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华
中医到底是什么?文化背景对于其与西医的关系到底有多大影响?我们对于它的认识歪了吗?如果没有歪,为什么其相关问题,既不能用中国的智慧,也不能用西方的科学,抑或就是邻里之间私下或坊间的所谓道理进行解释?与此同时,客观上或现实中,中医们的中药处方却在减少。为什么?或当中医都不开中药的时候,中医技术发展还有希望吗?安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田建华
现结合现实试将原因分析如下:
目次:1、中医技术被错位孤立; 2、文化“马甲”对于我们的欺骗;3、中医错位思维溯源;4、中西医真实相互关系; 5、中西医理论的思维陷阱;6、人术不分对于我们的欺骗;7、隔离中西医的国家中医政策;8、国家中医政策的言与果殊;9、打击中医出卖患者;10、中医技术正在经历被扒皮、挖根、掘祖坟过程。
1、中医技术被错位孤立
常常听人说道中西医技术优劣,最后往往都是以相互分开的,不如何便会如何等基本句式结尾。言下之义,中西医相互毫无关系、不能兼融、必须独立,然后斗争。因此,既用中医宏观的科学性,批判西医微观的不科学性;也用西医的微观技术能力,教化与希望中医必须不断完善。总之,就是它们仿佛仍然生活在相互隔离与遥远的东西方,真的风马牛不相及似的。为什么?文化不同、资质相异、原理悬殊、方向相反、水火不容、相互驱逐。但实际上,这却未必科学,或并不是对于其相互自然属性的客观还原。
当然,也有以西医的可实证与可说明性,批判中医的无法实证与无法说明性,然后认为中医不科学的。同时,也有中性一点,干脆将其纳入经验与文化范畴的。仿佛西医或现代科技便不需要经验,同时也不是文化似的。前者由于属于实证唯心主义,即:说明不了的都是伪科学或不存在,因此便到处批判,随便否定。由于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科学被肆意践踏,最后也就必然遭批判与世人唾弃。相信大家也已看到,但实际其在西方早有定论。因此,这里咱就不再说了。后者由于属于世界一种语言论,但事实也不是如此。或依照其理论,抽去了西医的经验与文化,其便连一条死“长虫”也不是了,所以咱们这里也不讨论。
因此,这里的说道,仅就还认为中医是一种技术,或能够解决一定问题的方法的观点为起点,延伸讨论其与西医或现代医学共处的特点、相互关系、目前所出现的情况,以及个人的一些观点。并且本人的观点也未必正确,只是提出而已。
2、中西医不同文化“马甲”对于我们的欺骗
毫无疑问,中西医均是曾经非常独立的技术。但在其相互见面之前,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与其它不同技术的关系,并且本身就是那些不同技术的混合物。因此,在我们讨论之前,也要剥去其相互不同文化外衣及其“马甲”,因为它遮挡与阻碍了我们的视线。或其所谓不同文化及其背景,充其量只与其相互不同技术产生,即:方法学的建立有关。其后的运转,实际上只是在影响文化,而不是恰恰相反,直到有新的方法学产生。这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因为它们就是不同方法学关系。或不论其技术产生的文化及其背景是什么,其技术能力只与其方法学发生关系,而不再与其文化有任何关联。因此,我们所看到和使用的仅仅是方法学,而不是其文化本身。而方法学不同,决定其技术语言所涵盖的意境与表述范围不同。因此,我们所感到的其所谓不同文化,实际上只是其方法学所涵盖的意境。只不过由于其相互研究进展不一样,或由于其相互“语言”不同,因而导致我们一时无法顺畅解读罢了。
即:地域与时空本不是问题的关键,但由于西医从 “海外飞来”,在中国与中医相会,因此我们便产生了理解断层,误以为它们相互没有关系,甚至连物质基础似乎也不一样了。但它们不在同一个星球吗?毫无疑问,不是。那它们为什么不一样?因此,相互不同文化及其背景的“马甲”便起到了作用。因此,我们的思维定势从一开始,便将其一分为二,摆在了相互对立与毫不相干的位置。但这并不是其客观与真实的相互关系状态。
3、中医错位思维溯源
