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于宝生主任医师
-
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科室:
儿科
- 胰高糖素样肽及其衍生物与2型糖...
- 【学术前沿-5】小儿肥胖诊疗进...
- 【专家论坛】儿童1型糖尿病的门...
- 【专家论坛】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
- 2012-10-18 发布:好...
- 2012年5月1日起,周六上午...
- 【科普-60】小于胎龄儿,早防...
- 【科普-59】小于胎龄儿,早防...
- 儿童糖尿病管理项目落户南京指导...
- 【好消息】儿童矮小科普讲座及矮...
- (中国)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的胰...
- 【科普-58】儿童1型糖尿病有...
- Turner综合征患儿手腕部不...
- Turner综合征患儿的甲状腺...
- 【科普-57】软骨发育不全症的...
- 儿童内分泌疾病咨询,就诊的一点...
- 【科普-56】甲低治疗期间需定...
- 【科普-55】Turner综合...
- 【科普-54】 为什么尿崩症患...
- 【学术前沿-6】Evaluat...
- 【科普-53】GnRHa治疗性...
- 【科普-51】 小儿内分泌科医...
- 【科普-50】成年身高是如何预...
- 【科普-49】维生素D 缺乏佝...
- 【科普-48】 性早熟患儿的家...
- 【科普-47】怀疑甲状腺功能减...
- 【科普-46】为什么检查生长激...
- 【科普-45】生长激素(rhG...
- 【科普-43】生长激素可治疗小...
- 【科普-42】所有小于胎龄儿(...
- 【科普-41】什么是小于胎龄儿...
- 【科普-40】人类生长激素有哪...
- 【科普-39】治疗控制不好的糖...
- 【科普-38】哪些常见病因可导...
- 【科普-37】生长激素缺乏性矮...
- 【科普-36】生长激素缺乏症患...
- 【科普-35】头颅CT或磁共振...
- 【科普-34】儿童摄人外源性的...
- 【科普-33】外周性性早熟会不...
- 【科普-32】如何定期监测儿童...
- 【科普-31】如何准确测量身高...
- 【科普-30】是哪些原因导致儿...
- 【科普-29】营养不良的儿童身...
- 【科普-28】外周性性早熟常见...
- 【科普-27】中枢性性早熟常见...
- 【科普-26】目前临床上治疗真...
- 【科普-25】如何预防小儿性早...
- 【学术前沿-2】Turner综...
- 【学术前沿-1】Turner综...
- 【科普-24】 Turner综...
- 【科普-23】什么是生长和青春...
- 【科普-22】治疗中的真性性早...
- 【科普-21】性早熟的女孩为什...
- 【科普-20】什么样的矮小儿童...
- 【科普-19】医生需要了解矮小...
- 【科普-18】哪些环境因素对儿...
- 【科普-17】什么是身材矮小,...
- 【科普-16】身高增长的一般规...
- 【科普-15】表2 0-...
- 【科普-14】表1 0-...
- 【科普-13】什么叫骨龄,常用...
- 【科普-11】多发性骨纤维发育...
- 【科普-10】性早熟对儿童健康...
- 【科普-9】生长激素有副作用吗...
- 【科普-8】 如何正确注射生长...
- 【科普-7】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能...
- 【科普-6】特发性性早熟的诊断...
- 【科普-5】可用生长激素治疗常...
- 【科普-4】小于胎龄儿成年身高...
- 【科普-3】 什么是先天性甲状...
- 【科普-2】什么是生长激素缺乏...
- 【科普-1】 特纳综合征??女...
- 【诊断标准】特发性矮身材:病因...
- 【科普-12】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患儿有哪些临床症状,也会矮小吗?
- 作者:于宝生|发布时间:2011-05-22|浏览量:1195次
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患儿有哪些临床症状,也会矮小吗?
维生素D有广泛的生理作用,维持人体组织细胞正常生长发育。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生长期的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临床上称为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不仅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也与维生素D 缺乏相关的疾病有关,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于宝生
根据临床表现,佝偻病可分为四期:
(1)初期:多见于小于6个月,特别是小于3个月的婴儿,有非特异性神经兴奋性增高症状,如易激惹、烦闹、夜间啼哭、睡眠不安、汗多、枕秃等。常无骨骼病变,可有血清25-(OH)D下降,血钙、血磷降低等异常。
(2)激期:如不经治疗,患儿症状会继续加重,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磷代谢失常和典型的骨骼改变,如头部的体征有,乒乓头、方颅、鞍状或十字状颅形等;胸部的体征有肋骨串珠、肋隔沟、鸡胸、漏斗胸等。四肢的体征有,手躅、脚躅,患儿l岁后可有“O”型腿或“X”型腿。
(3)恢复期:症状体征减轻消失,钙、磷浓度逐渐正常,治疗1-2月后血碱性磷酸酶降至正常水平,治疗2-3周后骨骼X线的异常影象逐渐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 无任何临床症状,血生化正常,骨骼干骺端活动性病变消失,残留骨骼畸形。多见于2岁以上以及婴幼儿期重症患儿。
那么,佝偻病患儿也会矮小吗?回答是肯定的。
佝偻病的严重危害主要是骨骼的改变。骨的正常发育有两种形式:(一)软骨在长骨端成骨,使骨变长;(二)膜性成骨,使骨变粗或加厚加宽。软骨细胞经过几个阶段的分化,体积变大,加上钙、磷的沉积,使软骨细胞退化,形成钙化管,并排列成临时钙化带。钙化管内的成骨细胞再逐渐形成骨小梁和骨松质。小儿时期的骨发育就是软骨细胞不断增长,临时钙化带不断前移,骨松质不断改建,使长骨不断增长。佝偻病患儿骨质软化,钙化不全的骨组织代替了正常的临时钙化带,使骨的长度发育受到显著障碍,这是佝偻病造成矮小的主要原因。
此外,佝偻病还可造成脊柱弯曲,出现“O”形腿,“X”形腿等下肢骨骼畸变, 形成了不可逆转的后遗症。这样患儿的身长不但不能迅速增长,而且这种弯曲更造成了身材的矮小。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