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接触过的西晋太康二年古琴“...
- 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
- 令人“头痛”的头痛??《中老年...
- 内功针刺治疗经筋病(二)
- 关于“穴位”一词英文翻译的一点...
- 胥荣东的博客地址http://...
- 鄙人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筋...
- 本人新书《筋柔百病消》可在线阅...
- 胥荣东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
- 贵州卫视将播放鄙人主讲的养生节...
- 方舟子说经期性生活不影响健康也...
- 鄙人从本周一开始在北京卫视《养...
- 我曾接触过的西晋太康二年古琴“...
- 内功针刺治疗经筋病(一)
- 令人“头痛”的头痛??《中老年...
- 伤寒论中的方言土语(转载)
- 养生,从“上守神”开始《中老年...
- 话说中医
- 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关于李小龙与大成拳
- [精] 实习心得
- [精] 上守机
- 欲灭中医先灭汉字
- 针灸名医黄石屏(转载)
- 祝针灸万岁!-------毛泽...
- [精] 何谓导师
- 附子 锁谈 (转载)
- 王婆卖瓜一下
- 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究竟是什么...
- 记住这位网友的话
- 批评笔者的文章
- “信不信中医”是个假话题!
- [精] 近期即将发表的论文:《...
- [精] 近期即将发表的论文:“...
- 《大成拳养生功法》内容提要
- [精]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
- 大成拳宗师王芗斋
-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武术
- 郭云深的半步崩拳
- 我的习拳之路
- 转载:意拳.大成拳文章汇编目录...
- 《黄帝内经》针法探秘
- [精] 大道无门
- 针刺治神与导引行气
- 说说中风
- 与疼痛说再见--带状疱疹的防治
- 何谓“刺家不诊”
-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释疑
- “谷气来也徐而和”析疑
- “以经取之”释义
- “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的真实含...
- 《九针十二原篇》说些什么(草稿...
- 带状疱疹可针灸治疗吗?
- [精] “陷脉”“中脉”释疑
- [精] 阿是穴释义
- [精] 《灵枢》释疑四则
- 趣谈阿是穴
- “上守机”释义??2
- [精] “上守机”释义??1
- 拳道中枢(大成拳论) 转载
- 内功针刺点穴疗法
- 《禅拳合一的中国武术---大成...
- 侠骨佛心??纪念王选杰先生
- 神奇的灸疗!
- 桩法
- 试 力
- 试力形式
- 大成拳里的步法练习
- 《转贴》站桩悟道
- 作者:胥荣东|发布时间:2009-09-27|浏览量:1354次
街头武师
这两周与家父有过两次海阔天空的长谈,一次偏重于养生,一次偏重于实战。从这两次的长谈中,颇有感慨。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针灸科胥荣东
1、
对于以养生为核心的武学观点,我与家父几乎在所有方面都达成了一致。对于如何保养身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贯彻养生之道,我的透彻认识和家父多年来的执持完全相互印证。 但几乎一切具体的内容和细节,基本上都是老生常谈,不值一提。
2、
而对于以实战为核心的武学观点,我和家父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反思之后,我认为,家父对于武学的观点,实际上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目前中国武功界(我说的是那些有过非常好的实战成绩的一部分人,不包括那些自己演演就算的人)所共同存在的一个现象。
1)
我觉得,他的武学观点是模糊不清的。对于什么是武,其实他们并不关心,他们只是关心一件事,就是“我就很强,已经经历过的对手,不比我强,将要经历的对方,无论多强,我也不怕。”(那潜台词就是:我决不会输给他。)
2)
我把这种武学称之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武学。
3)
不错,这些武学的确经历过了实战的证明,无论是经年训练的、还是什么也没练天生好斗的,均在这些高手面前无所施为。
4)
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这些高手,经过真正的高手之间反复的实战检验吗?事实上,他们的大多数的战例,对手都只是实战能力并不非常强的人。 我习惯性地以现代足球等运动来举例说明我的“有比较才有鉴别”的观点,可家父不屑一顾。
5)
然而事实是无法用曾经的实战成绩来改变的。 家父无论摔倒过多少人,但是他并没有摔倒过任何一个国家级、世界级的摔跤选手;无论他打败过多少人,但是他并没有打败过类似于赵道新、曹宴海这样的真正的同样历经实战检验的大高手。他的对手无论多么强悍,终究也只是一些地方性的高手、身手强悍的地痞流氓而已。
6)
中国的武功界始终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总以为高手深藏于民间、深藏于名山古刹,可是从家父这样一个已经算是隐藏于民间的实战高手,他的水平固然不可否认,但是这种水平就算是最高的武功???
