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接触过的西晋太康二年古琴“...
- 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
- 令人“头痛”的头痛??《中老年...
- 内功针刺治疗经筋病(二)
- 关于“穴位”一词英文翻译的一点...
- 胥荣东的博客地址http://...
- 鄙人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筋...
- 本人新书《筋柔百病消》可在线阅...
- 胥荣东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
- 贵州卫视将播放鄙人主讲的养生节...
- 方舟子说经期性生活不影响健康也...
- 鄙人从本周一开始在北京卫视《养...
- 我曾接触过的西晋太康二年古琴“...
- 内功针刺治疗经筋病(一)
- 令人“头痛”的头痛??《中老年...
- 伤寒论中的方言土语(转载)
- 养生,从“上守神”开始《中老年...
- 话说中医
- 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关于李小龙与大成拳
- [精] 实习心得
- [精] 上守机
- 欲灭中医先灭汉字
- 针灸名医黄石屏(转载)
- 祝针灸万岁!-------毛泽...
- [精] 何谓导师
- 附子 锁谈 (转载)
- 王婆卖瓜一下
- 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究竟是什么...
- 记住这位网友的话
- 批评笔者的文章
- “信不信中医”是个假话题!
- [精] 近期即将发表的论文:《...
- [精] 近期即将发表的论文:“...
- 《大成拳养生功法》内容提要
- [精]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
- 大成拳宗师王芗斋
-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武术
- 郭云深的半步崩拳
- 我的习拳之路
- 转载:意拳.大成拳文章汇编目录...
- 《黄帝内经》针法探秘
- [精] 大道无门
- 《转贴》站桩悟道
- 针刺治神与导引行气
- 说说中风
- 与疼痛说再见--带状疱疹的防治
- 何谓“刺家不诊”
-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释疑
- “谷气来也徐而和”析疑
- “以经取之”释义
- “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的真实含...
- 《九针十二原篇》说些什么(草稿...
- 带状疱疹可针灸治疗吗?
- [精] “陷脉”“中脉”释疑
- [精] 阿是穴释义
- [精] 《灵枢》释疑四则
- 趣谈阿是穴
- “上守机”释义??2
- [精] “上守机”释义??1
- 拳道中枢(大成拳论) 转载
- 内功针刺点穴疗法
- 《禅拳合一的中国武术---大成...
- 侠骨佛心??纪念王选杰先生
- 神奇的灸疗!
- 桩法
- 试 力
- 试力形式
- 大成拳里的步法练习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文本全十期 第五期 斜步桩??托球,按球,托宝贝桩
- 作者:胥荣东|发布时间:2009-09-28|浏览量:1890次
A:上一讲胥荣东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斜步桩中矛盾桩的动作要领。
在矛盾桩的基础上生发出其他的桩法,在本讲中胥老师将向我们
演示托球桩、按球桩和托宝贝桩的具体动作要领。
《尚书》提到一句话
对现在开药也好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针灸科胥荣东
服药的人很有指导意义
尚书里调强的一个是
药弱 疾弗瘳
药不瞑眩 厥疾弗瘳
就是吃中药没吃到
头有点发晕的状态
