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手册
- 中华风湿病诊治指南-强直性脊柱...
-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饮食
- 红斑狼疮病人为何不能晒太阳
- 如何正确选择生物制剂治疗风湿病
- 中华风湿病诊治指南-系统性红斑...
- 通知:本人门诊概况及时间
- 不断完善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
- 痛风的饮食
- 痛风防治 重在饮食
- 强直性脊柱炎用常用药及生物制剂...
- 如何分辨“风湿”还是“类风湿”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指南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指南
- 什么样的风湿病患者难康复
- 类风湿关节炎的目标治疗策略
- 早期诊断硬皮病
- 风湿性多肌痛(PMR)最新诊断...
-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研究现状
- RA患者,早期治疗是关键
- 风湿病治疗中激素应用的10点建...
- 评价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缓解的指标...
- 关节炎患者如何运动
- 临床医生必须知道的150个知识...
- 2009年最新类风湿性关节炎(...
- 治痛风用药的误区
- 哪些药物会引起痛风发作
- EULAR 2009 类风湿性...
-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新趋势
- 什么是免疫抑制剂?在风湿性疾病...
- 为什么用柳氮磺胺吡啶来治疗风湿...
- 如何合理使用氨甲喋呤?
- 氯喹是抗疟药,为什么也用来治疗...
- 什么是结节性红斑?
- 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 什么是雷诺氏现象?
- 糖皮质激素(GC)类药物在各学...
- TNF-α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
- 什么是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 风湿热和链球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
- 什么是骨关节炎/骨质增生/退行...
- 无症状高尿酸症是否需要治疗
- 西药联合中药治疗风湿病的目的
- 类风湿该使用什么治疗方案?
- 为什么氨甲喋呤作为一种抗肿瘤药...
-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为什么出现贫...
- 强直性脊柱炎应做哪些检查
- 重视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的早...
- 什么是回纹型风湿症?
- 强直性脊柱炎手册??诊断和治疗
- 类风湿性关节炎手册??诊断和治...
- 痛风手册-诊断和治疗
- 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的选择和应用
- 什么是风湿病
- 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治好吗?-栗占...
- 多发性肌炎的治疗方案及原则是什...
-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如...
- 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须知
- 甲氨蝶呤在风湿病治疗中的专家共...
- 痛风病人能否喝鹿鞭酒?
- 痛风该怎么治疗?
-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只吃中药调节...
- 类风湿15年现活动期疼痛难忍怎...
- 莱福米特对将来生育会又影响吗?...
- 产后风湿如何诊断及治疗?
- 红斑狼疮患者须知
- 类风湿治疗念好“三字经”,走好...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晨僵有何临床...
- 青少年腰痛不容忽视-强直性脊柱...
- 强直性脊柱炎为什么会侵犯骶髂关...
- 防止强直性脊柱炎走向残废
- 生物制剂联手传统疗法治疗类风湿...
- 激素治疗风湿性疾病的最新建议?...
- 2008美国风湿病年会快讯-干...
- 2008美国风湿病年会快讯-系...
- 2008美国风湿病年会快讯-类...
-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的诊断和治疗
- 如何使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良药-...
- 说说激素在风湿病治疗中的地位-...
- 青少年慎用雷公藤,为什么?
- 风湿病的心理治疗
- 《中华风湿病诊治指南》-显微镜...
- 《中华风湿病诊治指南》-大动脉...
- 《中华风湿病诊治指南》?混合性...
- 《中华风湿病诊治指南》-风湿性...
- 风湿病常见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
- 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在风湿病治疗中...
- 类风湿性关节炎游走性疼痛有何特...
- 肩周炎的诊断及治疗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何进行康复治...
- 风湿病常用检查方法有哪些?
- 骨关节炎病人该如何防护?
-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要不要“忌口”
- 红斑狼疮患者的忌口
-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防治
- 十大常见错误服药方法(转载)
- 骨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
- 什么是干燥综合征?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活疑问小问...
- 如何判断红斑狼疮活动?
- 我国红斑狼疮诊断标准是什么?
- 系统性红斑狼疮知识小问答
- 红斑狼疮病人应如何自我保健?
- 强直性脊柱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 什么人易患强直性脊柱炎?
-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受损有哪些特点...
-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能结婚、生育...
- 如何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是否为活动...
- 类风湿关节炎为什么会发生关节畸...
- 为什么类风湿关节炎要早期治疗?
- 类风湿关节炎能根治吗?
- 类风湿关节炎有哪些临床分型?
-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
- 强直性脊柱炎的预后如何?
- 为什么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要定期到...
- 颈椎病的诊治与康复指南
-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的...
- 激素的副作用主要有哪些?
- 类风湿性关节炎如何长治久安
- 临床医生诊断精短警句(转载)
-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 什么是痹证?
- 系统性红斑狼疮科普知识(二)
- 风湿病的护理
- 什么是风湿寒性关节痛?
- 痛风病人的饮食
-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中医是医学艺术-转载于中国健康...
- 痛风的预防和治疗
- 中华风湿病诊治指南-类风湿关节...
