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断奶母亲如何回乳?
- 足跟皲裂的治疗
- 胃下垂的推拿治疗与预防
- 头痛的原因及自我推拿治疗
- 孩子断奶母亲如何回乳?
- 小儿厌食症的推拿
- 足跟皲裂的治疗
- 拔火罐疗法介绍
- 髌骨软化症的自我疗法
- 春季如何养阳?
- 老人尿失禁的自我按摩
- 谈谈推拿补泻的作用
-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家庭推拿治...
- 推拿科现开展的诊疗技术及治疗病...
- 冬季如何预防冻疮?
- 背痛的预防
- 教你几招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 颈椎病的治疗误区
- 踝关节扭伤的治疗
- 呃逆的自我推拿疗法
- 你适合推拿吗?
- 腿抽筋一定是缺钙吗?
- 颈椎病的自我推拿
- 感冒的自我推拿
- 急性乳腺炎的预防、自我推拿及护...
- 如何轻松减肥
- 陆游与自我保健推拿
- 孙思邈与保健推拿
- 按摩穴位巧治常见病
- 保健推拿??治未病
- 现代医学对推拿作用的认识(推拿...
- 腰肌劳损的自我诊断和预防
- 前列腺增生症的自我推拿
- 小儿腹泻的推拿治疗
- 盆腔炎的自我推拿
- 产后缺乳、少乳偏方
- 产后缺乳的自我推拿
- 自我推拿治失眠
- 痛经的自我推拿
- 足跟骨刺的自我推拿
- 肩背痛的自我推拿
- 网球肘的自我推拿
- 推拿和按摩有何不同?
- 如何吃好一日三餐
- 弹响指(指间关节腱鞘炎)的自我...
- 眩晕患者如何就诊?
- 膝关节骨质增生的自我推拿
- 腹泻的自我推拿
- 便秘的自我推拿
- 高血压病的自我推拿
- 捏脊疗法介绍
- 有颈椎病的人怎样垫枕头?
- 穴位按摩保健强身、调补气血
- 穴位按摩安神防衰
- 自我保健推拿
- 肩周炎的推拿治疗及自我康复
- 腰腿痛不可怕,自我康复有妙法
- 中医推拿疗法
- 腰痛病人用药须知
- 胃下垂的推拿治疗与预防
- 颈椎病的预防与治疗
- 谈谈小儿疾病的中医推拿治疗
- 腰腿痛的功能锻炼与预防
- 小儿便秘推拿可愈
- 作者:张运生|发布时间:2012-08-18|浏览量:1934次
小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现象,推拿治疗便秘疗效可靠,且简便易行,可居家自行推拿。徐州市中医院推拿科张运生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坚硬,次数减少,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便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滞过久,内含水份被过量吸收,使粪质干燥坚硬难以排出所致。通常因小儿生活无规律,缺乏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以致排便时难于形成条件反射;或由饮食内伤和不足,久病造成营养不良,如奶液中糖量不足,或食有多量蛋白质而缺少糖类则易造成大便坚硬干燥而次数减少。或因病后体虚,气滞不行,传导无力,津液耗损,肠道干涩而致。
1.实秘: 主要因饮食而起。大便干结, 面赤身热,噫气泛酸,烦热口臭,纳食减少,腹部胀满,口干唇赤,小便黄少,苔厚腻或黄燥,脉弦滑,指纹色紫。
2.虚秘:大便并不硬,但便秘不畅,努挣难下,形瘦乏力,神疲气怯,面色苍白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软,指纹色淡。
治疗方法:
[基本推拿方法]
1.患儿取仰卧位。顺时针摩腹5分钟,用掌或四指轻贴腹部,缓缓顺时针移行。有调和脾胃,降逆消导,补脾健胃之功效,能直接顺应肠道走向,促进肠蠕动。揉天枢(脐旁约2横指)2分钟。
2.患儿取俯卧位。推下七节骨100次,位于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操作时,由上往下,擦至皮肤发红为度。具有升降脾胃,调理二便之功效。
3.揉龟尾2~3分钟(尾骨尖下缘),即成人长强穴,此穴为双向调节穴,主治腹泻、便秘。
4.按揉膊阳池(手背腕横纹正中上3寸处,支沟穴)100次。此穴为治疗便秘特效穴。
5.清大肠200次。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操作时由虎口推向指尖。能治疗湿热、饮食、痰饮等停积肠道、气机受阻之便秘、腹中灼痛、黄疸等。
6.按揉足三里1分钟。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治疗消化道疾患。
注:对不明虚实便秘者,用以上基本方法治疗即可。
[随症加减]
实秘者,加退六腑300次, 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神门穴至抖肘成一直线。操作时,以中食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能通腑泻热,滑肠泻下,用于阳明腑实之痞满燥实坚。
虚秘者,1.加推三关300次,位于前臂桡侧,太渊穴至曲池穴成一直线。操作时,自下向上推。具有温里散寒,温补气血之功效。适用于各种虚证,如身体虚弱,神疲气怯,面色无华等。
2.补脾土300次,脾土位于拇指桡侧缘。操作时,由指根尖推向指根。能调理脾胃,加强脾胃运化功能。
3.补大肠300次大肠位于食指桡侧缘。操作时,由指根尖推向指根。能涩肠固脱,治便秘、泄泻。
4.补肾经300次,位于小指螺纹面。操作时,自小指根推至小指尖100次。有补肾固本,清热利尿之功效。
5. 捏脊7~10次,为第一胸椎至尾椎成一直线。由下往上。可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凡脾胃虚弱之证,均可用之。
注意事项:
1.培养按时排便的习惯。
2.合理膳食结构,增加活动。应多食粗纤维食品和杂粮、蔬菜。
3.如因其它疾病引起者,则需检查原发病变,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