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有哪些
- 我的人体摄影获奖了
- 今天我遭到了恐吓
- 无名小卒
- 死亡教育
- 成人之美
- 盗铃何需掩耳
- 原来文章是有性别的
- 怎样对待死亡
- 我的幸运数字
- 遐想(2)理想在飞!
- 节约能源 身体力行
- 空中遐想
- 我的饮食习惯
- 我的自我归类
- 我也痴人说梦
- 遐想(3)理想是温馨的家
- 坑爹还是坑儿
- 今生几多愁
- 博客光棍节遐想(1)
- 老有新招
- 身教的力量
- 饭盒情结
-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 遇车祸现场救人
- 我治愈的第一例咽漏
- 我渴望逆境中的挣扎
- 鼾症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 门诊日记
- 癌症
- 正义的力量
- 利他?生命的原动力
- 医生的死亡之道 (2012-0...
- 黑石埠的青葱岁月
- 黑石埠的风雨之夜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简介
- 我的普通话
- 书山的路径学海的舟
- 鼻腔异物漏诊记
- 女儿小学入学记
- 向蜂箱开火
- 对文学的饥渴
- 荡涤灵魂
- 守望未来
- 为麻雀下跪
- 走过了春夏
- 梦乡被骗记
- 爷俩娘俩兄弟俩
- 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网上看性爱公园有感
- 公交车上的断想
- 飞机历险记
- 儿时的一次串门经历
- 从医生屡遭伤害想到破窗效应
- 超级肥胖引发鼾症
- 不要拼命要玩命
- 我写这些文字的初衷
- 一个“狡黠”的目光
- 五马湖落水记
- 梦游东海龙宫
- 我的过敏史
- 语言迟发育
- 一瞥而定
- 以病人为中心
- 我的理想是掏粪工
- 永远的潇洒
- 我离开了泰安
- 我渴望出名
- 班主任的爱心链
- 宋老师表扬我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为真善美呐喊
- 睦邻友好传佳话
- “最佳第一助手”
- 草莽英雄与草根匠人(李云龙和我...
- 大师与巨匠
- 我获得了第一枚“金牌”
- 一不留神后果严重
- 大学时代的精神恶补
- 破格晋升副高的悲剧
- 给医大同学的演讲
- 一个瓶塞一条生命
- 我建议
- 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鼓室硬化症
- 没有爱,你会是什么
- 仁心仁术
- 有梦想的生活多好
- 第一次见到王正敏
- 让病人少挨一刀
- 向幸福出发
- 我的童年
- 现代灰姑娘的故事
- 术后发生并发症主要责任在主刀
- 抗洪救灾总动员(下咽癌切除后的...
- 市级科技拔尖人才选拔风波
- 快乐与健康之争
- 亲手为老妈开刀
- 2012新年致辞
- 创新与精品
- 夺刀救命记
- 一个未能彻底切除的颅底肿瘤
- 我开刀无数
- 尖端科技产品与精湛手术技巧的完...
- 我的偶像林巧稚
- 我眼中的护士
- 我的就职演讲
- 我被任命为科主任
- 为捍卫生命而战
- 王正敏教授“骂人”
- 我创造了医学奇迹
- 一个女孩的投诉
- 目送亲人漂洋过海(面神经的故事...
- 鼻中隔弯曲与核桃仁
- 亲手为老爸开刀切喉癌
- 为患者抠大便
- 见证奇迹的时刻
- 医者仁心拔刀相助
- 颈部的定时炸弹(巨大血管瘤)
- 我的智囊团
- 甲状软骨开窗术
- 我“看”到了水泡音
- 遭人误会遭人骂
- 雕刻内耳的故事
- 一个“喉癌”患者的求医路
- 牙制听骨的发明
- 千锤百炼--气管异物手术训练
- 我获得的第一块颞骨
- 掘人家祖坟,断人家子孙
- 中耳炎患者耳内植入人工钛制听骨
- 纤维喉镜下间接喉钳喉肿物摘除术
- 中耳炎患者耳内植入人工钛制听骨
- :与时间争夺生命
- 不抛弃、不放弃(一个病史最长、...
- 洁癖和运动成瘾
- 作者:叶晓明|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782次
刘老师已去世多年了,但我还是偶尔会想起他。他是泰山医学院耳鼻喉科教研室的一位教师。他长期在中心医院上班,所以我们共事多年。他是75级工农兵大学生,比我早几年工作,但年龄比我小一岁。他的性格在某些方面和我有相似之处,内向、不善言辞、不喜交往、有些胆小懦弱。我们之间除了工作交流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交往。我们之间也没发生过任何摩擦和矛盾是典型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只是有一次去医学院时顺便到他家里去过,当时他住在医学院最后边的一排平房里。也就是在那里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泉州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叶晓明
这个故事是刘老师给我讲述的,他的邻居是一位汽车司机与其年龄相仿,结果不幸患了肝癌,患病不久就去世了。这件事对刘老师影响很大,可以说给其脆弱的心理一个强烈的刺激,也可以说是在他内心里遭遇了一次9级地震。
从那以后他的行为发生了一系列改变,首先我发现了他的洁癖。他尽可能不接触任何物体,他每天上班就站在门口等别人来开门(他有钥匙),一进门就打开诊室的所有窗子,不论是三九严寒还是酷暑盛夏,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和反对。很多同事提出太冷或太热要求把窗子关上,他都置若罔闻充耳不闻我行我素。我有几次把窗子关上之后,他会若无其事的再把它打开。这样反复数次之后面对他的锲而不舍我只好放弃了。而且在上班期间在工作场合几乎不吃任何东西也从不喝水,还不停的洗手。下班时他也总是站在门口等待别人来开门。如果无人出门,他就用一块无菌纱布包着门拉手开门。如果门是虚掩着的情况下他是用脚开门的。
他还一再提到生命在于运动,最终他选择了长跑,开始是早晚跑步。渐渐的他已无法克制跑步的欲望,上班期间他就提出各种鸡毛蒜皮不成理由的理由请假一个小时回医学院。我们很快也就识破了他的这些小诡计,有时我故意拒绝他,他总会找出各种各样的说辞有时会难得一遇的嬉皮笑脸来软泡硬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其跑步成绩迅速提高的同时他的面容却在迅速脱相衰老。四十岁的人竟给人六七十岁的印象。记得有一次他参加泰山登山节登山比赛他参加的是青年组比赛结果被误认为是老年组第一名。这是别人的笑谈却是他自己的悲哀。我曾几次提出他有严重的心理问题,但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就这样他在运动中已不能自拔,一天的大多数时间他都在奔跑、奔跑、奔跑---。任何一个时间段都有人见过他奔跑的身影,即使是深夜或凌晨。最终身体垮塌心理崩溃不得不长期病休。应该是无法承受残酷的现实而主动结束了生命。
这仅仅是我所看到的一个生命过程的侧面,是否也能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启示?
刘老师安息吧!让活着的人去思考。
2013.5.21.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