原因是我们忽略了中西医技术之间,研究对象的同一性、技术条件的互动性、相互结果的发明性、人与技术的不同性、地理与时空的混合性、相互技术能力的互补、比较与被动性。以及中西医之间,与其相互内部不同技术关系的相互比较、医生与其不同技术的真实关系及其自身职责,也就是患者或我们自己真实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由于中西医不同文化及其背景的“马甲”深植于我们的脑中,以至于我们连自己的真实需求,也变得模糊起来,或在其逻辑运行的道路之上,自设了高墙。换句话说,就是思维的出发点,依照已知客观规律进行运转,结果不能相互重叠,甚至恰恰相反。
例如:尽管我们明明只需要中西医之间相互比较的各种技术优点,同时拒绝一切有比较的相互各种技术缺陷。但却仍然希望其相互独立、不断斗争、没有比较、封闭运行。然后再希望其各自完善、没有外援、技术原创,还要只具有其相互比较与技术联用才能实现,或在其相互独立运行状态下,根本无法识别,同时又在随时不断发生变化的各种技术之间相互比较才能显现的各种优势。仿佛一种技术,不通过比较或与不同技术联用,就真的只产生优点、不产生缺陷;文化不同,它们就真的生活在不同星球,甚至连物质基础都完全不同;理论体系各异,它们就真的相互没有关系,并且其相互技术发展就真的纯粹全部都是原创似的。天下哪有这样的事情?或最起码,我们也知道不是咱家出产的西洋参却属于中药、哪家医院都不止一种仪器设备吧?但就是挡不住人们这样思维。甚至,深谙东西方不同文化及其技术的科学与哲学家们,也是这样的思想。真是奇乎怪也!为什么?
问题还是出在东西方不同文化的“马甲”之上。或之所以我们会有这样的思维,乃是由于我们受文化“马甲”视线的遮挡、民族情绪的煽动、中西医相互技术研究进展之间的不重合与不对称等多重影响,从而不由自主的站在了人群,而不是不同技术本身的关系立场。或其思维所建立的不是技术,而是人群关系。因此,该套文化“马甲”便再也无法脱去。但客观却是,无论中西医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及对于自然及其规律的客观认识。或尽管其相互文化不同,机缘、巧合各异,但其相互发现,也仅仅只是同一自然现象及其规律非常有限的一个部分或者方面。因此,如果我们仅仅依靠或使用一种技术,视界便被局限、所见便会片面化、思维就会凝固、科学便无法发展、其相互独立运行所产生的医疗缺陷就会无法弥补、患者或我们每一个人,就只能承受或忍耐其一种技术所带来的所有技术不足及其医疗风险。
因此,不论什么技术,也不管其以前曾经取得过多么辉煌与巨大的成就。只要与能力还有不同的其它技术相遇,都必须相互开放。否则,不仅不能相互参照、提携、弥补,进而共同前进。并且非常有可能直接或间接被历史所淘汰。因为,客观上没有一种技术或者方法可以包打天下。否则,中医只需一药,西医只须一器足矣。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并且不论其相互技术背景、文化特质及其自身条件如何,情况依然如此。
因为,独立与多技术共存是完全不同的技术发展环境及其外部条件。或在多技术共存的环境条件之下,不同技术之间,比较也得比较,不比较也得比较,因为决定权在于需求。也就是用户或中西医均需要同时面对的患者。因此,只要患者还有需要、同行还有竞争,医生自己是无法决定或选择只采用哪种技术的。因此,其就必须兼具多种技术能力,否则便不能比较,也就不能兼取各家之长,从而达到竞争、生存及其发展的目的。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医生本身不是技术,而是不同技术的组织与使用者。或虽然其曾经或仍然在代表某种技术,但其与各种技术的真实关系实际上却仅限于应用。由于患者才是其真正的衣食父母。因此,只要其上帝,也就是患者或其饭碗之中的利益有所需要,其是什么技术都可以用,当然也可以不用的。换句话说,不管为其冠上什么样的技术标签或者头衔,也不会有忠诚这回事的。但这却是其基本职责及其行业基本职业道德。因此,技术就是技术,人却是另一回事。您必须牢记这样的概念,否则便会错乱或自己出卖自己。因为,您目前所见到的所谓中西医,实际上早已不再是以前那么回事。因为,技术人人可学,同时也人人可以学会。即便真实情况不是如此,为了竞争及其生存的需要,其也是什么招数都可以使用的。因此,为了您自己的安全,还是牢记这样的概念为好。
4、中西医真实相互关系
