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明头痛
- 泛酸验案一则
- 尿隐血验案一则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验案...
- 偏头痛(阳虚)验案一则(3)
- 顽固性便秘验案一则
- 晨起肢麻验案一则
- 偏头痛(阳明经热)验案一则(4...
- 带状疱疹后遗疼痛验案一则
- 少腹痛验案一则
- 晨起胃脘痛验案一则
- 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晕厥)一...
- 茎中痛验案一则
- 感冒后汗出验案一则
- 气短验案一则
- 腹胀怪症一则
- 奔豚验案(2)
- 奔豚验案(1)
- 胁痛怪案一则
- 耳鸣验案一则(2)
- 鼻漏、便溏验案一则
- 外展神经麻痹验案(2)
- 外展神经麻痹验案(1)
- 重症肌无力验案(4)
- 重症肌无力验案(3)
- 重症肌无力验案(2)
- 重症肌无力验案(1)
- 腹中豚音怪案一则
- “入眠背痛”验案一则
- “走马疳”验案一则
- 周身皮肤疼痛验案一则
- 耳鸣耳聋怪案一则(1)
- “阴中痛”验案一则
- 雷诺氏病的病因病理及常见治疗方...
- 颅内低压综合征验案一则
- 眼眵多验案一则
- 2009美国国际卒中会议纪要
-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时间窗
- 崔丽英教授谈运动神经元病
- 舌炎验案一则
- 警惕颈椎病后面的“致命杀手”
- Meige综合征如何治疗?
- 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研究进...
- 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进展
- 运动神经元病的谷氨酸中毒学说
- 特发性震颤如何调护?
- 我该怎样预防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
-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诊断及治疗
- 中医如何治疗偏头痛?
- 偏头痛治疗的最新进展
- 中医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痛?
- 中医如何治疗面瘫?
- 产后痹验案一则
- 三叉神经痛的常见治疗方法
- 偏头痛验案一则(2)
- 少腹拘急怪症验案一则
- 三叉神经痛治验(2)
- 多发性硬化症一例验案
- “顽固性呕吐”一例治验录
- “痉挛性斜颈”一例治验录
- “烧山火”验案一则
- 三叉神经痛治验(1)
- 偏头痛验案一则(1)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例治验
- 认真对待你的每一位病人!
- 周身顽麻验案一则
- 重剂引火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中医本不应该这样?
- 中医是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
- 中医文化在淡化 “鸟巢一代”眼...
- 中医教育模式的古今变迁
- 中医的别称知多少?
- 畏风(三伏天穿棉袄)验案一则
- 作者:吴永刚|发布时间:2009-08-23|浏览量:2643次
赖××,女,41岁,职员,深圳宝安。
2009年6月23日 初诊。
【现病史】该患自述平素自我感觉无明显不适,自去年11月做人流手术后,自我感觉怕风。初期并未在意,只是加衣裳,接下来症状逐渐加重,怕风越来越厉害,不断的加衣服也难以缓解,到后来里面穿四件单衣外面还要罩一件带帽子的厚棉袄,这种厚棉袄只有在东北很冷的冬天时才能见到人们穿的。她来就诊时正值深圳的三伏天,穿这些并不觉得热,倒是一进入空调房的诊室还是感觉冷。平时经常自汗出,稍事活动汗出更甚,稍减衣服又觉后背冷痛,如针扎般的难受,遇风又鼻流清涕,易感冒。所以,家中从不敢开空调,连风扇都不得开。整日又出汗又怕冷,衣裳脱也不是穿也不是,生活很不方便。就诊深圳市几家医院反复检查均未查出阳性结果,中西药物有了很多都未见效,经人介绍到此寻诊。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针灸科吴永刚
