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好不好,按一个穴位就知道!肝...
- 风热犯肺的鉴别
- 融合中西医临床思维与诊疗
- 西部论
- 温病证治发微--赵绍琴
- 刘亚洲将军谈基督教和佛教道教儒...
- 甲申再祭
- 转自伤寒论坛的验方
- 刘亚洲将军在昆明基地的一次震撼...
- 刘亚洲将军在昆明基地的一次震撼...
- 刘亚洲将军谈基督教和佛教道教儒...
- 甲申再祭 ...
- 温病证治发微--赵绍琴 ...
- 融合中西医临床思维与诊疗 ...
- 治疗扁平疣
- 治疗扁平疣特效方
- 慢性扁桃体炎啄治法
- 老中医整理的民间实用土方
- 赵绍琴辨治湿热证十法
- 赵绍琴温病治验提要
- 不能一味追求利水消肿
- 风热眼(虹膜睫状体炎)
- 水肿、虚劳(下焦湿热,兼气阴两...
- 黄疸(肝郁脾虚,湿热蕴结)
- 咳嗽(风热犯肺)
- 产后身痛(风寒痹阻证)
- 胸痹(气滞心胸)
- 蓓蕾、隐疹(脾肺气虚,营卫不和...
- 胃脘痛(肝胃不和)
- 蓓蕾、隐疹(风寒束肺,营卫不和...
- 风温(感冒)
- 黄疸(肝胆湿热);胁痛
- 口腔溃疡(脾肾虚寒、虚火上浮)
- 丹毒(脉络瘀阻)
- 头痛(气血不足,清窍失养)
- 消渴(阴津亏虚,兼有痰瘀)
- 腹痛(脾胃虚寒)
- 暴盲(气虚血瘀,脉络阻塞)
- 用“开宣肺气”之法治疗肝硬化腹...
- 论《金匮要略方论》对黄疸病的证...
- 积聚(肝郁脾虚,血瘀?积);胁...
- 黄疸(肝郁脾虚,血瘀?积);胁...
- 湿温(邪入膜原)
- 肺胀(痰湿阻肺、肺失宣降)
- 自拟止嗽汤治疗中学生咳嗽的体会
- 加味黄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
- 运用李寿山加味芎归汤治疗崩漏验...
- 刘?逍遥五苓汤治疗慢性重度肝内...
- 达原饮合升降散治疗发热的体会
- 运用中医名家经验治疗慢性肝病
- 作者:姜学连|发布时间:2012-07-31|浏览量:1514次
中国属于乙肝病毒高流行地区,人群中慢性HBV感染率高达9.09%,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在高达1.2亿慢性HBV感染人群中,20%一30%最终会发展为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CC)。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中医学“胁痛”、“疫毒”、“黄疸”、“积聚”及“虚劳”等范畴。一般认为其病因是感受湿热疫毒,饮食不洁,正气不足或先天胎毒;其病机主要特点为湿热未尽,肝郁脾虚,血(阴)虚血瘀。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病机错综复杂、病情极易反复、并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目前国内外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与特效药物,虽有拉米呋定、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问世,但由于治疗周期长、易反跳、费用高,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中医辨证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修复肝损伤、抗肝纤维化、逆转肝硬化、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抗病毒方面,虽然目前的药物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但通过中药复方多重调节作用,临床上不乏有消除病毒、疾病痊愈的病例。近几十年来,在慢性肝病的治疗方面,不少中医临床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制了不少有效方剂,现将本人运用名家经验治疗肝病的情况简要报告如下: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姜学连
一 运用中医名家经验治疗慢性肝病
(一)强肝汤治疗慢性肝炎
山西省中医研究所肝病研究组的韩经寰、李凤阁,根据长期临床观察,认为慢性肝炎的基本特点多是“湿热余邪残未尽,肝郁脾肾气血虚”。依此所制定的强肝汤一、二号方,分别以原方或其主方加减用于虚、实两型,对107例慢性肝炎治疗的结果,临一床治愈率86%。
