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有哪些
- 我的人体摄影获奖了
- 今天我遭到了恐吓
- 无名小卒
- 死亡教育
- 成人之美
- 盗铃何需掩耳
- 原来文章是有性别的
- 怎样对待死亡
- 我的幸运数字
- 遐想(2)理想在飞!
- 节约能源 身体力行
- 空中遐想
- 洁癖和运动成瘾
- 我的饮食习惯
- 我的自我归类
- 我也痴人说梦
- 遐想(3)理想是温馨的家
- 坑爹还是坑儿
- 今生几多愁
- 博客光棍节遐想(1)
- 老有新招
- 身教的力量
- 饭盒情结
-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 遇车祸现场救人
- 我治愈的第一例咽漏
- 我渴望逆境中的挣扎
- 鼾症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 门诊日记
- 癌症
- 正义的力量
- 利他?生命的原动力
- 医生的死亡之道 (2012-0...
- 黑石埠的青葱岁月
- 黑石埠的风雨之夜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简介
- 我的普通话
- 书山的路径学海的舟
- 鼻腔异物漏诊记
- 女儿小学入学记
- 向蜂箱开火
- 对文学的饥渴
- 荡涤灵魂
- 守望未来
- 为麻雀下跪
- 走过了春夏
- 梦乡被骗记
- 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网上看性爱公园有感
- 公交车上的断想
- 飞机历险记
- 儿时的一次串门经历
- 从医生屡遭伤害想到破窗效应
- 超级肥胖引发鼾症
- 不要拼命要玩命
- 我写这些文字的初衷
- 一个“狡黠”的目光
- 五马湖落水记
- 梦游东海龙宫
- 我的过敏史
- 语言迟发育
- 一瞥而定
- 以病人为中心
- 我的理想是掏粪工
- 永远的潇洒
- 我离开了泰安
- 我渴望出名
- 班主任的爱心链
- 宋老师表扬我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为真善美呐喊
- 睦邻友好传佳话
- “最佳第一助手”
- 草莽英雄与草根匠人(李云龙和我...
- 大师与巨匠
- 我获得了第一枚“金牌”
- 一不留神后果严重
- 大学时代的精神恶补
- 破格晋升副高的悲剧
- 给医大同学的演讲
- 一个瓶塞一条生命
- 我建议
- 完壁式鼓室成形术治疗鼓室硬化症
- 没有爱,你会是什么
- 仁心仁术
- 有梦想的生活多好
- 第一次见到王正敏
- 让病人少挨一刀
- 向幸福出发
- 我的童年
- 现代灰姑娘的故事
- 术后发生并发症主要责任在主刀
- 抗洪救灾总动员(下咽癌切除后的...
- 市级科技拔尖人才选拔风波
- 快乐与健康之争
- 亲手为老妈开刀
- 2012新年致辞
- 创新与精品
- 夺刀救命记
- 一个未能彻底切除的颅底肿瘤
- 我开刀无数
- 尖端科技产品与精湛手术技巧的完...
- 我的偶像林巧稚
- 我眼中的护士
- 我的就职演讲
- 我被任命为科主任
- 为捍卫生命而战
- 王正敏教授“骂人”
- 我创造了医学奇迹
- 一个女孩的投诉
- 目送亲人漂洋过海(面神经的故事...
- 鼻中隔弯曲与核桃仁
- 亲手为老爸开刀切喉癌
- 为患者抠大便
- 见证奇迹的时刻
- 医者仁心拔刀相助
- 颈部的定时炸弹(巨大血管瘤)
- 我的智囊团
- 甲状软骨开窗术
- 我“看”到了水泡音
- 遭人误会遭人骂
- 雕刻内耳的故事
- 一个“喉癌”患者的求医路
- 牙制听骨的发明
- 千锤百炼--气管异物手术训练
- 我获得的第一块颞骨
- 掘人家祖坟,断人家子孙
- 中耳炎患者耳内植入人工钛制听骨
- 纤维喉镜下间接喉钳喉肿物摘除术
- 中耳炎患者耳内植入人工钛制听骨
- :与时间争夺生命
- 不抛弃、不放弃(一个病史最长、...
