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接触过的西晋太康二年古琴“...
- 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
- 令人“头痛”的头痛??《中老年...
- 内功针刺治疗经筋病(二)
- 关于“穴位”一词英文翻译的一点...
- 胥荣东的博客地址http://...
- 鄙人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筋...
- 本人新书《筋柔百病消》可在线阅...
- 胥荣东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
- 贵州卫视将播放鄙人主讲的养生节...
- 方舟子说经期性生活不影响健康也...
- 鄙人从本周一开始在北京卫视《养...
- 我曾接触过的西晋太康二年古琴“...
- 内功针刺治疗经筋病(一)
- 令人“头痛”的头痛??《中老年...
- 伤寒论中的方言土语(转载)
- 养生,从“上守神”开始《中老年...
- 话说中医
- 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关于李小龙与大成拳
- [精] 实习心得
- [精] 上守机
- 欲灭中医先灭汉字
- 针灸名医黄石屏(转载)
- 祝针灸万岁!-------毛泽...
- [精] 何谓导师
- 附子 锁谈 (转载)
- 王婆卖瓜一下
- 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究竟是什么...
- 记住这位网友的话
- 批评笔者的文章
- “信不信中医”是个假话题!
- [精] 近期即将发表的论文:《...
- [精] 近期即将发表的论文:“...
- 《大成拳养生功法》内容提要
- [精]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
- 大成拳宗师王芗斋
-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武术
- 郭云深的半步崩拳
- 我的习拳之路
- 转载:意拳.大成拳文章汇编目录...
- 《黄帝内经》针法探秘
- [精] 大道无门
- 《转贴》站桩悟道
- 针刺治神与导引行气
- 说说中风
- 与疼痛说再见--带状疱疹的防治
- 何谓“刺家不诊”
-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释疑
- “谷气来也徐而和”析疑
- “以经取之”释义
- “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的真实含...
- 《九针十二原篇》说些什么(草稿...
- 带状疱疹可针灸治疗吗?
- [精] “陷脉”“中脉”释疑
- [精] 阿是穴释义
- [精] 《灵枢》释疑四则
- 趣谈阿是穴
- “上守机”释义??2
- 拳道中枢(大成拳论) 转载
- 内功针刺点穴疗法
- 《禅拳合一的中国武术---大成...
- 侠骨佛心??纪念王选杰先生
- 神奇的灸疗!
- 桩法
- 试 力
- 试力形式
- 大成拳里的步法练习
- [精] “上守机”释义??1
- 作者:胥荣东|发布时间:2009-09-27|浏览量:1166次
已发表于《针灸临床》杂志
胥荣东1 张义帅2 张军伟3
(1、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 100029 2、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100011 3、北京中医药大学 100029) [摘要]:《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粗守关,上守机”是指导针灸治疗的纲要,历代医家多以引申义解释经文,致使学者不易明了原文本义。笔者以自身多年的针灸临床实践和练功习射为基础,同时结合《黄帝内经》其他篇章的相关论述,认为“上守机”中“机”字的本义指的是“弩机”,原文是用弩射来比喻针刺手法。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针灸科胥荣东
[关键词]:针法上守机弩机
Paraphrase of “shang shou ji”
Xu Rongdong Zhang yishuai Zhang junwei.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China 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Cu shou guan ,shang shou ji” is the general outlin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clinic. However the successive doctors mostly used the extended meaning to explain the classical text and made the learners hard to understand the primary meaning of classical text. Basing on year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of Wu Shu exercise, and also the archery exercise of bow and crossbow, and contacting to the expound of other concerned passages in
KEY WORDS Acupuncture technique; “Shang shou ji” ; Crucial point of crossbow
《灵枢?九针十二原》有云:“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 类似的比喻还见于《灵枢?忧恚无言》:“舌者,音声之机也。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灵枢?小针解》作者及其后世多数医家则多以引申义来解释“机”字及本篇其它文字,致使许多句子义理难明,甚至有截然相反的解释。但如果从“机”的本义来解释本篇内容的话,则许多疑问顿时化为乌有,而且更容易体会原文的语境和语义。
1 “上守机”一词的时代背景