这病是不会好的
我们刚才谈了
这么多的理论问题
说到底呢
大家还是一头雾水是吧
因为谈的都是很空泛
都是一些精神上的
一些思维上的
具体呢必须落到行动上
要不听了半天没有任何益处
作为中医内科也好
针灸也好
它需要一定的刺激量
包括咱们现在以后
谈到练功也好
它要一定的量
你说每天我练三分钟
可能这跟不练差不多了
当然三分钟比不练也要好
所以咱们好多本质的东西
在《黄帝内经》
以前的著作里提的很多
后世好多东西呢
基本是沿袭了内经的思想
包括中医内科
中医的针灸 按摩 养生
把这内经的这些思想呢
它细化
当汉代张仲景老先生呢医圣
他把这个《黄帝内经》思想呢
用中药表现出来
所以在黄帝内经里面
谈中药的方子比较少
内经十三的方子
重点谈到
养生 针灸 按摩这些
理论是经络了
所以咱们这个学习的话
把这个传统的
这种思想学到了
然后你在练
具体功法的时候
你才有一个主线
要不然你光学这个形
我教你个形你就跟着练
最后为什么效果老不好
因为你不理解
为什么这样做
你不理解这本质
甚至呢今天我教你的形这样
下次又这样了
好多同学就疑惑了
为什么你教那个那么练
今天又这么练了
为什么
因为这些形式不是第一位的
不能说不重要
它不是一个关键的东西
所以你把这些灵魂学到了
把这些守神学到了
再学具体动作的时候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
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
你的性格不一样
完全自己可以去变化
所以这个就是
学东西要学到本质 学到精髓
不能学一个形式
所以咱们有些电视剧也好
你看模仿一些领袖
往往模仿得不到位 为什么
因为你形都可以模仿
服装呀 包括脸形
有的脸型酷似
但是呢你学不到领袖的精神
你演毛主席 你演周总理
很难演到位 为什么呢
学不到神
这个养生也一样
咱们要强调神
形是你跟我做的差一点
没有关系
你比我放松
那比我可能练的效果还要好
因为我这些形
是为这个神服务的
B:托球桩是矛盾桩里一个重要的桩法,它由矛盾桩演变而来,
它强调在锻炼时保持轻松的状态,用心体会大成拳养生术
自然和谐的传统理念。
接下来呢
咱们做一些具体的
一个运用的方法
作为武术来说呢
它是作为一些具体的招式
实际上作为养生来说呢
这些招式对身体
有很好的一个养育作用
所以咱们下面讲一个
斜步的托球桩
这也是从矛盾桩变化来的
我们大概
把这个矛盾桩先摆一下
手形稍微一变
就把这球托起来了
这个为什么呢
因为这桩相对矛盾桩来说呢
比较容易练一点
它这个不像那么用力
矛盾桩说是放松呀
但是因为它这个
有这个左右的配备
前后的配备
还是比较累的
这个呢相对就好一点
似乎轻轻两个手
在托着球 不要用力
体会这种放松
体会肩往下坠的感觉
这样呢假如体能
稍微差一点的人呢
容易练得时间长一点
基本的身上要领
跟这个矛盾桩是一样的
因为它这个
从那边演化过来的
下肢的要领也是一样的
看远处慢慢收回来
但是绝对不能闭眼睛
所有矛盾桩都要求睁开眼睛
但是不要瞪着眼睛去练
似闭非闭 但是能看见外界
甚至再远的地方
你能看见 但不要盯着去看
站得累了 慢慢放下来
这个呢根据自己体力而定
能站多长时间 站多长时间
假如体质好的话
你可以站二十分钟 半个小时
一般的人站二十分钟
可能就挺累了
这样慢慢的就放下来
咱们养生呢 不要强求自己
去达到多大的运动量
这相对来说 有矛盾桩基础
这桩比较容易掌握
C:如果掌握了矛盾桩的主要动作要领,在练习托球桩时就会相对简单,
初学者在练习时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胥荣东老师将给出更加具体
详实的动作讲解。
这个也是不要用力
衣服还是要虚一点 不要夹实
这往往大家有时候一托
这就夹实了
好像容一个球
这手也是不要伸太直 曲一点
从这矛盾桩稍微一变就成
有点托的意思
不要这个用太强的意念
还要放松
表情也是尽量放松
好像给人很和蔼的感觉
这样你这个气息容易通畅
身心容易调和
胯再稍微掖一点 前三后七
腿要分出虚实来
身上分出虚实来
手适当的高一点都成
眼睛往远处看
往远处看呢
同时那目光又慢慢收回来
不要盯着远方
好像很模模糊糊去看
实际上也不是看
就是把这个意念也是
