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明头痛
- 泛酸验案一则
- 尿隐血验案一则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验案...
- 偏头痛(阳虚)验案一则(3)
- 顽固性便秘验案一则
- 晨起肢麻验案一则
- 偏头痛(阳明经热)验案一则(4...
- 带状疱疹后遗疼痛验案一则
- 少腹痛验案一则
- 晨起胃脘痛验案一则
- 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晕厥)一...
- 茎中痛验案一则
- 感冒后汗出验案一则
- 气短验案一则
- 腹胀怪症一则
- 奔豚验案(2)
- 奔豚验案(1)
- 胁痛怪案一则
- 耳鸣验案一则(2)
- 鼻漏、便溏验案一则
- 外展神经麻痹验案(2)
- 外展神经麻痹验案(1)
- 重症肌无力验案(4)
- 重症肌无力验案(3)
- 重症肌无力验案(2)
- 重症肌无力验案(1)
- 腹中豚音怪案一则
- “入眠背痛”验案一则
- “走马疳”验案一则
- 周身皮肤疼痛验案一则
- 耳鸣耳聋怪案一则(1)
- “阴中痛”验案一则
- 雷诺氏病的病因病理及常见治疗方...
- 颅内低压综合征验案一则
- 2009美国国际卒中会议纪要
-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时间窗
- 崔丽英教授谈运动神经元病
- 舌炎验案一则
- 畏风(三伏天穿棉袄)验案一则
- 警惕颈椎病后面的“致命杀手”
- Meige综合征如何治疗?
- 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研究进...
- 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进展
- 运动神经元病的谷氨酸中毒学说
- 特发性震颤如何调护?
- 我该怎样预防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
-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诊断及治疗
- 中医如何治疗偏头痛?
- 偏头痛治疗的最新进展
- 中医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痛?
- 中医如何治疗面瘫?
- 产后痹验案一则
- 三叉神经痛的常见治疗方法
- 偏头痛验案一则(2)
- 少腹拘急怪症验案一则
- 三叉神经痛治验(2)
- 多发性硬化症一例验案
- “顽固性呕吐”一例治验录
- “痉挛性斜颈”一例治验录
- “烧山火”验案一则
- 三叉神经痛治验(1)
- 偏头痛验案一则(1)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例治验
- 认真对待你的每一位病人!
- 周身顽麻验案一则
- 重剂引火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中医本不应该这样?
- 中医是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
- 中医文化在淡化 “鸟巢一代”眼...
- 中医教育模式的古今变迁
- 中医的别称知多少?
- 眼眵多验案一则
- 作者:吴永刚|发布时间:2009-10-06|浏览量:2530次
前些时日,经人介绍治疗一眼科杂症,该患两目眼眵多已两年余,经中药治疗三诊而愈。
李女士,女,72岁,家务,家住广东茂名。
2009年8月17日9时15分 初诊。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针灸科吴永刚
【现病史】 该患追述近两年来两眼角常红赤,眼眵多,从未间断。晨起洗脸后迅速出现,多以两眼内眦明显,呈黄白相间脓状,随擦随出,眼眦红赤,伴有流泪。平素劳作、情绪波动或食辛辣则加重。曾于省内多家中西医院眼科诊治,治疗不详,未见起色。近日亲属推荐来此延医。
【刻诊】两眼内眦红赤,眼眵多,黄白脓状,伴有流泪。诊病之时可见眼眵流出,随擦随出。近日口苦、心悸明显。食纳夜寐二便可。眼前飞蚊症。既往:高血压病、白内障。眼科检查未见责任病灶。舌质淡,苔薄,脉沉弦。印诊:目眵多查因?
【医案】目者肝之窍也,眼眵一症当则之于肝。有内眦红赤、眼眵脓状一症当为肝火,病二年日久此虚火为肝阴虚所为。口苦、心悸也是肝火之征。治以养肝阴清肝火之剂,一贯煎加减。
菊花60 白芍60 丹皮15
焦栀子15 地骨皮15 生地20
川楝15 当归20 枸杞20
麦冬15 羌活10 炙甘草10 五剂水煎服
2009年8月21日 二诊。
上方后两年的眼眵瞬间祛除,其效如桴鼓!由此可知,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治病必求于本也。该患现仍有流泪,眼红赤,本属痼疾,缓图之。上方 - 栀子 + 刺蒺藜15 五剂水煎服。
2009年8月26日 三诊
上方后,目赤消,泪渐少,喜形于色,舌脉如前。前方七剂水煎服以善其后。
【按】 “眼眵”有的地区叫“眼屎”或“眵目糊”,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多称为“上火了”。该患的眼眵多及持续时间长是少见的,连续两年的治疗未见明显改善,不可以“上火”简单论治。
眼眵反复出现或久不祛,中医称“漏睛”或“眦漏”。此外,《诸病源候论》《世医得效方》《证治准绳》对此症多有描述:“漏眼脓出”“大眦漏”“窍漏”“外漏”等。《普济方?眼目门》:“今人睑眦肿,久痒即成疾,脓汁时下,绵绵不绝,如器津漏,故谓之脓漏,俗呼为漏睛是也。”可谓对此症的形象描述。
究其病机,多以外感风热和心火炽盛论治。
该患病此症以两年余,外感之邪显然不符,心火炽盛也有牵强。肝开窍于目这是定律,当从肝治是为正法!依其脉症(目眦红赤,眼眵多、黄白脓状,流泪,口苦)辨为肝火。此肝火乃虚火,何因所为?该患并未有其它症状可供辨证,依据病久耗伤肝阴(体),当属阴虚火旺,上扰目窍而成。热邪稽留,久蕴不祛,腐化肌肤,渐成脓液,蓄积泪窍,常绵绵不已。
依此证,当大剂养肝阴以治本,兼以清肝火。方用一贯煎加减。一贯煎本是出自王好古的《此事难知》一书,原方治疗阴虚气滞。经加减调整已失原貌,只是用其法也。该患处方中以大剂菊花60白芍60为君。菊花辛甘苦微寒,具有清肝火、养肝阴、平肝阳之功,在此用之最为恰当!白芍酸敛,入肝经,为肝经之圣药,重在养肝阴。生地、当归、枸杞、麦冬取一贯煎养肝阴之用。羌活疏散风热,清伏火,取东垣风药之意。川楝理气不伤阴,以防大队养阴药之滋腻,又可疏理肝气。 丹皮、焦栀子、地骨皮清虚火。全方养肝阴,清肝火。五剂服后两年眼眵尽祛,可谓立竿见影!二诊针对流泪,眼红赤,减清热的栀子,加刺蒺藜15,刺蒺藜辛苦微寒,具有平肝、清肝、祛风明目之效,配伍此药以求尽愈。三诊时,目赤消,泪渐少,守方再进七剂以善其后。
2009,10,4(周日) 家
(本文原创,如转载或引用请:E-mail:yonggang777@126.com, 注明出处。)
TA的其他文章: