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咽痛需防风湿热
- 心悸、头晕,原是颈椎惹得祸
- 七. 教您在家量血压
- 十二. 长期透析,三度房室传导...
- 胸痛是不是就是严重的心脏病?
- 雨季如何祛“湿”
- 血脂异常病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
- 胸闷、憋气?“春困”作怪
- 春季咽痛需防风湿热
- (6).乌梅食疗治常见病
- (5).乌梅煲粥治胃炎
- 小便也晕厥
- 心悸、头晕,原是颈椎惹得祸
- (五)红酒益心脏,少量喝喝又何...
- 感冒后心悸 或是病毒“入心”
- 灰霾天气,应减少户外活动
- 六. 关注高血压患者的“性福”...
- 五. 您的血压达标了吗?
- 四. 为什么要作24小时血压监...
- 由中年教师猝死的悲剧说起
- (四)“上火”后如何清火
- (4)石决明--不单单是清肝明...
- 冠心病的治疗
- 冠心病心绞痛健康知识宣教
- 十一. 惠州市博罗重度贫血痛风...
- 十. 四川遂宁患者:急性右冠闭...
- (3). 田七:心血管疾病的克...
- (2). 支架术后的饮食调理
- (1).蒲公英巧治痛风
- (三) 正确量血压
- 九. 59岁安徽亳州人:急性心...
- 八. 广州黄埔区75岁梅毒患者...
- (二)“春夏养阳”治冬病
- 二. 自测血压要注意的问题
- 七. 北京患者:出差广州饮酒后...
- (一) 心脏病人冬季宜吃什么水...
- 18. 结尾篇:告别泉州
- 17. 海滩边的“香姑娘”--...
- 15. 默默守护阶前的麦门冬
- 14. “栀子花 白花瓣”
- 14. 南少林寺边艾叶香
- 六 38岁湖南省邵阳打工仔:急...
- 五 新疆阿勒泰矽肺患者:双支病...
- 四 叙利亚高度肥胖患者:右冠后...
- 12. 九莲山下寻贯众
- 13. 梅妃故里荔满城
- 11. 生生不息的野菜??鱼腥...
- 10. 峭壁上的金樱子
- 9. 枇杷满城报春来
- 三. 广东韶关乐昌患者:急性心...
- 8. “兴化桂元甲天下”
- 7.青梅煮酒话乌梅
- 心衰的液体管理
- 二. 深圳患者:以气促,肺部感...
- 6. 董奉草堂杏林春
- 5.“天生天养”话牡蛎
- 4. 山上的植物海金沙
- 2. 东吾洋上石决明
- 让管理扎根基层
- 博士一封信 县长动容拨出救命...
- 一. 广州芳村患者:急性心肌梗...
- 1.“芳草寻源”福建行--随亚...
- 下乡去 为了那山那人
- 寒冷 提防心梗
- 3. 走近闽东畲族“青草医”
- 作者:李松|发布时间:2012-12-26|浏览量:820次
次日八点不到,我们退房上路。据专程陪同的县宣传部雷科长介绍,我们今天去的是畲族村寨。一上路,我就明白了,那些从事媒体工作的人比我们可是还要玩命,人家真是发了疯的工作,十分敬业,工作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至于吃、住、玩等享受是其次。从县城到畲族村的路十分难行,拿雷科长的话来说“蜀道难,闽道更难!”沿途全是泥石路,坑坑洼洼,几乎把人颠得要散架。我原以为象鲍姐那样的明星会比较娇贯的,回头一看,人家跟我们一样毫无怨言,甚至比我们还乐观。摄制组的人告诉我,他们去过比这环境更加恶劣的,说在成都、长白山时,有的地方车根本不能开进去,只好把车停下来,他们要爬几个小时的山路才到拍摄地点,一般人尚可,苦了摄像师,扛的机器最少也有二十来斤重。场记小陈说:“我们一出来,基本上是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以前经常听明星们抱怨自己如何辛苦,我始终不以为然,明明轻轻松松大把赚钞票还要故作姿态,现在我算是领教了,原来人家也真不容易,天下没有掉下的馅饼。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病专科李松
福建省闽东宁德市霞浦县是畲族人较为聚集之地。我们走访了霞浦县南溪镇,这里的白露坑村是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其白露坑的畲族小说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说歌的发源地在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它诞生于清朝,是最初由畲族歌手中一些能识字,懂汉族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的人,将其改编成诗歌体口头唱本和手抄唱本,并结合本民族语言特点,进行再创作的民间文学。
九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半月里村畲族医生雷国胜家。据雷医生介绍,畲族有四大姓――雷、蓝、钟、盘。他们的医药是没有文字记录的,从古到今都是口口相传。畲族人把传统的畲医药称为“青草医”,对有威望的畲族医生叫“青草仙”,雷医生就是当地的一位青草仙。
