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饭一个改变,降糖效果堪比降糖...
- 把好血糖关,远离冬日之“痒”
- 控制血糖要小心,别引发低血糖
- 糖友过冬的5大要点
- 正月停药恐酿“苦果”
- 糖尿病患者要做好冬季保健
- 体育锻炼有助于防治糖尿病
- 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 便秘了查查血糖
- 吡格列酮的膀胱癌风险并不确定
- 口服降糖药不能“随心所欲”
- 肥胖症有哪些并发症?肥胖症应该...
- 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 高血压患者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 糖尿病足,灾难的开始
- 天寒更要重保养,积极预防并发症
- 戒烟后要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
- 糖尿病教育系列讲座
- 调理饮食,控制血糖
- 中老年体检 也查查餐后血糖
- 健步走 “糖友”锻炼最适合
- 天冷了 “老糖友”更要小心
- 谈谈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利与弊(下...
- 谈谈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利与弊(上...
- 课题:冬天 糖尿病病友须警惕
- 课题:如何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
- 甲状腺疾病为何偏爱年轻女性
- “糖人街”患者教育联谊会(第6...
- 课题:糖尿病监测内容与应对措施
- 糖尿病教育系列讲座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 戒烟真的会引发糖尿病吗?
- 糖尿病人皮肤易闹情绪
- 减肥慎用药
- 预防糖尿病从减肥做起
- 老年人不可忽视甲亢
- 降糖药物不起效怎么办
- 糖尿病冬季病情易加重
- 戒烟后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 “糖人街”患者教育联谊会(第5...
- 糖尿病患者要测测糖化血红蛋白
- 糖尿病并发便秘的危害及治疗
- 易被误诊的糖尿病神经性膀胱病
- 糖尿病患者,您的心脏还好吗
- 解除思想故虑,正确使用胰岛素,
- 初春 给糖尿病患者提个醒
- 夏秋季“老糖友”的生活起居要讲...
- 怕热多汗很急躁,不妨查查甲状腺
- 糖尿病的诊断及注意事项
- 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希望
- 糖尿病治疗药物如三国人物 各有...
- 别让血糖随着气温升高
- 什么是老年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怀孕需注意什么
-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 《糖尿病之友》答患者问
- 口服降糖药会低血糖吗
- 血糖监测 如何不多也不少
- 高血脂可引发动脉硬化
- 痛风症长期吃风湿药对身体危害有...
- 女性容易隐藏性肥胖
- 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治疗?
- 糖尿病人过冬提示
- 糖尿病人如何运动
- 千万不要小看“春困”
- 糖尿病患者怎样安全度夏
- 多吃少动年轻“糖人”越来越多
- 德生源养心堂忽悠大组合
- 大餐前后喝点苏打水可以降尿酸?
- 春季是糖尿病防治关键时期
- 揭穿“甲减”的多重保护色
- 《海峡都市报》答患者问四
- 糖尿病患者如何平安过春节?
- 《海峡都市报》答患者问三
-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防治高血脂
- 天寒地冻,糖尿病患者更要小心
- 《海峡都市报》答患者问二
- 这份“甜头”吃不消
- 天冷,糖尿病足高发
- 寒冬 糖尿病患者要预防肺炎
- 关爱“老糖友",平安过...
- 糖尿病低血糖,及早发现勤防范
- 糖尿病治疗有新招
- 《海峡都市报》答患者问(一)
- 糖尿病专家的防病心得
- 正确服用拜糖平及注意事项
- 长期月经不调、阴道炎等
- 减少主食为何血糖还是很高?
- 常用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 糖尿病擅自停药酿大祸
- 口服降糖药 用法很重要
- 老年朋友,您的体重超标了吗?-...
- 得了痛风病,日常生活注意啥
-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凶险的低血糖
- 管住嘴,迈开腿,测腰围
-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的‘杀手...
- 糖尿病肾病应及早改用胰岛素治疗
- 儿童与青少年糖尿病的症状
- 糖尿病患者,请关注您的双足
- 性爱后防低血糖 得了糖尿病...
- 丁姑娘“减肥”以后
- 过年了 可别放松对血糖的控制
- 过上西式生活,别忘老外健康意识
- 认识妊娠型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 糖尿病应注意分类预防
- “大忙人”要少烟酒多锻炼
- 夏天注射胰岛素有讲究
- 糖尿病治疗要选对“钥匙”
- 我与诺和笔的故事
- 治疗2型糖尿病,应早应用胰岛素...
- 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糖尿病及注意事...