重新回到中西医技术,其实它们根本就无所谓好坏,也与其相互不同文化及其背景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开球一脚,即:一种技术的方法学产生之后,其实际上已经无足轻重。因为,此后全部都是文化在围绕技术或方法学运转,而不是恰恰相反。换句话说,文化早已变成了技术的产品,不过是一个时代,社会所有技术的共同“作品”罢了。否则,便无法解释为什么中国人也能学会西医,以及我们目前的文化及其构成。
请不要误会。这里所说的文化,只是指其与过去相比较,所相增加的部分,而不是其全部。因为,文化本身的概念,还包括了其所有技术发展及其民俗等全部历史,以及其间所产生的各种影响等。那是另一门学问。并且单就技术而言,对于其新的方法学产生,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及其不可缺少的启迪。同时,也是揭掉中西医不同文化“马甲”,裸露其相互技术真实关系的重要帮手。
再次回到中西医不同技术,其实际上与我们平常单项技术研究及其开发没有任何区别。或仅有的区别也只是在数量上属于批发级。因为,其间所有要点都在于,相互技术能力比较,还有方面不同、区别或各有所长。即:不管一种技术所产生的文化及其背景如何,只要其相互技术之间所产生的能力还能相互弥补不足,则价值条件足矣。否则,就可以相互替代或者淘汰。请注意,这里的要点在于相互比较,因为其相互价值体现在不同技术相互联合之时。因此,一种单项技术的各种评价再好,也并不完全重要。或只要其是被孤立的,也就是不能与其它技术相互配合,最终也是死路一条。中医技术的危机,也在于此。
即:任何技术的价值核心都集中在还有一用,并且这样的一用,既需要与相关技术比较具有差异性,同时也必须能够与其它技术相互配合。否则,其一用便会价值打折、附加风险,甚至毫无意义。例如:在病人昏迷、心跳骤停之时,您在今天是不能容忍老中医们仅仅为其灌服独参汤的。但在西医没有出现之前,其就可能是最为先进的方法或仅能获得的救助。因为,不同技术之间存在比较。尽管其相互“马甲”不同,关系仍然不变。或不过是超越相互文化的能力比较而已。因此,无论中西医技术之间的相互优点再多,孤立发展也是危险,或也是随时可能遭到抛弃的。例如:如果中医仍然采用目前与西医隔离的方法继续发展,刚刚平息下去的废中医论不仅随时会来,而且随时可能成为现实。因为,就是再忠实的中医技术粉丝,也只要其与西医比较之后的各种技术优点,而不是其缺陷。但任何一种技术却根本不会只有优点,尤其是这种优点,需要在不断变化的各种技术的比较之下。或我们也可以扪心自问,我们到底需要中医技术些什么?
5、中西医不同理论的思维陷阱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也在深深影响着我们,并把我们引向歧途。即:中西医之间的相互说明与不同理论体系。而实际上其却是一个巨大的思维陷阱。因为,它导致我们远离了技术本身的客观与现实性。也就是技术本身的价值核心,从而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无休无止、与技术应用本身毫无关系的口水战。因为,技术本身的目的只是应用或解决问题,也就是重要的是其能力及其实现,道理本身并不绝对重要。例如:目前现代医学那么多的仪器设备,西医们难道个个全能通晓原理,并能制造与维修吗?不管您信不信,本人反正是不信的。因此,只要医生能够正确使用,产生其应有技术能力,即:解决问题的核心价值,就已足够。然后面对结果,再慢慢讨论不迟。因为,中西医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技术,差别仅在于精细程度不同,因为其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或有称中医为玄学者,只是由于“道理”或“语言”不通,便忽略其经过实践检验这一客观事实,或与玄学有着根本区别的关键环节,实在不是实事求是。
因此,这样的问题纯属相互怄气、互挑毛病。也就是吹毛求疵、剜眼相轻。不要说中医技术的发端在中国遥远的两千年前,就是以十年为限,用我们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进行衡量,那西医的毛病也是多得海里去了。例如:中医被诟病最多的疗效重复性问题,那是在与西医节省成本的小样本方法进行比较。但它科学吗?如果已经非常科学,那新近出现的循证医学是干什么的?说白了,就是要纠正其方法的短视与沾沾自喜。因为,各种技术的综合,直到人的生命终点所进行的统计与方法学评价,才是真正的疗效。而中医从一开始,便是这样的路径。有什么不科学的?
