见失败原因。从他的临床研究中得到结论:在L4、5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融合手术有明显的、长期的、好的结果。在L4、5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如果L3、4椎间盘不正常,不推荐融合L4、5椎间隙;如果L5S1椎间盘不正常,推荐融合L4、5、L5S1椎间隙;如果L5S1椎间盘正常,仅推荐融合L4、5椎间隙。他推荐:当L4、5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手术时,只要明显慢性后背痛病史以及在它们最初的X线片上有退行性改变,常规融合L4、5椎间隙。分析两组之间,2组据基本可以比较,不融合组有明显慢性后背痛病史(融合组慢性后背痛病史平均23.3个月,不融合组慢性后背痛病史平均44.8个月),以及在它们最初的X线片上有退行性改变。从他的数据可以看出,不融合组手术慢性后背痛病史平均偏长,有可能出现结果的偏移。
Malter〔8〕1998年总结比较了融合与不融合5年后并发症以及再手术率,分别行融合与不融合治疗,随访>5年,在6 376名患者中,1 041(16%)经历了融合手术,融合组:并发症为18%,不融合组:并发症为15%,调节基本数据后,在二次手术上,融合组略高于不融合组(relative risk 1.1)。脊柱融合有更多暴露、更多手术切除范围、更长的手术时间、更多的并发症、更多的手术花费,对于老年病人而言,脊柱融合有更多的死亡率。
Takeshima〔9〕2000年总结1986~1992年中间已有95名患者,分别行融合与不融合治疗,随访>5年(仅有单椎间隙腰椎间盘突出,年龄≤60岁,首次接受手术,脊柱滑脱以及脊柱狭窄除外),融合组:满意率为82%,不融合组,满意率为73%,融合组后背痛手术后减少更多,手术后融合组慢性后背痛发生率35%,不融合组慢性后背痛发生率61%,不融合组手术后同一阶段再次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是增加的,不融合组:手术后同一阶段再次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11%,融合组:为0%,不融合组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融合组,在融合组与不融合组,随时间延长,均出现椎间高度的下降,但是种变化与临床结果无关。他得出结论: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没有指征进行融合。
Malhar〔10〕2001回顾总结比较了融合与不融合腰椎间盘突出手术(1968~1970年),随访30年,所有的患者得到了随访,融合组:28人,不融合组:28人,融合组在放射学变化是不融合组2倍,但是,在2组临床功能结果上,并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别,对于融合组出现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仅有放射学的变化而没有临床症状相关的联系,其变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放射学上的变化并不意味功能的损害。在半步行走功能试验和up?and?go功能试验的结果中,在融合组与不融合组之间,没有明显的不同。融合组在放射学不稳定变化是14.2%,椎间隙狭窄为35.7%,不融合组在放射学不稳定变化是7.4%,椎间隙狭窄为18.5%。融合组平均丢失椎间盘高度5.7 mm,不融合组平均丢失椎间盘高度3.1 mm。融合组在放射学变化是不融合组的50%,这种在放射学差异并不伴随相应的功能的差异。
Satoh〔11〕2006年总结比较了融合与不融合,融合组:174人,不融合组:177人,融合标准:巨大椎间盘突出,阶段性不稳定。患者被分成4组,F?F(n=96)符合标准,行PLIF融合,nF?F(n=78)不符合标准,行PLIF融合;F?nF(n=30)符合标准,未行PLIF融合;nF?nF(n=147)不符合标准,未行PLIF融合;手术后随访5年,比较临床以及放射学标准,与F?nF相比,F?F和nF?F有明显优良结果。他得出结论:腰椎间盘突出中巨大椎间盘突出,阶段性不稳定融合治疗(PLIF)有明显优良结果。
胡有谷〔12〕提出后路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指征:(1)T12L1,L1、2高位椎间盘突出。因为胸腰段高位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后,由于力学的原因,使得另一阶段椎间盘易于突出。(2)全椎板切除并关节突切除,手术后易于发生腰椎失去稳定以及滑脱,不融合的优良率为35.7%,融合的优良率为73.1%。(3)合并有腰椎管狭窄,在减压时脊柱后路骨性因素去除过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4)极外侧椎间盘突出,手术中去除一侧关节突,影响脊柱的稳定性。(5)合并有腰骶骨发育畸形,手术后,由于力学的原因,使得另一节段椎间盘易于突出。(6)手术后再次腰椎间盘突出,脊柱后路骨性因素去除过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后路融合术不适合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
阮狄克〔13〕认为后路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指征:(1)节段性不稳定;(2)多节段椎间盘突出;(3)伴有巨大终板破裂。(4)全椎板切除并关节突切除。(5)极外侧椎间盘突出,手术中去除一侧关节突;(6)再次突出翻修。后路融合术不适合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