似乎在看
但是眼睛不要
盯着具体目标
这样呢容易养自己的神
要含蓄 守神
慢慢放下来
这就是站的挺好
D:按球桩简单易行,但是它讲求对身体重心的把握,因此在练习过程中
需全身放松,凝神定意。相信在按球桩的练习中一定会有身体舒适轻灵,
气血畅通的感觉。
这个矛盾桩开始站好姿势
然后呢再变换一下
两个手轻轻的向前下扶按
有点扶有点按的意思
这个也是
感觉身上好像要凌空腾起来
感觉一种很轻灵的感觉
重心也是分成那个前三后七
双手也是有前后的这种配备
别的要领跟这个
矛盾桩基本相同
好像按两个球
在水里漂着两个木球
我轻轻按住
开始练的时候可以想到
按两个木桩很稳很舒服
到一定程度呢按两个球
这球想要漂走 我给它拢住
所以实际上是活的
但是呢这要不能露出来
所以叫意不露形
外表什么都看不出来
慢慢的你体会这种身体
在静息状态下
内在的运动
这就比较复杂
开始体会不到不要勉强
你就开始体会扶着
两个木头桩子就可以了
很舒服 太阳一晒很舒服
这样慢慢就站
这样对整个腰胯的锻炼呢
比正步桩要更有针对性
左右都可以交替练
大家在初学的时候呢
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这个问题呢
自己往往发现不了
现在呢我请一个我的学生
演示一下初学者
可能出现的一些错误
这样我纠正一下
大家看看自己会不会
有类似的问题
按的同时感觉身上要起来
感觉要凌空飞起的那种感觉
那个鹰它要飞的时候
它翅膀往下扇
身体都能悠起来
体会那种感觉
慢慢练了以后
整个人体他感觉很轻松
走路也很轻
很轻灵呢它又很稳定
最后这个身体感觉是很矫捷
它不一定是用翅膀
它就习惯了
那鸟飞起来那个
翅膀动 脚要蹬
两个配合起来
这个是向下 往下
头往上领
这强调头向上领的感觉
这脊柱它有个牵拉的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呢
这脊柱它就得到
一个很好的锻炼
重心往后呢
对这个腰肌它有
左右不同的锻炼作用
这边相对紧 这边就松
反复的锻炼
腰肌的力量会比较大
有些腰肌劳损呢
他会 练练会有一定的帮助
E:托宝贝桩是斜步桩法中一个很有趣的桩法,
在练习过程注意对力量的把握,如手中
托了一个小宝贝,既不可用力,也不敢松手。
更应保持一种愉悦快乐的心态进行练习。
那么下面介绍一个
很有意思的桩法
叫托宝贝桩
这个还是从矛盾桩
开始摆好这个姿势
找好感觉以后
慢慢的两个手轻轻前伸
为什么叫托宝贝桩呢
这两个手有点
向内向上的意思
就指咱们那个小宝宝
刚出生不久的
不要太大的小孩
太大了抱着很累
那刚出生两三个月的小宝宝
尤其自己的孩子
抱起来特别有感觉
很软忽忽的
你也感觉他很温柔
抱起来也不费力
既不能松开
因为松开他就摔了 又不能使劲
因为小宝宝很轻 他很软
轻轻的 他也不沉
你心情也很高兴
然后手底下感觉很柔软
不要用力
你想你自己的小孩在手里
你会很轻柔的
很用心的去抱着他
还有呢心里他会很高兴
这是一个象形
因为他实际上把这个托在这个
托宝贝
他不是抱宝贝 他不是这样抱着
是托 把小宝宝托起来 轻轻的
慢慢体会这种意境
慢慢的把这种意念呢
全都去掉
就在这里练
但是把这种神留下了
这种托宝贝这种感觉
自己的宝宝托着 很用心
绝对不能有丝毫的疏忽
你像你这么高的个子
小宝宝一松手就摔坏了
所以精神很专注
但是呢 又很放松
心里又很高兴
找这种感觉 慢慢去体会
这个有小孩的朋友呢
很容易体会
但是你把这种精神状态
这种专注用到练功里面
但是又不要焦虑
你不要想着这宝贝别掉下去
它毕竟是练功
把这意念假借一下
慢慢的你把这感觉
找到了就行了
主要避免什么
他练功有时候
这个精神很纷乱
思维很杂
或者他精神太空洞
太空洞也不对
这禅宗叫做枯如死灰
这禅宗当中有一句话
说一个老太太供养一个出家人
这个出家人呢
定力很好
她有次让这个女孩给他送吃的
就供养这个人
结果她想试试
这个禅师的定力如何
她想这女孩亲近一下禅师
当然禅师他修得很好了
他定力很强了
根本就不受这个诱惑
但是他说一首诗
结果老太太就给他轰走了
他说什么
枯木倚寒? 三冬无暖气
为什么老太太给他轰走了
老太太这个功夫很深
很有见地 这种叫枯禅
当然你可以是
所以有的禅宗讲
对镜心不起 菩提日日长
这心念都没了
这庄子讲叫做心死