换句话说,中医技术不是不能,而是质量控制环节还有问题。而其恰恰正是需要借助现代科技进一步克服的困难。或问题什么技术都有,否则科学还需要发展吗?早就到头了。可是,我们谁敢说现代科技就已经到达了顶点、极致,或已经足以正确评价任何一种医学现象,而不再需要发展了呢?不管您信不信,但我坚信绝大多数有脑袋的人,都不会信。那我们不是在扯淡吗?
因此,我们的中西医技术概念是被严重跑偏与忽悠歪了的。例如:不管中西医相互技术原理如何,只要其能力,即:我们的目的存在,就是最大的科学。其它问题,实际上均可以不论。因此,我们实际上就是掉入了一种自相矛盾与逻辑断路的畸形思维的陷阱之中。因为,解决实际问题,效果优先,说明次之,关键看其也没有能力。或技术探讨及其说明,只是对于未来技术研发或发明新技术有用,而解决实际问题却是眼下立即就要进行的事。并且发明的目的,仍然还是为用。如此而已。
例如:口服药与注射剂,就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因为其相互适用状态具有差异性。因此,如果将其设定为相互对立与竞争关系,进而相互技术分离,不论患者拥护谁,都会出现问题、医疗风险或技术缺陷。这就是错位竞争。中西医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因为,其间同样存在相互适用状态差异。因此,也就有了相互技术组合的可能及其必要。也就是不同技术的相互为用,或不同技术联合起来,能够相互弥补缺陷,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不仅如此,其相互各自内部的不同技术之间,关系全部如此。所以,无论中西医都是开放的技术,只不过时代不同,内容各异而已罢了。或其只不过各自穿了一套相互不同的文化“马甲”,我们便如痴如醉,几乎能够颠倒黑白了。而且,一般人如此也就罢了,但那么多头上戴有吓人“帽帽”之人,也是如此。也就不再可笑,而是可悲了。
6、人术不分对于我们的欺骗
不仅如此,我们还被中西医相互不同文化及其背景的小小“马甲”,联合人性的弱点,再度深深的欺骗了一回。例如:中西医相互技术之间,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所谓联合应用障碍。理论不同,只不过多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翻译”环节而已。当然,这里的“翻译”不是等同,而是相互学习对方技术的使用方法。有了方法及其相应技术能力,比较、转换、组合、应用等就可以非常顺畅或没有障碍,也就是自然而然的相互技术关系。但这里却冒出了一个学不会的问题?简直是开国际玩笑,但被忽悠的却不仅仅止有几个人。而客观事实是,没有学不会的现有技术。或其所谓不会,真实原因只是不愿,因为没有威胁。换一种方式,如:真的有哪个家伙胆敢技术能力超过他,并对其利益构成了真正的威胁,甚至哪怕仅仅是一丁点的小小影响,其立即就能搞掂。不信看看中医。更何况,就困难程度而言,学习任何一种现有技术,比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技术创新,都容易不止百倍呢?这就是真相。同时,也是不同技术相互发明的有关作用。或人知道了更多客观存在、规律及其技术应用方法,难道他会变得更傻吗?或傻子也知道两片不同的地图重合比较,不同之处,便是藏宝之地,何况是正常人呢?但我们号称科学的脑袋,愣是围圈站,就是不进场。
