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接触过的西晋太康二年古琴“...
- 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
- 令人“头痛”的头痛??《中老年...
- 内功针刺治疗经筋病(二)
- 关于“穴位”一词英文翻译的一点...
- 胥荣东的博客地址http://...
- 鄙人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筋...
- 本人新书《筋柔百病消》可在线阅...
- 胥荣东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
- 贵州卫视将播放鄙人主讲的养生节...
- 方舟子说经期性生活不影响健康也...
- 鄙人从本周一开始在北京卫视《养...
- 我曾接触过的西晋太康二年古琴“...
- 内功针刺治疗经筋病(一)
- 令人“头痛”的头痛??《中老年...
- 伤寒论中的方言土语(转载)
- 养生,从“上守神”开始《中老年...
- 话说中医
- 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
- 关于李小龙与大成拳
- [精] 实习心得
- [精] 上守机
- 欲灭中医先灭汉字
- 针灸名医黄石屏(转载)
- 祝针灸万岁!-------毛泽...
- [精] 何谓导师
- 附子 锁谈 (转载)
- 王婆卖瓜一下
- 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究竟是什么...
- 记住这位网友的话
- 批评笔者的文章
- “信不信中医”是个假话题!
- [精] 近期即将发表的论文:《...
- [精] 近期即将发表的论文:“...
- 《大成拳养生功法》内容提要
- [精]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
- 大成拳宗师王芗斋
-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武术
- 郭云深的半步崩拳
- 我的习拳之路
- 转载:意拳.大成拳文章汇编目录...
- 《黄帝内经》针法探秘
- [精] 大道无门
- 《转贴》站桩悟道
- 针刺治神与导引行气
- 说说中风
- 与疼痛说再见--带状疱疹的防治
- 何谓“刺家不诊”
-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释疑
- “谷气来也徐而和”析疑
- “以经取之”释义
- “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的真实含...
- 《九针十二原篇》说些什么(草稿...
- 带状疱疹可针灸治疗吗?
- [精] “陷脉”“中脉”释疑
- [精] 阿是穴释义
- [精] 《灵枢》释疑四则
- 趣谈阿是穴
- “上守机”释义??2
- [精] “上守机”释义??1
- 拳道中枢(大成拳论) 转载
- 内功针刺点穴疗法
- 《禅拳合一的中国武术---大成...
- 侠骨佛心??纪念王选杰先生
- 神奇的灸疗!
- 桩法
- 试 力
- 试力形式
- 大成拳里的步法练习
- 山东卫视-《大成拳养生术》视频文本全十期 第十期 推手
- 作者:胥荣东|发布时间:2009-09-28|浏览量:1499次
第十期 推手
节目导视:前面的节目给大家介绍了正步桩、斜步桩、剑舞等功法,这些都是单人的练习。本期节目,胥荣东老师将教给大家一些适合双人练习的功法,让您和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动起来,学习大成拳的养生之术。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针灸科胥荣东
同期:
我们练传统的养生术
有三大要素
首先是调身 调身就是调形
形体要调好
第二个是调心
心主要指咱们传统的这个心
我心里想什么
这个主要是一个入境的问题
也是一个意念的问题
这个所有的传统养生术
都强调这个
《内经》也强调这个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这个大家都会重视这问题
还有一个重要作用 调息
这个大家一般也都知道
作为老子也讲 绵绵若存
他讲的是呼吸
假如呼吸调得很细
很深很长的话
人的心态会比较好
身心状态比较好
相对说来也会长寿
因为大家知道
你看所有的哺乳动物也是
呼吸慢的动物相对的长寿
你看那大象它呼吸很慢
所以大象很长寿
在非洲有一种小鼠
那鼠跳得很快
它的心率特别快
所以这种动物
它寿命是很短的
所以大家要把这个呼吸
调得很慢
这三个因素是大家都知道的
只要练传统的养生术
不论是太极拳还是五禽戏也好
