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于宝生主任医师
-
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科室:
儿科
- 胰高糖素样肽及其衍生物与2型糖...
- 【学术前沿-5】小儿肥胖诊疗进...
- 【专家论坛】儿童1型糖尿病的门...
- 【专家论坛】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
- 2012-10-18 发布:好...
- 2012年5月1日起,周六上午...
- 【科普-60】小于胎龄儿,早防...
- 【科普-59】小于胎龄儿,早防...
- 儿童糖尿病管理项目落户南京指导...
- 【好消息】儿童矮小科普讲座及矮...
- (中国)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的胰...
- 【科普-58】儿童1型糖尿病有...
- Turner综合征患儿手腕部不...
- Turner综合征患儿的甲状腺...
- 【科普-57】软骨发育不全症的...
- 儿童内分泌疾病咨询,就诊的一点...
- 【科普-56】甲低治疗期间需定...
- 【科普-55】Turner综合...
- 【科普-54】 为什么尿崩症患...
- 【学术前沿-6】Evaluat...
- 【科普-53】GnRHa治疗性...
- 【科普-51】 小儿内分泌科医...
- 【科普-50】成年身高是如何预...
- 【科普-49】维生素D 缺乏佝...
- 【科普-48】 性早熟患儿的家...
- 【科普-47】怀疑甲状腺功能减...
- 【科普-46】为什么检查生长激...
- 【科普-45】生长激素(rhG...
- 【科普-43】生长激素可治疗小...
- 【科普-42】所有小于胎龄儿(...
- 【科普-41】什么是小于胎龄儿...
- 【科普-40】人类生长激素有哪...
- 【科普-39】治疗控制不好的糖...
- 【科普-38】哪些常见病因可导...
- 【科普-37】生长激素缺乏性矮...
- 【科普-36】生长激素缺乏症患...
- 【科普-35】头颅CT或磁共振...
- 【科普-34】儿童摄人外源性的...
- 【科普-33】外周性性早熟会不...
- 【科普-32】如何定期监测儿童...
- 【科普-31】如何准确测量身高...
- 【科普-30】是哪些原因导致儿...
- 【科普-29】营养不良的儿童身...
- 【科普-28】外周性性早熟常见...
- 【科普-27】中枢性性早熟常见...
- 【科普-26】目前临床上治疗真...
- 【科普-25】如何预防小儿性早...
- 【学术前沿-2】Turner综...
- 【学术前沿-1】Turner综...
- 【科普-24】 Turner综...
- 【科普-23】什么是生长和青春...
- 【科普-22】治疗中的真性性早...
- 【科普-21】性早熟的女孩为什...
- 【科普-20】什么样的矮小儿童...
- 【科普-19】医生需要了解矮小...
- 【科普-18】哪些环境因素对儿...
- 【科普-17】什么是身材矮小,...
- 【科普-16】身高增长的一般规...
- 【科普-15】表2 0-...
- 【科普-14】表1 0-...
- 【科普-12】维生素D缺乏佝偻...
- 【科普-11】多发性骨纤维发育...
- 【科普-10】性早熟对儿童健康...
- 【科普-9】生长激素有副作用吗...
- 【科普-8】 如何正确注射生长...
- 【科普-7】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能...
- 【科普-6】特发性性早熟的诊断...
- 【科普-5】可用生长激素治疗常...
- 【科普-4】小于胎龄儿成年身高...
- 【科普-3】 什么是先天性甲状...
- 【科普-2】什么是生长激素缺乏...
- 【科普-1】 特纳综合征??女...
- 【诊断标准】特发性矮身材:病因...
- 【科普-13】什么叫骨龄,常用的评估骨龄的方法有哪些?
- 作者:于宝生|发布时间:2011-05-22|浏览量:1018次
什么叫骨龄,常用的评估骨龄的方法有哪些?
临床上某一儿童取左手腕正位,摄左手指尖至腕骨X片(简称手腕骨骨龄片),这一部分(手指、掌、腕)骨骼发育成熟度与正常儿童的相同部位制定的骨龄标准比较所得的发育年龄即是这一儿童的骨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于宝生
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受遗传、环境、营养、运动和疾病等诸多因素影响,儿童的实际年龄常常不能真实地反映个体成熟的程度,而骨龄所反映的骨骼发育水平可表达遗传因素作用和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又贯穿于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能更真实地反映儿童生长发育的成熟程度,因此,它是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是反映儿童生物年龄的简易、可信的指标。
骨龄的判断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1)图谱法(如G-P法),(2)计分法(如TW3)等。
(1)G-P图谱骨龄评估法,是Greulich-Pyle图谱法的简称,1950年初版,1959年修改版,后多次再版,一直沿用至今。G-P图谱法的骨龄1岁前每3个月检查1次,1-5岁每半年检查1次,以后每1年检查1次,青春朝每半年摄片 1次。再按性别、年龄分组,将每组X线片排续,每次只排一个骨,得到该骨发育递增的序列。从每个序列中选出众数片或中位片作为代表片。配有图像和文字说明。
此法资料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状况较好家庭中的儿童。实际应用经验表明这一骨龄标准偏高,并且由于骨化中心出现和发育的不一致性,可给诊断带来一定偏差。尽管此法我国儿童的骨龄标准,但由于它使用方便,应用图谱使可比性增强,因此,临床上在某些对骨龄评估精度要求不高的领域, 如简单判断一个儿童的骨骼发育有无明显的加速或延迟,目前在国内外仍被广泛应用。
(2)TW2骨龄评估:60年代初,Tanner和Whitehouse创立的一套骨龄评分方法,最初称为TW1,1975年修改后改称为TW2,1999年再版改称为TW3。
本法吸收欧美最新的生长发育数据,根据手腕部20个成骨中心的出现及形态改变进行评分,每个成骨中心从出现到成熟共分8-9级。在评价中给予挠骨、掌骨及指骨以不同的比重。TW 2骨龄评估法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①根据骨龄形态对骨骺进行形态分期并计分;
②根据性别及骨龄的形态分期进行积分累加(RUS、CARP、T积分);
③根据性别及累加的总积分(RUS、CARP、T积分)查表计算骨龄,即RUS、CARP、T骨龄。包括有三套骨龄数据:RUS骨龄(评估13块管状骨)、CARP骨龄(评估7块腕骨)、T骨龄,是RUS骨龄评估法和CARP骨龄评估法的总和,一共20块骨(见图1)。TW3认为T骨龄意义不大,已取消此评分。
图1 TW2 骨龄评估三种方法
(从左到右依次为RUS积分法、CARP积分法、T积分法;
评定目标为图中的阴影部分)
该方法准确性最高,是目前国际上最广泛应用的骨龄评估方法。适用于个体纵向对比或个体间的比较,也适用于需要精确评估骨龄的有关领域,如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程度、对某些影响生长发育的疾病诊断提供帮助、预测身高、特别是指导儿童内分泌疾病临床用药和治疗等方面。此外, 目前还认为TW2骨龄及其TW2成年身高预测系统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成年身高。但此法在应用时,较繁琐费时,远不如G-P骨龄评估法方便。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