雷医生家所住的房屋据说是清朝雍正二年修建的,到如今已是十代相传,算来这座屋子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了。这座传统的畲族建筑,冬暖夏凉,法乎自然。庭院里种有臭树,据说可以驱邪除秽气,说是臭,我们采摘下茎叶来一闻,却是一股淡淡的腥味和香味。地上种植有各种畲族草药的植物,都是从山里移种到家里的,有甘草和一些其它植物。畲族的甘草不同于我们中药中用于调和诸药的甘草,而是单用来祛风湿,治疗消化道疾病的。其它一些植物则是用来治疗毒蛇咬伤等作用的。在庭院后的高大的潮湿的石头垒墙上,垂悬丛生着一株株“长生不老草”,据说可以强身健体,祛风湿,也用于筋骨损伤,草株碾汁后外敷可以消炎收敛生肌。
雷医生家已是十代行医了,到如今儿子也继承了他的医术,他的儿子刚从卫校毕业,不过雷医生的下一代除了跟他学习畲族草药的传统,也学中医和西医了。在古老的传统畲族建筑旁,雷医生家另外修建了一幢供居住的水泥楼,旧的建筑则专门用来贮放从山上采摘来的各种畲药。他向我们一一展示了用于不同治疗作用的药物,例如治疗胃痛、腹泻的金葫芦,治疗关节疼痛的路路通。雷医生讲,居住在这里的民众,最常见的两种疾病是感冒和肠胃疾病。由于这里邻近海边,所以风湿病,关节痛也很常见。畲医善用单味药治病,很少象中医药那样多用复方治疗的。他端出一碗淡黄的米酒给我们品尝,是用32种从附近山上新鲜采摘的草药熬汁后加入糯米中酿成的,有保健和祛风湿的作用,据说这32种草药的配方也是祖上传下来的,各村都这样配制,但各村配方略有不同的。还有带紫色的糯米米饭,其制法和功效也差不多。
为了节省时间,晚上我们住在南溪镇镇上。这里没有像样的旅馆,找到的旅社也住不下我们全部人,我们十个人(加上司机)只好分住两间旅社,我和鲍姐住在另外一家,这家旅社条件相对好些。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编导问鲍姐昨晚睡得好不好,鲍姐没有直接回答她,说,昨天下午她问旅社的服务员,龙头向左是热水还是向右是热水?服务员告诉她,他们这里用的是太阳能。鲍姐一听,哎呀一声赶紧冲进卫生间冲凉。我说:“在太阳下山前搞掂!”大家都笑了。鲍姐说:“李医生后来就没有热水洗了,只有用冷水。”我说不仅没有冷水,而且水量太小,跟猫尿一样。鲍姐说,房间里又没有空调,所以她只好把门窗打开,半夜里楼下有狗叫,吓得她半死,而且门又没有锁,她就用行李把门堵起来。鲍姐说他们这里不用锁门的,她问服务员怎么没有锁?服务员告诉她他们不用锁。“我们都习惯了锁门,看来这里是真不需要上锁的,可见人家这里治安好,民风淳朴。”
上午雷医生带着我们去了附近的猪头山上采摘草药,我们站在村头远远望去,这座山确实很象猪头的。畲族草药可以说是路边、田间、地头、山脚俯拾皆是。一出村口,在水泥路边,雷医生采下一棵草告诉我们说是荔枝草,药用全草,鲜用或晒干备用,感冒发热咳嗽可以用来煎水服用,乳腺炎可以碾汁和番薯叶捣烂后外敷,如果生背疮,可以用来炖酒服用,渣汁敷患处,已溃烂的也可用五倍子研末和熟米饭,外敷患处,有拔脓生肌之效。在田梗间,他指着一棵植物告诉我们那是鸡矢藤,煎汤内服可以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生痤疮可以水煎汤洗患处,痈疽肿毒也可用其干根水煎服,另取鲜根捣烂外敷。
在山上,我们见到了一棵路路通树,雷医生告诉我们这棵树当地也叫红叶树,或槟树,据说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叶、根、果实都可以入药。雷家几代人都从这棵树上取药,每年7、8月份果实成熟自然落下时,每棵树可以用他随身带来的藤筐收获50筐左右,差的年份也可以收获20筐。
畲族素有盘歌、对歌的传统习俗,这种以歌代说,以歌当哭,以歌传情,以歌达意,贯通整个生活的行为,霞浦畲民贴切的称之为“歌言”。歌言是畲族人民的口头文学,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只有口头语言并无文字,常借汉子把畲语音韵记入手抄歌本。旧社会,畲民受教育机会不多,便把学歌、唱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生活,也每每向往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歌手。所以20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民歌的普及率较高,常以歌代言,沟通情感,以歌论事,扬善抑恶,以歌传知,斗睿斗智,形成一套上山劳动,接待来客,婚丧喜事的对歌习俗。而传统的畲族医药也是一样没有文字记载,一代一代吟唱相传。雷医生一边带着我们在山上采药,一边用手扶住挑在肩上的扁担用畲族的山歌唱起了他家相传的畲药歌:
槟树生子路路通,
男女生病居有功,
筋痛气胀用居食,
月经闭到用居通。
畲医草药中对于路路通的特效其实跟中药差不多,但雷医生说在畲医药中,其功效还有治疗皮肤病和妇科病的作用。唱到栀子:
栀子生子皮黄黄,
肝热退黄居还去,
心火内病居还好,
上膈下膈居还妨。
这里的“居”就是它的意思,“还”有会、能够、可以的意思。唱到金银花,他是这样唱的:
清凉解毒金银花,
柴胡荆芥夏天有,
热感要用快伴草,
寒感要用桂荷加。
……
山歌旋律非常优美,歌里包含了药物的采集、炮制、性味的功效等。一代一代,畲族人民就是用这种歌诀的方式把珍贵的畲医药相传下来。
雷医生带我们去拍摄了海金沙。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