1号用于慢性肝炎气血不足、肝郁脾虚、肾虚或气虚血瘀等虚证为主型。组成:丹参12-30g,当归6-15g,白芍6-15g,郁金3-12g,黄芪12-30g,党参6-15g,白术5-15g,茯苓6-15g,黄精6-15g,生地6-15g,茵陈6-15g,板蓝根8-12g,泽泻5-15g,山楂6-15g,山药6-15g,甘草3-12g。
2 号主要用于慢性肝炎伴湿热或兼血瘀以实证为主型。组成:龙胆草3-12g,栀子3-12g,败酱草10-30g,银花10-30g,丹参12-30g,当归6-15g,白芍6-15g,郁金3-12g,党参3-15g,白术3-15g,茯苓6-15g,茵陈6-45g,车前子10-15g,香橼6-15g,甘草3-10g,炒莱菔子6-12g。
病例1 姜某,男,17岁,从1973年患慢性肝炎,反复发作3次,于1982年7月就诊,刻下患者乏力,食欲不振,头晕,肝区隐痛,尿黄,大便稀,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ALT 145 U /L,AST 130 U /L,硫酸锌浊度(+++),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6 U,肝胆脾B超“肝脏回声细密,脾大肋下4cm”
属脾气虚证,治以健脾柔肝,益气养血,用强肝益气汤加减:
当归12g,白芍12g,郁金12g,丹参30g,黄芪130g,党参15g,陈皮12g,白术12g,茯苓12g,黄精12g,茵陈12g,甘草6g,
用药7剂后症状明显减轻,14剂后复查肝功正常。
以上方加减治疗2个月,基本恢复。1983年7月,病情反复,以强肝汤1号加减配合郭林气功、简化太极拳治疗三个月,病情康复。至今无复发,一直正常工作,09年8月7日查体肝功(-),肝胆脾彩超(-),AFP(-)。
【按语】
韩经寰等根据慢性肝炎的临床症状,把慢性肝炎分为五个证型,把强肝汤进一步衍化为五个相应的方子。该患者病情迁延10余年,久病必虚,故表现出一派脾气虚弱之象,属于脾虚气虚型,用强肝益气汤加减,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黄精、甘草等补气健脾;当归、白芍、丹参、郁金等养血活血柔肝;陈皮理气和胃,使补而不壅;茵陈清肝利胆。患者服药后效果明显,停药后又病情反复,最后配合气功太极拳等体育疗法,病情终于稳定。由此考虑,慢性肝病的治疗是一个比较复杂、比较棘手的过程。单纯用药物治疗很难彻底治愈,必虚采取综合疗法,如配合气功、按摩、食疗、心理疗法等,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病例2 宋某,男,36岁,1988年4月10日初诊,患肝炎一年,曾在淄博某医院住院治疗40余日病情好转,体力,肝功一直未回复。患者的大哥79年患肝炎在滨州某院传染科住院治疗1个月,病情恶化死亡,故患者思想压力较大。刻下乏力,面目皮肤轻度黄染,食少,恶心,肝区发胀,头皮及全身发痒,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ALT 180 U/L, AST 210 U /L,硫酸锌浊度(+++),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13 U,肝胆脾B超“肝脏回声细密,不均质,脾大肋下2cm”
属肝胆湿热证,治以清热利湿,健脾解郁,养血柔肝。
方用强肝清利汤加减:
龙胆草12g,栀子12g,败酱草15g,银花15g,丹参30g,当归10g,白芍12g,郁金12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5g,茵陈30g,甘草6g
7剂,药后食欲增加,尿黄减轻,
服药21剂,肝功正常。
患者腰痛,上方加寄生12g,继服14剂。并配合郭林气功治疗。
至今20余年,多次复查肝功正常,一直从事农村体力劳动。
【按语】
该患者有乙肝家族病史,发病后曾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满意,思想压力比较大。根据初诊时的症状,属肝胆湿热证,兼有脾虚失运,肝郁血虚。治以清热利湿,健脾解郁,养血柔肝,方用强肝清利汤加减。方中龙胆草、栀子、茵陈、败酱草、银花等清肝利胆解毒;当归、白芍、丹参、郁金等养血活血柔肝;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补气健脾。慢性肝炎病机复杂,多数几种病机夹杂在一起。故临床治疗不能只用一种治法,本病例就是清热利湿,健脾解郁,养血柔肝多法并用。
(二)强肝软坚汤治疗肝硬化
组成:当归12g、白芍12g、丹参30g、郁金12g、黄芪30g、鳖甲30g、生地黄12g、牡丹皮12g、败酱草15g、白术12g、茯苓12g、茵陈12g。
