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饭一个改变,降糖效果堪比降糖...
- 把好血糖关,远离冬日之“痒”
- 控制血糖要小心,别引发低血糖
- 糖友过冬的5大要点
- 正月停药恐酿“苦果”
- 糖尿病患者要做好冬季保健
- 体育锻炼有助于防治糖尿病
- 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 便秘了查查血糖
- 吡格列酮的膀胱癌风险并不确定
- 口服降糖药不能“随心所欲”
- 肥胖症有哪些并发症?肥胖症应该...
- 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 高血压患者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 糖尿病足,灾难的开始
- 天寒更要重保养,积极预防并发症
- 戒烟后要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
- 糖尿病教育系列讲座
- 调理饮食,控制血糖
- 中老年体检 也查查餐后血糖
- 健步走 “糖友”锻炼最适合
- 天冷了 “老糖友”更要小心
- 谈谈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利与弊(下...
- 谈谈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利与弊(上...
- 课题:冬天 糖尿病病友须警惕
- 课题:如何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
- 甲状腺疾病为何偏爱年轻女性
- “糖人街”患者教育联谊会(第6...
- 课题:糖尿病监测内容与应对措施
- 糖尿病教育系列讲座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 戒烟真的会引发糖尿病吗?
- 糖尿病人皮肤易闹情绪
- 减肥慎用药
- 预防糖尿病从减肥做起
- 老年人不可忽视甲亢
- 降糖药物不起效怎么办
- 糖尿病冬季病情易加重
- 戒烟后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 “糖人街”患者教育联谊会(第5...
- 糖尿病患者要测测糖化血红蛋白
- 糖尿病并发便秘的危害及治疗
- 易被误诊的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
- 糖尿病患者,您的心脏还好吗
- 解除思想故虑,正确使用胰岛素,
- 初春 给糖尿病患者提个醒
- 夏秋季“老糖友”的生活起居要讲...
- 怕热多汗很急躁,不妨查查甲状腺
- 糖尿病的诊断及注意事项
- 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希望
- 糖尿病治疗药物如三国人物 各有...
- 别让血糖随着气温升高
- 什么是老年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的旅游、婚姻、驾驶和...
- 糖尿病患者怀孕需注意什么
-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 《糖尿病之友》答患者问
- 口服降糖药会低血糖吗
- 血糖监测 如何不多也不少
- 高血脂可引发动脉硬化
- 痛风症长期吃风湿药对身体危害有...
- 女性容易隐藏性肥胖
- 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治疗?
- 糖尿病人过冬提示
- 糖尿病人如何运动
- 千万不要小看“春困”
- 糖尿病患者怎样安全度夏
- 多吃少动年轻“糖人”越来越多
- 德生源养心堂忽悠大组合
- 大餐前后喝点苏打水可以降尿酸?
- 春季是糖尿病防治关键时期
- 揭穿“甲减”的多重保护色
- 《海峡都市报》答患者问四
- 糖尿病患者如何平安过春节?
- 《海峡都市报》答患者问三
-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防治高血脂
- 天寒地冻,糖尿病患者更要小心
- 《海峡都市报》答患者问二
- 这份“甜头”吃不消
- 天冷,糖尿病足高发
- 寒冬 糖尿病患者要预防肺炎
- 关爱“老糖友",平安过...
- 糖尿病低血糖,及早发现勤防范
- 糖尿病治疗有新招
- 《海峡都市报》答患者问(一)
- 糖尿病专家的防病心得
- 正确服用拜糖平及注意事项
- 长期月经不调、阴道炎等
- 减少主食为何血糖还是很高?
- 常用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 糖尿病擅自停药酿大祸
- 口服降糖药 用法很重要
- 老年朋友,您的体重超标了吗?-...
-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凶险的低血糖
- 管住嘴,迈开腿,测腰围
-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的‘杀手...
- 糖尿病肾病应及早改用胰岛素治疗
- 儿童与青少年糖尿病的症状
- 糖尿病患者,请关注您的双足
- 性爱后防低血糖 得了糖尿病...
- 丁姑娘“减肥”以后
- 过年了 可别放松对血糖的控制
- 过上西式生活,别忘老外健康意识
- 认识妊娠型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 糖尿病应注意分类预防
- “大忙人”要少烟酒多锻炼
- 夏天注射胰岛素有讲究
- 糖尿病治疗要选对“钥匙”
- 我与诺和笔的故事
- 治疗2型糖尿病,应早应用胰岛素...
- 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糖尿病及注意事...
- 餐后血糖您测了吗
- 找准服药的最佳服用时间
- 得了痛风病,日常生活注意啥
- 作者:陈耀|发布时间:2011-01-09|浏览量:1062次
??内分泌专家陈耀主任医师答读者问
本报特邀请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陈耀主任医师回答痛风患者所提出的问题:
问:患了痛风该吃粗粮还是细粮?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陈耀
答:痛风患者在选择主食时应以细粮为主,粗粮为辅。因为粗粮中嘌呤含量高于细粮。常用的细粮有:精致大米、白面、面包及饼干等;常用的粗粮有:高粱、玉米、小米、糙米、黑面粉、麦片及山芋等。
问:痛风发作时该怎么办?
