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晓亮医士
-
医院:
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科室:
疼痛科
-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从一名年轻医生变成绝症患者 麻...
- 骨肉瘤术后多发转移性癌痛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卵巢癌术后复发伴多发转移;晚期...
- 远离癌痛 珍爱生活
- 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健康?
- “感冒药”你拿捏准了吗?
- 一个癌症患者的的治疗史(转载)
- 冲击波疗法治疗指南
- 从暖气片散热想到手脚冰凉
- 仙人掌效验方
- 仙人掌效验方
- 各种疼痛代表的含义
- 治疗青春痘奇方
- 治疗青春痘奇方
- 除疤妙招
- 肿痛特效方
- 腮腺炎治疗妙法
- 盗汗妙法
- 驱蚊妙招
- 治疗小儿腹泻的妙招
- 神经性耳鸣单味特效方
- 养生误区-1
- 肩关节疼痛的问诊及检查
- 为什么说“早上吃姜胜参汤 晚上...
- 慢性疼痛患者保健养生术
- 如何预防颈椎病
- 激素的作用
- 什么是炎症?
- 五行调息养生法
- 十二时辰养生法
- 单方治疗麦粒肿有特效
- 不同体质人的生活习惯及饮食建议...
- 风湿
- 足跟痛;足底跖筋膜炎;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足跟痛;足底跖筋膜炎;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最好的药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腿一着风一着凉就疼,特别严重
- 颈椎病,肩周炎左胳膊疼该怎没治...
- 疼痛门诊治疗的几个误区
- 腿一着风一着凉就疼,特别严重
- 颈椎病,肩周炎左胳膊疼该怎没治...
- 枕性头痛的治疗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神经阻滞疗法不等于封闭针
- 神经阻滞疗法不等于封闭针
- 骨质疏松症的认识误区
-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
- 脾经疾病
-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
- 脾经疾病
- 防止颈椎病
- 防止颈椎病
- 胃经疾病
- 大肠经疾病
- 肺经疾病
-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 74岁老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怎...
- 74岁老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怎...
- 间歇性跛行
- 3个月劲椎变直.引起劲部疼和头...
- 间歇性跛行
- 3个月劲椎变直.引起劲部疼和头...
- 上班长时间用电脑,脖子经常疼痛...
- 上班长时间用电脑,脖子经常疼痛...
- 30岁,男,晚上睡觉后半夜脊背...
- 足底痛近半年,怎样治疗能全愈,
- 30岁,男,晚上睡觉后半夜脊背...
- 足底痛近半年,怎样治疗能全愈,
- 肌腱病患者就诊指南
- 疼痛和睡眠
- 慢性疼痛和营养
- 浅谈“内科”与“外科”
- 控制慢性疼痛
- 放松与疼痛控制
- 颈痛患者指南
- 腰椎康复做好10节操
- 强直性脊柱炎泡澡药方
- 肌腱病患者就诊指南
- 疼痛评估的可视化手段
- 癌痛患者就诊指南
- 腰痛患者指南
- 疼痛和睡眠
- 怎样促进健康
- 慢性疼痛和营养
- 浅谈“内科”与“外科”
- 控制慢性疼痛
- 放松与疼痛控制
- 颈痛患者指南
- 腰椎康复做好10节操
- 强直性脊柱炎泡澡药方
- 疼痛
- 养生误区-2
- 作者:马晓亮|发布时间:2011-07-30|浏览量:802次
误区十一:面生痤疮,上火所致
脸上长痤疮的人很多,几乎天天可以看到,有些患者就为了脸上这些小不点,反复折腾,从十几岁折腾到二三十岁,最后自己好了。借用老人的话说,身体成熟了,长大了,自然就好了。西京医院疼痛科马晓亮
这个小病为什么这么难缠呢?
前一段时间有人拿着一张处方来咨询我,说这是某某老中医开的处方,治疗痤疮三服药下去,痤疮就好了,但没过一周,再次发病,而且比以前任何一次都重,吃此方也不见效,为什么?
我看了一下处方:百部60克 二花30克 板蓝根3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一派寒凉,全是清热解毒之品。患者说,“医生说了,这痤疮就是上火,治疗就需要清热解毒!”
痤疮真的就是上火吗?
其实痤疮九成以上都不是上火所致,都是“气血郁阻”所致,年轻人气血旺盛,当面部血脉不畅,出现郁阻的时候,郁积的阳气就会向外发,出现一些小包,这就是痤疮啊。
阳气郁阻可以化热,但这是表象,在表象的背后,郁阻才是病机。如果看见这些红红的小包块,直接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小剂量不行,再继续加大剂量,这不就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思想,与“治病必求于本”相去甚远!
在服用苦寒药之后,患者痤疮的颜色会变暗、变黑、变硬,虽然大的变小了,但皮下就会形成小的硬结,包块变小是以耗损阳气为代价,得不偿失啊。当看到这些硬结的时候,为什么不想想治疗思路出了问题呢?表面现象看似缓解了,但郁阻却越来越重了,人体阳气因郁阻不畅,郁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再次爆发,就好似火山爆发一样,病情只会加重……
治痘就好比大禹治水,堵的办法是行不通的,疏导才是良策。
《内经》上说“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人身上的所有血管都于心脏相连,而面部血液循环是最丰富的,我们情绪激动时面色发红,恐惧时面色发白,受寒时面色发青……这些变化都是面部血管对血液的调节作用。在病机十九条中写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人体的疼痛,长疮,都要从心入手来治疗。
所以说痤疮的治疗,从心入手是关键。
针对所见的热、肿,活血化瘀很重要,对其表象,与其“清热解毒”,还不如“凉血化瘀解毒”。在此病的治疗中,我最常用的是丹参配桂枝,包块偏红,两者比例3:1左右;包块偏白,两者1:1左右,有化脓趋势的,加紫草;包块小,以白色为主的,佐以荆芥散其表寒……
明代李中梓说过: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补充一句:见疮莫治疮!能明此理,则无不愈之痤疮。
最后我想说:痤疮不是火,是郁积的阳气啊!