《灵枢?九针十二原》在《黄帝内经》中属于早期的文献,其成书年代大体应该在战国时期以前,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习武射箭是很平常之事[1],所以《黄帝内经》中习惯用当时人们所熟知的兵器来形容针刺手法以及脉象等。比如《灵枢?玉版》篇就将针具与兵器相比较:“夫大于针者,惟五兵者焉。五兵者,死之备也,非生之具。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其不可不参乎?夫治民者,亦惟针焉。夫针之与五兵,其孰小乎。”关于“五兵”,杨上善注曰:“兵有五者,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如果将“?”字拆开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它是由几部分构成的,除了表示酒的“酉”,还有“匚”及“五兵”中的的“殳”和“矢(弓)”。在汉代学者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解释道:“匚,受物之器,象形,读若方。”匚是古代的一种方形盛物器具,里面装上矢,就是“医”字。《说文》中解释说:“医,盛弓弩矢器也,从匚从矢。”“殳”字一般指的是一种专门的兵器,“九针”中的长针与之类似。
在《素问?刺腰痛》还有这样的描述:“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在“张弓弩弦”这个词里面,连续用了四个带弓字旁的字。关于“弦”字,《说文》释曰:“弦,弓弦也,从弓,象丝轸之形。”比如对于脉象的描述,《黄帝内经》中一般的“弦脉”指的是弓弩之弦而非琴弦,当然偶尔也有“如按琴瑟弦”的情况出现,但那是极为特殊的病理状态。后世尚武之风已渐趋式微,自然弓弦也就不容易触摸到了,也就只好“如按琴弦”了。如果弦脉到了“如按琴瑟弦”的状态,那是极其危险的,说明病人已经无可救药的程度了。比如在《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有这样的论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琴弦与弓弩之弦的区别是很大的,比如古琴的弦因为很细,初习者因为要用左手大指指甲与肌肉交界处来回滑动琴弦,往往会磨破皮肤乃至流血。弓弦则比较粗,脉象中一般的弦脉指的是经常使用处于调和状态下的弓弦,而“新张弓弦”则属于危重的病脉。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有这样的论述:“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机”字的本义是指“弩机”,《说文》注曰:“机,主发谓之机。从木,?声。”用弩机来比喻政事及学术观点的做法由来已久。比如《易经?系辞上》云:“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2]在被儒家奉为五经之首的《尚书》中也论述道:“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启迪后人,无越厥命以自覆。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3]最后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就好像虞人用弩射箭一样,首先将弓弦拉开放在弩的“机牙”上,再看一下箭镞末端摆放的位置是否合适,然后才能放箭,括是指箭的末端扣弦处。“上守机”是以弓弩射取猎物来比喻针刺驱邪。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还有“去如弦绝”之语,用来形容出针之速。而这种针法显然不是像许多学者所说的是指毫针等长针手法,应该指的是?针等不能刺入皮肤的针法,而且?针的形态也类似箭簇。因为如果是指毫针等长针的的话,多数针法要求进针到身体的一定深度,起针时如果要做到“去如弦绝”要求的话,病人非得惊跳起来不可。类似的比喻还见于《素问?宝命全形论》:“伏如横弩,起如发机。”这与《孙子兵法》中用弩来形容兵势的用法是相同的:“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
关于“上守机”的含义,《灵枢?小针解》解释为:“上守机者,知守气也。”这种注释含混而不具体,唐代医家杨上善的解释则比较令人信服。“上守机”在《黄帝内经太素》中写作“工守机”。对于“工守机者,知守气也。” 杨上善是这样解释的:“机,弩牙也,主射之者,守于机也。知司补泻者,守神气也。”对“机之动,不离其空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他解释说:“以因于空,所以机动。由于孔穴,知神气虚实,得行徐疾补泻也。”[4]
弩是古代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矢的一种强弓,“机”是装置在弩的木臂后部的机械发射装置。 弩机是一种转轴连动式的装置,其构件包括:钩住弓弦的“牙”,弩机的四周有起加固作用的“郭”,郭上有瞄准器“望山”,郭的下面有扳机“悬刀”,用“键”(即轴销)将各部分合成一个整体并固定于弩臂后端的空槽内。中国弩在问世以后的一千余年内,始终是世界领先的兵器,其原因除了中国复合弓技术先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发明了一套复杂而精妙的弩机。弩弓的强度虽然很大,但可以静静的瞄准,当猎物出现在有效射程之内时,只要轻轻扣动弩机中的悬刀,就可以将箭簇在瞬间准确地射向远处的目标。古代弩机的威力是相当大的,比如秦始皇陵出土的秦弩可以射到900米左右。据《宋史?魏丕传》记载:“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宋代一步大约为1.5米,千步有1500米左右,其射程之远,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关”的本义指门闩,《说文》中解释为“以木横持门户也”,另外引弓的动作也叫“关弓”。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关”是与“机”相对提出的,“粗守关”是与“上守机”相对的概念,指的是不懂得“守机”,也就是“不知机道”,所以才“叩之不发”。“叩之不发”在何少初先生主编的《骨伤针灸医古文》一书中注释为:“叩动弓弩机关,箭也射不出去。”[5]文中的“小针”指的是九针,而九针中的“?针”恰恰就是模仿箭簇的形状,正如丹波元简所云:“?,音时,又音低,镝也,箭簇也。”在《汉书?项籍传》中有“销锋镝”的记载,颜师古注:“?与镝同,即箭镞也。”?的正确发音应该是“低”。
TA的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