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好不好,按一个穴位就知道!肝...
- 风热犯肺的鉴别
- 融合中西医临床思维与诊疗
- 西部论
- 温病证治发微--赵绍琴
- 刘亚洲将军谈基督教和佛教道教儒...
- 甲申再祭
- 转自伤寒论坛的验方
- 刘亚洲将军在昆明基地的一次震撼...
- 刘亚洲将军在昆明基地的一次震撼...
- 刘亚洲将军谈基督教和佛教道教儒...
- 甲申再祭 ...
- 温病证治发微--赵绍琴 ...
- 融合中西医临床思维与诊疗 ...
- 治疗扁平疣
- 治疗扁平疣特效方
- 慢性扁桃体炎啄治法
- 老中医整理的民间实用土方
- 赵绍琴辨治湿热证十法
- 赵绍琴温病治验提要
- 不能一味追求利水消肿
- 风热眼(虹膜睫状体炎)
- 水肿、虚劳(下焦湿热,兼气阴两...
- 黄疸(肝郁脾虚,湿热蕴结)
- 咳嗽(风热犯肺)
- 产后身痛(风寒痹阻证)
- 胸痹(气滞心胸)
- 蓓蕾、隐疹(脾肺气虚,营卫不和...
- 胃脘痛(肝胃不和)
- 蓓蕾、隐疹(风寒束肺,营卫不和...
- 风温(感冒)
- 黄疸(肝胆湿热);胁痛
- 口腔溃疡(脾肾虚寒、虚火上浮)
- 丹毒(脉络瘀阻)
- 头痛(气血不足,清窍失养)
- 消渴(阴津亏虚,兼有痰瘀)
- 腹痛(脾胃虚寒)
- 暴盲(气虚血瘀,脉络阻塞)
- 用“开宣肺气”之法治疗肝硬化腹...
- 运用中医名家经验治疗慢性肝病
- 论《金匮要略方论》对黄疸病的证...
- 积聚(肝郁脾虚,血瘀?积);胁...
- 黄疸(肝郁脾虚,血瘀?积);胁...
- 湿温(邪入膜原)
- 肺胀(痰湿阻肺、肺失宣降)
- 自拟止嗽汤治疗中学生咳嗽的体会
- 运用李寿山加味芎归汤治疗崩漏验...
- 刘?逍遥五苓汤治疗慢性重度肝内...
- 达原饮合升降散治疗发热的体会
- 加味黄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 作者:姜学连|发布时间:2012-07-31|浏览量:889次
摘要 目的:探讨加味黄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0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肝功、肝脾彩超、HBV。结果: 治疗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有效率为66.7%。结论:加味黄精汤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剂。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姜学连
关键词: 加味黄精汤;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Clinic Research on Jiawei Huangjing Decoction Treating Chronic Hepatitis B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inzhou Medical College (Binzhou,256600) Jiang Xuelian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 curative effect of Jiawei Huangjing Decoction treating Chronic Hepatitis B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ere choosed ,and disparted as treated group and control .Their symptom、objective sign、hepatic function、ultrasonic wave of liver and spleen and HBV were observed respectively .Result: The improvement of treated group preceded the control obviously (P<0.01).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ed group was 92.0%,and the control 66.7%.Conclusion: iawei Huangjing Decoction was a effective decoction treating chronic hepatitis B.
Key words: Jiawei Huangjing Decoction; Chronic Hepatitis B; Clinic Research
近几年,国家中医管理局倡导“读经典,做临床,继承名老中医经验”,方药中老中医学验俱丰,为近代中医大家,优擅长治疗肝病。我们在学习方氏有关著述[1]的基础上,应用其加味黄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与甘利欣等药进行了对比,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历选择与分组 选择病例40个(参照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2]: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根据肝活体组织病理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亦可作出相应诊断),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4-60岁,平均34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 2.2年;对照组中男11例,女4例,病程8个月-9年,平均1.9年;年龄13-50岁,平均31岁。
1.2 用药方法 治疗组给以加味黄精汤,由黄精30g、夜交藤30g、当归10g、生地30g、苍术10g、白术10g、青皮10g、陈皮10g、柴胡10g、姜黄10g、郁金10g、薄荷5g、炙甘草10g等组成。瘀血明显者加丹参、鸡血藤、桃仁、莪术等;伴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等;湿热明显加茜草、?莶草、黄芩、泽泻等或者配合方药中的升麻甘草汤或减味三石汤;伴阴虚者苍术、白术、青皮、陈皮减量,加沙
参,麦冬等;食少纳呆者加炒三仙、莱菔子、鸡内金等。水煎两遍,每次30至40分钟,合在一起,分二次服,每日一剂,连服二剂,停药一天,每月可服20剂,连续2至3个月; 对照组给以甘利欣150mg加入10%GS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齐墩果酸片40mg,1日3次,肌苷片0.4g,1日3次。1个半月为1疗程,根据病情需要,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检测指标 常见症状及体征: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肝脾肿大等;肝脾彩色超声波检查;血清生化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GT(γ- 谷氨酰肽转移酶)、TBIL(血清总胆红素)、DBIL(血清直接胆红素)、 TP(血清总蛋白)、A/G(白蛋白/球蛋白) 应用日立75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酶联免疫法(ELISA)测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试剂购自北京邦定生物技术公司)。
