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珠菌病夫妻间可传染
- 2006年美国CDC三期梅毒治...
- 2006年美国CDC三期梅毒治...
- 白念珠菌感染的预警
- 尖锐湿疣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 皮肤外科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和评价...
- 我该怎么办,寻求您的帮助
- 第四章 皮肤及体表器官的美学标...
- 皮肤外科的影像技术
- 如何发展皮肤外科?
- 皮肤外科麻醉和疼痛治疗
- 手术器械、灭菌方法及层流手术室
- 外科换药
-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2)
-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1)
- 梅毒的血清学试验和临床相关问题...
- 梅毒的血清学试验和临床相关问题...
- 如何认识肿瘤标识物
- 你了解肝炎病人做B超的临床意义...
- 各种皮试液的配制方法
- 阴茎离断手术再植
- 艾滋病
- 皮肤过敏与过敏源检测
- 如何检测过敏原?
- 引起女性外阴部瘙痒的原因有以下...
- 解脲支原体实验室检测
- HCV检测
- 白细胞分类(DC)的临床意义
- 粪便显微镜检查
- 尿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重要性
- 皮肤斑贴试验
- 对性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剖析及...
- 尖锐湿疣的随访
- 尖锐湿疣的治疗原则
- 尖锐湿疣的诊断
- 药疹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
- 药疹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
- 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现状及...
- 皮肤物理治疗注意事项
- 皮肤物理
-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
- 美国雅光Slimager射频治...
- 尖锐湿疣诊疗进展
- 梅毒的免疫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意...
- RPR和TPPA等梅毒检查结果...
- 白癜风治疗方法的选择
- 白癜风的特点与鉴别
- 白癜风的发病机制
- 阴茎珍珠样丘疹病?最易误认为尖...
- 与尖锐湿疣病人有性接触或感染了...
- 尖锐湿疣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选择
- 为何尿道内尖锐湿疣难治易复发?...
- 尖锐湿疣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尖锐...
- 尖锐湿疣为何复发
- 尖锐湿疣与几种相关病症的鉴别及...
- 影响白癜风治疗效果的因素
- 白癜风的药物治疗大全
- 白癜风治疗的注意事项
- 白癜风的饮食治疗
- 白癜风的移植治疗
- 白癜风治疗是否有效的判定?
- 普特彼(他克莫司软膏)说明书
- 新适确得霜说明书
- 吡美莫司乳膏(爱宁达)说明书
- 适今可吡硫翁锌气雾剂
- 怎样才算治好了梅毒?
- 梅毒健康教育处方
- 梅毒健康教育处方
- 什么是梅毒血清试验的前带现象?
- 什么是梅毒血清试验的前带现象?
- 什么是梅毒血清固定或血清抵抗?
- 什么是梅毒血清固定或血清抵抗?
- 什么是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
- 什么是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
- 什么是梅毒VDRL检查?
- 什么是梅毒VDRL检查?
- 什么是梅毒的TRUST检查?
- 什么是梅毒的TRUST检查?
- 为什么梅毒首选青霉素治疗?
- 为什么梅毒首选青霉素治疗?
- 如何预防梅毒治疗的吉海反应?
- 如何预防梅毒治疗的吉海反应?
- 何谓无症状神经梅毒?
- 何谓无症状神经梅毒?
- 梅毒患者的配偶/性伴该怎么办?
- 梅毒患者的配偶/性伴该怎么办?
- 什么是抗梅治疗的血清复发?
- 什么是抗梅治疗的血清复发?
- 神经梅毒的治疗
- 神经梅毒的治疗
- 神经梅毒的诊断
- 神经梅毒的诊断
- 2006年美国CDC三期梅毒治...
- 2006年美国CDC三期梅毒治...
- 2006年美国CDC潜伏梅毒治...
- 2006年美国CDC潜伏梅毒治...
- 2006年美国CDC妊娠梅毒治...
- 2006年美国CDC妊娠梅毒治...
- 2006年美国CDC先天梅毒治...