功效:补气养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主治:气滞血瘀,聚积痞结证,症见胁下积结胀痛、胸腹见红斑赤缕、口干口苦、纳呆食少、形瘦乏力、恶心、面色黄晦、舌紫暗可有瘀斑、苔黄白厚腻、脉弦滑或数、或沉弦有力。
临床运用: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肝硬化。有报道本方治疗肝瘀蕴热型的肝硬化有较好的疗效。
病例3 张某,男,34岁,1997年12月20日初诊,5年前因酒后吐血,检查发现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做脾脏切除。术后身体一直比较虚弱,易感冒,食少,右胁时有隐痛。刻下食少乏力,消瘦,面色不华,肝区不适,舌暗红,苔薄白,脉弦。
证属肝郁脾虚、瘀血内停。
治以补气健脾、养血活血、化瘀软坚,以强肝软坚汤加减:
当归12g、白芍12g、丹参30g、郁金12g、黄芪30g、党参15g、牡丹皮12g、莪术10g、桃仁10g、白术12g、茯苓12g、生地黄12g、鳖甲30g、茵陈12g,炒三仙各10g,10剂。
患者药后进食体力增加,后以以上方加减治疗5个月,身体无明显不适,恢复正常工作。瞩其每年服用大黄?虫丸3-4个月,多次复查肝功正常。至今身体健康,能够胜任繁重的乡镇工作。
【按语】
该患者肝硬化脾脏切除术后,身体虚弱,日久不能康复,即有正气不足,又有瘀血内阻,证属肝郁脾虚、瘀血内停。治以补气健脾、养血活血、化瘀软坚,以强肝软坚汤加减: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补气健脾;当归、白芍、丹参、郁金、丹皮、生地滋阴养血,活血柔肝;桃仁、莪术破血逐瘀通络;鳖甲软坚散结;茵陈清肝利胆;炒三仙消食和胃。强肝软坚汤为治疗肝硬化的基本方剂,
若能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运用治疗代偿期肝硬化多可取得较好疗效。
(三)刘?逍遥五苓汤治疗慢性肝炎
近几年我们应用朱良春及其弟子邱志济的刘?逍遥五苓汤治疗慢性重度肝内淤胆型肝炎取得良好效果,该方由刘寄奴、?莶草、茵陈、柴胡、白芍、生白术、茯苓、香附、郁金、泽兰、泽泻等味组成,瘀血明显者加赤芍、丹参、茜草等;伴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热象明显加黄芩、栀子、大黄等;伴阴虚者去茯苓、泽兰、泽泻,加生地、女贞子、旱莲草等;食少纳呆者加炒三仙、莱菔子等。
病例 4 鲍某,男,28岁,已婚,教师,住址:滨州学院
初诊:2006年11月12日。
患乙肝一年余,近一个月加重,ALT升至1000U以上,曾用促肝细胞再生因子,中药等治疗半月,转氨酶降低,但黄疸继续升高。现面目皮肤发黄,尿黄,乏力,口苦,口干,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濡数。ALT 70 U /L,AST136 U /L, GGT 320 U /L, TBIL 513µmol/L, DBIL 264µmol/L, ALB34.1g/L,GLB37.2 g/L,小三阳。彩超报告“肝脏大小形态尚可,回声不均,脾厚4.3cm,胆囊壁增厚、毛糙”。 患者病情迁延一年余,心情郁闷,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湿热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脉外而发黄疸,黄疸明显,但自觉症状并不太严重。ALT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黄疸继续升高,符合淤胆型肝炎的变化规律,治以疏肝解郁,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方用刘?逍遥五苓汤加味。
刘寄奴15g、?莶草30 g、柴胡10 g、香附10 g、郁金15 g、白芍10 g、生白术15 g、茯苓15 g、泽兰15 g、泽泻15 g 、茵陈20 g、生麦芽30 g赤芍30 g 、茜草30 g
14剂,水煎服,一日2次。
二诊:2006年11月26日。
黄疸,尿黄,口苦减轻,体力及进食增加,舌暗红,苔白稍厚,脉弦细。ALT 68 U /L, AST 83 U /L,GGT 236 U /L, TBIL 286µmol/L, DBIL 131µmol/L, ALB35.1g/L,GLB34.2 g/L
20剂,水煎服,一日2次。
三诊:2006年12月15日。
体力饮食均好,尿黄,舌暗,苔薄白,脉略弦。ALT 55 U /L, AST 60 U /L, GGT 163 U /L, TBIL 103µmol/L, DBIL 63µmol/L, ALB37.4g/L,GLB33.5 g/L.