【刻诊】人流后致畏风八个月。平时加被厚衣,尤惧空调,三伏天穿棉袄。常自汗出,动则尤甚,汗出后背冷痛如针扎,遇风又鼻流清涕,手足常温(不冷),余则无所苦,舌质淡苔薄脉沉缓。既往:健康。常规检查:无阳性征。印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医案】该患畏风、汗出乃人流后寒邪伤及卫阳,腠理不密,御邪无度所致。余则无所苦,病只在卫阳。治在调和营卫,实腠理,扶卫阳。桂枝加附子汤加减。
桂枝30 白芍30 炙附子30(先煎) 炙甘草30
生白术15 生黄芪30生姜30 大枣10枚 三剂水煎服。
2009年6月26日 二诊。
上方后症状无著变,自觉夜寐稍安,舌脉同前。前方炙附子60(先煎),再进五剂。
2009年7月1日 三诊
此次来诊,患者仍是棉袄加身,畏风未减轻。遂心生蹊跷,该患畏风怕冷,遇风流清涕,仍为卫阳虚衰,“城门洞开之征”;营阴外泄而为汗;外邪客于肌表而易感冒,辨证并未出现大的偏差。突然想到有患者用附子后腹泻,遂取未煎附片一块,放于口中咀嚼未有任何麻感,方知附子炮制过度。舌脉如前,依此证,实肌凑,扶卫阳,调方如下:
红参(或高丽参)30(顿盅,兑入药汁分服)
桂枝30 白芍30 干姜20 细辛5
生黄芪75 生白术20 防风15 山药30
炙甘草15 生姜20 大枣10枚 五剂水煎服。
2009年7月7日 四诊
上后精神、夜寐明显转佳,畏风稍缓!舌脉如前。前方生黄芪100 茯苓20,七剂水煎服。
2009年7月14日 五诊
上方后自述怕冷明显好转,白天汗出后背已无针扎感,惟入夜仍觉后背冷如针扎,此乃卫阳虚,入夜阳气入里之故。舌脉如前。守方再进七剂。
2009年7月25日 六诊
此次复诊,面露喜悦。棉袄已脱,仅穿两层单衣,舌脉如前。效不更方,守方再进七剂。
2009年8月4日 七诊
药后来诊,已穿短袖衫一件,与初诊时判若两人。在空调下后背微有畏风,余症尽祛如常人,舌脉如前。守方再服七剂以善其后。
【按】 该患所患主症就是畏风,查无阳性体征,西医仅能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定诊,治疗尚无良法。中医治此症则疗效稳定。但要临证获得疗效,还需辨证准确,用药精当方可。
该患人流后始发畏风,可知为外来风寒之邪所伤。该患的怕冷程度很重,深圳的六月天,赶上三伏,骄阳似火,闷热难熬!不要说穿棉衣,就是着单衣在阳光下也很难挨。该患却能穿着棉袄,里面着四件衬衣悠然走在阳光下。可见卫阳虚衰之极,诚如城郭丧失城门,流寇可以任意出入,几无御邪之能力,只能靠棉衣抵御外邪,稍减衣服则寒气袭来,后背冷痛如针扎,因后背位属膀胱经乃蟠篱之府。自汗,动则尤甚,乃卫阳不足,腠理开,营阴外泄。遇风鼻流清涕亦为肺卫不足之征。治以扶卫阳为要!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减。《伤寒论》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该条所论及就是卫阳虚之证,只不过是由于“太阳病,发汗”伤卫阳而致。服用该方连续两次复诊,附子达60克,未见任何疗效。经查乃附子失性所致,可见,影响中医临证取效的因素是多样的,药材的真伪及质量好坏也是关键因素。
调方后重在扶卫阳,实肌凑。以红参(或高丽参)炖盅代附子。生黄芪走表重用(100克)补气而实肌凑,与生白术、防风相伍,取玉屏风散之意;桂枝、白芍相伍调和营卫而止汗;干姜、山药温阳补土以助扶卫阳之功,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全方核心就是扶卫阳,实肌凑。此方五剂后畏风稍缓,再诊怕冷明显好转,白天汗出后背已无针扎感,惟入夜仍觉后背冷如针扎,此乃卫阳虚,入夜阳气入里之故。此方二十剂后畏风祛,已能穿短袖衫,可谓药中病机,其效必现。
(本文原创,如转载或引用请:E-mail:yonggang777@126.com,注明出处。)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