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于宝生主任医师
-
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科室:
儿科
- 胰高糖素样肽及其衍生物与2型糖...
- 【学术前沿-5】小儿肥胖诊疗进...
- 【专家论坛】儿童1型糖尿病的门...
- 【专家论坛】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
- 2012-10-18 发布:好...
- 2012年5月1日起,周六上午...
- 【科普-60】小于胎龄儿,早防...
- 【科普-59】小于胎龄儿,早防...
- 儿童糖尿病管理项目落户南京指导...
- 【好消息】儿童矮小科普讲座及矮...
- (中国)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的胰...
- 【科普-58】儿童1型糖尿病有...
- Turner综合征患儿手腕部不...
- Turner综合征患儿的甲状腺...
- 【科普-57】软骨发育不全症的...
- 儿童内分泌疾病咨询,就诊的一点...
- 【科普-56】甲低治疗期间需定...
- 【科普-55】Turner综合...
- 【科普-54】 为什么尿崩症患...
- 【学术前沿-6】Evaluat...
- 【科普-53】GnRHa治疗性...
- 【科普-51】 小儿内分泌科医...
- 【科普-50】成年身高是如何预...
- 【科普-49】维生素D 缺乏佝...
- 【科普-48】 性早熟患儿的家...
- 【科普-47】怀疑甲状腺功能减...
- 【科普-46】为什么检查生长激...
- 【科普-45】生长激素(rhG...
- 【科普-43】生长激素可治疗小...
- 【科普-42】所有小于胎龄儿(...
- 【科普-41】什么是小于胎龄儿...
- 【科普-40】人类生长激素有哪...
- 【科普-39】治疗控制不好的糖...
- 【科普-38】哪些常见病因可导...
- 【科普-37】生长激素缺乏性矮...
- 【科普-36】生长激素缺乏症患...
- 【科普-35】头颅CT或磁共振...
- 【科普-34】儿童摄人外源性的...
- 【科普-33】外周性性早熟会不...
- 【科普-32】如何定期监测儿童...
- 【科普-31】如何准确测量身高...
- 【科普-30】是哪些原因导致儿...
- 【科普-29】营养不良的儿童身...
- 【科普-28】外周性性早熟常见...
- 【科普-27】中枢性性早熟常见...
- 【科普-26】目前临床上治疗真...
- 【科普-25】如何预防小儿性早...
- 【学术前沿-2】Turner综...
- 【学术前沿-1】Turner综...
- 【科普-24】 Turner综...
- 【科普-23】什么是生长和青春...
- 【科普-21】性早熟的女孩为什...
- 【科普-20】什么样的矮小儿童...
- 【科普-19】医生需要了解矮小...
- 【科普-18】哪些环境因素对儿...
- 【科普-17】什么是身材矮小,...
- 【科普-16】身高增长的一般规...
- 【科普-15】表2 0-...
- 【科普-14】表1 0-...
- 【科普-13】什么叫骨龄,常用...
- 【科普-12】维生素D缺乏佝偻...
- 【科普-11】多发性骨纤维发育...
- 【科普-10】性早熟对儿童健康...
- 【科普-9】生长激素有副作用吗...
- 【科普-8】 如何正确注射生长...
- 【科普-7】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能...
- 【科普-6】特发性性早熟的诊断...
- 【科普-5】可用生长激素治疗常...
- 【科普-4】小于胎龄儿成年身高...
- 【科普-3】 什么是先天性甲状...
- 【科普-2】什么是生长激素缺乏...
- 【科普-1】 特纳综合征??女...
- 【诊断标准】特发性矮身材:病因...
- 【科普-22】治疗中的真性性早熟患儿应定期到医院复查哪些内容?
- 作者:于宝生|发布时间:2011-05-31|浏览量:263次
目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是治疗真性性早熟患儿的最佳选择,对治疗中的患儿应每1-3个月到小儿内分泌专科医生处随访以下内容:
(1)性征变化:男孩观察睾丸和阴茎大小是否缩小,遗精是否消失,阴毛、腋毛、胡须有无减少等;女孩观察乳房是否缩小、乳晕色素是否减退,月经是否消失等。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于宝生
(2)身高增长速度的变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在抑制性腺的同时,也有抑制了生长激素的分泌的可能,临床上一般在用药治疗半年后,患儿过快的身高增长速度被控制,身高增长受到抑制。因此,需根据患儿的临床情况相应调整药物剂量,在控制过早发育的性征同时,也使患儿的身高增长免受过度的抑制,维持患儿的身高增长速度在正常青春发育前水平,即5-7厘米/年。若随访中发现患儿身高增长平均低于0.3-0.4厘米/月,应适当减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剂量,必要时可加用生长激素联合治疗。
(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性早熟患儿骨龄常常明显超过其实际年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通过使患儿体内性激素水平降低,使骨龄成熟减慢,实现实际年龄对骨龄的追赶,争取了生长的潜能,以达到改善患儿终身高的目的。最满意的效果是骨龄较实际年龄增长缓慢一半,即每年骨龄只增加6个月,即每半年骨龄只增加2.5-3个月。医生可通过每半年摄一次骨龄X线片,来观察骨龄的变化是否满足上述要求。此外,还包括定期复查血性激素、促性腺激素以及子宫、卵巢B超等。
(4)原发病及药物不良反应的随访:对肿瘤引起的性早熟,应加强随访,严密观察术后有无复发或转移。还应观察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发热、头痛、局部皮肤过敏等。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