加女贞子12g。
14剂,水煎服,一日2次。
四诊:2007年1月2日。
尿稍黄,肝功正常,肝胆脾彩超,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回声不均质,胆囊壁毛糙,脾稍厚。
上方去泽泻,加旱莲草10g
20剂,带药回老家安徽过春节,水煎服,隔日一剂。
以后多次复查肝功正常,病情无反复,一直正常工作。
【按语】
患者病情迁延一年余,心情郁闷,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湿热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脉外而发黄疸,黄疸明显,但自觉症状并不太严重。ALT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黄疸继续升高,符合淤胆型肝炎的变化规律。方用刘?逍遥五苓汤,方中刘寄奴、?莶草,一温一寒,寒温相佐,其配伍可寒可热,可气可血,可平肝化瘀,可解毒活血,可消瘕散结,可退黄降酶,更有统治肝性黄疸之功,此两药为方中之主药,为该方之配伍特色;茵陈、泽兰、泽泻,清肝利胆退黄,疏利三焦;茯苓、白术,以健脾祛湿,久病黄疸必血瘀,故用柴胡、白芍、香附、郁金疏肝解郁、养血活血;加赤芍、茜草以活血凉血。药后症状明显减轻。病情虽重,服药两个月,肝功恢复正常,症状消失。
病例 5 姜某,男,47岁,已婚,农民,住址:滨北办事处姜家。
初诊:2009年2月10日。
恶心,呕吐,纳呆,乏力,右胁痛,尿黄10余日,舌暗红,苔黄腻,脉弦。ALT2506 U /L,AST941 U /L,GGT266 U /L,TB29.2µmol/L,DB9.2µmol/L,小三阳。肝胆脾彩超,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脾稍厚。三十年前有乙肝病史。患者心情郁闷,肝气郁结,平素饮酒较多,内蕴湿热,湿热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脉外而黄疸,黄疸虽然不甚,但ALT高达2506U/L,病情较重。治以疏肝解郁,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方用刘?逍遥五苓汤加味。
刘寄奴15g、?莶草30 g、柴胡10 g、香附10 g、郁金15 g、白芍10 g、生白术15 g、茯苓15 g、泽兰15 g、泽泻15 g 、茵陈20 g、生麦芽30 g 、赤芍30 g 、茜草30 g
10剂,水煎服,一日2次。
二诊:2009年2月21日。
症状明显减轻,舌暗,苔薄稍黄,脉弦细。
去赤芍、麦芽
10剂,水煎服,一日2次。
三诊:2009年3月3日。
体力饮食均好,尿稍黄,舌暗,苔薄白,脉略弦。ALT89 U /L,GGT124 U /L,其余正常。
去泽泻,加女贞子12g。
10剂,水煎服,隔日一剂,一日2次。
四诊:2009年4月12日。
无明显症状。肝功正常,肝胆脾彩超,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脾稍厚。
停药观察4个月,病情无反复,一直从事体力劳动。
【按语】
该患者家庭负担较重,心情郁闷,肝气郁结,平素饮酒较多,内蕴湿热,湿热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溢于脉外而黄疸,黄疸虽然不甚,但ALT高达2506U/L,病情较重,本应住院治疗,因经济困难,故给以中药门诊治疗。方用刘?逍遥五苓汤,方中刘寄奴、?莶草,一温一寒,寒温相佐,其配伍可寒可热,可气可血,可平肝化瘀,可解毒活血,可消瘕散结,可退黄降酶,更有统治肝性黄疸之功,此两药为方中之主药,为该方之配伍特色;茵陈、泽兰、泽泻,清肝利胆退黄,疏利三焦;茯苓、白术,以健脾祛湿,久病黄疸必血瘀,故用柴胡、白芍、香附、郁金疏肝解郁、养血活血;加赤芍、茜草以活血凉血。药后症状明显减轻。病情虽重,服药30剂,肝功恢复正常。
(四)加味黄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方药中老中医学验俱丰,为近代中医大家,优擅长治疗肝病。我们在学习方氏有关著述的基础上,应用其加味黄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良好效果,
