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盲袢综合征
- 抢救一个“熊猫血”的肝癌肝硬化...
- 病因尚不明确的腹痛慎用止痛药
- 开车记得戴安全带
- 浅议“死马当活马医”
- 胰腺癌、壶腹周围癌肝转移的治疗...
- 胆囊结石为什么会引起腹痛
- 医生,我的胆囊结石要不要手术啊...
- 晚期结肠癌合并十二指肠侵犯、伴...
- 重视预防孕妇、产妇急性胰腺炎
- 慎重对待阑尾脓肿
- 团队协作的力量--抢救一例重度...
- 赴意大利研修体会
- 参观达芬奇“机器人”做胰头癌手...
- 在意大利当急救医生
- 晚期肿瘤发生黄疸病人的姑息治疗
- 肝脏手术后保肝药的应用
- 医者问题??脾肿大
- 老先生反复晕倒,原来是巨大肝囊...
- 乙肝抗病毒治疗应该吃到什么时候...
- 抢救一个巨大肝尾叶肿瘤破裂出血...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超声刀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胆道镜
- 晚期胰腺癌治疗现状
- 神秘的肝癌(二)
- 神秘的肝癌(一)
- 单纯的胸部按压和胸部按压加人工...
- 胆囊癌晚期反复高热,还有必要手...
- 再谈辩证施治
- 也谈辨证施治
- 甲亢外科手术治疗
- 常州肝移植患者肝友会--筹备中
- 浅谈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
- 甲状腺结节的评估进展
- 巨大脂肪肉瘤切除
-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腹部手术止...
- 胆囊癌的手术治疗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 肝胆外科成功救治一名特大型肝癌...
- 巨大肝血管瘤的切除
- 保胆取石的再思考
- 超高龄病人双侧巨大甲状腺切除
- 巨大十二指肠肿瘤切除
- 甲状腺肿块伴疼痛的鉴别诊断
- 亚急性甲状腺炎
- 浅谈黄疸
- 胆囊息肉的治疗
- 浅谈肝血管瘤
- 说说盲袢综合征
- 浅谈脾脏肿大
-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初始治疗
- 胆囊癌的诊治指南
-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治
- 胆囊结石诊疗误区多
- 作者:朱峰|发布时间:2009-11-24|浏览量:256次
胆囊结石如果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是能够完全治愈的。遗憾的是,人们在胆囊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普遍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
误区1:胆囊是分泌胆汁的重要器官,没有了胆囊,体内就没有胆汁了。切除胆囊对消化功能会有很大的影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朱峰
其实胆汁不是由胆囊分泌的,而是由肝脏分泌的。胆囊的主要作用是储存、浓缩胆汁,当进食时,胆囊会反射性地收缩,将其中的胆汁排入肠道,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切除胆囊后,胆汁直接经胆总管缓缓流入十二指肠,由于餐后缺少了集中排入胆道的胆汁,术后近期内对高脂、高蛋白的饮食多少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每餐食量大者,影响更为显著。但三个月后,胆管会有轻微的扩张,相当于对胆囊储存功能的代偿,所以多数病人(尤其是年轻病人)在手术后三个月左右便能够恢夏手术前的饮食,手术前后的消化功能相差无几。
治疗胆囊结石只取出结石不切除胆囊是不明智的。此手术只限于胆囊收缩功能良好的人。但绝大多数胆结石病人的胆囊粘膜均毛糙,易再发结石。常州一院肝胆外科专门对此做过研究,发现即使严格掌握适应征的病人,胆囊切开取石后,大多数在半年内再发胆囊结石。
误区2:胆囊结石是小毛病,即使不治疗,也不会引起太大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患者便“揣石不治”,结果吃了各种各样的“亏”,细细算来,这些“亏”有大有小,大致可分为小亏、中亏、大亏和重亏。
小亏:发作一次急性胆囊炎,经受了病痛,耗费了钱财,可算是吃了“小亏”。但若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治疗,将胆囊结石“斩草除根”,尚能亡羊补牢。
中亏:有人说小的胆囊结石不需要治疗,等长大了再说。可是如果胆囊内较小的结石从胆囊管脱出进入胆总管,导致胆总管下端梗阻、黄疸、急性胆管炎等并发症,那患者就算吃了“中亏”了,因为这时的病情已经较胆囊结石复杂多了,治疗上仅靠胆囊切除也就显得不够了,常需要更复杂的冶疗。
大亏:急性胆囊炎可演变为胆囊化脓、穿孔。有的患者胆囊结石长期压迫胆囊壁,可能会导致胆总管的破损、胆囊和肠管之间形成内瘘,将使病情更加复杂。我们接诊过数例此类的患者,其在外院曾误诊为胆囊癌。胆总管结石进一步并发重症胆管炎和重症胰腺炎时,病情就变得严重了,如果处理不及时,有可能发生死亡,我们也曾收治多例一来院就出现感染性休克的病人,十分凶险。