- 2006年美国CDC先天梅毒治...
- 【卫生部2000年梅毒治疗推荐...
- 【卫生部2000年梅毒治疗推荐...
- 梅毒诊断之TPHA和TPPA
- 梅毒诊断之TPHA和TPPA
- 欧洲性传播疾病处理指南之梅毒篇
- 欧洲性传播疾病处理指南之梅毒篇
- 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
- 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
- 淋病健康教育处方
-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健康教育...
- 性病防治的认识误区
- 性病防治的认识误区
- 美国CDC 2006性传播疾病...
- 美国CDC 2006性传播疾病...
- 美国CDC 2006性传播疾病...
- 美国CDC 2006性传播疾病...
- 非淋菌性尿道炎 没有感觉的性病
- 【卫生部2000年淋病治疗方案...
- 【卫生部2000年淋病治疗方案...
- 【卫生部2000年非淋治疗方案...
- 【卫生部2000年非淋治疗方案...
- 【卫生部2000年软下疳治疗方...
- 【卫生部2000年软下疳治疗方...
- 【卫生部2000年艾滋病治疗方...
- 【卫生部2000年艾滋病治疗方...
- 【卫生部2000年性病性淋巴肉...
-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要抗病毒
- 疱疹病毒家族成员
- 生殖器疱疹与单纯疱疹病毒
- 生殖器疱疹首次发作治疗:美国C...
- 生殖器疱疹首次发作治疗:美国C...
- 生殖器疱疹复发抑制治疗:美国C...
- 生殖器疱疹复发抑制治疗:美国C...
- 生殖器疱疹严重感染治疗:美国C...
- 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与复...
- 【卫生部2000年生殖器疱疹治...
- 2006年美国CDC性病指南之...
- 得了生殖器疱疹可以做哪些检查
- 激光“降伏”串腰龙
- 激光“降伏”串腰龙
- 加巴喷丁和伐昔洛韦联用减少带状...
- 美国ACIP发布带状疱疹预防指...
- 白癜风治疗指南
- 白癜风与贫血痣的区别
- 特应性皮炎治疗进展
- 特应性皮炎治疗进展
- 胆碱能荨麻疹如何用药
- 胆碱能荨麻疹如何用药
- 中国特应性皮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 中国特应性皮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 如何检测过敏原?
- 如何检测过敏原?
- 什么是戈可曼疗法?
- 什么是戈可曼疗法?
- 紫外线光疗的种类
- 紫外线光疗的种类
- 紫外线治疗仪的种类
- 紫外线治疗仪的种类
- 为何长波紫外线叫黑光?
- 为何长波紫外线叫黑光?
- 什么是Ingram疗法?
- 什么是Ingram疗法?
- 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策略
- 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策略
-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
-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
-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疗原则》解析
-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疗原则》解析
- 侵袭性真菌病的定义
- 侵袭性真菌病的定义
- 念珠菌病夫妻间可传染
- 念珠菌病夫妻间可传染
- 白念珠菌感染的预警
- 白念珠菌感染的预警
- 西医怎样治疗扁平疣?
- 脱发秃顶为哪般?
- 脱发秃顶为哪般?
- 酒糟鼻怎治疗?
- 皮肤护理,别做得太勤
- 白癜风治疗方法多
- 白癜风治疗方法多
- 白癜风与无色素痣的区别
- 白癜风与无色素痣的区别
- 白癜风的克星----自体表皮移...
- 白癜风的克星----自体表皮移...
- 激素依赖性皮炎经典问答16例
- 激素依赖性皮炎经典问答16例
- 腋臭患者术前注意事项
- 腋臭患者术中注意事项
- 腋臭患者术中注意事项
- 腋臭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 狐臭:是不是出汗多的人容易得?
- 狐臭:是不是出汗多的人容易得?
- 腋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腋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皮肤镜检查
- 皮肤镜检查
- 中西医结合治银屑病如虎添翼
- 中西医结合治银屑病如虎添翼
- 国际银屑病协会的十项共识
- 国际银屑病协会的十项共识
- 环孢素加氨甲喋呤是银屑病关节炎...
