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好不好,按一个穴位就知道!肝...
- 风热犯肺的鉴别
- 融合中西医临床思维与诊疗
- 西部论
- 温病证治发微--赵绍琴
- 刘亚洲将军谈基督教和佛教道教儒...
- 甲申再祭
- 转自伤寒论坛的验方
- 刘亚洲将军在昆明基地的一次震撼...
- 刘亚洲将军在昆明基地的一次震撼...
- 刘亚洲将军谈基督教和佛教道教儒...
- 甲申再祭 ...
- 温病证治发微--赵绍琴 ...
- 治疗扁平疣
- 治疗扁平疣特效方
- 慢性扁桃体炎啄治法
- 老中医整理的民间实用土方
- 赵绍琴辨治湿热证十法
- 赵绍琴温病治验提要
- 不能一味追求利水消肿
- 风热眼(虹膜睫状体炎)
- 水肿、虚劳(下焦湿热,兼气阴两...
- 黄疸(肝郁脾虚,湿热蕴结)
- 咳嗽(风热犯肺)
- 产后身痛(风寒痹阻证)
- 胸痹(气滞心胸)
- 蓓蕾、隐疹(脾肺气虚,营卫不和...
- 胃脘痛(肝胃不和)
- 蓓蕾、隐疹(风寒束肺,营卫不和...
- 风温(感冒)
- 黄疸(肝胆湿热);胁痛
- 口腔溃疡(脾肾虚寒、虚火上浮)
- 丹毒(脉络瘀阻)
- 头痛(气血不足,清窍失养)
- 消渴(阴津亏虚,兼有痰瘀)
- 腹痛(脾胃虚寒)
- 暴盲(气虚血瘀,脉络阻塞)
- 用“开宣肺气”之法治疗肝硬化腹...
- 运用中医名家经验治疗慢性肝病
- 论《金匮要略方论》对黄疸病的证...
- 积聚(肝郁脾虚,血瘀?积);胁...
- 黄疸(肝郁脾虚,血瘀?积);胁...
- 湿温(邪入膜原)
- 肺胀(痰湿阻肺、肺失宣降)
- 自拟止嗽汤治疗中学生咳嗽的体会
- 加味黄精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
- 运用李寿山加味芎归汤治疗崩漏验...
- 刘?逍遥五苓汤治疗慢性重度肝内...
- 达原饮合升降散治疗发热的体会
- 融合中西医临床思维与诊疗 (转载)
- 作者:姜学连|发布时间:2013-04-20|浏览量:771次
出自《中医存亡论》(何足道著)
当世界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北京第17届世界内科学会议上重申他多年来形成的一个最重要观点(即中西医学在医学哲学上的统一极端困难)时,日本大冢恭男起而发难。他认为:如果“在一位医师的头脑中同时引进两种医学,由一个人的思想去思考,用一个人的行动来实践”,则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中西医学合作”。这是可能的吗?这是有益的吗?否!临床实践证明,这是不可能的,这是有害无益的,至少在中国是这样。对两种医学钻得越深,就越不可能。郑家贵依据“思维负迁移”的最新理论对此作了深入探讨。郑云:“中医、西医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医学体系。中医的临床思维,是运用中医的信息;西医的临床思维,则是运用西医的信息、但在现代的中医临床实践中,中医、西医的信息常交织在一起。”“不少的心理学家用实验证实,在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技能、能力乃至思维方面,都存在着迁移现象,而在形式相似、本质实异的场合,将产生很大的负迁移。”郑氏指出:“中医、西医都是研究人的生命与疾病这同一现象,所以在许多方面与环节上粗看相似,但实则大异。在临床思维上,从病人身上获得信息的手段、所需要的信息、信息的处理方法、信息的处理理论,某些地方貌似相同,但更多的是相差悬殊。这样,在临床思维时,掺入了西医的信息,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很大的负迁移作用。”郑氏凭据一个误诊误治加速致死的典型病案: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一女青年,持续高热三天,体温40?41℃,经西医抢救,高热不退。会诊:A中医:体温40?41℃,高热为主,面潮红,大汗出,脉浮数大,口渴,酷似人参白虎汤证;四肢拘急、抽动,属阳热过盛、引动肝风之候,唇淡、舌淡,血色素6.5克,为血亏。证属:阳明热极引动肝风,气虚血亏,本虚标实,病情重笃。急则治标,治宜寒药急清之,佐以益气补血熄风。方拟:人参白虎汤合当归补血汤加羚羊角、银花,其中生石膏用100克。B中医:面虽红但如妆,脉虽浮大应指似有力,但按之空空然,口虽渴但不欲饮,汗出不止,扪之湿凉,为漏汗,时利下清水,躁动,四肢手足厥冷,虽体温40?41℃,但无实热之象,辨证为孤阳上越,阴竭阳脱危症。