因为,只要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运行,能力就能顺利实现。而其实现的过程及其原理等,属于技术开发与创造者的知识。作为技术使用者的医生,知道最好,不知道,能用就行。因此,在中西医相互为用的关系中,技术本身的运行及其理论等都是相互独立的,否则能力输出便是问题。至于中西医相互研究、原理互通之类的探索及其相互关系,与此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因为,其属于不同技术的相互发明。也就是在其相互技术结果的提示下,可以提供为我所用的价值发现。例如:青蒿素、黄连素、罂粟碱、川芎嗪、麻黄素等,就属于这一类成果。或如果仅从其行为特征评价,完全是地地道道的现代医学成果。但没有中医的实践提示,要发现这些东西,最起码现在没有可能。因为,这些都是现代医学原始研究盲区。即:既是其相互价值的另一个方面,也是医生基本技能的外向延伸。但其常规却只是为用,并且发明的目的还是为用。换而言之,只要一种技术被用于解决问题,不论原理如何,都会产生适用状态。而只要这种状态还有技术之间比较的独特性,实际上就已足够。至于其文化背景、技术理论及其原理等,属于技术能力输出的保障部分,虽然也属于医生的基本能力,但与其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却没有太大关联。
即:由于所有技术均不可能以一法而打天下,因此其间的关系,便全部是合则用,不合则废。因为竞争的法则是综合之长,否则便不能用,用则有风险。因此,如果医生仍然如此,结果就会被市场或兼具各种技术能力之长者所淘汰。因为,所有技术的相互价值均在于相互比较,差异性使用。否则,就是一种再好的技术,也会由于自身缺陷无法弥补、附加风险不能被患者所接受,而被无情埋没或予淘汰。同时,这也是医生与患者的共同真实需求。
因此,如果您仍然还要听信,一种技术要等完善了以后才能使用,或其自身就能完善,那黄瓜菜都要凉的。或最起码也不会有,直到目前仍然还在漏洞百出的中西医技术。请注意!这里是指技术本身,而不是指人。人虽然是其创造者,但却不是其忠诚者。否则,其便无法创造。
因此,中西医文化优劣论可以休矣!因为没有优劣之分的不同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并且由于需求旺盛而在世界每一个地方及其角落,不断无国界流动,文化这种随技术发展而在不断创新的上层建筑,岂有一个姿态便永远高高在上之理。否则,脑袋上就会不断增加“窟窿眼”。
7、隔离中西医技术的国家中医政策
然而,由于中西医技术曾经归属于不同人群,因而便使问题出现了复杂化。从而由其本来非常简单的中西医相互技术关系,由于人的不同及其分离而出现了利益纠葛。但技术之间,却没有这样的问题,因此技术没有国界。因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即可。因此,只要其间还有哪怕一点点不同及其能力差异,就不应该出现衰落与无法技术发展的情况。或中医技术发展及中西医结合就不该出现困难。与此同时,也不该继续存在目前仍然还是不同利益人群的所谓中西医不同群体。因为,技术人人可学,学会了就是一个群体。或如果一个人学会了相关的全部不同技术,难道其自己还会有什么相互竞争、利益纠葛、自相残杀的什么理由及其动机不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这样的事情,就是在产生中医技术这样中国智慧的故乡发生了。而且状态持续了几百年。为什么?如果在中西医相互不能直面、信息障碍、学习困难、技术相互价值不能明确的状态之下,还可以理解。但在这些问题早已不复存在,且有国家明确号召的情况下,仍然还是如此吗?简直不可思议。
