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什么样...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什么样...
- 三阴乳腺癌尚无标准方案
- 胰腺癌内科治疗进展
- 转于正洪大夫的科普佳作:一个癌...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共识解...
- 室内污染增加中国非吸烟女性肺癌...
- 最新消息:5月5号下午1:40...
- 睡眠影响寿命长短
- 宋勇教授:2012年非小细胞肺...
-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内科治疗...
- 2011版NCCN膀胱癌指南解...
- 2011NCCN肾癌指南解读(...
- NCCN止吐临床实践指南(v2...
- 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2011版...
- 高发的甲状腺癌:脾气还算温和
- 甲状腺癌:你了解有多少?
-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2010(...
- 晚期食管癌的药物治疗进展
- 肺癌生物治疗研究进展
- 你会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吗?
- 阿司匹林抑制癌症转移
- Medscape评出2011年...
- 细说化疗罕见急症(一)
- 原发性肝癌诊断和内科药物治疗规...
- 吸烟者多吃梨能减少癌症发生
- “饿死肿瘤”成癌症治疗新趋势
-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
- 三阴乳腺癌治疗研究进展
- 预防癌症我们该怎么做?
- 幸福是什么?
- “美人痣”---让人欢喜让人忧
- 似水流年三十载(转成维英同学的...
- 胃癌内科药物治疗规范(2011...
- 乳腺癌内科药物治疗规范(201...
- 食管癌诊疗规范(2010年)
- 食管癌ABC
- 2011健康食物排行榜:木瓜取...
- 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内科治疗
- 结直肠癌的内科治疗规范(201...
- 小细胞肺癌药物治疗规范(201...
- 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治疗规范(2...
- 三阴性乳腺癌:最新进展
- 晚期胃癌的一线药物治疗进展(《...
- 今年世界癌症日主题:癌症是可以...
- 认识癌症患者人性的一面
- CLS生物免疫治疗--肿瘤治疗...
- 五味杂陈??2010年十大医疗...
- 2010年中医药十大新闻发布,...
- 治疗癌症疼痛药品达宁有毒副作用...
- 常用镇痛药的心血管安全性令人担...
- 2010临床肿瘤学领域重大进展
- 生活中你必知的140条健康常识...
- 转博:多吃蔬果少吃肉 不会得癌...
- 冬季八种食物最适合陪你过冬
- 癌症病人的自我心理治疗
- 健康指南:豆浆的9大好处和7大...
- 让癌症不再与疼痛捆绑(《江苏卫...
- 糖尿病与癌症
- AFP阳性胃癌
- 周剂量紫杉醇联合LFP方案治疗...
- 恐怖的数字:吸烟危害知多少?
- FOLFOX:亚洲晚期肝癌患者...
- 2010ASCO:四大研究揭晓...
- 中青年人长期便中带血警惕肠癌
- 癌痛治疗,我们关注了多少?
- 欧洲:晚期乳腺癌十二条治疗建议
- 癌症患者用了麻醉药如何处理不良...
- 抗肿瘤治疗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 晚期肿瘤患者如何进行营养支治疗...
- NCCN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指南...
-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
- 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优于分期...
- 2010年第2版《NCCN结肠...
- 春天如何饮用新茶才更健康
- XELOX??结肠癌辅助治疗新...
- 解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癌症患者静...
- 我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草案)...
- 中国和日本胃癌治疗临床经验之谈
- 2010年第1版NCCN结肠癌...
- 结直肠癌内科临床研究进展--2...
- 世界癌症日:让癌症与你我无缘?...
- 中国失眠治疗共识
- 肿瘤核医学的现状和展望(朱承谟...
- 肠癌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
- 肿瘤患者的应激及集体心理治疗
- 85?癌症病患属于酸性体质?如...
- 肿瘤治疗过程中的饮食建议
- 紫杉醇脂质体的研究进展(《中国...
- 中国专家点评ASCO 2009...
- 肿瘤化疗过敏反应救治
- 胃癌的危险因素,你了解多少?