- 环孢素加氨甲喋呤是银屑病关节炎...
- 银屑病关节炎CASPAR新诊断...
- 银屑病关节炎的诊治指南
- 银屑病关节炎的诊治指南
- 银屑病关节炎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 银屑病关节炎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 世界银屑病日及全球共识
- 世界银屑病日及全球共识
- 中国银屑病治疗指南(2008版...
- 中国银屑病治疗指南(2008版...
- 银屑病的序贯联合疗法之二
- 银屑病的序贯联合疗法之二
- 银屑病的序贯联合疗法之一
- 银屑病的序贯联合疗法之一
- 2008年中国痤疮治疗指南
- 2008年中国痤疮治疗指南
- 光动力治疗痤疮的原理
- 光动力治疗痤疮的原理
- 痤疮改良的Pillsbury4...
- 痤疮改良的Pillsbury4...
- 痤疮Cunliffe的12级分...
- 痤疮Cunliffe的12级分...
- 痤疮的治疗方法选择
- 痤疮的治疗方法选择
- 实力雄厚,信誉卓著-十堰市人民...
- 专治各类血管性和色素性皮肤病
- 如何鉴别真假尖锐湿疣
- 如何鉴别真假尖锐湿疣
- 性病的传染与普通的传染病感染有...
- 性病的传染与普通的传染病感染有...
- 尖锐湿疣与几种相关病症的鉴别及...
- 尖锐湿疣与几种相关病症的鉴别及...
- 尖锐湿疣为何复发
- 尖锐湿疣为何复发
- 宫颈癌HPV疫苗的研究
- 皮肤外科学??皮肤科一新兴的分...
- 银屑病患者应了解的几个问题及治...
- 银屑病患者应了解的几个问题及治...
- 瘢痕疙瘩一新的治疗方法
- 怎么样确诊是不是银屑病?
- 怎么样确诊是不是银屑病?
- 痤疮是什么样的
- 痤疮是什么样的
- 非淋菌性尿道炎诊疗进展
- 荨麻疹可能会有哪些病因?
- 尖锐湿疣治疗进展
- 尖锐湿疣治疗进展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其防治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其防治
- 应用糖皮质激素选择的时机和方案...
-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
-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
- 银屑病的内用药物治疗
- 银屑病的内用药物治疗
- 如何确诊银屑病?
- 如何确诊银屑病?
- 如何预防的银屑病复发
- 如何预防的银屑病复发
- 银屑病患者须知
- 银屑病患者须知
- 如何有效和安全地治疗银屑病
- 如何有效和安全地治疗银屑病
- 慢乙肝长期治疗的安全性问题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注意什么...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注意什么...
- 素比伏(替比夫定片)副作用
- 素比伏(替比夫定片)副作用
- 用核苷类似物时如何处理妊娠
- 用核苷类似物时如何处理妊娠
- 皮肤镜诊断标准――模式分析诊断薄黑素瘤效果最佳
- 作者:彭才智|发布时间:2010-02-28|浏览量:1084次
意大利学者Annessi等的一项研究表明,皮肤镜诊断标准――模式分析诊断薄黑素瘤(TM,肿瘤厚度为0.3 mm)的灵敏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最高。 (J Am Acad Dermatol 2007 ,在线发表) 十堰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彭才智
为了改善对表皮黑素细胞损害的诊断,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发展了大量的皮肤镜诊断标准和计算方法。研究者为了比较三种不同皮肤镜诊断标准(模式分析、皮肤镜ABCD法则和7点核对表)对一系列高度非典型黑素细胞损害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而开展该研究,并通过皮肤镜下不同结构在这些病变中出现的频率以判断其诊断价值。
研究纳入198个连续非典型黑素细胞皮损。皮肤镜评估标准以23种皮肤镜特征的有或无为依据。两位富有皮肤镜经验的皮肤学专家用模式分析、皮肤镜ABCD法则和7点核对表将每块皮损分类为良性或恶性。经外科切除后,102块皮损在组织学上诊断为Clack痣,96块皮损诊断为TM。比较皮肤镜及组织学对TM的诊断来评估这三种标准诊断TM的灵敏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以及各自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以确定哪种皮肤镜标准与TM最密切相关。
