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饭一个改变,降糖效果堪比降糖...
- 把好血糖关,远离冬日之“痒”
- 控制血糖要小心,别引发低血糖
- 糖友过冬的5大要点
- 正月停药恐酿“苦果”
- 糖尿病患者要做好冬季保健
- 体育锻炼有助于防治糖尿病
- 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 便秘了查查血糖
- 吡格列酮的膀胱癌风险并不确定
- 口服降糖药不能“随心所欲”
- 肥胖症有哪些并发症?肥胖症应该...
- 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 高血压患者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 糖尿病足,灾难的开始
- 天寒更要重保养,积极预防并发症
- 戒烟后要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
- 糖尿病教育系列讲座
- 调理饮食,控制血糖
- 中老年体检 也查查餐后血糖
- 健步走 “糖友”锻炼最适合
- 天冷了 “老糖友”更要小心
- 谈谈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利与弊(下...
- 谈谈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利与弊(上...
- 课题:冬天 糖尿病病友须警惕
- 课题:如何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
- 甲状腺疾病为何偏爱年轻女性
- “糖人街”患者教育联谊会(第6...
- 课题:糖尿病监测内容与应对措施
- 糖尿病教育系列讲座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 戒烟真的会引发糖尿病吗?
- 糖尿病人皮肤易闹情绪
- 减肥慎用药
- 预防糖尿病从减肥做起
- 老年人不可忽视甲亢
- 降糖药物不起效怎么办
- 糖尿病冬季病情易加重
- 戒烟后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 “糖人街”患者教育联谊会(第5...
- 糖尿病患者要测测糖化血红蛋白
- 糖尿病并发便秘的危害及治疗
- 糖尿病患者,您的心脏还好吗
- 解除思想故虑,正确使用胰岛素,
- 初春 给糖尿病患者提个醒
- 夏秋季“老糖友”的生活起居要讲...
- 怕热多汗很急躁,不妨查查甲状腺
- 糖尿病的诊断及注意事项
- 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希望
- 糖尿病治疗药物如三国人物 各有...
- 别让血糖随着气温升高
- 什么是老年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的旅游、婚姻、驾驶和...
- 糖尿病患者怀孕需注意什么
-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 《糖尿病之友》答患者问
- 口服降糖药会低血糖吗
- 血糖监测 如何不多也不少
- 高血脂可引发动脉硬化
- 痛风症长期吃风湿药对身体危害有...
- 女性容易隐藏性肥胖
- 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治疗?
- 糖尿病人过冬提示
- 糖尿病人如何运动
- 千万不要小看“春困”
- 糖尿病患者怎样安全度夏
- 多吃少动年轻“糖人”越来越多
- 德生源养心堂忽悠大组合
- 大餐前后喝点苏打水可以降尿酸?
- 春季是糖尿病防治关键时期
- 揭穿“甲减”的多重保护色
- 《海峡都市报》答患者问四
- 糖尿病患者如何平安过春节?
- 《海峡都市报》答患者问三
-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防治高血脂
- 天寒地冻,糖尿病患者更要小心
- 《海峡都市报》答患者问二
- 这份“甜头”吃不消
- 天冷,糖尿病足高发
- 寒冬 糖尿病患者要预防肺炎
- 关爱“老糖友",平安过...
- 糖尿病低血糖,及早发现勤防范
- 糖尿病治疗有新招
- 《海峡都市报》答患者问(一)
- 糖尿病专家的防病心得
- 正确服用拜糖平及注意事项
- 长期月经不调、阴道炎等
- 减少主食为何血糖还是很高?
- 常用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 糖尿病擅自停药酿大祸
- 口服降糖药 用法很重要
- 老年朋友,您的体重超标了吗?-...
- 得了痛风病,日常生活注意啥
-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凶险的低血糖
- 管住嘴,迈开腿,测腰围
-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的‘杀手...
- 糖尿病肾病应及早改用胰岛素治疗
- 儿童与青少年糖尿病的症状
- 糖尿病患者,请关注您的双足
- 性爱后防低血糖 得了糖尿病...