加味黄精汤,由黄精30g、夜交藤30g、当归10g、生地30g、苍术10g、白术10g、青皮10g、陈皮10g、柴胡10g、姜黄10g、郁金10g、薄荷5g、炙甘草10g等组成。瘀血明显者加丹参、鸡血藤、桃仁、莪术等;伴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等;湿热明显加茜草、?莶草、黄芩、泽泻等或者配合方药中的升麻甘草汤或减味三石汤;伴阴虚者苍术、白术、青皮、陈皮减量,加沙参,麦冬等;食少纳呆者加炒三仙、莱菔子、鸡内金等
病例6 刘某,男,62岁,已婚,退休干部,住址:滨南采油厂。
初诊:2008年11月20日。
5个月前因乏力、恶心、尿黄,在本院消化内科诊为乙肝,住院治疗二个多有,好转出院,ALT一直高于250,故请中医治疗。症见,纳呆、肝区时痛、尿黄、舌暗、苔薄稍黄、脉弦。ALT 279 U /L、AST 129 U /L、TBIL 38.7µmol/L、DBLI 9.0µmol/L、ALB 39 g/L、GLB 42 g/L,小三阳。肝胆脾彩超,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回声光点不均匀,脾 厚4.5cm。患者素有乙肝病毒携带,平素经常饮酒,内蕴湿热,年过六旬,正气逐渐亏虚,正邪交争,病情发作,肝功异常,证属肝肾脾胃同病、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兼湿热,治以滋肾养肝、疏肝健脾、理气和胃兼以清热解毒,方用方药中的加味黄精汤。
黄精20g、夜交藤20g、当归10g、生地20g、苍术10g、白术10g、青皮10g、陈皮10g、柴胡10g、姜黄10g、郁金10g、薄荷3g、炙甘草10g、葛根30g、升麻20g
10剂,水煎服,一日2次,服二剂,停一天。
二诊:2008年12月20日。
服用上方10剂后,症状减轻,自己又按上方买药10剂。
体力增加,尿不黄、舌暗、苔薄白、脉弦。ALT44.8 U /L , ALB 40.8 g/L、GLB43.0 g/L,余(-)
上方改苍术、白术、青皮、陈皮各6g,生地30g。
14剂。水煎服,一日2次,服二剂,停一天。
三诊:2009年1月12日。
症状消失,舌暗红,苔少,脉弦,肝功正常。
上方去陈皮,苍术,加沙参15。
12剂,水煎服,一日2次,隔日一剂。
【按语】
方氏认为对于慢性肝炎最有意义的治法是养肝和疏肝,肝藏血,肝肾同源,体阴用阳,故慢性肝炎多阴血亏虚之证。肝阴虚,一则疏泄易于失职,造成脾胃壅滞生湿;一则阴虚生内热,内热与脾湿相合,也表现为湿热内蕴;阴虚为本,湿热为标。若专事疏利,则辛香之品必重伤其阴。因此滋阴养血培补肝体是为治本,在此基础上,疏其郁滞之气血。肝气得疏,脾胃升降可复,亦有助于湿热消除;脾主运化水湿,健脾燥湿,清热祛湿,脾气健运,也有助于肝之疏泄。对因脾胃湿热有滋阴有助湿之虑者,方氏认为“阴”是阴液,“湿”是湿邪,滋阴是扶正,不是助邪,不可将滋阴与邪湿混为一谈。此番认识颇为深刻,为临床慢性肝炎治疗中解决滋阴与助湿的矛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能行血,肝气郁滞可引起血瘀,疏肝也有助于血液的运行,活血亦有助于肝气的条达,疏肝与活血密切相关。增加活血的药物,当在补益肝体的基础上进行;过用活血化瘀,多有耗气伤血之弊。在综合考虑慢性肝炎病因病机与治法的基础上,方氏创立加味黄精汤。方中黄精、生地、当归滋水涵木,柴胡、郁金、青陈皮、薄荷疏肝理气,苍白术、甘草、陈皮运脾和胃,姜黄理气活血,养血安神。全方具有滋肾养肝、疏肝健脾、理气和胃之功效。
(五) 大剂量赤芍治疗重度黄疸肝炎
重度淤胆型肝炎,系指血清总胆红素(STBIL)超过171μmol/L的各型病毒性肝炎(急、慢性肝炎)。病程短的急性重症淤胆型肝炎,常规中西药物(含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以及人工肝等能取得较好疗效,而病程超过1个月的急性和慢性重症淤胆肝炎则治疗难度大,如果黄疸持久不退或进行性加深,则可导致肝细胞液化性和凝固性坏死,尤其是慢性重症淤胆肝炎则可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因此,加速黄疸消退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赤芍:古代医书并未记载有退黄作用。302医院汪承柏教授发现用于治疗重度黄疸肝炎有良效。本品苦酸寒,入肝脾经,凉血活血。故对血瘀血热者用之适宜。动物实验证明赤芍具有解痉、扩张血管、镇痛等作用,并能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素B2合成。这些作用均可纠正胆红素代谢障碍,并能消除黄疸加深原因而利于退黄。总胆红素超过171微毫摩尔/升,凉血活血中药用量可超过常用量5至10倍或更多方可取得显效速效。