哀莫大于心死 这是不对的
站桩也一样 要有生机
所以叫托宝贝桩
F:胥老师将在以下的内容中为初学者纠正一些不恰当的
动作要领,使练习者的动作更加的合理规范。
托 近一点
你看那宝宝很小
你离太远了
那宝宝哪有这么大是吧
那么大宝宝你也托不动了
比较近 近到什么程度
跟自己头差不多
因为这宝宝不是很大嘛
刚出生两三个月
甚至一两个月 很小
手前后有一点变化
手也别太弯 有点托
有点向中间挤的感觉
因为你一松 宝宝很活泼
体会这种
所以所有站桩也是
不要站成那个死桩
为什么要托宝贝
为什么要水中浮球
让你站的很松很活
但你又不要
去把自己弄得很焦虑
要放松 左右都可以站
膝盖往前顶一点
两个手 别太远
宝贝没有这么大嘛
轻轻的托起来 很松
找那个感觉
心里又很高兴
因为他不是义务
是自己想抱呀 想托他
有点那个抱着玩的感觉
不是当保姆 是自己的孩子
当保姆他为了工作
有时候可能
心情没有那么愉快
再近一点 向里面夹
又夹又托 就这个感觉
放松 嘴也是张开一点
这做的就挺好 这样练就挺好
G:本节所讲到的三个桩法都与矛盾桩有着相同的原理。
在站桩过程中要重视对意和神的领会。
这斜步桩呢
这一期咱们就介绍这么四个桩
主要要领
跟这个矛盾桩是一致的
只是这个意念不同
形态上有些区别
脚的步法上差不多
主要在手形和身形的变化上
主要要点是
还是咱们反复强调的
但求神意足 不求形骸似
不要过于这个
拘泥这个姿势
主要练得身体舒服 心情高兴
这就达到目的了
咱们下期还要介绍几个斜步桩
这期就到这里
剩下有这个托球的
这个是按球桩
H:为了加深大家对于斜步桩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将就本节所讲到的桩法进行一下回顾。
托球桩: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翻转,掌心在外,向身体的前外方撑出少许,
五指分开。意想双手推一水中之木球,周身放松,目光远望。
按球桩: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放低,置于身体前外侧,五指分开,
指尖向前,意想双手按水中之木球,周身有挺拔向上之意。
托宝贝桩: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双手向胸前拉回,并向左右稍分开,掌心相对,
十指分开,自然弯曲,周身自然放松,意想双手托抱婴儿。
I:本期节目胥荣东老师为大家讲述了斜步桩的一些动作要领,下一讲胥老师将为大家
介绍试力的相关内容。
斜步桩(下)
节目导视:上期节目胥荣东老师传授了矛盾桩以及衍生而来的托球桩、托宝贝桩等几种斜步桩法。本期节目,我们将跟随胥荣东老师继续学习斜步桩其它桩法,一起领会大成拳的奥妙所在。
同期:
首先我们还是从《内经》谈起
因为我们谈养生
离不开《内经》
咱们现在经常提到一个词
这个词特别好 叫什么词呢
叫治未病
就是没有得病的时候咱们要治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好的
预防学思想
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一点
就是治未病这个词
到底从哪出来的
当然大家知道
这是出自于《黄帝内经》
但是到底出自于
《黄帝内经》哪一篇呢
这学过《内经》的朋友都知道
这是在《黄帝内经》第二篇里边
《四气调神大论》
所以紧接着第一篇养生完了以后
第二篇还是在谈养生 谈治未病
在这一篇结尾讲
夫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假如这病得了以后你再治
叫做犹如
斗而铸兵 渴而掘<穿>井******************************************
这个是来不及了
说现在渴了再挖个井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已经得病再治
现在呢
咱们现在好多医疗机构
包括咱们医院 诊所
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
得了什么阑尾炎了
得了肺炎了