1.4 疗效标准(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1991年12月天津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略改动)。临床基本治愈 主要自觉症状消失,肝脾已触不到或肝仅稍大 ,且稳定不变,肝区无压痛或叩击压痛;肝功能检查两次正常病;毒复制指标有一项转阴,而HBsAg仍可阳性。显效标准 症状明显好转,肝脾不同程度的回缩或变软, 肝区无压痛或扣击痛;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或轻微异常(ALT≤50u, 以正常值40u为准);病毒复制指标仍可阳性。好转标准 主次症状消失三分之一,或好转占半数以上;肝脾肿大稳定无变动或回缩,肝区无压痛或扣击痛;肝功能检查较原来下降一半以上。无效 症状轻度好转或不变,肝脾好转不明显或加重,肝功能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1.5 统计方法检测指标两组间用卡方检验、t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常见症状及体征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高度显著 (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及体征治后改善例数比较(例)
━━━━━━━━━━━━━━━━━━━━━━━━━━━━━━━━━━━
乏力 纳差 腹胀 肝区疼痛 肝脾彩超
组别 ───── ───── ───── ───── ─────
治前 治后 治前 治后 治前 治后 治前 治后 治前 治后
───────────────────────────────────
治疗组 20 19* 17 17** 9 9** 16 14* 21 5*
对照组 12 8 10 6 6 3 10 4 10 6
━━━━━━━━━━━━━━━━━━━━━━━━━━━━━━━━━━━
与对照组相比*p<0.05, **p<0.01。
2.2 HBV 两组均有少数病例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但HBV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的变化-x±s
ALT(IU/L) GGT(IU/L) TP(g/L)
组别
治前 治后 治前 治后 治前 治后
──────────────────────────────
治疗组 283.5 44.8 169.2 39.5 71.2 78.2
±161.2 ±22.7** ±81.9 ±33.7** ±3.5 ±3.2*
对照组 252.4 83.4 146.2 71.5 71.1 73.3
±118.1 ±50.0 ±43.6 ±28.1 ±3.2 ±3.7
━━━━━━━━━━━━━━━━━━━━━━━━━━━━━━
与对照组相比*p<0.05, **p<0.01。
表2(续)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的变化-x±s
━━━━━━━━━━━━━━━━━━━━━━━━━━━━━━
A/G TBIL(μmol/L) DBIL(μmol/L)
组别
治前 治后 治前 治后 治前 治后
──────────────────────────────
治疗组 1.11 1.62 32.3 〈17.1* 13.5 〈4.7*
±0.19 ±0.23** ±15.6 ±12.9
对照组 1.16 1.29 24.3 18.3 10.1 5.7
±0.14 ±0.13 ±7.1 ±2.5 ±5.5 ±2.3
━━━━━━━━━━━━━━━━━━━━━━━━━━━━━━
与对照组相比 *p<0.05,**p<0.01。
2.3 血清生化 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经治疗后变化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高度显著(p<.01) (见表2)。治疗组25例中有20例肝功恢复正常,肝功恢复正常率为80.0%,对照组15例中有8例肝功恢复正常,肝功恢复正常率为53.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2.4 B超的变化 治疗组肝脏彩超检查有21例回声增强,脾脏不同程度的肿大,经 治疗后7例明显改善,9例轻度改善,5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有12例回声增强,脾脏不同程度的肿大,经治疗后2例明显改善,4例轻度改善,6例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B超改善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见表1) (p<0.05)。
表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数)
n 临床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25 7 8 8 2 92.0%**
对照组 15 2 3 5 5 66.7%
与对照组相比 **p<0.01.
治疗组25例患者临床治愈7人,总有效率92.0%,对照组15例患者临床治愈2人, 总有效率66.7%.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高度显著(p<0.01) (见表3)。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为目前临床难治之病,数十年来,不少医家对该病从基础到临床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结果并不尽人意。近几年,国家中医管理局倡导“读经典,做临床,继承名老中医经验”,方药中老中医学验俱丰,为近代中医大家,优擅长治疗肝病,我们应用方药中老中医的加味黄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良好效果。
方氏认为对于慢性肝炎最有意义的治法是养肝和疏肝,肝藏血,肝肾同源,体阴用阳,故慢性肝炎多阴血亏虚之证。肝阴虚,一则疏泄易于失职,造成脾胃壅滞生湿;一则阴虚生内热,内热与脾湿相合,也表现为湿热内蕴;阴虚为本,湿热为标。若专事疏利,则辛香之品必重伤其阴。因此滋阴养血培补肝体是为治本,在此基础上,疏其郁滞之气血。肝气得疏,脾胃升降可复,亦有助于湿热消除;脾主运化水湿,健脾燥湿,清热祛湿,脾气健运,也有助于肝之疏泄。对因脾胃湿热有滋阴有助湿之虑者,方氏认为“阴”是阴液,“湿”是湿邪,滋阴是扶正,不是助邪,不可将滋阴与邪湿混为一谈。此番认识颇为深刻,为临床慢性肝炎治疗中解决滋阴与助湿的矛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能行血,肝气郁滞可引起血瘀,疏肝也有助于血液的运行,活血亦有助于肝气的条达,疏肝与活血密切相关。增加活血的药物,当在补益肝体的基础上进行;过用活血化瘀,多有耗气伤血之弊。在综合考虑慢性肝炎病因病机与治法的基础上,方氏创立加味黄精汤。方中黄精、生地、当归滋水涵木,柴胡、郁金、青陈皮、薄荷疏肝理气,苍白术、甘草、陈皮运脾和胃,姜黄理气活血,养血安神。全方具有滋肾养肝、疏肝健脾、理气和胃之功效。根据临床观察分析,其机理可能是降低肝脏炎症反应,促使受损肝细胞修复,改善肝功能,消除肝组织微循环障碍,延缓、抑制肝纤维化。
参 考 文 献
(1) 史宇广,单书健主编.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肝炎肝硬化专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第一版.122-130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56-60
(3) 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 病毒性肝炎中医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医杂志,1992,33(5):373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