以赤芍为主药,用于治疗长期重度淤胆症取效非常迅速,反跳率低,而且安全无毒。实验研究证明,本品的主要成分为芍药甙(含芍甙23~40mg/g),半致死量(LD50)静脉注射为3530mg/Kg,腹腔注射为9630mg/Kg。实验证明赤芍的LD50为65g/Kg。10g/Kg对心、肝、肾、肺等制药脏器无损害。因此本品长期大量服用无任何毒副反应。
病例7 付某,男,36岁,2002年10月16日初诊。患者有乙肝病史5年,4个月前因感冒住某院呼吸科输液治疗10余日,出现黄疸,肝功损害加重。转入另一医院传染科治疗,治疗3个多月,黄疸继续加深,升至500µmol/L以上,食少,乏力,精神差,凝血酶元活动度降至40%以下,诊为重症肝炎,曾2次下病危通知书。刻下患者面目皮肤深度黄染,色晦暗,食少,乏力,精神不振,尿如浓茶,大便粘滞,舌质暗降,苔白腻,脉弦细数。TBIL 560µmol/L, DBIL 284µmol/L, 凝血酶元活动度37%, ALB28.2g/L,GLB32.6 g/L。
属瘀热胶结发黄,治以凉血活血,清肝利胆。
方药:赤芍90g、丹参30g、葛根30个、茵陈50g、栀子10g、大黄15g、茜草30g、丹皮10g、莱菔子30g。
用药三周,体力进食均好转,仍面目皮肤发黄,尿黄,TBIL 360 µmol/L, DBIL 194µmol/L, 舌质暗降,苔白稍厚,脉弦细。上方去栀子,加白术15g、茯苓15g。
又服用三周,症状进一步好转,TBIL 172 µmol/L, DBIL 105 µmol/L, 凝血酶元活动度75 %, ALB38.2g/L,GLB31.3 g/L。
后以上方加减治疗2个月,肝功正常,症状消失。患者至今正常上班。
【按语】
慢性乙型肝炎为目前临床常见病,在慢性乙肝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有不少患者转变为慢性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发病率虽不是很高,但治疗难度大,病死率极高。慢性乙肝重症化与HBV复制增加,病毒基因变异,机体免疫状态的变化,其他病毒重叠感染,用药不当以及过度劳累有关。解放军302医院总结了慢重肝列为全军“七五”攻关专题以前收治的病例,病死率为90%左右,所以慢重肝是危及病人生命的重病。经过数十年的反复探索,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方面,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存活率提高到80%左右。慢性重型肝炎血瘀与黄疸有密切关系。从临床所见,慢重肝的确血瘀证很重,蟹爪纹、舌质紫暗、舌下脉增粗延长。既有血瘀,则"瘀久化热,暗伤营血",故有血热,肝藏血,血热则肝气热,"肝气热,则胆泻","胆泻则发黄"。故慢重肝之病因病机为瘀热胶结,其主要证机为血瘀血热。
该病例属于瘀热胶结发黄,治以凉血活血,清肝利胆。方中大剂量赤芍、丹参、葛根、茜草、丹皮凉血活血退黄;茵陈、栀子、大黄清肝利胆,通府退黄;莱菔子消食和胃化痰。二诊时,体力精神好转,胆红素明显降低,去栀子,加白术、茯苓以补气健脾。三诊时,病情进一步好转,胆红素降至172 µmol/L,凝血酶元活动度75 %,患者看到治好的希望,不再有思想压力。该病虽重,用中药治疗3个多月,转危为安。这说明中医不仅可以治疗慢性病,也可以治疗急性病以及危重病,并且有些方面超过西医。
(六)化瘀通气汤治疗肝硬化
该方是印会河教授所创立的治疗肝硬化以腹胀为主证的方剂,组成:柴胡10g、 赤芍30g、当归15g、丹参30g、生牡蛎30(先下)g、郁金10 g、桃仁10g、土元10g、紫菀10g、桔梗10g、川楝子12g。
功能:舒肝开肺,通利三焦,活血消胀。方中柴胡、当归舒肝养肝;赤芍、丹参、郁金活血化瘀;川楝子泄肝止痛,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意;桃仁破血行瘀,以泄血结;土元、生牡蛎能磨化久瘀,软坚消积;紫菀、桔梗宣肺通便,通利三焦,畅气消滞,从而消除腹胀。印老治疗肝性腹胀,擅用桔梗、紫菀,认为它们能通利三焦;三焦通利,则气畅水调,腹胀自消,开从肺论治肝性腹胀之先河。验之临床,常获效验。考《本经》谓桔梗“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别录》谓其:‘利五脏肠胃……下蛊毒”,《大明》调其“破症瘕”,《指掌》调其“为诸药之舟楫”等等。张石顽谓其“能通调水道”等。可见,用于腹胀,古人已有认识,值得重视。有明显腹水者,再“加开利三焦而又能下水的药物,如椒目、葶苈子等都有这种作用”,就可灵活运用于各种原因而致的肝硬化腹水了。