- 类风湿患者,不再做“迷途羔羊”
- 中华风湿病诊治指南-多发性肌炎...
- 中华风湿病诊治指南-赖特综合征...
- 中华风湿病诊治指南-银屑病关节...
- 中华风湿病诊治指南-白塞病诊疗...
- 中华风湿病诊治指南-成人Sti...
- 中华风湿病诊治指南-风湿热诊疗...
- 风湿病的常见症状有那些?
- 类风湿治疗 请患者谨防“医托”
- 风湿病的冬病夏治
- 古代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关...
- 浅谈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误区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注意什么?
- 中华风湿病诊治指南-系统性硬化
- 关节炎患者如何运动?
- 千万别忽视产后风湿病
- 关节炎患者的常规注意事项
- 《中华风湿病诊治指南》-骨性关...
- 中华风湿病诊治指南-干燥综合征
- 正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性
- 如何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 阴天下雨关节痛一定是风湿性关节...
- 中华风湿病诊治指南-原发性痛风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学习疾病相关知识的重要性
- 作者:孙国民|发布时间:2011-05-28|浏览量:597次
一:通过学习,建立正规治疗的观念和信心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孙国民
类风湿疾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其对关节器官的损害,发展呈慢性进行性特征,如果治疗不合适,致残的机会非常大,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导致残疾的人群,在整体残疾人群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残疾也是是类风湿患者最主要的对疾病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原因。然而,现实情况是,因为类风湿而导致残疾发生的病例中,很大比例不是因为疾病难控制造成的,而是因为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不正确,采取不正规治疗造成的。多少专家、医生,面对患者苦口婆心地倡导类风湿的正规治疗,但是,有时候却抵挡不住一些人信口开河似的言论。一些常见的对类风湿的误解,比如:把类风湿定义为“不死的癌症”;把病因不明,理解为西医治疗只是采取对症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压制症状与检查指标;把控制病程、与疾病共存,混同为“绝症”,无药可医.......这些认识和观点,不少是来自所谓的医生、养生专家,对类风湿患者的影响很大,如果接受这些似是而实非的看法。很容易让人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也很容易放弃对正规治疗的信任。
对于类风湿的研究和治疗,在近20年来发生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度比较低,不少人在患病若干年之后,还停留在“关节炎”水平,因为不了解疾病,因而不了解治疗,因而会被各种说法所吓倒,因而会盲目相信“彻底治愈”的说法,患者还会为了彻底治愈类风湿而东奔西走、随意放弃西医正规系统的治疗。有多少患者,在走了若干弯路之后,经历了屡治屡败,出现了残疾,才发自肺腑地感叹:悔不该当初……我们用未来、身体、财富、经历去换取已知知识的代价,太残酷、太大了!
二:通过学习,建立和医生良好的沟通关系
医患关系,承担了太多的它不应该承担的内容,患者的医学知识贫乏,就是其中之一。我们通常认为,在医患双方,医学知识是掌握在医生一方的,所谓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误解和伤害,患者是唯一的受害者,患者不容置疑的是弱势群体。但是,真实的情况却是,医生在很多时候,也是被误解和伤害的一方。原因很简单,患者不了解疾病和治疗。有时候,医生和患者的沟通,只是鸡同鸭讲,或者我说你听,而且听者也白听,他没有知识理解医生的话。
医生会因为讲专业,而被患者认为“冷漠”,不如邻居的大妈大姐的话入耳贴心;也会因为不讲专业,而被讥诮没有告知真相……这样的现实,也体现在类风湿患者和医生之间。因为患者没有相应的知识,而不理解医生的处置,不明白为什么要开那些化验单;不明白为什么要开那样的药物,毒副作用那么大,我仅仅是关节炎而已;不明白药物服用了,为什么却没有效果,还不如谁谁服用的那个私人制剂;不明白为什么你不承诺,我的疾病可以痊愈,而某某就可以做到........因为患者的自身认识,导致医患沟通障碍的事情,屡见不鲜。
因为是终身性疾病,类风湿患者格外需要和医生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更需要医生的专科治疗、康复指导、健康管理指导。在治疗中,患者更不能随心所欲,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三:通过学习,提高患者的分辨能力
不仅仅是面对各种各样的治疗信息,患者需要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就是在一些正规治疗中,患者也要具有一定的判断医生水平的能力,不应该盲目信任一切的医生。在基层医院中,有的医生治疗观念老化、用药不规范,导致类风湿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不好或者毒副作用大,这也是在一些患者的经历中可以见到的。对正规治疗失去信心,有的是因为遇到了不称职的医生。可是,患者没有能力分辨是一个医生的过失,却有能力把其扩大到整个正规治疗中去,从而不信任所有的医生。
因为患者没有分辨能力,他们唯一的提高就诊保险系数的做法,就是到大城市、大医院,找大专家。而对很多类风湿患者而言,他们的诊断是清楚的,治疗只是按照规范程序走而已,找大专家就诊,复诊困难,反而不如在本地就近治疗。治病难、治病贵、治疗效果差,在类风湿患者身上,有时候就是这样,仅仅在于患者的就医选择。(转载)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