重亏:重亏就是胆囊癌。我们遇到过许多令人痛心的病例。一些患者发现胆囊结石达10年甚至更长时间,均因从无腹痛发作,未接受治疗。当症状明显不得不就医时,病情已不是简单的胆囊结石了,而是并发了胆囊癌,而且预后极差。74%-92%的胆囊癌合并有胆囊结石。一般说来结石越大,危险也就越大。超过2cm的结石,就是没有症状也要尽早手术。
误区3: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不需要治疗,等有了症状再说。
由于B超等影像学检查的普及,有1/3以上的胆囊结石是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被诊断的,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还有相当一部分胆囊结石只表现为餐后胃区不适,长期按“胃病”治疗。理论上讲,所谓“无症状”只是相对的,也只是暂时的。随着胆囊病变的发展,机体抵抗力的逐渐降低。胆囊结石终会发生症状,患者不可因暂时无症状就不理不管,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误区4:胆囊息肉只是胆囊里长了个息肉,不需要治疗。
严格地讲,真正的胆囊腺瘤性息肉并不多见。常见的胆囊患肉,是超声检查发现的胆囊粘膜上胆固醇结晶沉积,这种息肉一般不超过1.0cm。这种息肉脱落后就变成了早期的结石。但是大于1.0cm的胆囊息肉多有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将会癌变,因此必须及时手术。
较小的胆囊息肉样变(直径0.2~0.3cm)通常无症状,也很少引起并发症,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采取临床观察,辅助一些内科治疗,有一部分可以消失。直径在0.5厘米以上者,消失的可能性较小,如果症状较为明显,或有明显长大的趋势,可采取手术治疗。
误区5:高龄患者的胆囊结石尽量不治疗。
高龄患者胆囊结石的治疗是个较复杂的临床问题。一方面,由于老年人机体抵抗力较低,机体敏感性、反应性差,所以老年人胆囊结石的症状更多、更重,更容易发生急性胆囊炎等并发症,也更容易发生癌变,在处理上应该比中青年胆囊结石更积极。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常伴发心脑血管疾患、慢性肺损害、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的风险较大,在手术决策上应更加慎重。
老年胆囊结石的正确处理需遵循以下原则:
1积极治疗伴发的心血管疾患、慢性肺损害、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合并症处理好了,胆囊手术的风险就会有明显降低。
2老年患者的胆囊结石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能只考虑年龄因素。如果胆囊结石症状较重,发作较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即便是年龄较大,甚至超过80岁,但只要身体的主要器官没有严重的功能障碍,在保证身体状况耐受的前提下,应积极地手术治疗,切不可因噎废食。
误区6:胆囊结石应该溶石、排石或碎石治疗。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曾作过实验研究,筛选了一些可以溶解胆囊结石的药物,发现有些药物的确可以溶解结石,但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很大,这样的治疗得不偿失。
排石治疗更需慎重,许多胆囊结石患者就是因为排石治疗,结果结石卡在了胆总营的下端,诱发了重症胰腺炎,导致了人财两空的惨局。
震波碎石不能用在胆囊结石治疗上,它把大的结石变成小的结石,大量进入胆总管将会引起黄疸、重症胆管炎,甚至诱发了重症胰腺炎,危及生命。
误区7:腹腔镜切除胆囊较开腹手术危险性更大,所以应选择传统的开腹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只需在患者肚脐处作一个1厘米的小切口。再在右上腹作2个或3个0. 3厘米的细小切口,把腹腔镜器械通过这些孔伸到腹腔内,在实时电视图像的监视下进行手术,切除胆囊。
从理论上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的手术有更大的风险。但这样的风险主要是针对那些刚开展这项技术,或开展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多的医师和单位而言,对于有经验的肝胆外科专科医师来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是相似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基本上不损伤腹壁的血管、 神经、肌肉,愈合后疤痕很小,不影响外观,术后很少发生肠粘连、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而且具有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身体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结石首选的方法。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