7)
我认为,事实就是:实战的武功的境界是存在档次的。这种档次不是以简单的表面的战绩来决定的。而是由实战对决的双方,对规则的熟练程度、反复较量之后的训练体系与技术体系的进步情况、高手反复较量之后优胜劣汰的情况来决定的。
8)
中国的武术,从实战来说,需要由那些经历过实战考验的高手互相进行较量,才能对训练体系、技术体系进行甄别。没有这种甄别,所谓的中国功夫将永远只是功夫片、武侠小说里的功夫。而不会是被世界实战武功界广泛认可的真正的“中国功夫”。
9)
李小龙得到了世界实战武功界的认可,并且有人认为现代的综合格斗比赛正是李小龙的思想的发展得来的结果。我们暂且把这种说法当作是真的,那么,既然已经有了这样的平台可以展现实战武功的高低,我们是否应该想办法去证明我们的功夫呢?
10)
曾经,看到巴西人认为自己的柔术是世界上最高的武学,我深感滑稽,可是,看过巴西柔术对武道的理解之后,我才明白自己对于中国功夫以外的功夫不屑一顾的心态是多么的滑稽。放开眼界,深入研究,才能看到更多的、更深层次的东西。
11)
不要去计较孙门强还是大成强,不要去争论孙存周、王芗斋、孙禄堂、李书文、杜心武。。。他们谁更强、他们所代表的体系谁更强,让这些人的传人、或者这些体系的代表者(而不是沾了一点边的人、或者本身身手就很强仅仅练过几天某种体系的功夫的人),走上更大的舞台,通过探讨、谈判,确定规则、适应规则,反复较量(而不是通过一两次较量就论长短),然后我们就可以很明确地看到,所谓的中国功夫究竟是什么? 我们也就必将很快地看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功夫。
12)
不要对我们的散打说长道短,想办法发展它才是正道。训练出更多的高手,修改规则以适应 K1之类的各种世界综合格斗的擂台,通过实战的比赛证明我们自己。当我们的人当中出现象播求、彼得?阿兹、菲朵这样的人物的时候,我们才真的可以为我们的中国功夫去欢呼。
13)
总而言之,还是曾经说过很多次的那句话:“有比较才有识别”! 不妨称之为“以比较为中心”的武学。
14)
因此,虽然我很明白家父的武功并不是最高(尽管他自己天真地这么认为),但是我依然非常崇拜家父的武功,因为他的功夫不是在人前表演、不是自己胡吹神侃出来的,而是在一个曾经的江湖里,与人一次又一次动手对搏,在饭前酒后,说动手就动手,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中拼搏出来的。 按照我的说法:是经过了一定范围的比较得来的。
15)
只是,这种比较的范围其实很有限(尽管其中还有孙门的正宗传人、还有陈太极的高手)。但是这些战绩依然只是证明了他是一个有很好的功夫的人,而根本没有证明他的功夫有多么高。(因为那些对手的实战功夫是无法衡量的。)
16)
以上的基本观点,我觉得基本可以适用于整个中国武学。(我说的不是表面上的中国武术,那从来不是我研究的对象。)
3、
几个很有意思的补充:
1)
在胥荣东的描述里,有这样一段:“当年徐谷鸣先生等美国武术代表团来访,不巧先生右脚突然受伤行走极为不便,但见面时间却早已约好,先生随口问我们几位年轻弟子:要是我输了怎麽办?大家面面相嘘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只听先生斩钉截铁地说道:只要我能活动就不可能输!其自信的神态及王者的气魄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令人至今难以忘怀。”
这段话如果细细玩味,其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深思。
2)
对于中国足球,维拉潘曾说过一句话:如果中国足球在亚洲还怕这个、怕那个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到世界杯去了。
3)
我个人深喜王芗斋的武学,并以站桩为我终身最大的业余爱好,借此研究中国的武学,对于意拳,可谓爱之深,然亦疑之切。 希望看得见的将来,一切都能有改观。
4)
关于废除中医的争论,虽然偏颇的可以。但是其中的很多说法很有意思。而这些说法,对于中国的功夫,也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http://www.wushu2008.cn/viewthread.php?tid=29504&page=1#pid221368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针灸科胥荣东
1、
对于以养生为核心的武学观点,我与家父几乎在所有方面都达成了一致。对于如何保养身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贯彻养生之道,我的透彻认识和家父多年来的执持完全相互印证。 但几乎一切具体的内容和细节,基本上都是老生常谈,不值一提。
2、
而对于以实战为核心的武学观点,我和家父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反思之后,我认为,家父对于武学的观点,实际上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目前中国武功界(我说的是那些有过非常好的实战成绩的一部分人,不包括那些自己演演就算的人)所共同存在的一个现象。
1)
我觉得,他的武学观点是模糊不清的。对于什么是武,其实他们并不关心,他们只是关心一件事,就是“我就很强,已经经历过的对手,不比我强,将要经历的对方,无论多强,我也不怕。”(那潜台词就是:我决不会输给他。)
2)
我把这种武学称之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武学。
3)
不错,这些武学的确经历过了实战的证明,无论是经年训练的、还是什么也没练天生好斗的,均在这些高手面前无所施为。
4)
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这些高手,经过真正的高手之间反复的实战检验吗?事实上,他们的大多数的战例,对手都只是实战能力并不非常强的人。 我习惯性地以现代足球等运动来举例说明我的“有比较才有鉴别”的观点,可家父不屑一顾。
5)
然而事实是无法用曾经的实战成绩来改变的。 家父无论摔倒过多少人,但是他并没有摔倒过任何一个国家级、世界级的摔跤选手;无论他打败过多少人,但是他并没有打败过类似于赵道新、曹宴海这样的真正的同样历经实战检验的大高手。他的对手无论多么强悍,终究也只是一些地方性的高手、身手强悍的地痞流氓而已。
6)
中国的武功界始终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总以为高手深藏于民间、深藏于名山古刹,可是从家父这样一个已经算是隐藏于民间的实战高手,他的水平固然不可否认,但是这种水平就算是最高的武功???