- 丁姑娘“减肥”以后
- 过年了 可别放松对血糖的控制
- 过上西式生活,别忘老外健康意识
- 认识妊娠型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 糖尿病应注意分类预防
- “大忙人”要少烟酒多锻炼
- 夏天注射胰岛素有讲究
- 糖尿病治疗要选对“钥匙”
- 我与诺和笔的故事
- 治疗2型糖尿病,应早应用胰岛素...
- 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糖尿病及注意事...
- 餐后血糖您测了吗
- 找准服药的最佳服用时间
- 易被误诊的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
- 作者:陈耀|发布时间:2012-05-14|浏览量:543次
病例 张女士,51岁,福建省霞浦县人。近半年出现尿急、尿不尽感,当地卫生院考虑尿路感染,间断服用一些抗生素,症状时好时坏、断断续续、逐渐加重,近 2周排尿越发困难,尿急尿痛、腹部日渐隆起,伴随易饥多食、乏力倦怠、口干不敢饮,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急诊我院妇产科,拟“妇科肿瘤”收入院。次日B超检查,显示膀胱内残留大量尿液、尿道口有一肿物、不规则形、上面有絮状物,考虑“膀胱癌”转入泌尿外科。在泌尿外科治疗期间发现血糖波动在10?20mmol/L,尿常规:白细胞(+++)、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偏高,诊断为“1,膀胱癌;2,糖尿病并泌尿系感染”请内分泌科会诊,转科先控制血糖及感染后,再行膀胱癌手术。经应用胰岛素降血糖;抗生素抗感染;导尿、膀胱逼尿肌训练;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等治疗。血糖很快降至接近正常水平,尿常规(-),血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得到缓解,腹部平软、检查未触及肿物, B超复查肿物亦不见了。修正诊断为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并尿路感染,排除了膀胱癌,病人高高兴兴地出院了。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陈耀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病史较长的糖尿病患者中,本病的发生率已达到40%以上,只不过症状轻重不同而已。其实,这些症状都是高血糖惹的祸,长期高血糖可以损害支配膀胱和尿道的自主神经,导致膀胱逼尿肌或尿道括约肌发生功能障碍,或二者功能不协调,从而引起排尿功能障碍。
在正常情况下,当膀胱充满尿液,神经感受器将信号经传人神经纤维送到神经中枢(脊髓和大脑),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纤维发出排尿信号,于是膀胱逼尿肌收缩,同时尿道括约肌松弛,排尿顺利完成。而在其他时间里,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肌收缩,这样就不会发生尿失禁。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临床症状主要有两种类型:1,尿潴留:这种情况最常见。表现为下腹膨胀,有尿排不出,膀胱残余尿量可达数百毫升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引起,小便次数较频、尿流慢而无力、每次尿量不多,严重者尿液大量潴留在膀胱。2,尿失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尿液淋漓不尽,类似前列腺增生的早期或老年性尿失禁。由尿道括约肌失控引起,患者往往憋不住尿,膀胱有点尿就会不由自主地流出来了。
有不少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因此患病多年,自己却完全不知,常常是因其他症状就诊时才偶然被发现而确诊。虽然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但它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并不平行,且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无明显相关,有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还没有发现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就出现了排尿障碍。所以,很经常被误诊。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的诊断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的诊断,首先要排除影响尿道、膀胱功能的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尿路结石、妇科肿瘤等;其次,还需要排除中枢性疾病,如脑、脊髓病变等,并注意有无服用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在排除以上可能的情况下,结合患者有高血糖及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等症状,B超显示残余尿量异常增多(正常不超过50毫升),即可诊断“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的治疗
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治疗糖尿病:主张选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尽快使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2,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可选择维生素B1、B12、弥可保、前列腺E、唐林等,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3,膀胱功能训练:训练逼尿肌功能,养成按时饮水及排尿的习惯,无论有无尿意,每隔2-3小时排尿一次。4,如有合并泌尿系感染,应进行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积极抗感染。5,手术治疗:严重尿潴留者如果经过各种药物联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行膀胱造瘘术或膀胱颈切开术,以防长期尿路梗阻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