然而,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国家方针政策高喊的是发展中医、中西医结合,近来又加上了中西医并重,但其管理方法及其政策的唯一目的,却是致力于中西医技术分离。也就是不能让正宗的中西医相互技术见面,或不能让其相互处于正常与自然的关系状态之下。何以见得?证据如下。
8、国家中医政策的言与果殊
例如:目前国家对于中西医技术的管理,仍然只对人群不对技术。仿佛只要其相互技术的标签仍在,其技术本身就真的是在发展,并且永远都就是其原来的中西医概念似的。所以,我国全部医生,不管其还有什么技术能力,或今后在其法定技术岗位在干些什么,永远便只能具有中西医技术之中的一种资质、名头、技术标签或者身份。然后置于中西医不同的医院及其技术岗位。为了防止其相互串换岗位、自然整合,从而由原来的两个人群变为一个。国家政策所采取的措施是,不对其相互第二技术能力,即:医学资质进行考核认证。但却允许其相互没有资质或技术能力的,随意使用对方的技术。从而,其便全部永远只能具有一种技术身份、成为不同利益群体,进而在政策为其设定的,相互对立与错位竞争的技术岗位,一面浪费、消耗国家资源,一面毫无道理的相互残杀。
例如:在西医院工作的中医技术人员。由于与其所在医院主体技术标签不符,尽管技术应用权限及其行为特征,早已与其西医没有区别。但却仍然只能在最差的环境、最差的地段、不能分科发展、不能干扰西医业务。聚为一小撮,隔离在医院按人体解剖及其功能所划分的所有技术势力范围之外。无情打击、永远圈禁、能做的事就是不被允许做、不以道理论短长、无法发挥正常作用。但其医院同样需要中医技术支持的其它科室患者,却无法获得合格的中医技术治疗。并且这样的状态,自建国以来一直持续至今。这是一种什么概念?与其相互不同文化及其背景有什么关系?有什么科学与逻辑可言?是不是与我们国家发展中医技术的政策口号还有一点点的相符之处?完全没有、毫无道理、不能用任何基本逻辑及其道理衡量。更不用说还有什么劳什子科学发展观了。
这是一种奇观,因为不符合常理。犹如一个人毫无道理的拔刀自残,一刀之后,再来一刀,此犹不足,再撒两把盐,并且面不改色心不跳。但大家却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为什么?道不同,不相与谋。但他们不是同一个医院的吗?毫无疑问。不仅一起上班,并且退休之后,也在一个地方领退休金。难不成他们是阶级敌人?当然不是。甚至还是同一个集体宿舍的室友,抑或也有结为连理的伉俪。那中医技术不是该医院的资源?抑或还会影响与破坏其医院什么发展吗?当然不是,也无可能。因为,一个小小基层科室,哪来那么大能量?那是其医院的患者不需要中医技术支持,抑或到其医院就医的患者,专门得的就是人家西医的病呢?当然仍然不是,并且毫无可能。那是为什么?没有人能够回答。因为没有科学与道理可言。但国家政策就是如此。
9、国家医疗行政不作为打击中医出卖患者
为什么国家政策就可以如此?不能用逻辑与科学解释。因为,还有直接涉及其管理职责的重大问题,那就是出卖患者。也就是全国所有的中西医,均可以毫无资质及其能力的,随便使用对方的技术。也就是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无资质行医等违法行为,在中西医之间不算“违法”。为什么?天都不知道,人就更不用想知道了。因为,这无异是一种医疗管理犯罪。或连老百姓都知道,有其能力,才能司其职的普通道理,作为国家基本政策却唯独不知吗?
因此,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党同伐异。也就是为了永远囚禁中医、阻断其进入西医阵地的一切通道。因为,只要管理和控制中西医相互对方的技术能力,就必须进行相互第二技术能力鉴定与资质发放。那么,目前仍然在自相残杀的中西医人群,立即就会合为一伙,再也没有利益之争。哪里还有什么中医技术发展困难?又何须什么中西医并重呢?