治宜热药急温之,先回阳救逆,阳回再以救阴,药用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增损。持续高热危及生命,岂敢再放胆使用热药“火上加油”!终于采取A方,急浓煎。下午三时会诊,五时后频频少量灌服。药后证情急转下下,四肢厥逆过膝,面色咣白如蜡纸,两目直视失神,于夜半病殆。实践证明,药用寒凉,实属雪上加霜,命门微阳,如蜡烛残光,泼水即灭。此之古人所谓,生石膏用于亡阳之证,“下咽则毙”。事后,A中医苦苦思索,与B中医共同讨论分析,恍然大悟:在西医环境包围之中,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的牢固的中医诊治思路,西医知识干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在头脑里的正常运行,实属临床思维的失误。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姜学连
郑氏据此进而全面分析了西医对中医临床思维的负迁移常见的几种情况,字字中的,弹无虚发:
1.中医的概念被偷换;
2.中医诊断注意的范围被局限;
3.中医的临床思路被阻断;
4。中医的诊断技术被干扰;
5。中医的论治被简化。
郑氏最后指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在一定条件下,西医对中医临床思维的负迁移,正是影响中医临床思维的一个原因,从而使中医临床疗效降低或使之无效乃至误辨误治。笔者按:郑家贵所撰“西医对中医临床思维的负迁移”一文,是当代极为罕见的一篇讨论中医独特思维方式和特点的佳作。它以鲜明的观点、精深的中医专业根底、洒脱的笔调、严谨的治学态度,毫不含糊地触及了当代医学界一个最为敏感的问题:在中、西医互相交错渗透的形势之下,在西医的重重包围之中,中医学要不要保持学术思想的纯洁性(专一性)?要不要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抵制外来干扰?他依据一个血的教训,雄辩地证明了一个真理:在医学科学上,主观唯心主义真是“害死人”,它可以使治病救人的医学科学蜕变为致人于死地的手段!谁也无法否认,在郑氏所举典型病案中,A中医是“中西结合”的标准模特』L。冤死其手的女病人自然是“中西结合”的可怜牺牲品。而“中西结合”论长期薰染的氛围便是导致A中医诊断错误并得逞的温床。“纯中医”的活人之术在这里受到不应有的排斥和压抑。只要还有一丁点对屈死病人的同情心和起码的医德,就会深感教训的惨痛。实践出真知。郑氏依据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并从临床实际出发,说明了“在一定条件下,西医对中医临床思维的负迁移,正是影响中医临床思维的一个原因,从而使中医临床疗效降低或使之无效乃至误辨误治”,以致酿成误诊加速病人死亡的严重恶果。它表明:所谓“真正意义的中西医学合作”??“在一位医师的头脑中同时引进两种医学,由一个人的思想去思考、用一个人的行动来实践”,不但是极其困难的,而且是相当危险的;无论对病人还是对医生,抑或对医学本身的发展,都是没有好结果的;纵然可以蒙混、取宠于一时,但经受不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因而是不可能长久的。
综前所述,统治中国医学界长达30年之久的中西结?合方针,迄今为止淡不上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大话、空话和假话充斥于报刊杂志上歌功颂德的总结性篇章。历史是不讲情面的。它表明,正是所谓“中西结合”导致了中医学发展战略的严重失误。它已经并正在把一部卓绝的活人之术逐步变成乏效甚至误人的“古玩”和“花架子”。它同时还“使两三代人都陷入了不中不西、没有深度的文化沙漠”(彭培根浯)。更为可悲的是,其中不少人还俨然以“中西结合的高级医师”自居。!令人担忧的是,对于中西结合方针的原则性错误,虽然国内外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深刻觉察,但至今没有进行历史的科学的评价。而且即使多数人认识到了它的错误本质,要彻底清除其长期以来所造成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也还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