得了肿瘤了
大夫这个治病的能力
他有他的局限性
所以在《内经》里
反复强调这句话
叫做病为本 工为标
什么意思
病人 你得了病
这是一个主要的矛盾
医生 医疗单位
医疗技术这些都是一个外因
那怎么办呢
所以要治未病
在这病没有出现之前
我们就预防它
或者这个病刚有点苗头
有点征兆的时候
我们就把它
让它逐渐转化到一个正常的状态
因为人体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在某种程度上
这个疾病是可以被治疗
甚至被治愈的
有些疾病是可以治愈的
不一定非得要手术
这手术就属于典型的治已病
这样对病人的创伤 打击
都是很大的
所以我们要把《内经》的
养生学思想给它发扬光大
咱们又回头讲到
这个《四气调神大论》
大家天天说治未病
大家马上想到
那我感冒之前我预防点
吃点板蓝根
当然这个东西也是可以的
但是这个不是《内经》
治未病的本质思想
那么《内经》治未病的
本质思想是什么呢
我们从内经的原文就可以看来
叫做《四气调神大论》
为什么说四气呢
在讲四个季节
不同的养生方法
解说:正如胥荣东老师所讲,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记载。其中《四气调神大论》更是告诉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调摄精神活动,以适合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从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对应这一理论,大成拳有哪些具体的招式和方法呢?
接下来咱们做一些
具体的一个运用的方法
作为武术来说呢
它是作为一些具体的招式
实际上作为养生来说呢
这些招式对身体
有很好的一个养育作用
咱们这期还是接着讲斜步桩
矛盾桩引发出来好多桩法
这个也是一样
咱们先从矛盾桩摆好姿势
基本要领是一样的
然后这跟矛盾桩正好相反
为什么呢
两个手向外张 向外打
这个桩站好了气势很大
这个目光要远虑
这个千万不能把眼睛闭上
更不能像那个正步桩那样
精神全收回来
这精神有点向外放
这是在大成拳那些桩法里边
比较少的
精神要舒放
好像站在云端 手按着云彩
所以这个浮云有两个含义
至于汉字怎么写有争议
有的人认为是飘浮的浮
飘浮的云
在飘浮的云的上面
很美 很有意境
一种通俗的写法是手扶着云彩
这个很具体
比较好体会 好掌握
但是这个也比较稍微俗一点
所以这两个都可以
习惯上写那个飘浮的浮
好像在云层之上
身体很空灵
双手往下按
有点大鹏展翅欲飞的那个感觉
这个慢慢可以体会
那个庄子的意境
鲲鹏展翅
扶摇直上的那种感觉
甚至你可以体会
背负青天朝下看
觉得自己很高大
这样从养生的角度讲
你的气势很大 心胸很开阔
这个站时间长了以后
你的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
精神一下就舒放开了
因为这个桩相对比较简单
所以这个 我演示就可以了
解说:浮云桩听起来似乎有点让人飘飘欲仙,可做起来真正能体会那种大鹏展翅的感觉,还需要慢慢的练习,细心的体会。浮云桩的要领是:在矛盾桩的基础上,两个手向外张开,掌心向下,十指自然撑开,两眼顺前脚尖指的方向平视远方,目光远虑、精神舒放。
同期:
下面一个桩是一个伏虎桩
这个桩比较特殊
姿势稍微低一点
这个像一个人
骑跨在这个虎背上
大家老讲这个骑虎难下
骑上了不好下
在上面也不好待
所以这个对人体的锻炼强度很大
同时双手摁着虎颈
说白了就是掐着老虎的脖子
这老虎不愿让你骑
这老虎又不是马 是吧
所以这个就很麻烦
体会这种骑虎难下的感觉
要全神贯注
这个老虎大家知道 很凶猛
体会武松打虎那感觉
但是你也不要过于紧张
主要让你考虑精神要专注
跨要骑住 手要按住
但是还不能用力
你用力以后 不好控制
大家以后控制了就知道了
用力了反倒不好控制
那你虚虚的但是呢精神很专注
所以慢慢体会这种意态
目光要往远处看
不要盯着老虎 往前边看
老虎还在跑 你还要骑着
但是不要过于紧张
毕竟它是一个精神假借
你要慢慢要体会这种
很舒适得力的感觉
解说:这老虎可不是好驯服的,怎么才能更好的做好伏虎桩呢?
同期:
这个难度大一点
我请我的学生上来来演示一下
纠正它的一些问题
同时脚再跨开一点
姿势放低 手往下按
手使劲往下领
大家看动物世界
所有的食肉动物都是眼睛往上长
没有低着头的
低的头都是食草动物
它的气势不行
食肉动物全是这样的
像那豹子也好它全是这样
使劲往下领 摁住
因为它那个很有劲
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这个姿势比较好
行 就这样练就可以了
解说:伏虎桩要求步大身低,对下肢锻炼很有效果,同时也易造成不良的僵紧,专家提醒:练桩者应该多在松、静上进行调整,以求达到降伏猛虎的状态。
同期:
下面再介绍一个跟动物有关系的
还是从矛盾桩站起
这个叫鸟南<难>飞桩******************************************
手轻轻地向外分开
两只手
一个手像抓住一个小鸟一样
抓住小鸟的肚子
手指轻轻的像拢住小鸟的脖子
既不能使劲
使劲把小鸟给攥死了 这不好
又不能让它跑了
小鸟它不老实
它不愿在里头待着
太松 太松小鸟跑了
要你体会这种掌握松紧适度
这对人是一个特别好的训练
这个目光也是先远望
慢慢收回来
这都一样的
主要体会这种精神专注
既不能用力
又不能完全松懈
作为我们来讲
这叫松而不懈 紧而不僵
这个别的要领
跟矛盾桩是接近的
所以这个相对说来
你只要掌握矛盾桩了
这个桩法相对比较简单
解说:此桩法和前面讲过的伏虎桩有相近之处,都是要掌握松紧的程度,松而不懈 紧而不僵。大成拳的这种“不使力而力自在”,全赖于假借。引用大成拳的创始人王芗斋先生的话说,就是:“假借无穷意,得来无穷力”。
同期:
下面一个桩法 叫降龙
降龙桩这个按照我的老师讲
是源于王维的诗
他有个安禅制毒龙??王维的五言律诗《过香积寺》
这个词就很好
它这个毒龙是指的
心里的一种杂念
因为王维的诗
好多是很有禅意的
这个桩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作为武术姿势的角度讲
这个姿势也是要求很高也很复杂
咱们作为养生来说
要求低一点
也就是说姿势高一点
站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因为它要求人体
做一个扭曲的姿势
一个是形体的强度大
再一个他的精神意念
不太容易放松
头部也是
你看颈部也是旋转的
所以但是对人有一个很好的
强化训练
因为咱们平时的动作
都是比较接近的
所以锻炼的肌肉群都是接近的
强度相对来说比较小
这个对人体肌肉锻炼的
强度比较大
所以万一你在走路
或者在什么时候
有意外情况
外力撞到你的时候
你身体会有很好的应变能力
同时对腰部的肌肉
有一个强化的训练
甚至有的是针对性训练
这个大家没有人知道
不要轻易的知道练很低的姿势
大概比划一下就可以了
不要勉强追求这种姿势的准确性
一般可以体会一下
感觉一下就可以了
有人知道的情况下
可以练的时间长一点
先从这个还是从斜步桩开始摆
摆好了以后
身体向下蹲
然后前脚横过来
然后前手向前推 后手向后按
身体慢慢地向后方看
这个姿势可以低一点
身体要放松
这个侧面我再演示一下
这个取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诗
安禅制毒龙
意思要把这个心理的杂念降服住
取这个意思
所以这个形体要求呢比较高
尤其在初学者
不要轻易的练这个桩
要不然容易造成一些肌肉的拉伤
最好有人指导来练
这个对人的协调性
对人的反应
锻炼起来都是很有很大的帮助
解说:降龙桩是大成拳众多桩法中两手两脚距离最远,体位最低的桩功,比伏虎桩的要求更高,锻炼力度更强,除对下盘有显著的功效外,还对腰、臂以及整体的训练有强大的作用。专家提醒:初学者不要轻易尝试过低的姿势,以免肌肉拉伤。
同期:
下面咱们讲一下金鸡独立桩
这也是先从这个矛盾桩开始站
然后慢慢的重心向后移
前腿轻轻抬起来
这样慢慢的
这时间可长可短
根据自己这个体力情况来掌握
不要过于勉强
因为这个对体力消耗特别大
尤其是一些老年朋友
千万不要急于尝试这个桩
因为身体平衡掌握不好呢
万一摔倒这个就得不偿失了
年轻朋友也是先练矛盾桩
到一定程度呢
可以试着站一站
假如觉得很累很什么
也不要太勉强站这个桩
总之是量力而为
因为这个桩站好了
下肢的稳固性比较好
所以平时走路也好
包括一些游戏也好
它就不容易摔倒
解说:大成拳中还有一个和金鸡独立桩很相似的桩法,同样练习下肢的稳定性,那究竟着怎么做呢?就让我们跟着胥荣东老师一起来体会一下。
同期:
下面咱们再介绍这个子午桩
然后把那个小圆凳子拿过来
这个是从这个斜步桩
矛盾桩开始
慢慢的前脚轻轻的
放在这个凳子上
前手还是在前面放
后手可以轻轻放在腰里
这个比金鸡独立要难度低一点
训练目的也一样
这前腿可以体会
放在一个小矮墙上
慢慢可以体会
放在水里一个漂木上
把这腿钩住这个木头
不让它漂走
体会这种静中之动
这练起来对下肢的稳固性
有很大的帮助
这相对来说
难度比那个金鸡独立要低一点
但也不要过于勉强去尝试
这几个桩就介绍到这里
解说:前面的节目我们和胥荣东老师一起,体会了斜步桩的几种桩法,其中难易程度不同,很多桩法初学者掌握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需要一段时间来仔细领会。那么下面就请胥老师给我们总结一下斜步桩的要领,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桩法的奥妙。
同期:
咱们现在把这个斜步桩
整体的来总结一下
所谓斜步桩
就是相对于正步桩而言的
这步子轻轻的向左前方迈出去
重心往后移
一般重心的配备是前三后七
作为手的动作
一个是前一个后
这就分出虚实来
从某种意义来讲
这就可以分出阴阳来
这样对身体的锻炼
强度比那个明显的比正步桩要大
所以这个好比站在
左腿在前的时候
对右侧的肌肉
对臀部的肌肉 腰部的肌肉
乃至于颈项的肌肉
锻炼的强度要比左侧要大的多
因为很显然这个重心向后移了
这边的肌肉群
它有一个负担加重
负担加重同时得到锻炼
所以这个练习的时候
一般的要左右交替来练
这样使这个全身的肌肉
得到一个平衡的锻炼
要不站一个单侧的话
往往某一侧肌肉
锻炼的这个强度很大
这样对身体总体平衡来说
有一定的问题
所以相对说来
这两个时间要掌握的接近
所有桩法都是尽量的
左右侧同时练 这样的话
你练出来一个是很均等的
这个左右力量
它会有松紧的变化
在有外界这种有
外力攻击你的时候
或者一个外物碰撞到你
你会身上有一个很协调的反映
因为你左右分出松紧来了
所有这些桩法目的都是一样的
但是它这个手的高低不同
方向不同
它其中有不同的作用
这样的话通过这种姿势的变化
把各个肌肉群都锻炼到了
好比你这个手向外撑的时候
你这个三角肌这些受力明显增大
所以上肢的肌肉锻炼
比这种桩法要强得多
反过来讲
站这个向内收的桩法的时候
对重心要求就更高
可以把重心尽量往后挪
有时候可能到前二后八
前一后九
但是作为咱们初学者
不要过多尝试这一些
尽量的把这个前三后七就可以了
咱体质再弱的话
前四后六也可以
一般不要呈前五后五
这就成了 还不如站正步桩了
所以这是斜步桩的
一些根本的要领
还有一些它这个锻炼的意义
斜步桩基本的要领就这些
下期预告:掌握了斜步桩要领才能更好的做到桩法的练习。下期节目,我们将继续跟随胥荣东老师一起学习试力的练习。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