也就是说,为了限制中医技术发展、阉割中西医结合,国家甚至不惜,置患者于中西医相互对方的技术风险之中。与此同时,又将所有问题及其矛头,转而指向了早已不是中西医的中西医们。
因此,每天都在高喊科学至上的中西医科学家们,包括中西医医院的科学管理工作者们,也就只能两眼一闭、闷头厮杀了。为什么?利益面前没有科学,族群争端不讲科学,否则你便只能饿死。不过,这丛林法则,但中西医相互技术本身却不是该法则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因此,中医技术果然便被衰落了、发展困难了、后继无人了、“九斤老太”之后,一代不如一代了。因为,没有办法不如此。于是,全国卫生系统中的中医官员层出不穷、比比皆是,产出率远远高于其竞争对手西医的人群基数。技术人才培养困难,也就自然而然了。但却不是没有人才,只是留不住与不能发挥作用,因此人们便也看不见罢了。因为,不出成绩中医科,是全国医疗行业流行至今、人人会“唱”的不朽歌谣。
只是可怜了不知就里,饱受看病难与看病贵之苦的,需要中西医相互技术优势结合的患者们。因为,不论其到哪家医院就医,遇到的全部都是只有“一条腿”,但却可以挥舞“两把刀”的“半拉骗子”。
10、中医技术正在经历被扒皮、挖根、掘祖坟过程
危害远远不止于此。因为,其完全搞乱了本可以及时纠正的,人们不正常的思维方法。导致原本相互关系极其单纯的中西医技术,一变而成了相互残酷竞争的不同人际标志。同时,行业混乱、骗子横行、厥词漫天。此犹不止,中西医技术由于人的分离而被绑架,从而变成了,既相互 “非法”,但又可以相互随意使用的人际纠纷砝码。也就是由于中西医相互人群各自拥有了一种符合其标签与头衔的正宗技术,从而导致相互对方正常的合理技术应用,在伦理上处于相互“非法”、抄袭与越位状态。而这样的状态,显然直接阻碍与阉割了中西医技术正常的相互结合与共同科学发展。因为,其将本来属于公共资源的中西医技术,转而变为了相互的专利、御用及其独享。但它们是吗?掏出本本看看!没有?那不是胡说吗?但国家政策就是这么分配的。
因此,中西医们要么保留其相互正宗技术的原始缺陷,从而为其相互患者造成医疗风险及其遗憾。要么冒被天下人耻笑与诟病之大不讳,“无耻”与“屈辱”的使用对方的技术。其中,尤其是本身技术存在致命缺陷,不得不借助西医技术帮助的,本来就步履艰难的中医们,无疑又更多出了一层精神压力的摧残及其负担。因为,其使用了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其竞争对手西医的技术及其方法,或在行为上与其自己所挂招牌、业务范围等严重不符。因此,其进步就是悖论、发展就是谎言、出声就是“吹牛”、不动就是等死。因此,虽然在勤奋程度上,中医远远超过西医,并且相对也更能取中西医相互技术之长。但由于其西医技术能力被故意不控制,乃是一桶黑水。因此,其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既不能自身辩白,也很难有所作为。因为,其生存空间狭窄,患者资源局限。所以,便只能顶着 “臭不可闻”的名声艰难前行。其中,尤其是在西医院工作的中医。但这是他们的责任吗?没有科学、公平、公正可言,也不能用一切还有丝毫理性的语言来形容与解释。唯一就是,你中医受不了,完全可以选择离开。但国家是谁家的私人财产?医院是谁家个人的资源及其舞台?以至于连国家政策也都成了谁家的私人保镖了吗?
因此,无论中医们再怎样努力,其学术都注定要被衰落的。因为,他们与西医的发展环境及其资源状况差别巨大。并且看不到对手的缺陷,哪里知道自己的优势?没有充分的中西医相互技术比较,谁能看得到其相互的价值?加上目前的所谓中医,资源非常有限,根本就没有机会展现中西医相互技术复合的能力价值。因此,允许中医无资质使用西医技术,也就成了,断其手脚,放其舞蹈,看似高望一眼,实则令其速死的逻辑悖论。但这和中医技术本身却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人与技术不同,或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所谓中西医,根本就不代表其相互技术。
然而,随着承载中医技术的主体人群被“堕落”与“改造”,其技术本身实际上却在经历一场,被扒皮、挖根、掘祖坟的基本过程。试想,当中医们都不再开中药的时候,中医技术的发展还有希望吗?那么,国家发展中医的调门唱得再高,又有何用?
这不是耸人听闻。随便翻翻中医们的病历,或查一查其各种处方就会知道其是不是事实。并且,这样的情况,不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知道,卫生部上上下下的官员们也都知道。但又能如何呢?
那么,客官您说,这是中医技术发展的自然进程及其应有状态吗?或,我们的中医技术概念及其认识有没有歪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