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明头痛
- 泛酸验案一则
- 尿隐血验案一则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验案...
- 偏头痛(阳虚)验案一则(3)
- 顽固性便秘验案一则
- 晨起肢麻验案一则
- 偏头痛(阳明经热)验案一则(4...
- 带状疱疹后遗疼痛验案一则
- 少腹痛验案一则
- 晨起胃脘痛验案一则
- 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晕厥)一...
- 茎中痛验案一则
- 感冒后汗出验案一则
- 气短验案一则
- 腹胀怪症一则
- 奔豚验案(2)
- 奔豚验案(1)
- 胁痛怪案一则
- 耳鸣验案一则(2)
- 鼻漏、便溏验案一则
- 外展神经麻痹验案(2)
- 外展神经麻痹验案(1)
- 重症肌无力验案(4)
- 重症肌无力验案(3)
- 重症肌无力验案(2)
- 重症肌无力验案(1)
- 腹中豚音怪案一则
- “入眠背痛”验案一则
- “走马疳”验案一则
- 周身皮肤疼痛验案一则
- 耳鸣耳聋怪案一则(1)
- “阴中痛”验案一则
- 雷诺氏病的病因病理及常见治疗方...
- 颅内低压综合征验案一则
- 眼眵多验案一则
- 2009美国国际卒中会议纪要
-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时间窗
- 崔丽英教授谈运动神经元病
- 舌炎验案一则
- 畏风(三伏天穿棉袄)验案一则
- 警惕颈椎病后面的“致命杀手”
- Meige综合征如何治疗?
- 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研究进...
- 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进展
- 运动神经元病的谷氨酸中毒学说
- 特发性震颤如何调护?
- 我该怎样预防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
-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诊断及治疗
- 中医如何治疗偏头痛?
- 偏头痛治疗的最新进展
- 中医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痛?
- 中医如何治疗面瘫?
- 产后痹验案一则
- 三叉神经痛的常见治疗方法
- 偏头痛验案一则(2)
- 三叉神经痛治验(2)
- 多发性硬化症一例验案
- “顽固性呕吐”一例治验录
- “痉挛性斜颈”一例治验录
- “烧山火”验案一则
- 三叉神经痛治验(1)
- 偏头痛验案一则(1)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例治验
- 认真对待你的每一位病人!
- 周身顽麻验案一则
- 重剂引火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中医本不应该这样?
- 中医是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
- 中医文化在淡化 “鸟巢一代”眼...
- 中医教育模式的古今变迁
- 中医的别称知多少?
- 少腹拘急怪症验案一则
- 作者:吴永刚|发布时间:2009-02-23|浏览量:2691次
温先生,男,46岁,金融,深圳福田区下步庙南区。
2008年12月30日 初诊。
【现病史】 本人自述患病已四年余。白天一切如常人,唯有到晚上才发病。每天入睡尚可,入眠后则因肚子(少腹)紧张(拘急)抽筋而致醒,然后必去卫生间排尿后方能缓解,若不排尿少腹拘急感就无法缓解,但排尿时尿量又很少。再次入眠又出现少腹拘急感,又要去排尿。每晚要如此反复四到六次。另外,入眠后常梦中多餐,如果睡前转矢气(放屁),则梦中无就餐内容。睡眠质量很差。其间看过市内外各大医院的相关专科的专家,反复检查未能查出阳性的指征,都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定诊。病历积累很多,中西药物吃了很多,均未起效。患者自述症状明确,每晚在恐惧中度过,连续四年,身体每况愈下,心力憔悴。对该病治疗已缺乏自信,近日,经朋友介绍来此一试。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针灸科吴永刚
【刻诊】 面色晃(白光)白,困倦面容,身体清瘦。白日如常人,每日入眠因少腹拘急而致醒,排尿后方缓解,若不排尿少腹拘急不得解,排尿尿量又很少。再入眠又出现前述症状和动作。梦中多餐,睡前转矢气则梦中不显。平素时有自汗,余则无所苦。舌质淡苔薄脉沉细。
【医案】 该患碾转诊治四年有余,属久病痼疾。白日如常人,夜晚入眠发病,阴气当令,属阳气为病。少腹拘急为寒邪致病,尿频少当责之于肾阳。治以温肾缓急之法,真武汤加减试之。
炙附子30(先煎) 炙甘草15 白术15 茯苓20
干姜15 白芍30 砂仁10 生牡蛎50 三剂水煎服
2009年1月3日 二诊。
上方三剂后,少腹拘急仍在,但发病次数(如厕尿频)减少(3次),已初露端倪,患者自信心大增,舌脉如前。上方炙附子60(先煎) 白芍50,再进三剂。
2009年1月8日 三诊
上方药后,入眠少腹拘急感已明显缓解,发作次数仅2次,患者连呼神奇!惟夜尿少,梦里多餐仍在。舌脉如前。守方再进三剂,以观后效。
2009年1月16日 四诊
本次复诊,患者喜形于色,自述多年的入眠少腹拘急感消失,腹部已无不适。仍要起夜2次,梦中就餐感少,舌脉如前。为求尽愈,调方如下:炙附子30 干姜20,加党参30 桂枝30。再进三剂善其后。后经追访,诸症消失,临床获愈。
【按】
该患就诊四次,十二剂中药治愈四年的怪症,个中道理值得探寻。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应该说很难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患者四年求医多次,反复的各种检查都无法给出明确的诊断,只能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来搪塞,这是现代医学的无奈。“存在就是科学的”,如此这般治疗该病临床痊愈,一定有其科学道理,只是现有的科技手段还无法揭示而已,科学的落后。我们不能说中医治好疑难病就是“超科学”,但起码不是“伪科学”“非科学”。它有其自身认知疾病的规律,本医案就是很好的例证。同时,提示我们若提高中医临证疗效一定把握中医传统诊病思路,否则中医西化则中医废矣!初诊对本案的考虑本人当时并未细究,辨证思路只考虑两点:
1、辨识阴阳。
该患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夜晚发病,白天如常人。《灵枢?营卫生会》:“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就阳气的循行阐述的非常的明确。夜晚阳气入于阴分,阴气当令。当阳虚之时,无阳以扶,则阳虚阴寒内盛而为患。白日阳气当令,阳虚得阳助则发病轻或不发病。所以,考虑该病是阳虚为患。
2、定位何经?
该患的主症是少腹拘急,就拘急而言,多为寒邪作祟。《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该患除少腹拘急症状外,白天如常人,并无其他明显的伴随症状,就六经辨证而言确实难以定位何经病变?太、少、厥阴经均有腹痛的症状。当时,突然想起真武汤证里有“腹痛”“ 闰动”症状。《伤寒论》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这个腹痛是由于肾阳虚,水气不化,阴寒之气相互博结而成。本案例虽无阳虚水泛之征,阴寒之气凝集倒是存在的。发作必入厕排尿方缓解,尿频而尿少则是肾的开合失司,膀胱气化不利所致,至于梦中就餐实难解释,也就只能随证治之。所以,考虑少阴寒化证。治以真武汤加减。
方中炙附子、干姜、炙甘草取四逆之意,重用辛热附子相伍,大剂扶阳散阴寒而止痛。白术,茯苓原方补脾利水,本方是补脾土,土能覆火,以助扶阳。重用白芍酸收缓急止痛,这也是真武汤用白芍的三个重要功效之一。砂仁、生牡蛎二药,取潜镇、纳阳气于肾的之功效。如是则阳气复,阴寒散,则少腹拘急祛,诸症随之尽释。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