误区十二:小儿咳嗽,清热化痰
临床上常常遇到小儿咳嗽的患者,这些小儿的父母往往一见小家伙咳嗽,立即去药房购买咳嗽药,目前市面上咳嗽类的中成药,功效上大多写着“清热化痰”,“清热”、“化痰”、“止咳”成了治疗小儿咳嗽用药的代表性思路,事实上是这样吗?
《颅囟经》谓“三岁以内,呼为纯阳。”小儿为纯阳之体,阳气旺盛,生命力强。其虽为纯阳,但阳气微弱,为小阳,为少阳,就好似春天初生的嫩芽,虽有生机,但不耐寒,一场大雪,都会被冻死。
小儿的咳嗽,很多是因为受寒所致,如果我们追问病史,大多可以找到受寒的过程,但因为其生理特点??阳气旺盛,受寒后气机郁塞,阳气郁积容易化热。所以小儿咳嗽,头一两天以寒咳多见;几天后以热咳多见;久咳不愈,则伤及肺脾肾。
如果感冒咳嗽初期,不问青红皂白,一律用上清热化痰的药再说,常常会适得其反,咳嗽不见减轻,反而加重,越咳越厉害,如果家长见此状态,再去找西医打吊瓶,如果西医也不问是否感染,一律使用苦寒的抗生素,寒邪就会进一步深入……
有的家长,见到小孩咳嗽,就用梨子煮水给小孩喝,认为梨子是水果,很安全,也不管对不对证,喝了再说,梨子是凉性的,对于热咳、燥咳是有用的,但对于寒咳,无异于雪上加霜。
不辨寒热,动手便错啊!
很多邻居的小孩咳嗽,如果是初期,询问发病过程,很清楚是受寒所致,我常常会建议家长弄几枚大蒜,拍碎后加上红糖,泡茶给小孩喝,咳嗽很快就好了。有的建议喝“杏苏止咳糖浆”,效果也不错。这些方法其实就是针对“寒”而设立的,不是清热,也不是化痰,但却可以治病。
咳嗽不一定是热咳。不是热咳,就不要清热化痰!
建议家长在给小孩喂药的时候,先想想“为啥咳嗽的”?弄清楚了,知道是寒咳还是热咳了,再去用药!
盲目的去下药,常常背道而驰!
安全的OTC药,不辨寒热,也是不安全的!
误区十三:妇科炎症,需要消炎
妇科炎症中最常见的是阴道炎,患者白带增多,白带常规检查有白细胞,按照现代医学所说:这就是有炎症了,得消炎治疗,是这样吗?
临床上很多这样的患者,发现阴道炎后,采取阴道冲洗、上药、抗生素静滴,通过这些对抗性治疗,患者症状得到了控制,白带常规检查白细胞没有了,但没过几天,患者又出现阴部发痒,白带量大,又出现炎症了,于是再次冲洗、上药、抗生素治疗……
有些病号就这么一轮一轮的治疗,治疗了半年,病情时好时坏,就是不能彻底治愈,难道这不是炎症?明明看得到的白细胞,为什么就不能治好呢?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举个例子:糖尿病人都知道,如果皮肤破溃后很难治愈,为什么呢?因为血糖高,伤口渗出液中糖分含量也高,渗出液营养丰富,非常适宜细菌的繁殖,有了这样良好的环境,细菌就很难灭绝,所以就很难治愈了。
其实阴道炎反复发作也是一个道理啊!
阴道炎在中医里面称为带下病,正常女子自青春期开始,肾气充盛,脾气健运,任脉通调,带脉健固,阴道内即有少量白色或无色透明无臭的粘性液体,特别是在经期前后及妊娠期量增多,以润泽阴户,防御外邪,此为生理性带下。
《女科证治约旨》说:“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酝酿成病,致带脉纵弛,不能约束诸脉经,于是阴中有物,淋漓下降,绵绵不断,即所谓带下也。
带脉就好似一根裤腰带,在人体的腰部围一圈,是一条横向的经脉。人体上其他的经脉都是纵向的,这条经脉就好像一条绳子将所有的经脉系在一起,所以称为带脉。带脉病候主要表现为“带脉不引”,即约束无力所致各种弛缓、痿废诸证。
当带脉不能约束诸脉经,于是诸经中阴液下渗,女子自然阴中有物,淋漓下降,绵绵不绝,这些物质富含养分,是很好的培养基,细菌自然很容易繁殖了,白带常规异常也就自然而然。
一个水库如果漏水,我们都知道要找到漏洞,堵住漏洞,才能止住漏水,如果不找漏洞,而在洞外用东西堵,是无法堵住的,这世人都知道,为什么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就不知道呢?
带下病采取“阴道冲洗加上药”,只能治标,增强带脉的约束力,这才是治本啊!采取“补养带脉,补脾疏肝”的办法,起效并不比抗生素来得慢,看看傅青主对带下的论述,试试完带汤,也就几天的时间,就能治好“白带异常,妇科炎症”。
妇科炎症,盲目消炎,以此为道,离道远也!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