- 爷俩娘俩兄弟俩
- 作者:叶晓明|发布时间:2012-07-01|浏览量:598次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可能以为我要谈家庭关系其实不然我要讲的是我在大学时期对我们班的一些同学之间关系的形象比喻。
我们七七级因为是文革之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十几年的高初中毕业生同赴考场共争一届大学入学资格世之罕见国内仅有。父母子女同场竞考并不少见。所以同学年龄参差不齐老少悬殊,老者四十有余少小十五、六岁。这样的年龄差异的同学关系难免让人派生出很多联想。泉州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叶晓明
首先要说的爷俩是是我们班的刘敏和刘建喜这一对男生。他两都在六组同一宿舍。刘敏来自青岛父母都是医学专家。其年龄较大入校时已近三十皮肤略黑戴一副眼镜身高1.75米左右略有驼背。此人成熟稳重阅历较深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生活有度学习有方给人以老学究的感觉。观其言行就能感受到其生活环境和家庭氛围的早期影响。
刘建喜来自聊城的一个军人家庭为应届毕业生是属于我班年龄较小的一族。刘建喜是属于比较有个性的一类很有主见很有想法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因其执拗的个性和特立独行略显不合群。然而他们俩却有着谈不完的话资,不论在校园、教室或宿舍都时常可以看到他们双双的身影永远都在讨论着辩论着争论着时而和风细雨谈笑风生时而慷慨激扬面红耳赤。看着他们这一对身影就像一对父子我由衷的羡慕当时我认为刘建喜必然从刘敏身上获益匪浅但现在想来人和人之间应该是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的。年轻人也有很多值得长者学习的地方。
我们班的娘俩说的是吕建业和施维。吕建业年龄在班里属中游根据其履历入校后被校方定为我们班的班长属于成熟老练组织管理能力超强的人既有内含又非常注重外在形象的女强人。她和我都在五组。施维则是一个应届毕业生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一个大家共同的感觉那就是一个孩子稚气未脱乳臭未干。他的言行举止给我的感觉就是我比你小你得让着我。他在六组和我住隔壁,我们俩的关系一直很好。
入校第一天见到吕建业他就认定吕建业是学校的老师当吕建业指导他办理入校手续安排宿舍时他发自内心的想说谢谢阿姨。这是施维后来亲口告诉我的。从那一刻起在施维的心里就认定吕建业是他的长辈是他的阿姨他就自然的对吕建业产生了一种依赖心理时时处处有什么问题都喜欢找吕建业商量探讨而且在吕建业面前的举手投足完全就是一个孩子在自己母亲面前的那种感觉释放的是一个少年的天性和纯真时不时让人感觉在撒娇所以有时有的同学就会说你们看那娘俩在干嘛呢就会引来一阵欢笑。给人留下了一幕幕温馨的镜头。那种亲人般的同学之情永久的温暖着我的心。
还有一对兄弟俩那就是我和我班的体育委员刘俊孚了。我们俩的开始是怎么回事真的记不清了到底是一种什么缘让我们俩后来形影不离我自己也说不太明白同学们倒有很多说法都说我们俩根本不属一类人刘俊孚聪明有城府属于那种有心计很精明的人。而我则是大家公认的没头脑不用心傻吃傻喝傻玩傻开心整个一没心没肺的主而且我是比较追求自由不拘小节的人。有些同学甚至对我的评价就是一纨绔子弟当然也有同学对我另有看法。当时我的表现引起大家的一些争议。现在想就是那个变革的时代新旧观念碰撞的产物。自然不同观念必然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比如说当时我就提出要废除公费医疗制度因为我发现其不公平而且有很多弊端就遭到了广泛的抨击。
我和刘俊孚的关系可以说他略站强势我是稍处弱势他比较主动我则比较被动他的领导欲我的服从欲。而又不尽然,我的弱势之间也有强势我的被动之余偶发主动我的服从也有不从,我们之间也有不同意见有争论甚至针锋相对。可能我们之间除了有共同语言外最大的吸引力就是我们性格特点的互补性让我们俩互相吸引互相依赖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推心置腹无所不谈形同手足亲如兄弟。
每当想起大学时同学之间这种纯洁的友谊和深厚的亲情我就会沉浸在甜蜜和幸福之中。大学时代让我留连忘返。
2012.5.14.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