病例8 王某,男,48岁,已婚,农民,住址:博兴县城
初诊:2005年10月16日。
患慢性肝炎8年,曾服用多种、大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理。两个月前在淄博某医院检查发现AFP明显升高,自以为患了肝癌,精神负担较重,近一个月症状明显加重。刻下目黄身黄,食少乏力,精神忧郁,眠差,消瘦,右胁胀满,腹部胀大,尿量少,色黄赤,大便尚调,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AFP 463.8ng/ml,GGT 349.5U/L,ALT261.7U/L,AST 194.3U /L,TBIL 286.3µmol/L,DBIL170.2µmol/L,TBA 130.1µmol/L,ALB27.7g/L,GLB36.8 g/L;CT报告“结节性肝硬化办腹水,肝内血管瘤,脾大” 彩超显示“肝脏体积缩小,回声不均,肝右叶后方有一约12mm×16mm的中强回声,脾厚5.3cm,胆囊壁增厚、毛糙,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体。”
证属血瘀?积气滞,三焦气化失司。
治以舒肝开肺,通利三焦,活血消胀。方用化瘀通气汤加减:
柴胡10g、 赤芍30g、当归15g、丹参30g、生牡蛎30(先下)g、郁金10 g、桃仁10g、土元10g、川楝子12g、紫菀10g、桔梗10g、椒目10g、葶苈子10g、黄芪30g、白术15g、鸡内金20g 12剂。
药后腹胀减轻,尿量增加,饮食精神好转。继续以上方加减治疗3个月,各种症状消失,肝功基本恢复正常。
2年后患者病情复发,转为慢性重症肝炎,失治而亡。
【按语】
该患者有慢性肝炎多年,病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再兼发现肝内有血管瘤,AFP升高,自以为是肝癌,思想压力大,病情短时间内加重,出现黄疸、腹水。经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经反复考虑,采用印会和抓主证的方剂化瘀通气汤加减,获得良好效果。方中柴胡、当归舒肝养肝;赤芍、丹参、郁金活血化瘀;川楝子泄肝止痛,取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意;桃仁破血行瘀,以泄血结;土元、生牡蛎能磨化久瘀,软坚消积;紫菀、桔梗宣肺通便,通利三焦,畅气消滞,从而消除腹胀;加用椒目、葶苈子以开利三焦而又能下水;加黄芪、白术以补气健脾;加鸡内金以消食和胃软坚。
二 体会
中医的生命力在于疗效,中医的优势在于临床,中医必须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作为最基本的追求目标,若方药的临床疗效不明显,无论研究深入到哪一层次,都缺乏临床实际意义。采用单一方药、单一疗法,很难解决慢性肝病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多读书,学习名老中医的经验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必由之路。近几十年来,在慢性肝病的治疗方面,不少中医临床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制了不少有效方剂,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总结、整理、加以提高。慢性肝病的治疗必须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根本,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的辨证分型和西医的检测指标相互参照。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的效果急待进一步提高,急待研究筛选治疗慢性肝病的高效方药和综合治疗方案。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