7)
我认为,事实就是:实战的武功的境界是存在档次的。这种档次不是以简单的表面的战绩来决定的。而是由实战对决的双方,对规则的熟练程度、反复较量之后的训练体系与技术体系的进步情况、高手反复较量之后优胜劣汰的情况来决定的。
8)
中国的武术,从实战来说,需要由那些经历过实战考验的高手互相进行较量,才能对训练体系、技术体系进行甄别。没有这种甄别,所谓的中国功夫将永远只是功夫片、武侠小说里的功夫。而不会是被世界实战武功界广泛认可的真正的“中国功夫”。
9)
李小龙得到了世界实战武功界的认可,并且有人认为现代的综合格斗比赛正是李小龙的思想的发展得来的结果。我们暂且把这种说法当作是真的,那么,既然已经有了这样的平台可以展现实战武功的高低,我们是否应该想办法去证明我们的功夫呢?
10)
曾经,看到巴西人认为自己的柔术是世界上最高的武学,我深感滑稽,可是,看过巴西柔术对武道的理解之后,我才明白自己对于中国功夫以外的功夫不屑一顾的心态是多么的滑稽。放开眼界,深入研究,才能看到更多的、更深层次的东西。
11)
不要去计较孙门强还是大成强,不要去争论孙存周、王芗斋、孙禄堂、李书文、杜心武。。。他们谁更强、他们所代表的体系谁更强,让这些人的传人、或者这些体系的代表者(而不是沾了一点边的人、或者本身身手就很强仅仅练过几天某种体系的功夫的人),走上更大的舞台,通过探讨、谈判,确定规则、适应规则,反复较量(而不是通过一两次较量就论长短),然后我们就可以很明确地看到,所谓的中国功夫究竟是什么? 我们也就必将很快地看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功夫。
12)
不要对我们的散打说长道短,想办法发展它才是正道。训练出更多的高手,修改规则以适应 K1之类的各种世界综合格斗的擂台,通过实战的比赛证明我们自己。当我们的人当中出现象播求、彼得?阿兹、菲朵这样的人物的时候,我们才真的可以为我们的中国功夫去欢呼。
13)
总而言之,还是曾经说过很多次的那句话:“有比较才有识别”! 不妨称之为“以比较为中心”的武学。
14)
因此,虽然我很明白家父的武功并不是最高(尽管他自己天真地这么认为),但是我依然非常崇拜家父的武功,因为他的功夫不是在人前表演、不是自己胡吹神侃出来的,而是在一个曾经的江湖里,与人一次又一次动手对搏,在饭前酒后,说动手就动手,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中拼搏出来的。 按照我的说法:是经过了一定范围的比较得来的。
15)
只是,这种比较的范围其实很有限(尽管其中还有孙门的正宗传人、还有陈太极的高手)。但是这些战绩依然只是证明了他是一个有很好的功夫的人,而根本没有证明他的功夫有多么高。(因为那些对手的实战功夫是无法衡量的。)
16)
以上的基本观点,我觉得基本可以适用于整个中国武学。(我说的不是表面上的中国武术,那从来不是我研究的对象。)
3、
几个很有意思的补充:
1)
在胥荣东的描述里,有这样一段:“当年徐谷鸣先生等美国武术代表团来访,不巧先生右脚突然受伤行走极为不便,但见面时间却早已约好,先生随口问我们几位年轻弟子:要是我输了怎麽办?大家面面相嘘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只听先生斩钉截铁地说道:只要我能活动就不可能输!其自信的神态及王者的气魄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令人至今难以忘怀。”
这段话如果细细玩味,其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深思。
2)
对于中国足球,维拉潘曾说过一句话:如果中国足球在亚洲还怕这个、怕那个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到世界杯去了。
3)
我个人深喜王芗斋的武学,并以站桩为我终身最大的业余爱好,借此研究中国的武学,对于意拳,可谓爱之深,然亦疑之切。 希望看得见的将来,一切都能有改观。
4)
关于废除中医的争论,虽然偏颇的可以。但是其中的很多说法很有意思。而这些说法,对于中国的功夫,也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