结果显示,在经研究的黑素细胞皮损中,82.3%通过模式分析得到正确诊断(灵敏性85.4%,特异性79.4%,阳性预测值79.6%,诊断准确率 70.8%);与之相比,79.3%经ABCD法则得到正确诊断(灵敏性84.4%,特异性74.5%,阳性预测值75.7%,诊断准确率67.8%),71.2%经7点核对表得到正确诊断(灵敏性78.1%,特异性64.7%,阳性预测值67.6%,诊断准确率57.7%)。同时,7点核对表假阴性结果(21.8%)数值最高,而ABCD规则、模式分析分别为15.6%、14.6%。
单变量分析表明,对于TM来讲,非典型色素网,具有锐利边缘、不规则、不均匀棕色小球状体的网络,不均匀的色素分布,同质区域以及浅棕色无结构区域才是最敏感和特异的皮肤镜特征。逆向逐步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与TM最密切相关的指标是浅棕色无结构区(比值比=27.9)。
研究显示,模式分析诊断TM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最高。浅棕色无结构区既是一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鉴别指征,也是TM最可靠的预兆(阳性预测值=93.8%, 阳性似然比=16)。研究者认为,对模式分析这种曾被低估的皮肤镜诊断标准的使用不仅可以改进对可疑斑点状黑素细胞皮损的诊断能力,还能显著减少由7点核对表产生的假阴性结果。
为了改善对表皮黑素细胞损害的诊断,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发展了大量的皮肤镜诊断标准和计算方法。研究者为了比较三种不同皮肤镜诊断标准(模式分析、皮肤镜ABCD法则和7点核对表)对一系列高度非典型黑素细胞损害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而开展该研究,并通过皮肤镜下不同结构在这些病变中出现的频率以判断其诊断价值。
研究纳入198个连续非典型黑素细胞皮损。皮肤镜评估标准以23种皮肤镜特征的有或无为依据。两位富有皮肤镜经验的皮肤学专家用模式分析、皮肤镜ABCD法则和7点核对表将每块皮损分类为良性或恶性。经外科切除后,102块皮损在组织学上诊断为Clack痣,96块皮损诊断为TM。比较皮肤镜及组织学对TM的诊断来评估这三种标准诊断TM的灵敏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以及各自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以确定哪种皮肤镜标准与TM最密切相关。
结果显示,在经研究的黑素细胞皮损中,82.3%通过模式分析得到正确诊断(灵敏性85.4%,特异性79.4%,阳性预测值79.6%,诊断准确率 70.8%);与之相比,79.3%经ABCD法则得到正确诊断(灵敏性84.4%,特异性74.5%,阳性预测值75.7%,诊断准确率67.8%),71.2%经7点核对表得到正确诊断(灵敏性78.1%,特异性64.7%,阳性预测值67.6%,诊断准确率57.7%)。同时,7点核对表假阴性结果(21.8%)数值最高,而ABCD规则、模式分析分别为15.6%、14.6%。
单变量分析表明,对于TM来讲,非典型色素网,具有锐利边缘、不规则、不均匀棕色小球状体的网络,不均匀的色素分布,同质区域以及浅棕色无结构区域才是最敏感和特异的皮肤镜特征。逆向逐步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与TM最密切相关的指标是浅棕色无结构区(比值比=27.9)。
研究显示,模式分析诊断TM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最高。浅棕色无结构区既是一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鉴别指征,也是TM最可靠的预兆(阳性预测值=93.8%, 阳性似然比=16)。研究者认为,对模式分析这种曾被低估的皮肤镜诊断标准的使用不仅可以改进对可疑斑点状黑素细胞皮损的诊断能力,还能显著减少由7点核对表产生的假阴性结果。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