- 餐后血糖您测了吗
- 找准服药的最佳服用时间
- 糖尿病患者的旅游、婚姻、驾驶和就学、就业
- 作者:陈耀|发布时间:2011-10-28|浏览量:468次
一、糖尿病患者的旅游问题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陈耀
糖尿病患者外出旅行时,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血糖可能会发生变化而不易控制,因此要在旅行前充分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在心理上、物质上都作好应变准备。
旅行前最好做必要的体格检查,并征求医生意见;安排好旅程表、作息时间,尽量使旅游生活(用餐、用药及运动量等)贴近平时生活规律;带有足够的治疗用药,包括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及其他必需的药品,较长时间的旅行最好有备份药品;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要带好注射、消毒用具;备有预防在旅行中发生低血糖的糖果或巧克力;胰岛素要放在隔热旅行袋中保存,到了驻地及时放入4℃冰箱中;带好血糖监测工具,作好血糖监测;最好写旅游日记,记录好身体的感觉和血糖监测结果;旅游中的服装要休闲舒适,特别是鞋要轻便、松软,鞋底不能太薄;旅游要结伴而行,并且带好写有自己病情、要求急救及联系人等的患者卡片,以备急用;带上其他平时旅行用的药品,如硝酸甘油、抗生素、止泻药、抗感冒药、防暑药等;多饮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二、糖尿病患者的婚姻问题
糖尿病是一种具有遗传易感性的疾病,糖尿病的遗传问题比较复杂。流行病学统计表明糖尿病双亲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比非糖尿病双亲子女高4倍,但并非其子女必然会患糖尿病,所以目前各国婚姻法律均没有限制糖尿病患者的婚育。
只有少数(<10%)糖尿病是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糖尿病,如MODY和线粒体基因突变的糖尿病等,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很强的遗传和发病趋势,子女患病率高,因此这种糖尿病患者婚前应该进行遗传咨询。
三、糖尿病患者的驾驶问题
糖尿病患者驾驶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时,如果遇到低血糖反应,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即使是轻度的血糖降低或仅有轻微的低血糖症状,对驾驶能力也会产生不利影响,这种影响在某种场合可能是非常危险的。低血糖反应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容易发生。国外报告部分的交通事故与司机的低血糖反应有关。影响糖尿病患者驾驶交通工具的因素还有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特别是眼睛的病变。视网膜病变、白内障以及激光眼底治疗后均可能会使视力或视野受到影响,当视力在0.5以下,或有视野缺损时,不宜驾驶交通工具。
为了安全起见,糖尿病患者不宜选择驾驶员作为职业。在许多国家,要求糖尿病患者在驾照申办时需注明患有糖尿病,否则不予办理交通保险。例如在英国,糖尿病患者驾照有效期只有3年,糖尿病患者必须按规定定期复查病情,病情许可,方能继续申领驾照。许多国家还明确规定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不能从事旅游交通工具的驾驶工作,也不能单独驾驶私家车,口服磺脲类药物的患者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对于那些驾驶个人汽车的患者应当特别提醒驾驶时预防低血糖,在车内备有应急用的糖块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时候,必须立刻停止驾驶。在长途旅行前,一定要作好旅行计划,特别是做好旅途安排,充分估计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作好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准备工作,如何时何地就餐、何时何地休息、何时何地监测血糖、何时何地打针或服药、何时何地加油等,而且不要忘记带备用轮胎等备用器件。出发前要监测血糖。
四、糖尿病患者的就学问题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不应该因为糖尿病而终止学业。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可以参加正常的学习。但因多数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是1型糖尿病,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血糖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容易波动,加上未成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差,需要家庭、医疗机构和学校多方合作,给予关怀和帮助。糖尿病中小学生一般不宜住校,应当选择离家近的学校读书,以便能按时注射和用餐,并得到家长的监护。应认真做好以下事宜:
提高患病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处理好体育课同胰岛素用量及加餐的关系;
准备好低血糖时的急救糖块或巧克力;
家长应与老师取得密切联系,使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病情,低血糖的表现与急救措施;
应当将病情告知班上同学,取得同学的理解、关心和必要的帮助;
学校应理解学生按时用药及就餐的需要,并能提供方便。
近年来,2型糖尿病趋于年轻化,学校里也出现了2型糖尿病学生,这些学生大多体型肥胖,血糖波动小,不易发生低血糖,运动及饮食控制疗效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十分重要,同时家长也应将学生的病情告诉老师,在督促学生控制饮食及适当运动方面得到老师的帮助。
五、糖尿病患者的就业问题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和无糖尿病并发症的情况下,体能和智能方面与普通人没有大的差别,是可以从事绝大多数工作的,而且,应当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在工作方面也不应受到歧视。但糖尿病患者需要生活规律,在这个基础上接受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间断药物治疗会引起血糖升高,导致高血糖引发的症状和不适,不规律的生活、过度的体力消耗很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因此在职业选择方面应当考虑这些因素。原则上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不宜从事高温、高空及潜水作业,最好也不从事火车及公共汽车司机的工作。
一些国家法律规定1型糖尿病患者不宜从事军队或警察工作,不宜从事救火工作和急救工作,不宜从事民航工作、近海石油开采工作等。这些工作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或由于低血糖反应带来个人及公众安全问题。对于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还要根据并发症的情况,合理安排工作。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