还是其他的八段锦
都知道这三个元素
但是最重要的就是
我在开始反复强调的
调神大家往往忽略了
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大家忽略了
谈中国文化
假如不谈到调神
不谈到守神的话
那我认为是中国文化的
最精髓最本质的东西大家忽略了
《黄帝内经》一直在讲
粗守形 上守神
做针灸 凡刺之真 必先治神
为什么呢
这神太重要了
但是作为古人呢
因为都知道这个重要性
所以他只是点到为止
所以你看在这个具体的
《四气调神大论》里边
后边对这个神反
倒不是过多的强调 为什么
因为古人都知道
但是标题他要点一下
就是提醒一下
这叫画龙点睛
解说:《黄帝内经》中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古人如此重视调神作用,我们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如何做到形神的运用呢?就让胥荣东老师来告诉你一个简单易学又极具功效的功法??推手。
同期:
咱们前面练的
一直是一个单人的练习
你比如说站桩 试力
还是走步 试声
咱们下边一个练习
是双人的练习
这名字叫推手
推手的意思呢就是两个手
两只手相搭接
在上面叫搭 在下面叫接
通过两个人推手的练习
来调整全身的关节以至于肌肉
最后起到一个锻炼身体的作用
调整人的内在气血
这样练习使人触觉更加敏感
身体这种协调性更好
首先对肌肉的锻炼是很好的
在这个关节 这种运动
这种灵活性还有稳定性
是更有稳定的帮助
下面我们就做一下具体练习
先是两个人
基本站成矛盾桩的姿势
然后两个手相搭接
我这个是搭 他是接
然后我向前推 他向后撤
双手指向对方中线的这个部位
初学者容易紧张
尤其遇到自己
功力不如人家的情况下
本能就紧张 这要避免
要缓缓的练习
注意这个点上要紧一点
所谓点就是两个人接触的部位
手要这样鼓着 放松
身上要特别的松
这点上稍微的要有一点力量
练习要喂着对方练
太极拳有这种说法
喂着劲 不要让对方很别扭
注意胯往前送
不要单纯做成一个手的运动了
咱们名字叫推手
实际上这主要是身体在动
手的这个前后动作
变化范围不是特别的大
大家推得不好就成这样了
这是忌讳的
谁都不能伸直
太极拳里所谓的一身备五弓
四肢 四个肢体像一个弓
你的肢体像一个弓
脊柱像一个弓
解说:一身备五弓指的是身躯犹如一张弓,两手为两张弓,两足为两张弓,五弓是传统拳架的基本要求,以身弓为主,手弓足弓为辅,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八面支撑。五弓合一是练好太极拳整体劲道的根本,只有做到五弓合一才能做到松柔弹抖,蓄发相间,势势相连。
同期:
所以一身备五弓
什么意思呢
就是保持一个微曲的状态
你回来是曲的
出去还是曲的
注意头往上领
去的时候你看跟试力一样
不要掰 向下松沉
回来有点撑 这肘撑起来
保持一个圆的
像一个站桩
这样对脊柱的锻炼作用
特别的好
对自己内脏也是起到
另外一种按摩作用
推起来很舒服
一般的要看到对方中线
但是不要盯着
这个庄子讲过
不以目视 而以神遇
你知道在这个位置就可以了
不要用眼睛去盯着对方
这力量好像要到对方的后面
又随和又有力量
注意肩胯的配合
胯要向前送
你推得就有点紧了
这是圆的
给对方留一个弧面
这样对方一偏了就跑了
就不要这样掰
好多推手这样掰 这是错误的
一定要这样
对方假如说练偏了他就跑掉了
我就不管他了
进一步推手可以往前送
感觉让对方好像躲不开了
你看 体会这种感觉
这力量尽量的往上长
这样对身体锻炼效果更好
你身体活动得特别大
再往前走 尽量的长一点
然后伸展范围很大
推起来很舒服
这样就达到锻炼的目的
真正两个人 推手好的人
推起来特别的放松
越推越想推
表情也放松 不要太严肃
嘴里好像叼着一个筷子一样
有点微笑的感觉
再和缓一下 不要出现棱角
这个术语呢叫做
勿使有凹凸处
指的是什么呢
指这个动作 还有这个力量
不要突然用一下力
突然松一下
这都是避讳的
还要不丢不顶
什么叫顶呢
好比你推 我不让进来 这就叫顶
什么叫丢呢
就是我突然自己撤回来
这就是丢
这两个都要避免
所以推的要很柔和
两个手搭接这块这种压力
尽可能要保持一个稳定的
假如说有个一侧的话
那压力尽量的
保持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不要突然来一下
好多人 突然要松
这是最忌讳的
这样对方很不舒服
你自己也很不舒服
再走 慢慢的 很和缓的推
所以推手推得很匀
勿使有凹凸处
要不丢不顶
最后有点粘连黏随
这些大成拳
跟太极拳的要领是一样的
只是大成拳推手的形式
跟太极拳不太一样
整个这个基本的原则是一样的
越推越松 身上越舒服
这筋骨都伸展开了
肌肉也变得很丰满
力量也很大
解说:推手的核心是保持自己的中线部位不受对方侵犯,同时要尽力争取控制对方中线。双方一搭手,就有了点上的较量,这个点就是双方手臂的接触,在点上是互不相让的,要依靠这个点来辨别对方的虚实,力的大、小,力的方向,从而变化无穷。