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减少活动,多喝水。并立即服用秋水仙碱或吲哚美辛等药物。不宜使用伤湿止痛膏或红花油等外用药。
问:痛风患者如何运动?
答:痛风患者大多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不少人还伴有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患了痛风时候参加运动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一般认为,适当的运动可预防痛风发作,对降低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等有帮助。宜选择散步、健身运动等耗氧量大的有氧运动项目,以中等运动量为妥。如50岁左右的患者运动心率达到110-120/分钟,每周3-5天。
值得提醒患者注意的是运动不可太剧烈。因为剧烈运动后出汗增加,可导致血容量、胃血液流量减低,尿酸、肌酸等排泄减少,出现一过性的高尿酸血症。而且剧烈运动后体内乳酸增加,可竞争性地抑制尿酸排泄,导致暂时性升高血尿酸。所以痛风患者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并且平时运动前后要多补充水分。
问:痛风急性发作控制后,随访治疗包括哪些内容?
答:痛风目前尚不能根治,需长期综合治疗,因此要定期门诊随访。定期复查血尿酸、尿尿酸、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常规、肾脏和输尿管B超等,观察疗效、药物副作用、病情变化,调整治疗药物,治疗并发症,指导饮食调整。
问:是不是只要控制饮食,就能控制痛风发作?
答:有些患者认为,只要低嘌呤饮食就可以完全控制痛风的急性发作。其实血尿酸除来源于食物分解代谢的外源性血尿酸外,80%的血尿酸由内源性产生。低嘌呤饮食只能减少外源性血尿酸,并不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有些患者在严格控制嘌呤饮食的情况下,仍可有急性痛风发作,所以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
问:在日常饮食中如何减少嘌呤的摄入?
答:首先要了解各种食物中嘌呤的含量,才能少吃高嘌呤食物,减少嘌呤的摄入。
预防痛风发作应禁食高嘌呤的食物和浓汤汁(如火锅汤等)。痛风急性发作期,每天膳食中的嘌呤摄入量应小于150毫克。发作期以外,可适当量选择中嘌呤的食物,可将水产类、禽肉类、豆制品等切块煮熟沸弃汤后,再烹调食用;蔬菜可用沸水烫后再烹调,以减少原料中的嘌呤含量。平时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使自己的尿量维持在800毫升以上,有利于尿酸的排泄。每天脂肪摄入量应低于50克,少食油炸食品。除含嘌呤高的蔬菜外,一般蔬菜都可食。多食碱性的食品,如马铃薯、蔬菜、柑橘等,以降低血清尿酸浓度。以下是各种食物的嘌呤含量表。
附:食物嘌呤含量表
一、 高嘌呤食物(150~1000毫克/100克)
禽肉类:动物内脏。
水产类:海鱼(带鱼、鲳鱼、海鳗、鲨鱼、沙丁鱼、凤尾鱼等),贝类(蛤蜊、干贝等),虾类(海虾、虾米、海参等)。
豆类:黄豆、扁豆、紫菜、香菇等。
其他:酵母粉。
二、 中嘌呤食物(25~100毫克/100克)
畜禽肉类:猪、牛、羊、狗等禽肉,鸡、鸭、鹅、鸽、鹌鹑等。
水产类:鱼类(草鱼、鲤鱼、鳕鱼、比目鱼、鲈鱼、刀鱼、鳝鱼、河鳗等),螃蟹、香螺等。
豆类及其制品:干豆类(绿豆、赤豆、黑豆、蚕豆等),豆制品(豆腐、豆腐干、腐乳、豆奶、豆浆、豆芽等)。
蔬菜类:菠菜、笋(冬笋、笋干等),芦笋、鲜豆类(四季豆、毛豆、蚕豆、豌豆等),海带、金针菇、银耳、花菜、蘑菇等。
其他:花生、腰果、杏仁、芝麻、栗子、莲子等。
三、 低嘌呤类食物(?25毫克/100克)
主食类:精细米面及其制品(面包、蛋糕、饼干等),各种淀粉。
奶蛋类:奶类及其制品(鲜奶、奶酪、奶粉等),蛋类及其制品(鸡蛋、鸭蛋、鹌鹑蛋等)。
蔬菜类:青菜、白菜、卷心菜、莴笋、芹菜、芥菜、番茄、茄子等,瓜类(黄瓜、冬瓜、丝瓜、南瓜、苦瓜等),萝卜类(白萝卜、胡萝卜等),土豆、芋艿、甘薯、橄榄菜、辣椒、洋葱、大蒜、蒜头、姜、木耳等。
水果类:各种鲜果及干果、果酱、果汁。
饮料:淡茶、矿泉水等。
其他:各种油脂和糖类。
《福建卫生报》2007年10月11日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