- 作者:郭仁宏|发布时间:2010-06-21|浏览量:344次
东亚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是胃癌高发区,约占全球患者的2/3。我国每年新发现患者达40多万例,占全球的42%。由于胃癌早期诊断率低,确诊时约40%已发展为晚期,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率也高达40%~60%。
手术仍然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化疗、放疗也占有重要地位,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等新手段近年得到重视。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郭仁宏
多数地区5 年相对生存率约为20%,而日本由于实行广泛的早期筛查及治疗,5 年生存率可达60%。
胃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吸烟、高盐饮食和其他饮食因素。
幽门螺杆菌
许多胃部疾病,被认为与Hp感染有显著相关性。而且Hp感染已被WHO列为胃癌的第一级致病因子。Hp感染后胃癌发生率增加4~9倍,且60%胃癌患者有Hp感染。
我国Hp的现症感染率为42%~64%,平均为55%,而且地域差异很大,感染率最低的是广东省为42%,最高的则是西藏喇嘛为90%。
Hp感染与远端胃癌的发病率有较强的相关性,与近端胃癌有一定的关系。
吸烟
吸烟人群胃癌发生风险增加50%~60%.据估计,全球范围内,11%的胃恶性肿瘤与吸烟密切相关。
吸烟可以降低人体内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水平,而后两者是对机体有抗癌作用的保护剂,吸烟的患者常可 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两者共同促使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吸烟人群戒烟后需要经过20年,其胃癌患病危险才能降至 正常人群的水平。
烟草及烟草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如苯并芘、二甲基亚硝胺、酚类化合物、放射性元素等。其 他严重有害物质包括尼古丁、一氧化碳和烟焦油。吃饭时吸烟可将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随食物吞下,并与胃黏膜接 触。
1997年特雷达尼埃尔(Tredaniel)等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吸烟者较不吸烟者胃癌发生危险比为1.5~1.6,并存 在剂量关系。近年来研究发还发现,烟草烟雾中含有自由基,可破坏遗传基因,损伤细胞膜和降低免疫力,促使组 织癌变,这些物质可溶解于唾液中随吞咽进入胃内,并因吸烟量及吸烟时间的增加,长期作用而致胃癌。
我国魏跃红等进行了一项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303例胃癌新发病例和303例健康对 照。结果发现,随着吸烟年数延长、每天吸烟量增大及吸烟包年数增多,胃癌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吸烟年限>30 年、每天吸烟量>20支和综合指标吸烟包年数>20等因素,均显示出与胃癌有较强的正相关。
我国刘云霞等对国内近10年来有关吸烟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发现,吸烟 与胃癌间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即吸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按性别(男、女)分层进行分析发现,男性吸烟可 增加患胃癌的危险,女性吸烟与胃癌的联系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吸烟与胃癌的关系与性别有关,这与国内女性 吸烟者较少的现状一致。
高盐饮食
盐是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菜里有了盐才有了滋味。可有些人习惯于多放盐,喜欢吃口重的菜肴,这样做的 结果对身体会有什么影响呢? 据最新的医学研究报告显示,人体吸收太多的盐除了会引致高血压,还会引致胃癌。 医生忠告,一般人每天如果吃下超过两茶匙的盐就足已危害健康,而长期的进食含盐过高的食物无异于慢性自杀。
美国《流行病学报》发表的《胃癌与食入盐份之关系》的研究发现,全世界的胃癌死亡率以韩国最高,其次是日 本和中国,而这三个亚洲国家都是以高盐饮食著称的,他们许多人每日摄入的盐份都在十多克以上。撰写这份报告 的研究人员以220名胃癌患者和700名非胃癌病人进行了一次饮食习惯的调查,结果发现,进食太多的含高盐份的食 物者会增加患胃癌的几率。该项研究的数据还显示,一个月进食二次以上高盐份的食物,患胃癌的机会较常人高出 1.8倍。
实际上早在十多年前,国际间就对有关饮食含盐量的多寡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人体进食太多 的盐会耗损胃壁细胞。医学界虽然没有详细的解释盐为什么会损坏胃壁细胞,但研究至少已经得知,幽门螺旋菌容 易在盐腌的食物中释放出一种致癌的物质。例如,在咸鱼和腌肉里既有大量的食盐,同时也有亚硝酸盐这种致癌 物,所以多吃咸鱼和腌肉的人患胃癌的几率也就特别高。另一份对24个国家的调查统计也发现,一些经常以盐腌来 储存食物的国家,其国民患上胃癌的机会就相对较高,其中以中国的腊味、韩国的泡菜和日本的咸萝卜等,均属典 型的盐腌类食物。
有研究发现,食物当中以咸菜等盐腌类食物最容易释放出致癌物质,这是因为这类食品当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 其在室温下可自动转变成为亚硝酸盐或与口腔当中的正常细菌相结合而形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则会与某些含氮化 合物结合形成亚硝酸铵类的物质,而后者已经被证实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许多动物实验以及人群的研究均证明 其可诱发胃的腺癌。人类正常胃液当中虽然也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的存在,并通过与某些物质的作用形成亚硝酸铵 类的物质,但在正常情况下这一化学过程是很有限的,然而在缺酸的条件下,这一过程就可以得到加强。另外,盐 对胃粘膜也可造成破坏而导致胃的炎症,慢性胃炎就是一种辅助的促癌因素。所以,香港大学营养学副教授李子诚 认为,人每天需要摄取的盐份一般以五克为宜,最多不应超过10克。
有报告显示,日本居民的胃癌发生率从1955年以来呈现下降趋势,这是与1949年以来日本人的饮食习惯西方化, 尤其是增加了乳类制品的摄入量有关。另外,喝豆浆也有保护作用,这方面也有科研文章有所报导。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