同期:
假如有兴趣可以控制对方
你别松 你看 很容易控制住
一边也没事
这样很有趣味性
你不要太松 松了我就进去了
这样互相的可以逗一逗玩
这样有乐趣
看看对方稳定怎么样
如果他很稳 说明很厉害了
这个手也可以推
左右可以交替练习
累了换一下手
一定要松 松开了推
自己推得很舒服
别人看着也很舒服
这样比自己单独练功有趣味性
两个人这种互相配合的默契
也是形成一个很好的默契
比你单独练呢要有趣味
锻炼效果更好
慢一点 不要往回跑
很松 身体要随上
所以上回咱们谈的那个试力
在这儿就用上了
身体像流水一样随上对方
另外一手配合着动
那个手不要在这儿很僵硬的
随着动
这样这个脊柱会变得很松
身体也变得很松 往前走
这推手开始学会好多的问题
身体跟意念配合不上
老是随不上 这都是正常的
你推得不够 往回跑就丢了
我没有推 你自己就往回跑
把这个问题再纠正一下
总的推得还不错
然后再把具体纠正一下
解说:接下来请胥荣东老师给我们指点一下,指出初学者经常会犯的一些问题。
同期:
这有问题初学者都能遇到的
往前走
对 要有一定的力度
这样锻炼效果好
不能成了两个人
自己施力 两个人没关系了
因为这里还有一个名词
叫双人施力
所谓双人施力
他还是有接触的情况下
有一定的力量
这传统术语叫做点紧身松
包括控制对方也是
我的点上很紧
但我身上很松
别抬 一松之后被人控制住了
你就暴露自己了
很松 点上有点力量
往前走 你看现在就好多了
这东西不是很难
解说:要知道拳经中有“松紧紧松勿过正,虚实实虚得中平。”的说法,所以大成拳训练并不是一味地放松,更重要是掌握松紧之变换,该松的一定要松,该紧的一定要紧。
同期:
但是要具体去练
这精神要含蓄
不要使劲盯着对方
或使劲睁着眼睛去练
所谓像伸欲抱 ?
很含蓄的往前看
再匀一点 你回去还是太快
所以要反复的纠正
开始最好找一个推手
比自己好的人带着推
等你整个习惯养成了
养成一个良好的动作定型
然后再带着别人推
解说:推手作为传统拳法的基本架势,在不同的拳法中有着很多的演变。接下来胥荣东老师就给观众朋友们讲解大成拳中双推手的动作要领。
同期:
现在咱们介绍一下这个双推手
双推手是在单推手的基础之上
两个手相搭接
这样对人体要求就更高一些
因为单推手一般说来
主要是定步练习
双推手开始也可以定步练习
逐渐要过渡两个人步子动起来
这样的话
对身体的协调性要求就高
同时对人体锻炼的强度也大
所以动作难度相对的要大一点
因为那两个人
都在互相的运动当中
还能保持接触
又不能脱点又不能抵抗
解说:点,就是我们前面说了就是双手接触的位置,胥老师提醒我们要做到不丢不顶、粘连黏随。
同期:
这个对于初学者来说
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
但是我们循序渐进的去练
也不是说不可以做到
下面我演示一下双推手
来 以斜步站
那个脚 对 我伸脚
你出那个脚
两个手 一上一下
这样对大家是平等的
然后轻轻的两个手这样打轮
这也要求这个点呀
两个手的点都要接触到
我就尽量的均匀制
这样对初学者来说
不是很容易做到
但是你一定要注意
这两个手的位置
不要脱离得太远
基本上在这个腕以下的位置
具体的说呢
尽量的接近针灸的
内关和外关的这两个穴位
这个位置 就是腕以下
大概有针灸的寸 两寸的位置
注意头领 身体随着
不要单纯变成一个手的运动
身体要很放松的随上了
身体一紧
这就成了手的运动了
甚至连肩胯都要随上
这是这一侧的
可以换一下脚 这只伸过来
一样 搭接 很和缓的
身上随上 点要紧一点
慢慢的练
身上一定要放松
但是一定要很专注
护住自己的中线
同时呢要想法利用对方的中线
这个意念要做到
但是精神上要含蓄
从动作要不露形
这样逐渐的呢做这个动步的练习
这样两个脚
我进的时候 你就退
我退你就进
慢慢的你脚可以往上跟
跟上来可以
我就退 慢慢的再跟 我进你退
慢慢两个人要配合得很协调
这点要不能松
可以再进 我跟上
做得就很好 往前走可以
你进我退
身上力量要含蓄 身上很松
这一定要有力量 再进
这做得就很好
双推手基本就这样操作
这个要练好了以后
人体整个协调性会特别好
整个大成拳的内容
我们今天基本上就介绍完了
我指的是养生内容
技击内容
跟这个有类似之处
要求强度 意念活动
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个练习起来难度特别大
所以你得有专门的老师去教
光从节目练技击是不现实的
这个也不是咱们要强调的内容
所以作为养生来说
咱们的功法要求不是特别高
大家不要勉强的去做
尤其这种试声 推手
包括这个五行拳
初学者 大家比划一下就可以了
不要勉强去做
整个咱们功法内容
今天到这里就全结束了
感谢大家的收看 谢谢大家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